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臥起坐或致癱】中小學體育課上,仰臥起坐是最常見的運動項目之一,尤其是從小學三年級開始,男生女生都得參加考核,一分鐘40多次才能達到優秀。可是,最近一則關於仰臥起坐的傳言讓爸媽們緊張了起來。怎麼回事?先來看看這個消息吧——
一名25歲的臺灣男子在做了幾個仰臥起坐後,覺得頸部以下全身無力。送到醫院時,意識清楚,但四肢癱瘓、大小便失禁。醫生檢查後發現,男子以手抱頭的方式仰臥起坐,導致頸椎內血管受不了連續施力而爆裂,血塊壓迫神經,因而頸部以下全身癱瘓。經過及時手術搶救,男子才恢復了健康。
而《華爾街日報》去年12月21日也曾在健康版面發文《為什麼你可以停止做仰臥起坐了》,稱健身達人和軍隊專家正在極力推動用平板支撐等鍛鍊代替仰臥起坐,以此避免背部受傷,美軍甚至還打算在訓練項目中廢除仰臥起坐。
看似簡單的仰臥起坐對身體真的有這麼大的傷害?
這項體育運動項目還能繼續開展下去嗎?
昨天,記者採訪了健身教練、醫生和學校的體育老師,聽聽他們的看法。
醫生和健身教練:
很容易造成腰肌勞損
我們先來請教一下健身教練和醫生,看看目前常用的仰臥起坐方式到底對身體有沒有傷害。
按照2014版《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要求,仰臥起坐的標準姿勢是這樣的——受試者仰臥於墊上,兩腿稍分開,屈膝呈90度角左右,兩手指交叉貼於腦後。
但是,專業的健身教練是很不贊同這個姿勢的。
「專業參加健美比賽的人,幾乎都不會練習仰臥起坐。」健身教練沈超告訴記者,在練習仰臥起坐這個動作時,主要鍛鍊的是豎脊肌、多裂肌和腰方肌。需要鍛鍊這些肌肉群的一般是那些經常久坐的人,他們的腰部力量比較弱。「實際在做動作時,大家都是用雙手緊抱後腦,用力往前,才能帶動上半身坐起,和這些肌肉群受到的鍛鍊相比,頸部、脊椎受到的傷害實在太大了。」
而在浙江省人民醫院骨科主治醫生徐躋峰看來,對中小學生和成年人來說,仰臥起坐所造成的影響有所不同。
來徐躋峰這裡看病的很大一部分是腰肌勞損的成年人。32歲的周先生就是最近的一個病例,他腰痛的罪魁禍首就是兩周前的健身房鍛鍊。當時,周先生練習了仰臥起坐和拉伸這兩組動作,因為沒有健身教練在旁邊指導,他採用了普遍的做法:雙手抱頭,帶動上半身,結果出了問題。
徐躋峰說,周先生的腰部肌肉其實當時就已經拉傷了,傷痛持續了兩周,「有些病人還可能轉為反覆發作的慢性肌肉勞損」。
而對於中小學生來說,「做仰臥起坐過度或姿勢不正確,小時候可能看不出問題,但長大了之後,肌肉會更容易出現勞損,骨骼發育也會有一定影響。」徐躋峰說,「更嚴重的是,會有誘發腰椎間盤突出的潛在風險。因為這個動作有壓迫椎間盤的過程,如果動作劇烈就會造成器質性損傷。」
在他看來,年紀太小的孩子或者腰椎本身就有疾病的人,儘量不要做仰臥起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