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好舌頭」到「肥仔華」,華少不想做「工具人」

2021-01-07 新京報官微

華少自認是「機會主義者」,好奇心重,有點「作」,一旦發現機遇,或者覺得好玩,都想去嘗試一下;但又不想短期收割,「因為總有人相信你,才讓你去試。我可以接受失敗,但是我很難接受自己是因為懈怠或者不夠努力,造成的失敗。」

全文6000字,閱讀約需12分鐘

新京報記者 張赫 藝人供圖 編輯 吳冬妮 校對 趙琳

12月12日,接近夜裡11點鐘,華少在某短視頻平臺完成了近五個半小時的帶貨直播。在這間名叫「肥仔華百貨公司」的地方,華少的身份是「老闆」,他親切地稱呼消費者為「老鐵」。

時間推回至11月20日,《中國好聲音2020》的總決賽剛剛過半,武漢突然下起零星小雨。這對於戶外直播無疑是壞消息,但對華少卻並非「危機」。他站在雨中,即興以雨關聯至武漢今年經歷的疫情,用「風雨中聽故事」的一語雙關,實現了今年最溫暖的主持救場。

▲華少

「肥仔華」老闆、「中國好舌頭」,擔任節目導演、話劇演員,還要拍電影……近些年,華少在平行時空擁有太多不同身份,並在其中不斷切換,得心應手。但,「華少」究竟該如何定義?

這個問題令胡喬華(「華少」本名)難得停頓片刻。

如果說,胡喬華是一個擁有夢想的普通人,那「華少」就是夢想的創造者。「我希望(在節目裡)大家可以覺得,跟華少聊天是開心的事;在我的直播間,大家買東西也好,不買東西也好,至少看著高興,買的人也不覺得吃虧。」胡喬華認為,創作的本質就是服務觀眾,只要大家覺得華少不是壞人,還挺有趣的,這就挺好。

━━━━━

挨罵中找到直播方式

直播不僅是銷售數字,更是一種社交過程

6月6日晚,華少迎來職業生涯中最艱難的一場「戰役」。眼前的屏幕內,觀看人數正以萬為單位增長,評論快速到讓人眼花繚亂。華少有條不紊地介紹著從房產、手機、洗衣機,到白酒、堅果、美妝等幾十款產品,直播從晚上七點持續到接近凌晨一點。

「緊張,極其緊張。」首場直播結束後,華少大氣都不敢喘一聲,連忙觀察工作人員的表情。經歷過跨年晚會、頒獎典禮等無數重要的電視直播場合,面對眼前十幾釐米見方的小豎屏,華少仍感覺手足無措。他解釋,自己還沒有進入角色,不知道如何組織最合理的交流語言。

和眾多投身直播帶貨的藝人一樣,華少也是被大潮匆匆捲入這個新興產業的。2019年,曾有很多平臺邀請華少跨界直播,但都被他一一婉拒,原因是還不到時候,「當時我還有工作,而且工作密度也比較飽滿,所以不太希望直接跟銷售發生關係。」

不到一年,疫情暴發。作為一棵「救命稻草」,華少必須對直播改觀。但更重要的是,他洞察到在傳統媒體遭遇不穩定因素時,這個產業依然持續輸出的發展潛質。長遠且可持續,是華少選擇工作時最看重的元素。

但,同樣是靠語言,主持人是不是一定能幹好直播?直播電商究竟是銷售還是品宣,未來還有沒有新的可能性?華少有太多問題需要解決,有把握了,才能開始做。

▲直播中的華少。

疫情穩定後,華少第一個工作就是去廣州參與了某個服飾品牌的直播穴,意外完成得很順利。但實操卻與之截然不同。在6月6日第一場直播中,華少賣得最多的是空調。他侃侃而談空調是1.5匹的,非常好用。對於電視口播,這些信息點已經足夠。但評論瞬間被提問刷屏,「我們家1.5匹夠嗎?」「能耗多少?」「多長時間製冷?製冷時是變頻還是定頻?」這些看似生活經驗的問題,讓華少感覺自己很蒼白。

