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灰鸚鵡

2021-01-19 英國孵化器

在全世界範圍內,有一種鸚鵡以出色的模仿而聞名。不管是在中東還是南美,歐洲還是美國。在每個人的最佳「健談者」名單中,排列在第一名的是非洲灰鸚鵡。它也是我在臉書上(Facebook)收到的大多數問題的主題之一。


非洲灰鸚鵡可以被讚美作是演講家。它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很好,以至於人們相信是一個人在說話,而不是鳥在說話。我看到有一隻非洲灰鸚鵡在附近主要負責洗碗、準備食物、清理巢箱的工作區那裡。它是一隻快樂的鳥,它喜歡叫狗的名字,有時無緣無故地訓斥它們,然後吹口哨召喚它們。它會給工人打招呼,它對每種語言都很了解。它會叫其他鳥兒安靜下來。狗和工人總是很困惑。還不到一周的時間,工人們經常問我 「你說什麼?」,但我通常看起來很困惑。很快我們就發現可可(這隻非洲灰鸚鵡的名字)在用我的聲音給他們下命令。狗被下令坐下來或者到這裡來,它們會回應,因為它們相信是我在給它們指示。尼爾森(我在街上撿到的一隻德國牧羊犬)經常站在非洲灰鸚鵡的籠子前,聽著「你真是一隻好狗」或「你真帥」的讚譽,認為是我們其中的一個人給它的讚譽。可可是一個朋友、一個伴侶的角色,它的詞彙量很大。



並非所有的非洲灰鸚鵡都能成為優秀的模仿者。有些鳥只學了幾句話,但當它們在學習時,似乎沒有什麼限制,它們通常只會因為主人不再教它們而停止擴大詞彙量。


作為寵物,非洲灰鸚鵡在我看來非常優秀,非常聰明,但它們並不適合每個家庭。它們是喜歡安靜、不喜歡不斷的變化、並且偏愛均衡的人。在我看來,情緒波動、對它們造成困擾的小孩和我認為非常吵鬧的家庭會使它們緊張和不高興。雖然總有例外的,但是在我看來,一個安靜的家庭是灰鸚鵡最好的歸宿。



非洲灰鸚鵡的三個亞種已被命名。其中,來自幾內亞灣的普林西佩島和比奧科島上的鳥種類可以被認為是無法區分的;非洲大陸的灰鸚鵡種群在大小和顏色上顯示出巨大的地理差異性,使一些灰鸚鵡看起來與這些島的鳥類完全相同。這一亞種無法被識別,因此,就留下了兩個可識別的種族:


非洲灰鸚鵡指名亞種,尾羽鮮紅色,多年來以各種名稱進行交易,包括剛果灰鸚鵡、加納灰鸚鵡、喀麥隆灰鸚鵡、紅尾非洲灰鸚鵡甚至薩伊銀灰鸚鵡。這些名字往往反映了某些特定鳥群的大小或顏色。例如,來自剛果民主共和國(前薩伊)一些種群的鳥是銀色的,幾乎是發白的銀,而來自加納的鳥類則是較深的灰色和較小的。喀麥隆部分地區的鳥要比加納的鳥大。從這些不同的種群中捕獲的鳥的體重差異可能高達100克(範圍73-102克)。由於這種巨大的差異性,養殖場應該嘗試將大小相似的鳥類配對,但運輸通常由來自不同種群的鳥組成,而許多中等大小的種群被圈養起來了。在可能的情況下,應仔細選擇大小相似的鳥,儘管是將兩個種群的鳥進行配對類,但這不是雜交,它涉及的是兩隻來自不同種群卻是同一物種的鳥之間的配對。像這種鳥能夠在視覺上對它們進行性別鑑定:雄性會有更多的黑色素沉積,尤其是在翅膀上,當從遠處看時,它們的顏色更深;另一個視覺上性別鑑定指南是覆蓋在雌性尾巴下側的紅色羽毛的邊上出現了灰色或灰白色。例外情況確實會發生,因此,外科手術或DNA性別鑑定應始終用於確認性別。



