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到孩子發音不準的時候,語言矯正應該提上日程

2021-01-19 楊清語語言矯正

在科技快速發展的現代社會,語言的作用並沒有得到多少削減,反而變得更加重要。並且和語言相關的東西一直都存在於各個方面的討論之中,一方面是因為語言和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另一方面則是發生在很多兒童、成人身上的語言問題頻頻引起關注。

儘管大眾對於語言問題的了解已經逐漸深入,但還是會有一些語言問題是在人們意想不到的地方出現,然後他們影響著兒童的語言發育和成人的語言表達。而在這些語言問題之中,發音不準就是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

在兒童語言發展的過程中,由於兒童語言本身過於脆弱,因此很多因素都會影響到孩子的語言發展,進而可能導致孩子的語言出現各種各樣的異常表現,比如說話不清楚、發音不清、吐字不清等等。

由於對於語言的認識不準確,生理因素對於發聲的影響等等原因的存在,很多孩子的語言能力不止落後於同齡兒童,就連最基本的語言表達都無法保證準確性。看起來明明很簡單的一句話,可對於這些孩子來說就像是一道天塹,不管怎麼努力都說不清楚。

對於大多數兒童來說,語言表達最基本的準確性是必須要具備的,如果語言的準確性也失去了,那麼語言本身所想要表達的內容也會出現很多的問題,這一點在很多的交流溝通中都能清晰地看出來。

因此,想要讓孩子能夠準確發音,避免那些錯誤因素的影響,那我們就要對發音過程有一個簡單的了解。知道聲音是如何發出,為什麼每個人的聲音都會存在著自己的特點。

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整個發音的過程,那應該就是這樣:從肺部呼出的氣流透過支氣管到達喉頭,引發喉頭中聲帶的顫動,而振動產生聲音。再由聲腔中的鼻腔、口腔和咽腔控制發音位置,最後讓氣流排出。

這就是一個完整的發音過程,很多人在意的聲音大小、高低其實就來自於喉頭和聲帶的振動,而音色的清脆或低沉卻和聲腔中三大部分有著密切的關係。

因此,我們每個人想要清楚準確的發音都需要三大部分的輔助才能做到。呼吸器官(包括肺部)、喉頭和聲帶、聲腔(口腔、鼻腔、咽腔)都是發音必不可少的三大部分,當然,氣流最後排出的正確通道也是發音所不能缺少的必要條件。

對大部分孩子來說,他們可不懂得什麼叫做喉頭,什麼叫做鼻腔,他們只會一板一眼地模仿父母的發音。事實上大多數孩子的發音基礎都是來自於父母以及周圍環境中各式各樣的交談,尤其是仿音期之後的孩子,他們善於吸收這些發音基礎,並且改善自己錯誤的地方。

但也正因如此,孩子也更容易受到父母錯誤發音方式的影響,導致自己的發音出現不清楚、不準確的問題。大多數孩子的發音不準常見原因是語音訓練不當,語言學習環境不佳等等。

如果家長自己發音不標準,或者家長在孩子面前說多種方言,孩子就會語言混淆,而親子之間缺乏的必要語言訓練和交流,更會造成孩子語言發育遲緩,這自然就會發音不準,說話的時候有些模糊和不清楚。

