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生活從冥想開始,那麼如何冥想呢

2021-01-10 天欲雪孤獨將至

美國心理學協議前主席菲利普·津巴多在心理學教科書《心理學與生活》中對冥想有半頁篇幅的介紹,「冥想是一種改變意識的形式,它通過獲得深度的寧靜狀態而增強自我認識和幸福感。分為專注冥想和專念冥想兩類:專注冥想時人們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和調節呼吸上,採取某些身體姿勢(如瑜伽姿勢),使外部刺激減至最小,產生特定的心理表象,或什麼都不想;專念冥想時人們讓思想和回憶自由地穿行,而心理不對其做出反應。」,並談到「冥想對大腦本身有積極的作用。……,MRI掃描結果發現,冥想組參與者的聽覺皮層、感覺運動皮層更厚。」「研究者認為,冥想有助於減緩神經元的自然損失。研究者已經開始證實這個推測……,控制組參與者中存在一種負相關,即年齡越大的參與者腦容量越低,而經常冥想的參與者沒有表現出這種隨年齡減少的趨勢。」

一、什麼是冥想?

簡而言之是教人們了解自己的內在世界,冥想是認識自己,不是睡眠也不是思考

二、冥想有什麼作用?

提高注意力,使自己專注,緩解壓力

下面就教大家一些簡易的冥想步驟,希望有用哦

三、冥想練習的步驟冥想的實際操作很簡單:靜坐,將呼吸調整均勻,讓意念平息下來;關注身體內部,當意識游離的時候將它帶回。1、清理準備:如廁、沐浴、或洗手、洗臉等使身體舒適、整潔;

2、熱身準備:花5~10分鐘拉伸並活動背部以及雙腿,以便有效增強冥想坐姿的舒適度;

3、放鬆練習:做10分鐘以內的身體放鬆。放鬆體式可採用攤屍式,舒適地平躺

4、呼吸練習:使用專門的坐姿進行瑜伽呼吸練習,使精神趨於平靜,以助於內在的專注、集中與穩定。

5、冥想:採用冥想姿勢靜坐,將意念集中在曼陀羅上,讓大腦平靜下來並向內專注。慢慢讓呼吸深長而柔和。

6、結束準備:準備結束冥想時,先讓意識回到呼吸上,然後再過渡到身體。雙手手掌輕輕覆蓋眼睛,睜開雙眼目視掌心,漸漸地把意識從對內的感受轉移到外部世界。

冥想的目的是賦予意念一個焦點,讓它安靜下來。專注是冥想的基礎。這裡所講的專注,指的僅僅是注意力的集中,與其渙散是相對應的。冥想者的學習目的就是淨化意念,讓它變得專注。

