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溝通:別讓你與男人溝通的方式,毀掉婚姻的溫度

2021-01-21 心之助


丨芒果

 

多少感情,毀於暴力溝通


知乎上有人問:婚姻裡最讓人絕望的是什麼?

 

高贊回答是:兩個人在一起比一個人還孤獨。

 

朝夕相處的兩個人卻要用相愛的嘴說出傷人的話。

 

伴侶吵架是很正常的事,有的人越吵感情越好,有的人越吵卻越糟。

 

一次採訪中,對於吵架中誰先低頭,張智霖這樣回答道:「我們常常吵架,也常鬧彆扭,但每次都是我先低頭。」

 

不忘再調侃一下「很堅強吧」。

 


不愧是寵妻狂魔張智霖。

 

恩愛27年了,依舊是那麼甜。

 

吵架在生活中很常見,但不是人人都能像張智霖和袁詠儀這樣甜蜜。

 

我有個朋友就因為一雙襪子離婚了。

 

平時兩個人都會吵架,但沒過多久也就好了。

 

就在前一陣,那天是結婚2周年紀念日,她想好好慶祝一下,她老公因為加班回來晚了點,一回來就在沙發上葛優癱。

 

她看見丈夫把襪子丟在沙發上,回來的時候還買了一份螺螄粉,味道很嗆人。

 

她就來氣了,嘮叨了幾句,丈夫說:「讓我安靜會可以嗎?」

 

她覺得很委屈,這麼重要的日子竟然不記得,兩個人你一言我一語的吵了起來。

 

彼此都不服輸,越吵越嚴重,還把各自的家庭給牽扯進來。

 

她賭氣說:我真是眼瞎了才嫁給你。


丈夫負氣的說:那我們就離婚吧!別委屈了你。

 

她說,離就離,誰怕誰呀。

 

兩個人第二天就去辦理了離婚手續。

 


在生活中,這樣的例子很常見,我們常常會因為有了負面情緒而出口傷人,或是被對方的惡言所傷。

 

《欲望山莊》裡說:「柔軟的舌頭,也可以挑斷一個人的筋骨,語言有時候比暴力更傷人。

 

為什麼會這樣呢?

 

其實,當我們處於負面情緒中的時候,我們和對方做的往往是無效溝通。

 

所謂無效溝通,就是沒有表達或者隱藏了核心的意思,只顧發洩情緒,但在發洩的過程中往往會傷害對方。

 

因為我們在發洩情緒的時候,表達的內容往往會指責、抱怨等,這時候,兩個人的溝通不再是因為某件事,變成了情緒的鬥爭。

 

其實,不留餘地的吵架,就只能把對方傷的體無完膚,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

 


說出去的話,就像潑出去的水。

 

婚姻免不了爭吵,但不是毫無底線的傷害。

 

幸福的婚姻應該是好好說話,而不是一味的做差評師,別把傷害留給那個最愛的人。

 

錯誤的溝通其實是在消耗感情

  

心理學上有一個「費斯汀格法則」,說的是:生活中的10%是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而另外的90%則是由你對所發生的事情如何反應所決定。

 

正所謂,小吵怡情大吵傷心。

 

當矛盾出現時,善於溝通的人會讓大事化小,而不懂得溝通的人會讓小事變大。

 

其實,「正確」的爭吵可以讓彼此變得更了解,更親密。

 


而在爭吵中暴力溝通,對彼此的關係百害而無一利。

 

何謂暴力溝通?

