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密雲 15隻康復野生動物放歸自然

2020-07-29 央視新聞

近日,北京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北京市密雲水庫管理處、密雲區園林綠化局及密雲水庫綜合執法大隊聯合將救護康復的15隻野生動物放歸至密雲水庫庫區內,讓它們重歸大自然。

放歸現場,15隻野生動物經過最後的身體健康檢查,確認狀態良好後,根據其野外活動時間、特點及生活習性,選擇在密雲水庫走馬莊副壩及庫區水邊分白天、夜晚兩次放歸。上午10時整,工作人員依次打開救護箱,將受傷康復的野生動物放出,它們在眾人的關注下,回歸大自然。

北京密雲 15隻康復野生動物放歸自然

北京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工作人員 高峰:這些動物包括紅隼、銀鷗和夜鷺在我們密雲區都有生態分布,所以我們與北京市密雲區園林綠化局經過協商,共同來組織這次活動。

據了解,此次放歸的野生動物包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紅隼7隻、紅角鴞5隻,北京市二級保護動物夜鷺1隻,以及銀鷗2隻,它們都是由北京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接收救治,經過一段時間的精心治療和養護,身體已恢復至自然狀態並具備野外生存能力。同時為了監測此次放歸野生動物以及種群的棲息情況,本次釋放的紅隼均佩戴腳環,部分鳥類佩戴衛星發射器,便於密雲水庫管理處林業管理站及相關部門收集科學數據,監測其野外生存情況。

北京密雲 15隻康復野生動物放歸自然

北京市密雲水庫管理處林業管理所副所長 王國學:對於水庫裡的物種首先要調查,掌握它的基本種類,後期通過整理得出一個名錄,制定出水庫動植物圖冊。通過今天這次活動我們要進一步加強對放歸受傷鳥類進一步去跟蹤、監測,掌握鳥類的動向,更好的保護它們的種群發展。

2014以來,密雲區野保部門累計救護野生動物180餘只,主要有黑鸛、白尾海雕、雕鴞、紅隼、鷹、野豬等,並在救護期間進行監測,對出現的傷病及時治療,飼養康復至符合條件進行放歸。

北京密雲 15隻康復野生動物放歸自然

密雲區園林綠化局調查隊工作人員 李建:首先有受傷體弱的動物需要救助的時候,一定要向野生動物主管部門進行上報;其次在獼猴等野生動物出現對咱們生活產生影響的時候,要做好自身的防護,不要受到傷害;再次就是不要傷害野生動物,要對它進行保護。

密雲區依託優越的自然條件、豐富的森林資源和水資源,加之多年開展的一系列保護工作及措施,野生動物資源日漸豐富。據資源調查和歷史觀察記錄,區域內共有野生動物54科197種,其中包括國家級25種,市級保護的野生動物98種,並於2019年啟動了密雲區野生動物本底資源調查工作,2020年制定了密雲區野生動植物監測體系建設實施方案,並結合區域內豐富的鳥類和野生動物資源,通過多渠道多形式開展宣傳活動,提升群眾野生動物保護意識。

北京密雲 15隻康復野生動物放歸自然

密雲區園林綠化局調查隊隊長 張德懷:隨著這幾年生態建設加強,政府部門做基礎調查工作,生物多樣性逐步豐富了。鳥類過去密雲記錄的只有95種鳥,到現在已經達到200多種,這是對咱們區生態文明建設很好的一個數據證明。後期我們還會隨著工作的進展,有一些響應的保護措施。

(總臺央視記者 張景 楊凱)

(編輯 王法)

