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聰明的鳥類之一非洲灰鸚鵡

2021-01-19 動物世界



非洲灰鸚鵡 又稱非洲灰鸚、灰鸚鵡或剛果灰鸚鵡,是較為人熟知的一種中大型鸚鵡,主要原生於非洲中部及西部低海拔(棲息地海拔最高約2200 米)潮溼的森林、雨林、海岸林、紅樹林或椰子園。


界:動物界 Animalia

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鳥綱 Aves

目:鸚形目 Psittaciformes

科:鸚鵡科 Psittacidae

屬:非洲灰鸚鵡屬 Psittacus

種:非洲灰鸚鵡 P. erithacus


非洲灰鸚鵡體型粗壯,全長28至33釐米,翼展長度46-52釐米,重約350-500克。


非洲灰鸚鵡與人類的比例參考



非洲灰鸚鵡雌雄羽色相似,通常體羽主要為銀灰色,因而得名。眼周裸皮白色,腹部羽色較淡。

尾短,尾羽及尾下覆羽呈鮮紅色,喙部黑色,腳趾鉛灰色。

亞成鳥羽色類似成鳥,但虹膜為深灰色或黑色(成鳥虹膜黃色),且覆羽略帶灰色調。 


區分非洲灰鸚鵡的性別

雄性與雌性身體大小略有不同,雄性要稍大約雌性,另外雄性身體有些圓,而雌性則更苗條。

雄性的頭通常較小而扁平,脖子較短;雌性頭較大而較圓,脖子較長。

雄性的羽色更深,而且均勻,雌性的羽色從脖子到腹部逐漸呈現出由淺至深的變化。這種分辨的方法適用於到達性成熟的非洲灰鸚鵡。


非洲灰鸚鵡抓握時腳爪的姿態


圖為:北非灰鸚


曾經作為亞種的提姆那灰鸚鵡,又稱北非灰鸚,現今已經獨立為一種。

它的體型稍小,重約275-375克,羽色較深,上喙頂端呈鏽紅色,尾羽呈黑色或深褐色為其主要特徵,主要分布於非洲西部。2007年一項有關這兩個亞種的線粒體DNA樣本研究結果指出,這兩個亞種屬於兩個獨立的分支,而兩者的改變可能早在240萬年前的更新世早期就早已形成,因此,學者表示非洲灰鸚鵡與北非灰鸚鵡是兩個獨立種(P. erithacus 與 P. timneh)。根據研究推測,它們由於種族隔離,才會形成這樣的異域物種。 

異域物種形成,又稱異域成種、地理物種形成,是物種形成的一種機制,發生的條件為一個物種的種群因為地理環境改變(例如造山運動)或社群本身發生改變(例如種群的遷出)而被隔離。隔離的種群會在基因型及/或表形上發生趨異,原因為:隔離的種群與原本的種群面臨不同的選擇壓力,或各自發生遺傳漂變,又或各自的基因池發生突變。

這樣,一段時間以後,兩個種群會進化出不同的特徵。即使地理阻隔後來消失,兩個種群之間會變得不能成功交配。這時,這兩個擁有不同基因的群落便成為了不同的物種。地域隔離是物種形成的重要因素。


野生的非洲灰鸚鵡通常為群居動物,一個鸚鵡群數量最多可達約 10,000隻。飛行多呈直線型,速度快,通常飛行的高度非常高。叫聲尖銳如哨音。 


非洲灰鸚鵡多在樹梢進食,偶爾才會到地面上覓食,其食物主要包括種子、樹葉、樹皮、樹莖、樹根、堅果、水果、花蜜、漿果等。

食用的植物包括李、玉蕊、棕櫚、無花果、鐵青樹、蠟燭木、木棉、阿開木、欖仁樹、可樂果等。有時也會以穀物、幫助消化的粗沙粒、昆蟲或蝸牛等無脊椎動物為食。

而在人工飼養環境中,則可以採用較多樣化的食物,從種子、水果、蔬果、植物到鸚鵡用混合穀物和保健食品都可以。 


非洲灰鸚鵡屬於一夫一妻制的鸚鵡,一對配偶每年平均繁殖兩次,野外有關其求偶的方式及過程仍不清楚,已知雄鳥可能會以求偶餵食(雄性向雌性遞送食物)的方式進行求愛。

非洲灰鸚鵡繁殖季節為11至4月間,在高大的樹幹上尋找樹洞築巢,這些巢穴通常距離地面10-30米。

每窩產2-5顆卵,孵化期21-30天,羽化期75-80天,雛鳥孵化後約12周即可離巢,約在3-5歲達到性成熟,而約2-3歲大時便可獨立。 

它們的壽命很長,可達50歲。


由於非常聰明,個性溫順且飼養容易,非洲灰鸚鵡是極為受人歡迎的寵物鳥,而人類飼育這種鸚鵡最早的歷史可追溯至兩千多年前的古羅馬,當時的古羅馬人已經發現非洲灰鸚鵡具有模仿人語的能力,並視此鳥為貴族的象徵。 