 

當我們說出的話,對方聽了很不舒服,進而導致關係緊張甚至產生爭執對抗,最後反目成仇,這就是暴力性語言。

 

暴力的語言常常有這幾種類型(看看你中了幾條):

 

 

夫妻吵架最常見的一種就是翻舊帳。

 

原本只是一件小事,卻因此牽扯出一大堆以前發生的事。

 

比如,他約會遲到了,你很生氣,但在吵架時卻沒有就事論事,反而說了很多以前不關心你的例子。

 

這樣的架吵下去,已經偏離了衝突本身,只能越吵越傷。

 

 

有些夫妻在吵架時,喜歡戳別人的痛處來洩憤,以此來「報復」對方的錯誤。

 

寇乃馨曾在《我是演說家》節目中談到夫妻吵架。

 

說有一次和老公黃國倫吵架,被氣瘋了,一時失言,大罵黃國倫:

 

「你哪一點配得上我寇乃馨啊?你知不知道你離過婚,是個二手貨!」

 

黃國倫聽完沒有回嘴,而是轉身收拾行李,走到門口的時候和她說了一句:

 

「乃馨,有些話是不能出口的你知道嗎?」

 

接下來的三天,寇乃馨怎麼都找不到黃國倫,電話打不通,身邊的朋友沒人知道……

 


她才意識到自己給黃國倫的傷害到底有多大。

 

她說,「有時候,越會說話的人,越容易用你的言語去傷人,越會說話的人,越會用你的話語形成一種暴力,我第一次發現,我自己有可能是一個家暴者。」

 

在爭吵中,戳別人的痛處也是一種語言暴力,太傷人了!

 

 

其實,夫妻間的很多爭吵都不是因為什麼大事,往往是一些小事。

 

但正因為是小事,才沒有看重,也不願意讓步,就覺得你連小事都要跟我計較。

 

一旦自己得理,就更不願退讓了,非爭個輸贏。

 

結果往往是兩敗俱傷,誰都不開心。

 

 

在爭吵的時候,很多人會越說越激動,情緒上頭,變成了「我不聽我不聽」。

 

細數過往,更生氣了,這個時候的吵架並不是為了解決問題,而是發洩情緒。

 

「我很生氣,我也不會讓你舒服。」這樣的心態無疑是在給衝突火上澆油。

 

有時候丟個橄欖枝或者彼此給個臺階下,就過去的事,最終演變成一場大戰。


知乎上曾有人提問:「婚姻裡最可怕的是什麼?」 

 

有人回答說:「婚姻裡,最可怕的不是不愛,而是你不斷消耗我們婚姻的熱量,直到有一天我們無力前行。」

 

在婚姻中,爭吵是在所難免的。

 

但如果不去經營,而是任由自己或者對方發洩情緒,即便是在感情銀行中,有再多的存款,也會因為一次次的消耗,讓感情變得脆弱。


 

促成良性爭吵的工具:非暴力溝通

 

「我不知道如何表達。」

「控制不住情緒,一生氣就口無遮攔了........」

「他都不知道我在想什麼,是不是不關心我?不夠在乎我?」

 

事實上,這些都是諮詢室中,來訪者經常問我的一些情緒表達方面的困擾。

 

試想,人如果憋一段時間不呼吸會怎樣?

 

我們每天接收各種各樣的情緒,就像我們吸氣,而表達就像呼氣。

 

如果每天吸進去的情緒只能憋著,不能呼出,整個人的狀態都會變得岌岌可危。

 

情緒控制不住的時候怎麼辦?

 

這時候我們可以使用一種真正正確的溝通方式——非暴力溝通。

 

在《非暴力溝通》一書中,馬歇爾博士指出「非暴力溝通」的四個步驟:觀察、感受、需要、請求。

 

通過使用這4個步驟的「溝通」,一定是高質量的溝通,讓你的語言不再成為「暴力」行為。

 

溝通可以分為表達和傾聽,先說表達。

 

 

觀察是,我觀察到的你的行為,包括具體的時間點、地點、事情。,而不是評論。

 

那我們該怎麼區分什麼是觀察?什麼是評論呢?

 

馬歇爾博士提供了一個表格,讓我們來參考區分觀察和評論。

  


 

感受是,我對這件事的感受。要表達的是感受,而不是想法。 

 

很多時候,在使用「我感到」「我覺得」時,我們表達的不是感受而是想法與評論。

 

例如:

 

「我覺得你應該多陪陪我」;

「我覺得你不負責任」;

「我感覺到不在乎我了」

 

如果是表達感受該怎麼說呢:

 

「我一個人覺得很孤獨,你可以陪陪我嗎?」;

「這件事情是你決定做的,就這麼放棄了,我感到惋惜和不甘心」;

「 你今天一天都沒有跟我說話,我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我感覺到自己沒有在乎。」。

 

為什麼要用觀察和感受呢,因為觀察和感受不包含攻擊,而評論和想法,往往包含攻擊。

 


 

需要是,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的感受,想要獲得什麼呢?