「你說這東西好,要買,但我要是坐下邊我也不會買。除了價格合適,憑什麼你說一個好字我就得買?」

華少不擅長說空話。比如賣食品,他從不說「入口即化」「酥脆彈牙」等誇張的形容詞,「我吃了40年的飯,冰淇淋都沒有入口即化,牙膏都不彈牙。」在華少看來,好吃就是吃了第一口想吃第二口,只有自己吃過,覺得好吃的食品才會推薦給用戶,而且無論多飽,華少都會把推薦的食物吃完。

現場賣完了補貨,就真的是賣完了,華少從不「表演」臨時砍價,「現在直播有坑位費、銷售分成大家都知道。你說我做到一半,突然再去跟商家砍價,基本不可能。我們就跟大家講真的。」

如果說何時真正摸索到直播方式,華少調侃「被罵的多了,就慢慢知道了」。剛直播時,華少穿過一件白色的衣服,他不懂直播燈光與舞檯燈光的不同,瞬間評論一片罵聲,「衣服炸光了」「衣服都不會穿,做什麼主播」。

斥責一秒鐘同步眼前,做了十餘年藝人的華少還是不舒服,甚至有時候會覺得很冤枉。但遇見困難就逃跑,這不是他的選項。「除非被無情拋棄了或者實在沒機會了,否則跑這個事,我不太樂意幹。」

華少理解,直播不僅是銷售數字,更是一種社交過程。這次穿白衣服被罵,下次就改成其他顏色試試看;這次消費者對講解不太滿意,下次就在這方面多多補課。在挨罵與改變中,他正在探索一種最適合華少的直播方式。

三四個月後,華少與直播觀眾建立了獨特的信賴關係。他們叫他「肥仔華」,他叫他們「老鐵」。如今偶爾有評論故意找茬,老鐵們都會幫「肥仔華」鳴不平,「咱們也有自己人了,那個時候覺得心裡挺溫暖的。」

━━━━━

證明自己不止是「中國好舌頭」

不是話語更密,語言量大就一定是好的

1999年,胡喬華剛考入大學,報名參加了杭州交通經濟之聲的主持人選拔賽。那時專業技能還不足的他,總是跑到老師那裡請教學習。他在自傳《夢想不過是個痛快的決定》中回憶,一位老師曾毫不客氣地指出他說話太快,缺少頓挫,語言情感表達力不足。「通俗解釋是這樣的:光說話快沒用,根本做不了主持人!」

從某種語境來看,這句話在華少身上,並不全然正確。2012年《中國好聲音》第一季的舞臺上,華少以47秒350字的逆天語速,濃縮了原本兩分半的廣告口播,帶給觀眾自帶三倍速的興奮感。現象級綜藝+「中國好舌頭」,讓華少一夜間迎來事業巔峰。

「按照現在的話說,當年也是流量很行的人。」華少調侃自己。

工作量陡然增加,工作質量也意外提升。《中國好聲音》的巡演從亞洲走到北美,全世界有華人的地方幾乎都聽過華少現場表演口播。隨後華少主演了大電影處女作,宣傳語中寫著他的角色「盡展口才」。2013年,華少參演了賴聲川的話劇,2014年登上央視春晚舞臺。「我第一次真正有了暴發戶的心態。」

▲主持人華少。圖/視覺中國

第一年,無論去哪兒,華少說一段廣告,底下一鼓掌,就能下班了,「覺得自己挺牛,念廣告都能成為表演,比唱歌都快。」

第二年,華少有點膩了。雖然找他上臺「念廣告」的活動只增不減,但他感到害怕,他知道「好舌頭」早晚有一天會沒意思,「還能幹嗎?再快就沒有意義了,再慢別人就覺得不行。」

華少習慣將眼光看得很遠。一件事可否有持續發展的空間,遠比其在不在風口,更值得他思考。第三年後,華少明確跟團隊說,只要是跟快嘴相關的合作,都儘量先婉拒。在此期間,華少自掏將近百萬元,製作、主持了讀書類節目《華少愛讀書》,展現其私下文化論道的一面。他試水製作了脫口秀節目《全民奧斯卡》,那時脫口秀還未形成全民效應,但他猜測,這或許是未來能夠賴以為生的新風口。然而,兩檔節目都沒能推出第二季。