因此,在孩子語言發展的初期,父母要注意和孩子說話的方式和技巧,避免孩子接受到太多錯誤的發音,導致發音不準問題的出現。

相關焦點

  • 說話不清楚,發音不準,繞口令是一種有趣的訓練方法
    孩子得了語言障礙?不要怕。孩子不配合語言矯正?不要煩。孩子訓練一說就準,回家就忘?別鬧心。人小鬼大,熊孩子難搞,確實是特殊教育中常遇的難題。特別是發音矯正中,單音節訓練枯燥、無趣,孩子一旦注意力不集中,就會失去訓練目標,達不到訓練效果。除去我們其他很多心理輔助課程,趣味功能課程外,在訓練教材中創編了很多兒歌,也借鑑了一些合轍規律的繞口令。在遊戲中訓練功能,在訓練中提升興趣,最後達到語言思維記憶,形成完美語言習慣。
  • 孩子拼音發不準,原來是因為它們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通過音節和音調的配合,讓孩子更準確的發聲,如果和古代一樣,那就有可能是一個老師一個發音了。學習拼音除了能夠準確的發音認字,還可以統一規範語言,畢竟中國地大物博,全國各地的方言數不勝數,別說南北方之間的差異巨大,就是南方地區之間各種方言也是互有不通的地方。
  • 不要讓L音不準的寶寶哭泣,如何矯正發音父母需要這樣做
    4歲的蘇蘇上幼兒園快一年了,因為說話「大舌頭」總是被嘲笑。一天老師給媽媽打電話,說寶寶又哭了,幼兒園經常教孩子們《漢語拼音字母兒歌》,「一個門洞nnn,一根木棍LLL」。蘇蘇的L音不準,N和L總是分不清,其他小朋友都被蘇蘇帶跑了,弄得老師手忙腳亂,怎麼教也不會。
  • 兒童英語學習為啥發音不準,除了平翹舌不分還要注意哪些問題
    語言學習的天賦是寶寶在幼兒時期最突出的能力。暑期來臨,很多寶寶提前站在了人生的起跑線上,很多父母相信早教能夠開發寶寶的智力和認知,所以再心疼孩子,也要把寶寶送到早教機構。很多寶寶在學習英語的時候,出現的語音差異很大,甚至比母語出現的問題還大,究其原因主要是文化差異,畢竟語言啟蒙學習,母語先入為主,在語言的聆聽、模仿、發音、到形成語言思維、文字符號輸入、輸出,口語習慣等方面,都受語言環境的影響,所以,來自不同民族的幼兒容易接受當地的母語習得。
  • 不要等孩子大了才知道自己是大舌頭,語言也是一種顏值
    大舌頭可不是舌頭大日常諮詢中,我們常常遇到有的媽媽會告訴我們,孩子的語言表現是「大舌頭」,還會例舉一些發音不準,吐字不清的情況,但是這些只是語音的表現,並不是舌頭應該背的鍋,通過評估和檢查,以及問詢成長經歷之後,很多孩子發音不清楚的謎底才徹底露出真面目。
  • 有個人上來就叫我姐姐,求我幫他解決d、t、n、l發音不準
    「姐姐您好,看網絡教程說舌尖中音d t n l是舌尖接近上齒齦,可是我每次發這些音,氣息一來,舌尖就被氣息衝到上下牙齒縫處了。想問一下發這些聲母(不加韻母的情況下)舌尖要保持在上齒齦那個位置嗎,還是一開始在那個位置就好?快三十歲了才意識到學普通話發音,太難了!」
  • 糾正寶寶拼音n/l發音不準,我們怎麼教?
    很多家長教寶寶學說話時,發現很多N和L為首的字詞,發音不正確,奶奶和牛奶經常發音錯誤,寶寶因為太小,說出來自己感覺沒區別,但是在正確發音的小朋友聽來,感覺錯的很明顯,那麼應該如何糾正呢?我們特意製作了關於N發音的教學視頻,希望家長能夠按照正確的發音學習,幫助寶寶矯正。
  • 口吃的孩子為什麼會發音困難,長大後會不會自己好呢
    有位媽媽留言,孩子說話慢,有些音發音困難,問我們是不是口吃?那麼就口吃發音困難,分析一下,我們只討論表現和預防,因為口吃的原因到現在,也沒有一個非常權威的解釋。年前,我們學校有幾個這樣的孩子,剛來的時候,膽小、害羞,不敢說話,某些特定的發音都會小心翼翼地迴避,或繞過去,說話總卡殼,卡住的時候,就用鼻音哼哼。口吃兒童發音困難口吃的表現很多,有的人每個音都能發出來,但是節奏混亂,極容易被打斷,有的人對某些音很敏感,遇到應該發這個音的時候,總會停頓,時間就了,對這個特定的音產生了一種類似過敏的應激反應。
  • 「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孩子的這些語言問題千萬別放過
    一般情況下,孩子從小吐字不清晰,發音不準確的毛病都是普遍現象,隨著身體發育,語言發育也會逐漸正常,但是很多潛在的語言障礙內因,不得不防。發音器官結構的異常是很多幼兒易發的語言障礙類型,比如「大舌頭」語音現象、隱性顎裂、唇顎裂、舌系帶問題,以及其他先天疾病以及口腔疾病導致的某些損傷。
  • 孩子三歲只會叫爸爸媽媽,語言發育遲緩真的那麼可怕嗎?