非洲灰鸚鵡提姆那亞種,提姆那或褐尾非洲灰鸚鵡,是一種體型較小、顏色較深的鳥,上顎有斑點,尾巴呈褐紅色。由於體型和顏色的原因,這種體型和外形一直被低估,但在我看來,它們是高級寵物,很會說話,而且在人工飼養中,比紅尾非洲灰鸚鵡更能容忍忙碌的家庭或陌生人。


這兩隻鳥在這裡被認為是亞種,儘管鳥類專家最近提出它們是不同的,這是基於形態、聲音和遺傳差異決定的。



野生非洲灰鸚鵡總是表現出高度的恐懼;它們聚集在籠子最遠的角落裡咆哮。它們既害怕又緊張。一隻咆哮的鳥只會引起多米諾骨牌效應,其他所有的鳥都會咆哮。這些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很害羞,當接近它們時就會躲在巢裡,大多數會在它們足夠舒適的時候開始繁殖。


野生非洲灰鸚鵡通常有體內有寄生蟲,特別是蛔蟲和絛蟲。它們在潮溼地區的地上覓食,吃藻類和蝸牛。蝸牛是絛蟲的中間宿主,這些蝸牛和蜥蜴構成了飲食的一小部分,它們主要攝入的是非洲油棕果的纖維果皮,果實的顏色從深綠色到橘紅色不等,成串生長,類似於一大串葡萄,紅色表示已經成熟了的。一大捆可以重達50公斤(110磅),每種水果都含有一個堅硬、油膩的核,但我從未見過灰鸚鵡吃過核。水果富含單飽和脂肪酸,富含胡蘿蔔素(維生素A的前體)和抗氧化劑生育三烯酚(維生素E),其他種子、水果和豆莢補充了飲食。


當第一次被捕獲時,非洲灰鸚鵡被餵養非洲油棕櫚種子,這些種子很容易獲得,並且很容易收集。它們很快就被轉變為吃花生或玉米,然後再吃葵花籽。一旦出口,它們就應該從一開始就引入最好的飲食。它們最初會拒絕所有的新食物,但堅持是很重要的。當野生非洲灰鸚鵡在美國上市時,我會在每個籠子裡放兩隻鳥,不管它們的性別。為它們提供一個巢穴,讓它們有機會在籠子被清洗或維修時躲藏起來。


它們接受了醫學檢查,通常是針對體內寄生蟲的治療,有時還接受針對細菌的治療;在常規測試中,蛔蟲和絛蟲並不總是可見的,因此它們還需要接受了預防性治療。一個月後,它們的食物在晚上被拿走了。早上它們會收到一碗水果和蔬菜。兩小時後,這些食物被拿走,然後提供了種子混合物。它們經常幾個月不接觸水果或蔬菜。我總是堅持不懈,結果總是有成效的。


在我的養殖場中,當有野生鳥類時,它們首先需要適應並均衡飲食,然後將它們放入一個自然配對小組中。我發現自然配對的非洲灰鸚鵡比強制配對的繁殖時間要早,巢穴裡總是裝滿腐爛的木頭,這是為了模仿它們在野外咀嚼的樣子,以擴大巢穴空間。


然後,這些鳥每周三個早晨吃含有糙米或全麥麵食、切碎的蒸過或部分煮熟的胡蘿蔔和甘薯、蒸過的花椰菜、生豌豆、新鮮或冷凍的玉米和罐裝金槍魚來代替它們的水果和蔬菜的早餐。金槍魚取代了它們在野外食用蝸牛的蛋白質,但由於有變質的危險,任何未吃完的食物應該在兩個小時後被取出來。