▲《華少愛讀書》

而後,華少又用兩檔養成綜藝,試圖成為中國偶像的弄潮兒。還是不行。蜜蜂少女隊、優我女團,遺憾地淹沒於中國偶像生產鏈上。華少用四年接受了自己的挫敗。五年之後,《蜜蜂少女隊》的劉雨昕、孔雪兒,《最優的我們》的趙小棠等人在另一檔養成網綜中出道,很多網友考古後評價,華少做節目選人眼光還不錯。遲來的認可讓華少感覺到些許安慰,「我們確實有很多沒有做好,但很高興,她們成功了,某種程度上讓我的失敗感還小了一點。側面證明,當年我也不是一無是處。」

七八年過去了,「好舌頭」熱度還在持續,「發胖」「減肥」「嗓子啞」又成為搜尋引擎中,華少全新的後綴。團隊經常調侃,他是永遠靠身體器官被大眾關注的主持人,其他的都不行。

「那就努力把主持做好吧。」如今華少看得坦然。他仍相信自己是厲害的,只是沒有被看到,每一天,都在為證明自己而努力。

上個月,在某檔節目中華少採訪了馮驥才先生。錄製結束,先生對他表示感謝,願意把多講的機會讓給他,「這是對我最高的評價了。我希望讓更多人感受到,不是話語更密,語言量大就一定是好的。我能夠用一個問題帶出五個故事,我覺得自己挺厲害的。」

━━━━━

是創作者,不是工具人

主持人的自我淨化能力,是值得思考的

2014年春節,華少在溫哥華主持了一場大型演唱會,臺下大多是華人觀眾。他上場跟大家打招呼,臺下隨即傳來潮水般的呼聲「念廣告!念廣告。」華少沒有多做回應,直接熟稔地用「好舌頭」的語速快速念完了該場演唱會的贊助商名單。臺下觀眾掌聲雷動:「再念一遍!」

他說,這大概是觀眾第一次在公共場合,主動要求主持人念廣告。這似乎是他的榮幸,但也讓他心底有一些憂傷,對自己所處這個行業的憂傷:主持人,除了能報幕和報廣告之外,還能做什麼?

這些思考被華少記錄在2015年2月發布的博文《主持人還有將來嗎?》中。「那時也是暴發戶心態,可能寫得也不太準確。我從沒有對主持人這個工作有過懈怠,但我確實認為,主持人自我淨化的能力或發展方向,是值得思考的。」

危機感推著華少不斷改變、嘗試。五個月後,綜藝《出發吧愛情》在浙江衛視正式播出。華少的身份不再是主持人,而是總導演、總製片人。從開機到收官的近半年,華少推掉了大量主持的通告,把家搬到了辦公室,睡覺也成了極為奢侈的事。他曾在媒體採訪中坦言,有一次五天五夜連續工作,每天只睡1個多小時,還曾在朋友圈裡開玩笑說,自己已經把吃飯和睡覺這兩件事都給「戒掉」了。但,他重新收穫了樂趣。

▲藝人供圖

《蜜蜂少女隊》《天生是優我》《今晚九點見》……帶有華少烙印的節目接踵而至。他從臺上走到臺下,靠「刷臉」和業內積累的好人緣,完成了整套節目的「配置」。他親自拿著策劃案,奔波於一個又一個招商會與應酬,在與合作對象各種形式的交流下,還產生了「過勞肥」,「電視劇裡那些創投行業的精英們,和現實中相比身材差別都很大。又高又帥又瘦的,真的非常難,生活中很多都是中年、臃腫、偏胖。」

而節目策劃、流程執行方案、錄製流程、藝人統籌,甚至節目中藝人的迎來送往,開車做保安,也是華少的工作,「朋友們來了都是信任,我也不能讓大家難受。」

從主持人到創作者,把想法變成現實,胡喬華更新了個人價值。實際上,早在廣播電臺擔任主播的時候,華少就習慣於介入所有的採編流程。以至於進入衛視,不得不成為「工具人」後,他糟糕到一度想要放棄。

