所謂的俚語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俗語,面對一些我們並不熟悉的俚語,我們在考博英語聽力中遇到了聽不懂也是很正常的,那麼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要注重多多積累。
了解這些俚語及其背後的故事會對我們的聽力會有所幫助,期望我們能好好預備、使用,考出滿意的成績。
apple of one's eye
apple of one's eye最初指的是眼瞳,這個說法起源於《聖經》:《聖經·詩篇》第十七篇第八節:「求你保護我,如同保護眼中的瞳孔(Keep me as the apple of the eye)。」
視覺是我們最重要的感覺,後來就衍生出「珍貴,寶貴」的意思,如眼瞳一般珍而視之的東西。
a slip of the tongue
此俚語表示「不小心的口誤/筆誤」。
據說,1650年代,英國人首次使用 「A slip of the pen」。他寫了一封信,表達他對愛慕對象Lady Catherine無限的愛。在打開信時,她看到他在信的末尾用了「在愛裡」的字眼而不是「充滿愛」。幾天後,當Lady Catherine把這件事告訴他時,他笑了起來,說:「哦,那只是筆誤。」
人們很喜歡這個表達,這個俚語便流行起來。幾年後,大約1725年的時候,它的姊妹篇「口誤」開始變得越來越流行,因為人們不止在寫作的時候犯錯,說話時候也會。
as fit as a fiddle
詞組「as fit as a fiddle」是美國的習慣用語:Fit是身體好的意思,fiddle是類似小提琴的樂器。
要是一個人說他fit as a fiddle,那就好比是一把琴的弦和音調都調得很好。
bring home the bacon
bacon,就是我們常說的培根,是一種帶有鹹味的煙燻豬肉,老外經常食用。
據說,以前美國鄉村有一種「抓滑溜豬的比賽」 The fairground contest of trying to catch a greased pig。
比賽方式就是:在露天賽場上,誰先捉到那隻身上塗滿油脂的豬,誰就能把它帶回家去做燻肉。在食物匱乏的年代,一家人就可以美餐一頓了。
這個口語表達引申為兩種意思。
第一種意思是 to earn money to live on. 也就是「養家餬口,賺錢謀生」的意思。
第二種意思是 to do something successfully,也就是「成功做某事」的意思。
burn the midnight oil
Burn就是燃燒,midnight是半夜,oil就是油。
Burn the midnight oil就是深夜還在學習或工作,也就是開夜車。
根據記載,burn the midnight oil這個習慣用語是在1635年開始使用的。當時還沒有電燈,所以人們要熬夜都得點油燈。
這才出現了burn the midnight oil這個說法。雖然人們早就有了電燈,不過burn the midnight oil這個習慣用語至今還很流行。
以上是希賽為大家總結的考博英語聽力題中常見的一些俚語。
很多英文俚語除了它們原本指代的意思,還有其它的引申含義。因此在理解英語俚語時,切不可望文生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