相關焦點

  • 冥想的作用和如何冥想?
    點擊「小白關注自主健康」 訂閱什麼是冥想,如何冥想
  • 如何練習正念冥想呢?
    前幾天,寫了幾篇關於正念冥想對於改善生活的各種好處。有很多朋友問,到底該如何練習呢?怎樣把它應用到生活中呢?那麼,今天,我就簡單介紹一個正念冥想在生活中的應用。像每天的打坐冥想就是正式練習,而在日常生活中的練習則是非正式練習,例如正念飲食、正念飲酒、正念教育等等。實際上,很多時候,我們更多關注的是如何把正念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但是正式的練習也不能少。如果把練習正念比作開車,那么正式練習就相當於在駕校裡開車。非正式練習則是在高速公路上開車。
  • 冥想在「想」什麼?如何練習冥想?
    很多瑜伽練習者認為,瑜伽體式好練,可是冥想練習太不容易。瑜伽老師引導冥想因為詞窮而苦惱,或自己排斥冥想而無心訓練。其實你真的不了解冥想,只有親自通過冥想堅定地訓練自己,才會在冥想中有所獲得。今天我們分享冥想究竟要如何練習?通過冥想會帶給你什麼樣的生命財富?
  • 冥想是什麼?如何冥想?冥想入門及技巧
    冥想是什麼?如何冥想?適合於家庭修習的冥想技巧,如何釋放不想要的想法和情感?
  • 如何冥想訓練
    初學者如何冥想訓練 在很多初學者眼裡,瑜伽冥想透露出許多神秘氣息。經常冥想不僅有助於緩解工作壓力,還能增強抵抗力,那麼初學者想在家練習瑜伽冥想,改如何進行呢? 初學者在家如何練習冥想   冥想時的著裝也有講究,最好穿著鬆軟的衫褲,因為任何緊束的服飾都會令你在冥想時感到不適。靜坐時,以自我暗示的方式令自己全身放鬆。每放鬆一個部在,便幻想扔掉了心裡的不安和焦慮。   如此靜坐10來分鐘後,身體便不會再感繃緊和壓力。
  • 初學者冥想指南:教你如何更好地練習冥想,減輕壓力
    我相信你,已經聽說過冥想的好處了,但你開始練習時,你發現,自己不太懂得怎麼更好的去練習冥想;或者是你覺得需要時間去練習冥想,而你很忙;再或者是你嘗試過幾次,但是總是在冥想時不知所措,意識混亂,注意力無法集中,特別是初學者。那麼閱讀下文,你的思緒很快會「雲開月明」。
  • 《只要會呼吸,就能做冥想》冥想的入門階段
    冥想者經過精神與思想的訓練,重新設計思想模式,把消極的「思想瀑布」調整成積極模式,從而能夠過上更為清醒、充滿寧靜的生活。那麼,具體應該怎樣進行練習呢?書中提供了100天的系統練習,以每10天為一個階段漸進地進行。
  • 瑜伽也有冥想?冥想對健康有何益處?
    大家好,我是外在美,內在更美的小密。想要獲得更多精彩資訊,記得右上角點關注喲。小密語錄:快節奏的生活,瑜伽冥想讓你靜下來。 據小密所知,大多數上班族在下班回家時,到了車庫會停下車吸一根煙再回家,為什麼呢?難道結束了一天的工作不想馬上回到沙發的懷抱嗎?其實,在群體性越來越強的工作環境中,人們越來越缺少獨處的時間,往往此時也是最渴望獨處的時候。
  • 關於冥想的五個技巧,如何練習冥想
    大多數資深的冥想者會推薦每天冥想兩次,每次20分鐘,但對於初學者來說,你可以從五分鐘坐起。在冥想開始前你應該設定一個定時器,因為當你進入冥想的時候,你會覺得時間變得很慢,三分鐘的時間就很像過了一個世紀一樣設置定時器可以預防你去想到底時間過了多久,還剩下多少時間是不是已經完成了冥想?你可以慢慢增加冥想的時間,我最推薦的冥想時間是10到20分鐘。第四,要怎樣進行冥想。
  • 如何開始你的瑜伽冥想?(給初學者的10個建議)
    冥想可以在消除壓力的同時帶來內心的平靜。年輕人普遍生活在壓力中,消除這些壓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冥想。練習冥想遵循恰當的方法很重要。冥想最簡單的方法是有意識地關注呼吸模式,放空大腦,保持平靜。1、了解冥想的目的冥想並沒有特定的目的。
  • 如何進入冥想狀態
    冥想,就是一種達到無我的狀態,沒有物質的自我,讓自己的意識超越肉體,把精神上的感知儘可能放大。當環境不是很安靜、有些嘈雜的時候,心中有些煩,怎麼辦?如何才能進入冥想的狀態?一杯渾濁的水,靜的時候,才能看到灰塵。當環境靜下來的時候,人的雜念似乎」增加「了。
  • 超越冥想|如何在假期中計劃您的TM行程?
    事實上,放假或者工作,只是我們不同的生活狀態,自律,卻是貫穿始終的人生態度。比起過分「強迫自己」的休假方式,我更贊同的是在張弛之中找到自己的節奏。放慢腳步、享受生活、感受大自然、與自我對話。再或者隨時給自己安排一次超越冥想實踐,給身心都充充電,都不失為一種好的選擇。
  • 一個可以徹底改變你生活體驗的練習-冥想
    那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該如何去提升自己的幸福感呢?而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就是如何通過冥想練習去提升自身的幸福感。過去一年的時間我嘗試過很多不同的生活習慣,像是早上5點半起床、洗冷水澡、或是每天都預先安排好一天的行程等等。但如果真的要我選的話,冥想練習絕對是至今為止影響我最深的幾個習慣之一了。
  • 如何正確引導冥想?
    如果一動不動就是冥想練習,那又有誰能像一座雕塑一樣可以一動不動呢?生命的特點就是變動,就是有所行動,所謂的「如如不動」是無論你是靜止的,還是行動的,都是當下這一刻身體的反應,不因身體的疼痛而煩躁,不為練習設定目標,更清醒地看到,和有意識地對自身進行觀察。而觀察本身並不局限你身體動作的形式。冥想時,什麼都不能想?
  • 別傻了,我怎麼會推薦你練習冥想呢——我的冥想一周年記
    公元二0一九年四月二十六日,開始了我的冥想之旅。時至今整整一年,實為修行一周年紀念。一、冥想帶給我的那些驚喜冥想練習一年,給我的感受只有一個字——慢!盤腿坐下來,閉上雙眼,這就開始了。享受這樣的獨處時刻,這已經成為每日生活的一部分。冥想帶給我最大的變化,其實是沒有變化。常照工作、吃飯、睡覺,抽空看看電影,偶爾聽聽音樂。
  • 冥想,到底是在想什麼?
    隨著人們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冥想也越來越火。冥想方法在被美國科學界驗證,有減輕壓力、改善失眠等好處之後,開始從美國流行,並蔓延到全世界。時至今日,大家對冥想的刻板印象似乎愈發明顯。冥想時,必須正襟危坐,不苟言笑,需要莊嚴地向對待某種儀式一樣,每人一張瑜伽墊,一個蒲團,這是最基本的。
  • 「冥想」與身心健康
    冥想是一種身體放鬆與敏銳的警覺性相結合的狀態,它既可以帶給我們健康,也可以帶給我們精神回報。當我們處於沉重壓力之下時,心情會不那麼舒暢,肩背也會不那麼舒展挺拔,加上橫膈膜受到壓迫,呼吸變得淺且短促,新鮮氧氣攝入不足,就會導致機體代謝緩慢下來。
  • 科普|冥想與大腦,這才是人應該生活的狀態
    只有當大腦正常工作時,你才能正常的生活,當大腦出現故障時,你的生活也會遇到麻煩。大腦健康一點,你就會更開心,更健康,更富有、更睿智,你會做出更有用的決策,進而也會更成功、更長壽。消極想法、不良的生活習慣、過往的創傷,包括心理和生理的都會損害我們的大腦。那如何彌補呢?答案是:冥想。
  • 喝茶時,如何練習冥想?
    生活被壓力和忙碌充斥,我們恨不得所有的碎片時間,都能被充分利用起來。坐馬桶上看書,在地鐵上背單詞……我們總是想讓自己不斷向前,卻很少為自己按下暫停鍵。暫停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浪費時間,消耗生命,沒有成長?
  • 每天一個白日夢助你在黑暗中前行,如何開始冥想?
    從外表上看,冥想可能是被動的。 你靜坐著,閉上眼睛,深呼吸。 但任何花時間冥想的人都知道冥想有多積極,有多有意。 在寂靜中,你的心率會減慢,皮質醇(一種與壓力有關的荷爾蒙)的水平會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