如今,華少想要通過創作看到時代可能性的渴望,愈發強烈。即便在直播中,華少也試圖在被品牌限制的商業空間中,儘可能融入創作色彩。比如,直播帶貨通常會採用三個機位拍攝,但華少增加到四機位,一臺主攝,一臺特寫,一臺頂機,一臺遊機,有時還會用七個機位, 「老鐵」們可以360度從上到下看到產品的全貌。

他為直播間命名「肥仔華百貨公司」,打造了一個在虛擬網絡裡真實存在的購物場所概念,還特地邀請楊冪為「開業」剪彩。而專門招待明星朋友的二號直播間,被他設定為「華少的家」,牆上專門用麻將的「發」字做裝飾,營造了更像訪談節目的氛圍感。

今年華少的創作,甚至開始觸達至大銀幕。他正在籌備自己的喜劇電影「處女作」。華少與時代的對話正在進一步深入。

━━━━━

不玩票的機會主義者

接受失敗,但不接受因懈怠或不夠努力造成的失敗

《中國好聲音2020》總決賽直播前兩天,華少從杭州飛到武漢已經是凌晨兩點。幾個小時之後,他站在武漢體育中心進行最後的彩排。次日,直播結束已接近凌晨,當日一大早他又要坐飛機回到杭州。這種飽和的工作密度,對華少而言稀鬆平常。

▲總決賽直播前的彩排。

直播無疑加重了他的忙碌。如今,華少保持每個月至少直播四到五場的節奏。一場直播的籌備周期是四五天,每天6到8個小時。從選品會、過品會、定品會到直播彩排,產品編排順序,最後的價格和贈品,華少都要親自參與。為此,華少重新編排已經稀少的個人生活,他甚至無法列舉,自己還有哪些空餘時間,「我是一個生產工具,今天幾點到幾點歸他,幾點到幾點幹這件事,都是團隊來安排;我來不及也沒招兒,再晚他們都等,大不了他們白天睡,我晚上接著來開會。」

如今,明星帶貨直播似乎正在落潮,不少藝人因為沒時間了解產品,不得不「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華少不喜歡玩票。雙十一期間,他連續直播了七場,一場平均五個半小時。

他也有自己的目標。如果把直播產業比喻成麻將桌,李佳琦、薇婭、辛巴、羅永浩四個人,目前正在頭部的桌子上打麻將,而他還在包廂外面。他準備踏實先幹兩三年,也許自己也有機會坐到最大的第一桌與前輩切磋切磋。

▲藝人供圖

除了直播,華少同時在做的事情還有很多,主持、電影、話劇、音樂……從去年開始,他一直在尋找一檔完全屬於華少的語言類或脫口秀類節目。如今,白巖松、何炅、汪涵等同行前輩們,都擁有代表個人表達的節目,他們可以把自己的生活經歷、性格、審美,在其中得到充分的釋放。

華少很羨慕。他的《中國好聲音》,充其量只是華少作為工具的一種模式。前一陣,李誕、王建國所屬的公司正在招脫口秀培訓班,華少去報名卻被「拒絕」了,理由是,怕華少來「砸場子」。

華少自認是「機會主義者」,好奇心重,有點「作」,一旦發現機遇,或者覺得好玩,都想去嘗試一下;但又不想短期收割,「因為總有人相信你,才讓你去試。我可以接受失敗,但是我很難接受自己是因為懈怠或者不夠努力,造成的失敗。」

如今在華少的願景中,他期待能通過直播積累用戶,打出「肥仔華百貨公司」的品牌,未來成為自己文藝產品的宣推陣地。如果後續能開發出自己的品牌供應鏈,或許還可以用直播間冠名自己的節目。據悉,近日即將在浙江衛視播出華少加盟的節目《寶藏般的鄉村》, 特約贊助商之一便是「肥仔華百貨公司」。「這樣就不用擔心華少脫口秀找不到冠名商了,我自己冠名我自己。如果把內容做好,我還可以賺兩份錢。」

想明白這件事,華少再次忘記了想要休假的念頭。

━━━━━

【新鮮問答】

新京報:這一兩年外界對於華少身材的討論,一度上了熱搜,這出乎你的意料嗎?

