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篩酒」是什麼意思,是過濾酒還是倒酒?

2020-12-04 深夜聊齋

看《水滸傳》、《紅樓夢》等古典小說,經常會看到「篩酒」一詞。

對於「篩」字,現在主要有以下幾種不同的解釋:

一種看法認為是過濾酒,即過濾到酒中的雜質,讓「濁酒」變成為「清酒」,提升飲用時的口感;

一種看法認為是加熱酒,就是把常溫的酒,燙熱了喝。有過燙酒經驗的人都知道,這樣可以提高「酒勁」,但古人這樣做的目的卻並非如此;

還有一種看法認為「篩酒」就是斟酒的意思,也就是倒酒的過程。

其實,這幾種解釋都不全面,它們都只說出了「篩酒」在某一個時間段的涵義。而這個時間段的劃分,就是中國古代釀酒工藝的不同階段。

因為釀酒工藝的發展,所以讓「篩酒」這個詞產生了不同的含義。

1、過濾酒

我國歷史上最早的酒不是今天的市面上那些純糧白酒,而是用水果自然發酵而釀製出來的酒。

而後來,人們開始用曲釀造出來了榨製酒,比如說黃酒。而在元朝前後,經過對釀酒工藝的改良,人們終於發明出了蒸餾酒工藝,也就是所謂的「燒酒」。從此開始,人們就開始飲用度數比較高的白酒了。

所以說,在古代很長一段時間之內,人們說飲用的酒,多是榨製酒。

榨製酒一般是由酒糟和酒液混合在一起的。人們在飲酒時,需要先用一種帶網子的篩子,對這種酒進行一番過濾,從而得到清亮的酒,這個過程就可以叫做「篩酒。」

2、加熱酒

榨製酒經過上面的過程,雖然酒糟等固體雜質被濾去了,但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這種酒裡面仍然含有不少有害的化學物質,比如甲醇

當然,當時的古人對這些化學物質是沒有理性認識的,他們只是憑藉著經驗等感性認識,要對榨製酒再次進行一些無害化處理。

而最行之有效的辦法,就是通過加熱,讓甲醇等有害物質得以揮發出去,最後就得到了可以直接飲用的酒。

3、斟酒

看了上面的過程,有的朋友可能會問:「難道古人每次喝酒,都要經過如此繁雜的過程嗎?」

不是的。在《紅樓夢》第63回裡,有這樣一句話:「兩個老婆子蹲在外面火盆上篩酒」,他們篩酒的目的,當然不是為了立即喝,而是先把酒篩好並存儲起來,已備府裡的人飲用。

而到了元朝及以後,由於蒸餾工藝的發明,這個時候的白酒,就已經不需要再過濾或加熱了,但是「篩酒」一詞,仍然被保留沿用了下來,成為了斟酒的意思。

比如,在清朝小說《醒世恆言》中有:

「小廝捧過壺來,斟上一杯, 雙手遞與父親, 然後篩與自己。」

再比如,在《水滸傳》中,對潘金蓮與武松飲酒時的場景,是這樣描寫的:

