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會叫「爸爸」 「媽媽」了,寶寶的每個第一次都會讓初為父母的成年人激動不已。隨著寶寶長大,會說的話,也越來越多,可是,有些家長就發現,寶寶說話好像嘴裡含著東西一樣,嗚嗚囔囔地,你完全搞不懂,TA在說什麼。
這其實就是孩子語言發音不清的徵兆。語言發音不清有兩種症狀:一種是繼發性語音不清,一種是發音性語音不清。繼發性語音不清多見於舌系帶過短等先天因素。發育性語音不清一般與神經系統發育延遲、語言環境不良等後天因素有關。語言發音不清主要表現在:吐字不清,構音不準;嚴重的,還會整個句子都講不清楚,只會重複大人說過的話。
明明會說話,卻發不清楚音,這樣的孩子,現在並不在少數。這是為什麼呢?
排除生理原因,造成孩子語言發音不清的原因主要有:a.感統失調;b.家庭語言環境嘈雜或匱乏;c.模仿,帶養人說話不清,孩子又模仿帶養人說話,家長卻不及時糾正,導致孩子一錯再錯。
這其中,感統失調是造成孩子語言發音不清的主要原因。感統失調之所以會造成孩子語言發音不清,可以從兩方面解釋:一是,前庭系統中視、聽覺接受信息不暢;二是,本體感發育不良,無法靈活控制肌肉。孩子語言發音不清,如果不能夠及時得到幹預,不僅會伴隨孩子一生,而且還可能會遺傳給自己的下一代。
因此,如果你發現你的孩子語言發音不清楚,一定要引起重視,並尋求解決方法。這裡小艾就給大家介紹三種,在家就可以鍛鍊孩子語音不清的方法。
彈舌
很多老人在帶孩子的時候,都會教孩子彈舌。然而這看似無意的舉動,卻可以在早期幫助到孩子鍛鍊舌頭與口腔配合以及舌頭的靈活程度。因為彈舌的動作就是舌尖輕輕向上捲起,接觸上顎,與此同時,舌面邊緣把口腔前邊的出口全都堵住,並緊靠左右兩側的上顎和牙床,進而發出短促連續的聲音。那些越早學會彈舌的孩子,說話也會早,發音上也更加清晰。所以,平時在帶孩子的時候,不如和孩子多玩玩彈舌的遊戲吧。
吹羽毛
孩子發音不清,是因為口腔得到的刺激不足。因此,家長可以讓孩子多做一些利於口腔刺激的活動。吹羽毛便是一個很不錯的方法。遊戲開始前,先告訴孩子,羽毛不可以落下來哦。這樣遊戲開始後,孩子為了保證羽毛不落下來,就會不停地鼓起嘴巴吹動羽毛。這個時候,孩子的口、舌以及臉部的肌肉都可以得到不斷地刺激。同時,孩子在吹羽毛的過程中,因為一直要抬著頭,還可以達到鍛鍊孩子頸部肌張力的目的,從而可以刺激前庭系統發育。不光是吹羽毛,還可以吹桌球、氣球。
吃得硬一點
生活條件好了,大家在餵養孩子的過程中,都力求精細。水果蔬菜打成泥狀,肉類切成碎末,總之就是千萬不能讓孩子吃得「糙」吃得「粗」。卻不知,這樣反而不利於孩子口腔系統的發展。因此,當你日後給孩子的食物,需要TA反覆咀嚼的時候,孩子就會本能地拒絕吃這樣的東西。時間長了,孩子別說語音不清了,很可能連說話都成問題。因此,從給孩子添加輔食開始,就要有意識給孩子吃一些硬一點的食物,在孩子說話前,就給予適量的口腔刺激,那麼孩子在學說話的時候,發音的時候,也就不容易出現語言發音不清的問題了。
圖文來源於網絡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親子陪伴)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