因為非洲灰鸚鵡比大多數鸚鵡對鈣的需求更高,所以軟食物可以撒上鈣,如果這些鳥吃種子,也可以撒上維生素複合物;當顆粒飼料變幹後,就不使用額外的維生素補充劑了。在我的養鳥生涯早期,向水中添加維生素或鈣的想法就被拋棄了,鳥兒從來不吸收足夠的水。此外,維生素作為細菌的富集介質。此外,光照、水中的氯和與不鏽鋼碗會迅速破壞了維生素的價值。



灰鸚鵡不難繁殖,只要滿足3個條件:一、它們感到安全,可以享受隱私;二、它們得到良好的飲食;三、為它們提供合適的巢箱。3個條件中缺少一個都會阻礙繁殖。大約一年前,我拜訪了一位非常沮喪的飼養員,這些鳥都在寬敞的私人鳥舍裡,棲息在非常穩定的棲木上,並且吃得很好。但我在周圍走動時,很清楚抑制因素是什麼:它們的巢是3英尺(90釐米)長的立方體,入口很大。我的建議是給它們提供30釐米(12英寸)寬和60釐米(24英寸)深的巢箱,或者是60釐米長和30釐米寬的水平巢。不到一個月,就有三對鳥繁殖,這是因為原先的築巢箱被灰鸚鵡認為是不安全的,但這個問題被忽略了。



對於人工飼養的鳥類,可以使用垂直的巢,但對於野生的、難以駕馭的鳥類,最好使用水平的巢來阻止它們潛入巢中並打破蛋。


正如我所說,非洲灰鸚鵡是害羞的鳥類。在我早期的養鳥生涯中,我把它們和其他鳥類放在一系列的室內鳥類房間裡。它們繁殖得很好,但我發現當它們被單獨飼養時,在鳥房最不明亮的地方繁殖得更好。如今,這些原始鳥類的後代被關在室外的一棟建築裡,裡面只有灰鸚鵡居住,周圍是植物,這降低了一些亮度,並給它們一種高度的安全感。