相關焦點

  • 北京密雲 15隻康復野生動物放歸自然
    近日,北京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北京市密雲水庫管理處、密雲區園林綠化局及密雲水庫綜合執法大隊聯合將救護康復的15隻野生動物放歸至密雲水庫庫區內,讓它們重歸大自然。放歸現場,15隻野生動物經過最後的身體健康檢查,確認狀態良好後,根據其野外活動時間、特點及生活習性,選擇在密雲水庫走馬莊副壩及庫區水邊分白天、夜晚兩次放歸。上午10時整,工作人員依次打開救護箱,將受傷康復的野生動物放出,它們在眾人的關注下,回歸大自然。
  • 22隻被救鳥類在密雲水庫重歸自然
    緩緩開箱,工作人員退後,讓鳥兒自主飛出……這是近日(21日)在密雲水庫庫區發生的一幕,22隻在不同地區被救助的珍稀野鳥重歸自然。
  • 麗江52隻野生動物被放歸自然
    今天(2020年12月25日),麗江市林草局、古城區林草局、古城區農業農村局、野生動物臨時收容救助站共同舉行了陸生野生動物放歸自然啟動儀式,放歸了一些接受救助後能正常適應環境生活的陸地野生動物。據介紹,此次野生動物放歸的區域和地點都是嚴格按照相關處置工作要求,按照不同物種密度控制標準,核算放歸點的環境容納量,在環境容納量範圍內放歸野生動物。
  • 41隻野生動物放歸大自然
    本報訊(記者 鄭磊 通訊員 李四信)昨日下午,在鄭州市林業局野生動物救護站,工作人員逐一打開救護籠,紅隼、紅角鴞、灰斑鳩、夜鷺……各種被救助的野生動物返回自然。據悉,這是救護站今年第四次放歸,41隻野生動物回到大自然,另外還有一隻信鴿恢復自由。
  • 放歸自然,近百隻野生動物在雲臺山「安家」!
    放歸自然,近百隻野生動物在雲臺山「安家」!政務 7月7日,雲臺山景區迎來一批特殊的「客人」,近百隻野生動物被放歸自然
  • 青海格爾木市放歸三隻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格爾木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工作人員放飛野生動物(央廣網發 馬彩萍 攝)央廣網格爾木12月9日消息(記者張雷 通訊員馬彩萍 馬福軍)青海省格爾木市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隊12月7日將救護的兩隻鵟和一隻漁鷗在金魚湖草原內放歸大自然。
  • 野生動物放歸活動:中華穿山甲回家啦
    廣東省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在潮州市潮安鳳凰山省級自然保護區放歸了救治後的中華穿山甲。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楊耀燁攝7月3日,廣東省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在潮州市潮安鳳凰山省級自然保護區舉行放歸活動,包括4隻白鷳,10隻竹鼠,20條滑鼠蛇,6隻八哥等40餘只各類動物回歸大自然。
  • 近百隻野生動物在雲臺山放歸自然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巖 實習生 王鈺博擁有得天獨厚自然資源的雲臺山景區,迎來一批「新客」——不同種類的斑鳩,三有重點保護動物麻雀,雙眼炯炯有神的縱紋腹小鴞,靜臥著的刺蝟,上竄下跳的松鼠……這些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和三有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在進行環志和疫源疫病監測工作後達到野外放歸條件,重新回到大自然。
  • 戀戀不捨被「驅趕」才走 41隻野生動物和1隻信鴿在鄭州救護康復後返回自然
    大河網訊(記者 莫韶華)8月3日下午5時許,在鄭州市林業局野生動物救護站,工作人員逐一打開救護籠,紅隼、紅角鴞、灰斑鳩、夜鷺……各種被救助的野生動物返回自然。這是救護站今年以來繼4月21日、5月18日、7月7日的第四次放歸,41隻野生動物回到大自然,另外還有一隻信鴿恢復自由。
  • 病弱小鸕鷀今天康復回家了
    今天(8月28日)中午,一隻被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救助的鸕鷀在密雲水庫放飛。「今年5月份在密雲水庫發現的它,現在又送到密雲水庫放歸,小傢伙算是回家咯!」鸕鷀,又名「魚鷹」,是一種大型的食魚遊禽,南方漁民經常用它來捕魚。
  • 北京密雲出現「藍尾」蜥蜴!城市建設不忘為野生動物留白