非洲灰鸚鵡具有極強的語言模仿能力,幼鳥甚至在羽毛長成以前就可以學會說話,在飼養下,可以和飼育者有良好的互動,訓練這種能力耗時需要約六個月。同時,非洲灰鸚鵡也是公認最聰明的鳥類之一,約有2到7歲人類的智商、2歲小孩的情感。 

新的研究在證實,非洲灰鸚鵡可以學習區分顏色、形狀、數字序列等,並可以將人類的聲音與人類的面孔聯繫起來。


籠養的非洲灰鸚鵡通常比野外長壽,飼養的鸚鵡大多能活超過45歲,長壽者甚至能活到60歲。

非洲灰鸚鵡機警而溫馴,能與飼育者進行良好的互動,很會撒嬌卻也極會記仇,如果多天不見(3 天以上)也會對飼育者耍脾氣,樣子十分可愛,但教導不能太過溺愛,儘量避免以嚴厲口氣責罵,以免造成反效果。

在我國無證銷售、購買、飼養繁殖非洲灰鸚鵡,都屬於非法行為。


儘管令人喜愛,但持續的盜捕和貿易走私加上棲地受到破壞已對野外的非洲灰鸚鵡數量產生極大影響;其中盜捕及貿易走私是造成野外的非洲灰鸚鵡數量迅速下降的最大主因,光是1993-2003年間就有超過36萬隻非洲灰鸚鵡在國際市場上進行交易,有人質疑當中許多貿易可能屬於非法,這些鸚鵡大多來自喀麥隆、剛果以及象牙海岸,然而這樣的進口鸚鵡死亡率非常高。

目前全球約有56萬隻野生非洲灰鸚鵡,活動範圍約2,760,000平方公裡。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動物世界」