華少:出乎。我其實也不是一下子胖的,怎麼會突然一下子被看到(笑)。我自己看到也嚇一跳,原來圖上已經這麼胖了嗎?

我之前生過病,也不是什麼大病,但確實養了一段時間,然後就慢慢胖起來了,年紀大了呢,也比較難受一點兒。因為我的工作量很滿,我的同事也比較心疼我,所以大家說,好好好,今天你就不要運動了,或者今天吃點兒好的算了。

我們也有目標,當時是希望雙十一過後(減下來),但做直播真的很難瘦。我們要做食品,你不吃怎麼賣得掉呢?而且國家提倡直播不浪費,所以我們一定要吃完。直播五個半小時,我賣十幾種食品,還瘦得下來就怪了。

新京報:身材這件事,對你產生困擾了嗎?

華少:說實話我很困擾,我也想瘦下來。我們做這行常常要上臺,胖了以後原來的衣服都穿不上,又要重新去買,也很浪費錢。哎,我也希望能穿回以前那些(衣服),努力,努力,再努力。

值班編輯 康嘻嘻 吾彥祖

相關焦點

  • 「中國好舌頭」華少,肺部血管破裂吐500毫升血,如今怎麼樣了?
    在國內,央視主持人的主持水平絕對稱得上是中國主持人的最高水平。而能夠成為央視主持人的一員,他們無一不是主持界的佼佼者!比如這段時間最火的白巖松、康輝、撒貝寧等人。他們作為央視的代表性人物,其曝光度可一點都不亞於當紅明星。然而除了央視主持人外,在各個地方電視臺中也同樣有著十分優秀的節目主持人。
  • 秒吐7個字的華少,工作暴瘦30斤卻遭諷,高以翔倒下後他做了什麼
    「中國好舌頭」華少可以秒吐七個字,曾經是浙江衛視的當家花旦。兢兢業業的工作,甚至因為工作暴瘦30斤,一時間華少風光無限,鮮花掌聲都向他砸來,但這些榮耀是不好擔當的,若想長久不衰,一定要耐住自己膨脹的心,華少就是經典的反面教材。
  • 《了不起的挑戰》華少護照曝光 神撞臉劉在石
    由燦星製作、央視創造攜手韓國MBC電視臺,三方聯合打造,以韓國國民綜藝《無限挑戰》為創作藍本,樂嘉、撒貝寧、沙溢、華少、阮經天、嶽雲鵬六人擔任MC(主持人)的大型戶外明星挑戰真人秀《了不起的挑戰》,即將於12月6日晚登陸央視一套黃金檔
  • 「浙江一哥」華少:過勞導致兩根血管爆裂,那一次,他吐了500cc血
    甚至有很多人將矛頭指向了浙江衛視一哥華少,因為華少正是那檔綜藝的主持人,他目睹了事情發生的整個經過。高以翔的離開將他推到風口浪尖事情發生後,很多在場明星或者高以翔的好友紛紛發聲表示悲痛,譴責娛樂圈工作強度過大。身為主持人,又是事件目擊者的華少卻遲遲未發聲。
  • 一次吐了500cc的血,華少開始反省,重視健康後減掉30斤
    一次吐了500cc的血,華少開始反省,重視健康後減掉30斤說起國內優秀的綜藝節目男主持人,一定有幾個名字在大家腦海中浮現,這其中一定會有華少,就是那個當年在《好聲音》節目中,因為口齒清晰語速飛快而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的華少,從那個節目開始,華少有了一個花名"中國好舌頭"。
  • 華少的真心話大冒險:劉雨昕、孔雪兒、趙小棠是我一直的遺憾
    華少,中國好舌頭,可謂人盡皆知。但你知道他還做過製片人,當過導演嗎?看過節目的人或許都還記得,目前的熱門女團THE9成員劉雨昕、孔雪兒曾在《蜜蜂少女隊》成團出道,THE9成員趙小棠曾在《最優的我們》中也有優異表現,近期熱播劇《三十而已》中「林有有」的扮演者張月也曾在《天生是優我》中表現突出。