    最晚到4歲的時候,兒童的語言發育速度就會放緩至普通人的水平。這也是為什麼很多雙語幼兒園在中國得到青睞的原因之一。其實,很多語言發育遲緩的症狀已經潛伏在陰影中很長時間了,也有一些跡象早早就浮出水面,只是家長沒有注意而已。小編說幾個也許父母就會恍然大悟了:孩子說話的時間有沒有比別的孩子晚很多?孩子在表達需求時是否總是使用肢體動作?孩子是否習慣於用哭鬧來表示情緒?
  • 說話大舌頭的人幾乎都發不準這個音,語言矯正師告訴你怎麼辦
    不能犯這個錯不解析發音動作,不分析構音過程,只能叫「矯正漢字」,比如你費了半天勁學會了「啦」的發音,但是遇到「六、漏」時還會犯錯,遇到雙音節「老樓,李磊」時錯上加錯。不說漢語詞典幾萬個字,單就日常用語也需要幾千個,這得多久才能矯正完啊!
  • 五歲寶寶說話不清楚,這個階段應該注意什麼
    2、我家孩子情況比較輕,從三歲時候發現說話不清楚,家裡人就開始注意到了,找了專業的老師評估,請教了一些簡單的訓練方法,以及在日常生活中一些智力訓練方法和口操鍛鍊辦法。2個月後,寶寶有了一些進步,但是我們覺得還是康復太慢了,疫情結束就開始入校矯正,目前看效果比較明顯,希望早日結束課程,早點回歸學習。
  • 孩子大舌頭腫麼辦?是舌系帶出現問題還是教育方法有誤?
    在此之前,孩子說話不清楚、發音不準的毛病已經持續了一年多,眼看著都快上幼兒園大班了,說話狀態還不如3歲的小弟弟小妹妹,著實讓父母著急。家長起初還以為大舌頭是網上廣泛傳播的舌系帶短導致的,兒科醫生說孩子生理沒問題,帶回家每天糾正就好了。兩口子謹遵醫囑閱遍整個網絡,訓練手法換了又換,近一年的努力付諸東流,孩子根本沒有多大變化,依舊如故。
  • 孩子說話不清是因為舌系帶短?要不要剪一刀?
    如果孩子的這根「皮筋」長得短了,這就會影響舌頭運動了,也就是常說的舌系帶短。正常情況下,人的舌尖呈「v」形,而舌系帶的孩子會呈現「w」形,舌系帶越短,舌尖的「w」就越明顯。在臨床上確實有舌系帶短影響發音的案例。在這些案例裡,孩子舌頭伸縮、捲曲等活動會出現異常,會使吐字、發音不正常。
  • 孩子上學總被笑話,對於惱人的大舌頭該如何是好?
    有的家庭卻不怎麼開心了,孩子在學校的表現著實讓父母擔憂。這不,住在鄭州市二七區的劉女士在前兩天登門造訪了。劉媽媽的困境來自於孩子的語言狀態,據她說兒子開始上幼小銜接了,但說話的狀態始終不讓人滿意。孩子天生的大舌頭有時連她們兩口子都聽不懂,更別說班裡其他的小朋友和老師了。剛開始上學那會兒,孩子每天還挺開心的,但過了一段時間媽媽就發現寶貝總是愁眉苦臉的,也對上學產生厭煩的情緒。
  • 寶寶把「哥哥」說成「得得」怎麼辦,教孩子發音我有小竅門
    很多孩子處於語言發育階段的時期,他們的語言發音都會出現各種缺陷,比如g\k部分,d\t不分,l\n不分,爸爸媽媽聽了都會給予糾正,但是很多都不會短期內改正,為什麼呢?這是由於孩子的構音器官的功能發育還未成熟,比如舌系帶發育不全,比如顎咽閉合無力,舌肌、會厭肌肉力量不足等等,這些都是生理髮育特殊時期的正常現象,很多孩子在3歲左右都會逐漸趨於正常。當然方言除外,因為方言的發音習慣不屬於語音障礙,只是特定地域的語言習慣,約定成俗的口語化發音是方言的特點之一。也就是說,很多孩子的發音不準可能都會與生活環境和字母發音有關。比如福建地方就「h」「f」不分。
  • 要想孩子快點學好說話,聽力障礙家庭應該怎麼做?
    「孩子植入人工耳蝸兩年了,說話還是有些大舌頭,該如何是好?」「孩子四歲因傷佩戴助聽器,還需要進行語言矯正嗎?」「老師,我們倆都是嚴重聽障,孩子的語言教育應該怎樣進行?」新生命的到來對於一個家庭來說總是喜事,寶寶的健康更是牽掛著每一位家長的心。從妊娠期間的每一次孕檢,到嬰兒出生後的新生兒檢查,健康的結果總會讓我們感到欣慰。
  • 一學就會,專治孩子語言發音不清
    這其實就是孩子語言發音不清的徵兆。語言發音不清有兩種症狀:一種是繼發性語音不清,一種是發音性語音不清。繼發性語音不清多見於舌系帶過短等先天因素。發育性語音不清一般與神經系統發育延遲、語言環境不良等後天因素有關。語言發音不清主要表現在:吐字不清,構音不準;嚴重的,還會整個句子都講不清楚,只會重複大人說過的話。明明會說話,卻發不清楚音,這樣的孩子,現在並不在少數。
  • 應該重視語言的汙染問題
    語言的汙染,並不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對其危害性的認識,只是認為粗口和罵人的髒話不文明而已。在人民眼中,漢語博大精深,不存在汙染的問題。實際上,漢語存在嚴重的汙染、破壞問題。這個汙染和破壞體現在發音和邏輯體系上的混雜含糊、似是而非、偷換概念等。有人認為西方文明中邏輯思維的發達跟他們的語言有關,認為中國的「李約瑟難題」是由於中國的語言落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