理想的非洲灰鸚鵡居住環境應該是私密和安靜的,它們應該遠離吵鬧的錐尾鸚鵡、鳳頭鸚鵡、亞馬遜鸚鵡和金剛鸚鵡。它們在野外不喜歡在陽光明亮的地方築巢。


每天與非洲灰鸚鵡打交道,會讓人明白為什麼它們幾個世紀以來還如此受歡迎。如果得到適當的照顧,它們會有很長的壽命,並能給它們的主人帶來極大的樂趣。

相關焦點

  • 我,非洲灰鸚鵡,今天就要樂於助人
    非洲灰鸚鵡非洲灰鸚鵡,通體羽毛呈銀灰色,尾羽鮮紅。生活於非洲中西部低海拔雨林地區的他們,說話能力強,天資聰穎,以擅長模仿人語聞名。作為智商最高的幾種鳥類之一,非洲灰鸚鵡一直享有「禽類猿猴」的外號,但非洲灰鸚鵡是否會同人猿一樣樂意幫助同類呢?
  • 最聰明的鳥類之一非洲灰鸚鵡
    非洲灰鸚鵡 又稱非洲灰鸚、灰鸚鵡或剛果灰鸚鵡,是較為人熟知的一種中大型鸚鵡
  • 非洲灰鸚鵡「助鳥為樂」
    一項研究發現,非洲灰鸚鵡也有這個「美德」。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大學生物學家德西蕾·布魯克斯和德國馬克斯·普朗克鳥類學研究所研究員奧古斯特·馮拜恩合作開展實驗,把非洲灰鸚鵡和藍頭金剛鸚鵡分別關在兩個相鄰的透明盒子中,盒子之間有一個洞口相連。兩個盒子另外各有一個洞口面向研究人員,這個洞口可能關閉或打開。研究人員先教會兩種鳥叼起盒子中的代幣給研究人員,換取研究人員餵它們堅果吃。
  • 世界上最聰明的鳥:非洲灰鸚鵡
    更了解非洲灰鸚鵡也更有助於給潛在的寵物鳥主人更多線索,去決定這種鳥是否適合自己。1. 其實有不止一種非洲灰鸚鵡。雖然所有品種的非洲灰鸚鵡看上去都很像,但實際上,這種惹人愛的鳥類存在兩種獨特的品種和兩三種少為人知的亞種。
  • 家養非洲灰鸚鵡竟是瀕危保護動物
    原標題:家養非洲灰鸚鵡竟是瀕危保護動物   近日,有網友舉報深圳一女子在家中飼養瀕危保護動物非洲灰鸚鵡,在網上引起熱議。目前,經深圳森林公安查處,該女子飼養的非洲灰鸚鵡已被送往深圳野生動物救護中心。
  • 非洲灰鸚鵡不到五千,而紅色灰鸚鵡售價卻高達幾十萬,僅羽毛不同
    今天和大家聊一聊,非洲灰鸚鵡,眾所周知非洲灰鸚鵡的羽毛大體是灰色的,而尾巴羽毛為鮮紅色,今天介紹的灰鸚鵡不得了,是全身鮮紅色,難道是汗血寶鳥不成?下面和我一起了解一下吧。非洲灰鸚鵡非洲灰鸚鵡外表並不出眾,羽毛灰灰並不能吸引人們對它的關注,但由於出色的說話能力,也是已知的幾種可以和人類真正交談的動物之一,它們天資聰穎,智商也非常高。因此,非洲灰鸚鵡的知名度非常高。非洲灰鸚鵡因為善於模仿人語,其說話能力號稱「鳥類愛因斯坦」。
  • 非洲灰鸚鵡不到一萬,而紅色灰鸚鵡售價卻高達幾十萬,僅羽毛不同
    今天和大家聊一聊,非洲灰鸚鵡,眾所周知非洲灰鸚鵡的羽毛大體是灰色的,而尾巴羽毛為鮮紅色,今天介紹的灰鸚鵡不得了,是全身鮮紅色,難道是汗血寶鳥不成
  • 世界公認最聰明的鳥-非洲灰鸚鵡
    非洲灰鸚鵡,是世界上公認最聰明的鳥,有七歲人類的智商、兩歲小孩的情感。
  • 海南進口瀕危物種非洲灰鸚鵡
    新華社海口5月21日電(記者代超)記者從海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獲悉,近日,200隻非洲灰鸚鵡從新加坡順利抵達海南白沙,這是海南首次進口此類珍稀禽鳥類動物。  據悉,這200隻非洲灰鸚鵡由海南英達動物養殖有限公司引進,主要用於種用,這批鸚鵡從新加坡空運至廣州,再經汽車轉運至該公司在海南白沙的鸚鵡隔離場。
  • 非洲灰鸚鵡首次飛進海南島
    非洲灰鸚鵡首次飛進海南島 2017-05-23 15:42:00來源:央廣網
  • 智商最高的幾種鸚鵡之一,非洲灰鸚鵡
    如圖為成年的非洲灰鸚鵡,是一種大型攀禽,顏色普遍為灰色,擅長攀爬,且它的飛行能力較差。非洲灰鸚鵡的鳥喙非常有力,可以輕易破開堅果殼從而吃到堅果的果肉,當然種子、花蜜、漿果也是它的最愛。灰鸚鵡通常棲息在低海拔地區及雨林,和虎皮鸚鵡一樣喜歡群居。非洲灰鸚鵡達到三歲即可繁殖,由於灰鸚鵡的人工繁殖技術逐漸成熟,因此越來越多的灰鸚鵡走進了人們的生活中;特別是從小訓練它們,再加上它們活潑膽大的性格,因此其語言模仿能力在國際上都是數一數二的,從此灰鸚鵡也成為了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鳥類寵物之一了。
  • 市民發現非洲灰鸚鵡 它聰明到能和人交談