  • 鄭鈞穿著破洞襪子上節目,調侃玩搖滾的人很窮,華少一臉詫異
    這一期的《今晚九點見》中,華少夜訪的嘉賓是鄭鈞。在網友們的印象中,鄭鈞很神秘,很少參加綜藝節目,網友們也對這期節目充滿了期待。節目中,鄭鈞還很熱情地邀請華少到自己的家中做客。鄭鈞的家很大,有上下兩層,還有一個很大的車庫。不過家裡的裝修卻顯得有點普通,甚至有點凌亂。
  • 不想再做職場工具人了?學會這3點技巧,用好你的「金剛鑽」
    不想再做職場工具人了?學會這3點技巧,用好你的「金剛鑽」我們把在公司裡面不被人關心,只是被人當成一個辦事工具的人,稱之為工具人。這些工具人他們存在的價值是被人利用與驅策。幾乎公司裡面什麼不討好的髒活累活都是他們幹,而最後的獎勵和好處都是別人領。
  • 高以翔離世405天,被全民謾罵暴瘦30斤的華少,如今怎麼樣了?
    去年因為參加《追我吧》高以翔在節目中突然離世,讓浙江電視臺和當時主持節目的華少被全民謾罵,那華少到底怎麼了?早年經歷1981年華少出生在浙江省杭州市,本名胡喬華,他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工人。在小時候父母因為感情不和離婚,華少只能跟著父親生活。後來他喜歡上了寫作,在高中的時候,一篇作文獲獎,老師讓他在眾多同學面前朗誦。
  • 臺媒:「中國」只是鬥爭政敵的工具 臺灣人因自卑不想當中國人
    臺灣《旺報》5月7日刊登題為《臺灣人為什麼不想當中國人?》的文章,文章以臺灣人的身份回答大陸年輕人「臺灣人為什麼不想當中國人」這個問題,指出因為「中國」成為鬥爭政敵的工具,使得年輕人無法對「中國」擁有任何感情與堅持,文章最後指出,根源還在於臺灣人怕「中華民國」走向歷史終結。
  • 華少朱丹重聚《記歌詞》,華少一句話證明兩人關係!
    浙江衛視中國藍從2007年至今,已經十年了。就在周年慶祝之際,進行了十周年特別節目《嗨!藍朋友》跑男專場節目的錄製。此次,為了重現經典,「我愛記歌詞」也將作為一個遊戲環節貫穿其中。朱丹華少此次重聚舞臺,華少熱情上前擁抱,上演了一場「熱臉貼在冷屁股上」的戲碼,兩人的相互調侃,讓我們回想起當時節目播出的時候。在調侃後,華少的一句話,證明了兩人的關係「我們一起在胖。」
  • 華少曾經肺血管爆了是真的嗎 一次性吐了有500cc的血
    華少曾經肺血管爆了是真的嗎 一次性吐了有500cc的血時間:2019-12-10 15:38   來源:發星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華少曾經肺血管爆了是真的嗎 一次性吐了有500cc的血 說到 綜藝主持人,你會想到何炅汪涵等等,但如果你有關注浙江衛視的話,那麼你對華少應該是有些許了解了,他算得上是一個十分
  • 三步練聲法:中國好舌頭是如何煉成的?