微信公眾號:iltawcom

投稿郵箱:iltawcom@163.com


相關焦點

  • 世界上最聰明的鳥:非洲灰鸚鵡
    與其他鳥類相比,由於非洲灰鸚鵡容易繁殖並且價格適中,他們是最常被售出的鳥類之一。說這些鳥兒很聰明仍舊是低估他們了,而最神奇的是,智力並非是讓非洲灰鸚鵡如此特別的唯一原因。最流行也是最常見的品種是剛果非洲灰鸚鵡。他們是非洲灰鸚鵡中體型最大的,羽毛上的灰色較淺,還有一張堅硬的黑色喙。第二常見的品種是提姆那非洲灰鸚鵡,這是在2012年才被公認的物種。提姆那非洲灰鸚鵡的體型比剛果灰鸚鵡小一點,毛色也更深。另一個能用來下定義的特徵就是他們有著號角色的上頜,而非黑色。除了兩者的不同點,這兩個非洲灰鸚鵡的品種對有經驗的寵物鳥主人而言都是極佳的寵物,兩者的智力也相當。
  • 鳥類之最:灰鸚鵡
    非洲最著名當屬情侶鸚鵡和灰鸚鵡,非洲灰鸚鵡是非常聰明的鳥類,也是學話最多的鳥。,特別高超的語言能力有效彌補了外形色彩的單調,非洲灰鸚鵡也因智商和語言能力都是鸚鵡中最出色而著稱。非洲灰鸚在所有鸚鵡愛好者中是最具有吸引力的品種,用「最聰明的鳥」來形容也不為過,也是已知的幾種可以和人類真正交談的動物之一;即使是最漂亮的灰鸚鵡亞種
  • 灰鸚鵡為什麼這麼牛?——鳥類之最:灰鸚鵡
    非洲最著名當屬情侶鸚鵡和灰鸚鵡,非洲灰鸚鵡是非常聰明的鳥類,也是學話最多的鳥。  非洲最有名的大型鸚鵡是非洲灰鸚鵡,也是大型鸚鵡中十分受歡迎的種類,羽色雖不像大多鸚鵡如此豔麗,一身灰色倒是極為獨特,特別高超的語言能力有效彌補了外形色彩的單調,非洲灰鸚鵡也因智商和語言能力都是鸚鵡中最出色而著稱
  • 世界公認最聰明的鳥-非洲灰鸚鵡
    非洲灰鸚鵡,是世界上公認最聰明的鳥,有七歲人類的智商、兩歲小孩的情感。
  • 世界上十大最聰明的鳥類
    2、非洲灰鸚鵡 非洲灰鸚鵡是鸚鵡中最聰明的一種,智商相當於4-6此外非洲灰鸚鵡也是已知幾種真正能和人類交談的動物之一,說話能力極強。新的實驗表明,非洲灰鸚鵡可以學習數字序列,並可以將人類的聲音與人類的面孔聯繫起來。最值得注意的是,艾琳·佩珀伯格博士與名為亞歷克斯的非洲灰鸚鵡合作表明了它能夠學習超過100個詞,還能區分對象、顏色、材質和形狀。
  • 智商最高的幾種鸚鵡之一,非洲灰鸚鵡
    如圖為成年的非洲灰鸚鵡,是一種大型攀禽,顏色普遍為灰色,擅長攀爬,且它的飛行能力較差。非洲灰鸚鵡的鳥喙非常有力,可以輕易破開堅果殼從而吃到堅果的果肉,當然種子、花蜜、漿果也是它的最愛。灰鸚鵡通常棲息在低海拔地區及雨林,和虎皮鸚鵡一樣喜歡群居。非洲灰鸚鵡達到三歲即可繁殖,由於灰鸚鵡的人工繁殖技術逐漸成熟,因此越來越多的灰鸚鵡走進了人們的生活中;特別是從小訓練它們,再加上它們活潑膽大的性格,因此其語言模仿能力在國際上都是數一數二的,從此灰鸚鵡也成為了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鳥類寵物之一了。
  • 非洲灰鸚鵡
    在每個人的最佳「健談者」名單中,排列在第一名的是非洲灰鸚鵡。它也是我在臉書上(Facebook)收到的大多數問題的主題之一。非洲灰鸚鵡可以被讚美作是演講家。它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很好,以至於人們相信是一個人在說話,而不是鳥在說話。我看到有一隻非洲灰鸚鵡在附近主要負責洗碗、準備食物、清理巢箱的工作區那裡。
  • 世界上最聰明的鳥——非洲灰鸚鵡!
    非洲灰鸚鵡,是世界上公認最聰明的鳥,有七歲人類的智商、兩歲小孩的情感。有2個亞種:灰鸚鵡(Psittacuserithacus erithacus )身上羽毛逞銀灰色,尾羽鮮紅色,喙部為黑色;提姆那灰鸚鵡(Psittacuserithacus timneh)外表跟非洲灰鸚鵡近乎相同,但體形卻明顯較小,身上的銀色羽毛則較深色,尾羽逞紅褐色,喙部為粉肉色,性格較活潑,相比沒那麼害羞,模仿人語能力跟灰鸚鵡不相伯仲。
  • 我,非洲灰鸚鵡,今天就要樂於助人
    非洲灰鸚鵡非洲灰鸚鵡,通體羽毛呈銀灰色,尾羽鮮紅。生活於非洲中西部低海拔雨林地區的他們,說話能力強,天資聰穎,以擅長模仿人語聞名。作為智商最高的幾種鳥類之一,非洲灰鸚鵡一直享有「禽類猿猴」的外號,但非洲灰鸚鵡是否會同人猿一樣樂意幫助同類呢?
  • 非洲灰鸚鵡首次飛進海南島
    非洲灰鸚鵡首次飛進海南島 2017-05-23 15:42:00來源:央廣網
  • 研究人員發現非洲灰鸚鵡有幫助同伴的行為