    當地森林公安趕赴現場後發現,這隻鸚鵡確實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非洲灰鸚鵡。這隻非洲灰鸚鵡體長35釐米左右,體重在500克左右,尾巴較短,頭部較圓,整體呈現灰色,翅膀呈灰黑色,是一隻成年鸚鵡。民警從其體型色澤判斷,這隻鸚鵡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非洲灰鸚鵡。據大足區森林公安局局長陳龍介紹,這個物種在大足區發現尚屬首例,特別稀有。
  • 200隻非洲灰鸚鵡首次「飛進」海南島
    非洲灰鸚鵡。海南檢驗檢疫局供圖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海口5月17日消息(南海網記者高鵬 通訊員劉明凱 韓晴)5月17日,南海網記者從海南檢驗檢疫局了解到,5月11日,200隻從新加坡進口的非洲灰鸚鵡順利抵達海南英達動物養殖有限公司白沙鸚鵡隔離場,此次是海南首次進口此類珍稀禽鳥類動物。
  • 研究人員發現非洲灰鸚鵡有幫助同伴的行為
    現在,1月9日在《當代生物學》上發表的研究人員首次表明,某些鳥類(特別是非洲灰鸚鵡)同樣有幫助。研究合著者,德國馬克斯·普朗克鳥類研究所的德西瑞·布魯克斯說:「我們發現非洲灰鸚鵡會自發地幫助熟悉的鸚鵡實現目標,而不會給自己帶來明顯的直接好處。」
  • 非法買兩隻非洲灰鸚鵡當寵物飼養 男子被判緩刑
    在沒有辦理相關手續的情況下,福建男子付某通過網絡以1萬多元的價格購買了兩隻非洲灰鸚鵡,然後放在住處當寵物飼養。後經鑑定,兩隻非洲灰鸚鵡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1,等同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 泰順女子飼養非洲灰鸚鵡被查處
    近日,泰順縣一女子就因為非法收購了一隻非洲灰鸚鵡被警方依法查處,這是泰順縣首例非法收購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件。  今年5月初,泰順縣公安局羅陽派出所根據情報線索了解到,羅陽轄區一居民家中養殖了一隻疑似非洲灰鸚鵡。非洲灰鸚鵡屬於鸚形目Psittaciformes鸚鵡科Psittacidae,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
  • 土耳其查獲300餘只走私珍稀非洲灰鸚鵡
    土耳其伊斯坦堡海關9日說,當天查獲341只從剛果民主共和國非法走私的珍稀野生鳥類非洲灰鸚鵡,其中10只已經死亡。 據土耳其阿納多盧通訊社報導,這些非洲灰鸚鵡是在伊斯坦堡海關倉庫存放的貨櫃中發現的。估計是準備進入土耳其當地市場進行走私交易。目前,此案還在調查中。
  • 非洲灰鸚鵡智商為何這麼高?答案已經找到,我收藏了
    非洲灰鸚鵡天資聰明,說話能力強,所以名氣很大,各種媒體、視頻都能看到這種會說話的灰鸚鵡在表演,它們的智慧的確很令人驚嘆。那是不是所有的非洲灰鸚鵡都很聰明呢?是野生的聰明,還是家養的聰明呢?我們今天就來分析一下吧。
  • 崇明一市民網購非洲灰鸚鵡欲牟利 已被刑拘
    原標題:淘寶上買灰鸚鵡被刑拘  東方網8月22日消息:據《勞動報》報導,看似不起眼的灰色鸚鵡實際上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崇明警方近日在一次排摸行動中,發現市民施某網上非法購買灰鸚鵡活體,經鑑定為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目前,犯罪嫌疑人施某已被警方依法刑拘。
  • 養了只非洲灰鸚鵡 換來刑罰和公開道歉
    明知沒有許可,國家禁止飼養,38歲的合肥人王某某仍抱著僥倖心理,網購了一隻非洲灰鸚鵡。昨日,這起因收購野生動物而引發的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在合肥市瑤海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被告人被判處有期徒刑七個月,緩刑一年,並處罰金6000元。附帶公益訴訟中,法院責令王某某在市級以上新聞媒體上向社會公眾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