「那婦人慾心似火,不看武松焦躁,便放了火箸,卻篩一盞酒來,自呷了一口,剩了大半盞,看著武松道:『你若有心,吃我這半盞兒殘酒。』」

很顯然,這裡的「篩」字,就已經不是過濾或者加熱的意思了,而是跟「斟」一樣,是倒酒的意思,也就是斟酒。

綜上,說「篩酒」是「過濾酒」、「加熱酒」或「斟酒」,其實都不全面。隨著釀酒工藝的發展,這個詞的具體含義也跟著發生了變化,但最後,它成為了「斟酒」的意思。

相關焦點

  • 篩酒和斟酒又有什麼區別?
    篩酒是什麼,跟斟酒有什麼不同酒肉不分家,水滸傳飲食描寫最多的,除了吃牛肉,其次就是喝酒。中午喝晚上喝,甚至大早上也喝,楊志押運生辰綱,還要拿酒解渴。要是今天有人遞給你一瓶酒,說「喝兩口解解渴」,你不定一個大嘴巴子回過去。這玩意能解渴嗎?而且白勝說得清楚,桶裡裝的是白酒,喝過白酒之後,不是應該更渴了?
  • 品鑑酒什麼意思 什麼是品鑑酒你造嗎?
    品鑑酒什麼意思 什麼是品鑑酒你造嗎?時間:2021-01-17 20:5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品鑑酒什麼意思 什麼是品鑑酒你造嗎? 品鑑酒什麼意思 下面為網友們詳細介紹品鑑酒什麼意思,請看下面詳細的介紹。 1、品鑑酒就是商家和經銷商為了推銷其品牌而免費讓顧客品嘗的酒。
  • 飯局上,老闆叫你幫忙倒酒,傻瓜才乖乖聽話,聰明人用3招拒絕
    假如說老闆叫你去幫忙倒酒,那麼你是會乖乖聽話去幫忙呢,還是用一些巧妙的小方法去拒絕呢?以下的三點小妙招希望可以幫助你完成這件事情。 如果說領導叫你去幫大家一起倒酒的話,自己不想做就不要直接去拒絕,可以用一些委婉幽默的方式去解決。比如說這麼重要的場合,我這個笨手笨腳的人怎麼可能處理好這一些事情呢,還是將這一些重要的事情交給那些聰明人來辦 吧,這樣聽起來是不是比較舒服一點呢?領導也許就會換一個人去做這一些事情了。
  •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古人常說的「綠酒」是什麼意思?
    古詩詞中常見詩人以酒抒懷,當詩人們遇到酒,創作的靈感會呼之欲出,詩仙李白說:「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才女李清照說:「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範仲淹說「酒未到,先成淚」,蘇軾說:「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 紅酒酒瓶底部凹槽的傳言,是真的為了少裝酒嗎?
    早期葡萄酒的釀造技術比較落後,在葡萄酒釀造後,需要使用木編式的濾網過濾酒渣和果皮,因此用瓶底凹槽處讓沉物與單寧結晶體沉澱在紅酒酒瓶直立時使沉澱物落於瓶底凹槽處,以減少高級葡萄酒液內的雜質。一般來說,越需要長時間貯存的葡萄酒,凹凸越深。凹槽的存在也令瓶子在醇化過程中更容易固定。而與之相關的還有,凹槽的存在也可以令酒瓶更容易轉動。
  • 客來敬主煙不受,酒半茶滿把客羞什麼意思?你怎麼理解?
    「客來敬主煙不受,酒半茶滿把客羞「這句話,我覺得講的應是在菸酒茶方面做客與待客的禮儀。」客來敬主煙不受「家裡招待客人,菸酒茶是一定要準備的。特別是如果客人是男性,而主人恰恰又不抽菸,那麼香菸得注意別忘了買。
  • 漢字「囧」在古代是什麼意思?
    有網友問我漢字「囧」在古代是什麼意思?「囧」在現在是一個網絡熱詞,前兩年的時候還是比較火的,現在用的少了,這個詞火起來的主要原因是它的造型就像一個表情包,給人一種可愛、無辜的感覺,有一部電影叫《人在囧途》,大家應該都知道。
  • 參考古代人養魚沒有過濾,研究總結了不加過濾的魚缸
    最近一直在看一些古代養魚的內容。所以衍生出一個想法,對古代不裝過濾的魚缸非常感興趣。那麼我們現在用的玻璃魚缸,是不是也可以採用或者效仿古代養魚的方法不加過濾呢?於是乎進行了嘗試,那麼這篇文章就會和大家分享一下成果:不加過濾的魚缸真的可以實現。首先我們來總結一下,不加過濾魚缸的一些條件,必要條件。
  • 古代俗語:「莫吃卯時酒,莫罵酉時妻」,啥意思?老祖宗的智慧
    但是科技不發達的古代,他們是怎麼記錄時間的呢?沒錯,他們所用的就是我們在書本上所看到的天幹地支紀年法,其實這個紀年法到現在也依舊被我們沿用,但是很少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之中。只有那些上了年紀的老人或者是有關方面的學者對此頗有研究。不得不說古人真的很聰慧,這樣的方式現在很多人都不一定弄明白。
  • 為什麼觀賞魚缸要加過濾系統?古代沒有這些也能養魚
    上次發了小視頻,分享的是家裡一個鬥魚缸裡面沒有加過濾,水質也很清澈的視頻,有朋友在問為啥。因為視頻篇幅有限,只有10秒,就沒有太多說明。今天的文章特地跟大家分享說明。首先我們了解下,為什麼魚缸需要過濾?大家可以回顧一下歷史,之前古代養魚是沒有過濾的,那麼人家是怎麼養的呢?(當然觀賞魚的種類也沒那麼多)一般都是用個盆子養著,然後一段時間就換水這樣。