    現在,1月9日在《當代生物學》上發表的研究人員首次表明,某些鳥類(特別是非洲灰鸚鵡)同樣有幫助。研究合著者,德國馬克斯·普朗克鳥類研究所的德西瑞·布魯克斯說:「我們發現非洲灰鸚鵡會自發地幫助熟悉的鸚鵡實現目標,而不會給自己帶來明顯的直接好處。」
  • 十個會「說話」的動物:非洲灰鸚鵡佔仨
    雖然從未開口講話,但它卻是首批懂得使用手語的猿類之一,也是少數幾種懂得自己說什麼的會說話動物之一。「科斯希克」是一頭亞洲象,擁有一項特殊的技能——說話。當然,它的「說話」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語言能力。「科斯希克」一共掌握了5個韓語詞彙,包括「你好」、「坐下」、「不」、「躺下」和「好」,但它並不知道這些詞彙的含義。
  • 200隻非洲灰鸚鵡首次「飛進」海南島
    非洲灰鸚鵡。海南檢驗檢疫局供圖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海口5月17日消息(南海網記者高鵬 通訊員劉明凱 韓晴)5月17日,南海網記者從海南檢驗檢疫局了解到,5月11日,200隻從新加坡進口的非洲灰鸚鵡順利抵達海南英達動物養殖有限公司白沙鸚鵡隔離場,此次是海南首次進口此類珍稀禽鳥類動物。
  • 非洲灰鸚鵡不到五千,而紅色灰鸚鵡售價卻高達幾十萬,僅羽毛不同
    今天和大家聊一聊,非洲灰鸚鵡,眾所周知非洲灰鸚鵡的羽毛大體是灰色的,而尾巴羽毛為鮮紅色,今天介紹的灰鸚鵡不得了,是全身鮮紅色,難道是汗血寶鳥不成?下面和我一起了解一下吧。非洲灰鸚鵡非洲灰鸚鵡外表並不出眾,羽毛灰灰並不能吸引人們對它的關注,但由於出色的說話能力,也是已知的幾種可以和人類真正交談的動物之一,它們天資聰穎,智商也非常高。因此,非洲灰鸚鵡的知名度非常高。非洲灰鸚鵡因為善於模仿人語,其說話能力號稱「鳥類愛因斯坦」。
  • 非洲灰鸚鵡不到一萬,而紅色灰鸚鵡售價卻高達幾十萬,僅羽毛不同
    今天和大家聊一聊,非洲灰鸚鵡,眾所周知非洲灰鸚鵡的羽毛大體是灰色的,而尾巴羽毛為鮮紅色,今天介紹的灰鸚鵡不得了,是全身鮮紅色,難道是汗血寶鳥不成
  • Sbike動植物百科:世界最聰明的十種鳥類,都是寵物鳥的常客
    烏鴉喝水的故事向我們展示了鳥類的聰明,其實鳥類的智商遠超於人類對它的了解。這份榜單由鳥類學家研究得出,權威性很高,智商排名由低到高。榜單內的鳥類基本都是寵物鳥的常客,有耳熟能詳的,也有十分陌生的,一起來看看吧!
  • 抓住那隻灰鸚鵡!
    拍攝者:Jurgen&Christine Sohns野生的越來越少,寵物越來越多顧名思義,非洲灰鸚鵡來自非洲,生活在非洲中西部的森林當中。它們體色銀灰,尾巴上有一簇紅。這是一種大型鸚鵡,但沒有金剛鸚鵡那麼大,體長可達40釐米。非洲灰鸚鵡非常聰明,特別擅長學人說話,性格也溫順——正是這個特點,讓它們成為了最受歡迎的寵物鸚鵡之一,也讓它們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 它是最會說話的鳥類之一,智商很高,是真正能夠和人類交談的動物
    而如果說到表面最瑰麗的寵物,鳥類肯定是在其中了。鳥的叫聲清脆悅耳,羽毛華麗,而且比較節省空間,也是許多人會選擇的寵物之一。說到哪種鳥最受人們的喜愛,應該就是鸚鵡了。不過鸚鵡也是分為不同的種類的,有的會說話,有的則不會。在鸚鵡中,智商最高的甚至能夠做到和人類真正的進行交談。這種鸚鵡就是灰鸚鵡,它的智商非常的高,而且學習能力很強。
  • 海南進口瀕危物種非洲灰鸚鵡
    新華社海口5月21日電(記者代超)記者從海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獲悉,近日,200隻非洲灰鸚鵡從新加坡順利抵達海南白沙,這是海南首次進口此類珍稀禽鳥類動物。  據悉,這200隻非洲灰鸚鵡由海南英達動物養殖有限公司引進,主要用於種用,這批鸚鵡從新加坡空運至廣州,再經汽車轉運至該公司在海南白沙的鸚鵡隔離場。
  • 地球上最聰明會說話的10大鳥類,虎皮鸚鵡排第二
    7、黃冠亞馬遜鸚鵡,學話能力佳6、和尚鸚鵡,和尚鸚鵡可以講不同的單詞和短語,由於其聰明的說話能力,它可以繼續和你聊天好幾個小時。印度環鸚鵡,印度環鸚鵡是最受歡迎的鸚鵡種類之一,人們更喜歡在家中養寵物,它們非常聰明,愛心和友好,它們喜歡交談,這些鸚鵡發出響亮而清晰的聲音。折衷鸚鵡,折衷鸚鵡可以複製環境中的聲音,它們可以用一種可愛的方式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