    近日,一網友在密雲的山上偶然發現一隻新奇的蜥蜴驚叫了起來,隨手拍後發到微博上,經博物愛好者確認,實際是黃紋石龍子,屬藍尾石龍子的近親,有網友稱在延慶八達嶺、房山十渡等地也曾見過。密雲網友發現的這隻石龍子體型不大,明顯有一條漸變的藍色尾巴,吻端到尾巴的基部綴有金色的長條紋,棕褐色打底,覆瓦狀鱗片光滑細膩,在陽光照射下反光,十分亮麗。
  • 60多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野生畫眉鳥放歸自然
    &nbsp&nbsp&nbsp&nbsp百色新聞網西林9月5日訊(通訊員 王忠祥)近日,記者從西林縣森林公安局獲悉,西林警方在9月2日查獲的60多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野生畫眉鳥活體已陸續放歸自然。
  • 4隻受救助鴛鴦放歸北京圓明園,背部都綁了一隻衛星發射器
    4隻受救護已經康復的鴛鴦,當天在圓明園放歸。3月30日上午,4隻康復鴛鴦在圓明園放歸。這4隻放歸的鴛鴦,均是執法人員在打擊盜獵行動中收繳罰沒的,在北京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救治康復了一段時間後,已經達到了放歸條件。工作人員介紹,之所以選擇在圓明園遺址公園放歸,一是公園有適宜鴛鴦棲息的大片水面,另一方面,公園裡也有野生鴛鴦的種群分布。
  • 鄭州野生動物救護站今年第4次放歸一批動物 41隻(頭)重返大自然
    來源:河南映象網映象網訊(記者 邱延波 文/圖)8月3日下午17時許,鄭州市林業局野生動物救護站在救護籠舍前將近期救護的一批達到康復條件具備野外生存能力的野生動物放歸大自然,另外還有一隻信鴿也恢復自由。這是今年第四次放歸。
  • 戀戀不捨被「驅趕」才走 41隻野生動物和1隻信鴿在鄭州救護康復後...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大河網訊(記者 莫韶華)8月3日下午5時許,在鄭州市林業局野生動物救護站,工作人員逐一打開救護籠,紅隼、紅角鴞、灰斑鳩、夜鷺……各種被救助的野生動物返回自然。這是救護站今年以來繼4月21日、5月18日、7月7日的第四次放歸,41隻野生動物回到大自然,另外還有一隻信鴿恢復自由。鄭州市林業局野生動物救護站站長董朝偉介紹,此次放歸的動物中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紅隼3隻、紅角鴞2隻,國家三有保護動物灰喜鵲1隻、珠頸斑鳩5隻、灰斑鳩4隻、山斑鳩3隻、麻雀5隻、夜鷺2隻、刺蝟2隻、棕頭鴉雀14隻以及1隻信鴿。
  • 小猴撒嬌不願離去 成都今年救護野生動物1132隻放歸46隻
    鳳頭蒼鷹從人類手上騰起,獼猴竄出籠子快速跑進野林,紅腹錦雞展開美麗的翅膀悠然遠去……10月25日上午,2019年度成都救助的野生動物,在彭州白水河自然保護區內放歸。  「和往年相比,今年成都救護野生動物的數量有所增加。」
  • 成都放歸數十隻國家「三有」保護野生動物
    四川新聞網記者了解到,活動中還舉行了野生動物放歸。其中,數十隻國家「三有」保護野生動物成功放歸。(三有保護動物: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  據介紹,近年來,成都市不斷加強鳥類等野生動物救護工作。
  • 廣東省成功救治中華穿山甲並放歸自然
    圖片由省林業局提供   7月3日,廣東省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在潮州市潮安鳳凰山省級自然保護區舉行放歸活動,其中,一隻中華穿山甲的野外放歸特別引人注意。   這隻中華穿山甲6月14日在潮州棲息地受傷並被發現,經過潮州、廣州兩地多方的接力治療,成功康復並回歸自然。
  • 圖說 |重慶動物園今天放歸一批野生動物
    為了倡導公眾更好地保護野生動物、保護生態環境,今天(20),重慶動物園和九龍坡區林業局相關工作人員前往九龍坡區陶家鎮,對野生動物進行野外放歸。據了解,這次放歸的野生動物主要為猛禽,共5種7隻,分別是鳳頭鷹1隻,灰林鴞1隻,紅隼1隻,遊隼2隻,斑頭鵂鶹2隻。這批猛禽是重慶動物園今年上半年所救助的,在獸醫及工作人員的精細照料下得以康復,並且具備了回歸野外生存的能力。
  • 嶽陽縣506隻退養野生果子狸放歸自然
    6月23日,嶽陽縣林業局將一批退養野生果子狸分別放生到大雲山國家森林公園、大坳水庫等多個地段。至此,全縣共有506隻退養野生果子狸回歸自然。此次放生的果子狸全部來自我縣籤訂退養補償協議的養殖戶,由縣林業局工作人員一一上門進行清點和裝載,嚴格按照野生動物放歸自然的操作標準,採取分批次、分地點、按計劃的方式進行,確保放生果子狸能夠適應自然新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