    你知道為什麼有的人說話含糊,口齒不清嗎?其實一個很大的原始是因為舌頭沒有力度,不靈活....那怎樣訓練才能夠讓自己的舌頭有力度,說話更加的清晰,迷人呢?接下來為大家揭秘幾個主持人,播音員都在偷偷使用的基本功:一,舌部力量練習1,頂:嘴巴輕輕閉上,用舌尖的力度頂兩邊的臉頰;2,繞:嘴巴輕輕閉上,把舌尖伸到齒前唇後,向順時針方向環繞360度,然後向逆時針方向環繞360度,交替進行3,伸:將舌伸出唇外,舌體集中、舌尖向前,這一練習主要練習使舌體集中、舌尖能集中用力4,刮:
  • 中國好聲音為什麼不火了,看看這幾個原因就知道了
    今年的中國好聲音你看了嗎?有人說今年的好聲音被單依純拯救了這個姑娘畢業於神奇的浙江音樂學院成立四年就為好聲音輸送多位學員也有人說是靠李健的段子撐到了現在畢竟這一季李健段子的熱搜比整個節目加起來都多而貴為冠軍的單依純粉絲只有二十四萬這個曾經是現象級的音樂節目,到底經歷了什麼?
  • 38歲華少因血管破裂暴瘦30斤,狂吐500cc血,後遺症讓人恐懼
    高以翔的離去讓大家開始關心藝人的身體,大家才知道原來光鮮亮麗的藝人在背後都過得那麼辛苦,每個人都付出了很難想像的努力。比如華少,還不算是藝人,是個十分出名的主持人,很多人都以為主持人的工作十分輕鬆,但並不是這樣。
  • 《創3》陳卓璇低情商被嘲,還曾當面懟海泉華少?真的很得罪人啊
    「我們應該一起做比較。」聽到這句話的教練們▼聽完這番話的學員們▼「哇太猛了這話說得。」「有點意思。」說到這裡,是不是還有不少路人對陳卓璇感到陌生,其實她也是選秀回鍋肉。但希林娜依·高並沒有迎戰,宋茜問她想不想知道自己的成績,她說不想。既然本人還不願意儘快知道名次,宋茜便讓陳卓璇再換一個人。
  • 追我吧:接檔好聲音,真人版貓鼠遊戲,陳偉霆黃景瑜華少帶你奔跑
    節目嘉賓是:陳偉霆、範丞丞、黃景瑜、華少、宋祖兒、蕭敬騰、鍾楚曦。節目展開形式是:每期節目嘉賓們分為兩組,常駐嘉賓和飛行嘉賓以及超能力的素人搭檔,兩組嘉賓將通過每期的主題在時間還有遊戲比賽中爭分奪秒,為最後的勝利而戰。《追我吧》作為一檔真人秀,把錄製地點放在了城市的夜晚,你追我趕的形式非常的新潮,在之前的綜藝中我們還真的沒有看到過該類型,因此粉絲非常期待。
  • 讓華少大快朵頤,一碗下肚的「樹葉豆腐」究竟藏著什麼秘密?
    讓華少大快朵頤,一碗下肚的「樹葉豆腐」究竟藏著什麼秘密?風/味/人/間 · 嚴/滋/有/味浙江衛視首創文旅實踐節目《還有詩和遠方·詩畫浙江篇》張紹剛、胡海泉、華少、李藝彤、劉鈞變身美食主播梅城美食之旅拉開序幕Q:是什麼美食引得胡海泉強勢圍觀
  • 華少曬出自己的豪宅,家裡同款西裝就幾十套,衣帽間比臥室都大
    華少曬出自己的豪宅,家裡同款西裝就幾十套,衣帽間比臥室都大華少是內地知名的主持人,入行多年從一個小角色到現在的位置,也走過了不少路,最後通過一檔節目的超快口播紅出圈,給人感覺很專業。之前他家中的部分裝潢曾通過一些生活的照片公開出來,穩重溫馨的居家設計充滿煙火氣,讓我們來看看吧。
  • 吃飯老是咬到腮幫子和舌頭,是想吃肉了嗎?還是身體出現了問題
    想必很多人都經歷過,在吃飯或者是吃食物的時候,會咬到腮幫子或者是舌頭。尤其是在吃飯的時候,這種現象是非常常見的。小時候,把這種現象說給了父母,父母會說「是你想吃肉了!」日常生活中,大家也可以觀察一下,當你出現這種現象後,是不是在自己注意力非常分散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