  • 古代俗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到底是什麼意思?
    古代俗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到底是什麼意思?我們在平時的一些言語交際中,通常會不可避免的用到一些俗語,這些俗語簡練而形象化,能夠準確地表達出我們的意思。俗語,也叫常言,是通俗並廣泛流行的定型的語句,使人們交流便利且具有趣味性,並且具有明顯的地方特色。
  • 網絡流行語科普 喝最烈的酒,日最野的狗什麼意思什麼梗?
    網絡流行語科普 喝最烈的酒,日最野的狗什麼意思什麼梗?時間:2020-06-06 15:16   來源:紅e問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網絡流行語科普 喝最烈的酒,日最野的狗什麼意思什麼梗? 喝最烈的酒,日最野的狗意思是彰顯自己膽量過人,莫空一切,敢於挑戰一切的性格。
  • 幽默段子:老爸給客人倒酒時,河裡小蝦從酒杯跳了出來
    小時候家裡來客人都買散裝酒,每次我都按八兩酒灌二兩水比例,多餘的錢私吞買零食吃,我爸一直沒發現。後來我把這絕招傳給隔壁小翔,聽說他爸酒量也見長。直到有一次,小翔說要報答我,想幹一票大的。那次小翔差點被他爸打。他到小店買了二兩酒在河裡灌了八兩水。他爸給客人倒酒時,河裡小蝦米從酒杯跳了出來…!
  • 到什麼地方喝什麼酒,中國各地特產酒一覽表,趕快收藏!
    酒是風物誌,一方水土釀一方美酒。幅員遼闊、氣候多樣、物產豐富的中國,各個地域都具有不同的自然環境和風土人情,也賦予了各地白酒獨特的魅力和個性,並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美酒。如今,很多酒已經成為一個城市的標誌性名片,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自然到什麼地方得喝什麼酒,中國各地特產酒是哪些,快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酒花又是什麼意思
    酒是糧食精越喝越精神,關於酒的俗語有很多關於酒的詩句也有很多,酒給中國人帶來了很大的享受,正是因為酒的存在,讓人們在很多飯桌上交流起來更加順暢更加有氣氛。我國酒的品種也非常多,無論是麯酒還是其他的酒,都被不同地區的人們盡情享用著,哪怕是現在,只要逢年過節,家家戶戶的飯桌上都會備一瓶酒。
  • 令尊,尊姓,一尊酒,一尊佛,「尊」字到底什麼意思
    從字典分析,所謂「尊姓大名」是第3種意思。表示敬辭。然而一個量詞,怎麼變成了敬辭呢?《禮記·表記》:「使民有父之尊,有母之親,如此而後可以為民父母矣。」這是中國文化中關於「尊」的最早表述方式。可見,「尊」很早就用作敬辭,「父之尊」是對長輩的敬稱。《廣韻》進一步解釋說:「尊,重也,高也,貴也,敬也,君父之稱也。」
  • 俗語「飯有三不吃,酒有三不喝」,這是什麼意思呢?
    俗語「飯有三不吃,酒有三不喝」,這是什麼意思呢?俗語是我們中國的一種文化,是流傳多年的中國特有的,這些俗語讀起來都是比較粗淺的,但是讀懂其中的意思,其實是非常的有意思的,裡面是有些人生道理的,有的對我們的生活是特別有幫助的,所以在閒暇的時候,大家可以和小編一起來品味一下這些俗語。今天說的是「飯有三不吃,酒有三不喝」,這是什麼意思呢?
  • 在古代,「師傅」和「師父」有什麼區別,表達的是同一個意思嗎?
    接下來,筆者就跟大家一起簡單地聊聊,在古代或近代,師傅與師父有著什麼樣的區別?提前聲明一下,二者所表達的意思並不一樣呦!第一個,師傅經常看古裝劇或歷史劇的朋友肯定都聽過這6個詞,太師,太傅,太保,少師,少傅,少保。從字面意思來看,他們所指的意思或許不盡相同,但究其本質,還是一個意思,即師傅(不過是一個為主,一個為輔而已)。
  • 襄陽待客九大怪:怪酒不怪菜,酒量再大都喝趴下
    不管是接人待物還是為人處世,都可以用「熱情用心」來形容。 怎麼做才算是「熱情用心」呢?當然是待客喝酒了!如果客人回答「打擾了」,意思就是還沒吃飯。主人立刻會意,趕緊準備幾道菜,拿出最好的酒招待客人。 在襄陽,除了這種臨時會客吃飯,更多的是請客吃飯。 請客吃飯是一件非常隆重的事情,俗稱為「辦酒席」。 主人要辦酒席,需提前給客人打招呼,當家人親自登門請客。
  • 葡萄酒裡有泥是好是壞,又是什麼樣的酒裡可能會出現酒泥
    再也不喝他家酒了!」聽到這裡我就有些忍不住了,雖說人渣確實不是什麼好東西,但酒渣不一樣啊!這我可得跟大家好好聊聊,別再冤枉人家了……-01-酒裡的「渣渣」咋來的?雖然我在上文中為大家介紹了兩種沉澱物,但在日常生活我們飲用的葡萄酒中,還是後者更為常見。因此,你若要問一個常喝酒的人:酒渣是什麼?他大概率會回答你:酒石酸結晶。那麼,常見的酒石酸結晶都長啥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