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心理學協議前主席菲利普·津巴多在心理學教科書《心理學與生活》中對冥想有半頁篇幅的介紹,「冥想是一種改變意識的形式,它通過獲得深度的寧靜狀態而增強自我認識和幸福感。分為專注冥想和專念冥想兩類:專注冥想時人們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和調節呼吸上,採取某些身體姿勢(如瑜伽姿勢),使外部刺激減至最小,產生特定的心理表象,或什麼都不想;專念冥想時人們讓思想和回憶自由地穿行,而心理不對其做出反應。」,並談到「冥想對大腦本身有積極的作用。……,MRI掃描結果發現,冥想組參與者的聽覺皮層、感覺運動皮層更厚。」「研究者認為,冥想有助於減緩神經元的自然損失。研究者已經開始證實這個推測……,控制組參與者中存在一種負相關,即年齡越大的參與者腦容量越低,而經常冥想的參與者沒有表現出這種隨年齡減少的趨勢。」
一、什麼是冥想?
簡而言之是教人們了解自己的內在世界,冥想是認識自己,不是睡眠也不是思考
二、冥想有什麼作用?
提高注意力,使自己專注,緩解壓力
下面就教大家一些簡易的冥想步驟,希望有用哦
三、冥想練習的步驟冥想的實際操作很簡單:靜坐,將呼吸調整均勻,讓意念平息下來;關注身體內部,當意識游離的時候將它帶回。1、清理準備:如廁、沐浴、或洗手、洗臉等使身體舒適、整潔;
2、熱身準備:花5~10分鐘拉伸並活動背部以及雙腿,以便有效增強冥想坐姿的舒適度;
3、放鬆練習:做10分鐘以內的身體放鬆。放鬆體式可採用攤屍式,舒適地平躺
4、呼吸練習:使用專門的坐姿進行瑜伽呼吸練習,使精神趨於平靜,以助於內在的專注、集中與穩定。
5、冥想:採用冥想姿勢靜坐,將意念集中在曼陀羅上,讓大腦平靜下來並向內專注。慢慢讓呼吸深長而柔和。
6、結束準備:準備結束冥想時,先讓意識回到呼吸上,然後再過渡到身體。雙手手掌輕輕覆蓋眼睛,睜開雙眼目視掌心,漸漸地把意識從對內的感受轉移到外部世界。
冥想的目的是賦予意念一個焦點,讓它安靜下來。專注是冥想的基礎。這裡所講的專注,指的僅僅是注意力的集中,與其渙散是相對應的。冥想者的學習目的就是淨化意念,讓它變得專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