 

 比如:我覺得不開心,因為我總是在迎合你。 

 

直接地告訴伴侶,你希望他為你做什麼事情,這些事情如何的折磨著你,而你如何地無能為力; 

 

可以嘗試用這樣的語句:「我渴望……」「我想要……」「我需要……」「我看重……」

 

例如:

 

「聽你這樣說,我感到委屈,我希望你能理解我。」

 

而請求是,我希望得到的改變。要提出具體的、正向的,而不是抽象的、負向的請求。 

 

比如:「我希望你能多在乎我」,是一個抽象的請求。

 

「我感覺到孤獨,我希望你能現在抱抱我,陪我一會。」,就是一個具體的請求。 

 


 

真誠的傾聽要注意三方面:意願、當下、聚焦。

 

除此之外,為了溝通有效,有時候,你需要打斷對方:

 

1)當我不能確定自己是否已理解講話人的意思、想要得到反饋時;

2)當我感到講話人講樂於聽到語言的反饋時。

 

避免打斷講話人的思路,只有當你確定講話人處於傾聽反饋的狀態時才給與反饋。

 

但是以下幾點你需要避免:

 

1.教育:「你應該記住這個教訓。」

2.批評:「你那樣真的愚蠢。」

3.忠告:「你最好多陪陪我。」

4.同情:「你太可憐了。」

5.安慰:「你已經盡力了。」

6.排斥情緒:「不要生氣,不要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7.講自己的故事:「我上次跟你說某件事的時候,你沒有給我回應。」

8.調查:「這個事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可以自查,看看自己屬於哪種傾聽模式。

 

一位心理醫生曾說:「你可以表達憤怒,但是不要憤怒地表達。

 

我們在爭吵中難免帶有情緒,但是要想婚姻過得熱氣騰騰,好好說話才是關鍵。

 

相愛很難,守愛更難,有溝通才有感情,多交流,才能趁早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堅固感情。

 

婚姻生活不能只是單箭頭的付出,只有雙向的並駕齊驅,才有了生活的意義。

 

願你這一生,好好說話,好好溝通。

 

人生如意,婚姻如願。


小兩口生活,難免有衝突,這時候吵或不吵,成了一段感情能不能走得下去的關鍵。

如果我們無法跳出這十大陷阱,就會永遠陷在無意義的溝通裡,形成彼此指責,彼此黑化的惡性循環。為了避免這種無意義的惡性循環,你需要從指責中跳出來,儘量把自己的問題和需求說清楚,而不是指責、控制、抱怨、繼續提要求。那麼,怎麼才能把問題清晰而不傷人地說明白呢?這裡有個套路可以供你使用,就是6+2+1話術。


也就是:行為+想法+感受+對自己的結果+對對方的結果+對雙方的結果+(意圖(提出目標)+建設性方案)+確認。這些要素總結成一句話就是:「你的某個行為,讓我感覺怎麼樣,這會對我、對你、對你們造成什麼影響,所以我希望怎麼樣,不知道我這樣說你能明白嗎?」有了這個套路,就可以保證你在衝突發生時,不會陷入和對方「車軲轆話來回說」的戰爭中。想要獲得關係的發展,在衝突裡進行建設性溝通的話術是關鍵。


 長按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我的助理,


領取「「6+2+1話術」

 



鑑別渣男  |  溝通話術  |  女人覺醒

無性婚姻  |  婚姻暴力  |  出軌真相

明星情路  |  心理乾貨  |  情感挽回


戳閱讀原文,立即獲取一對一分析!

相關焦點

  • 男子裝啞巴62年,寇乃馨嘲諷丈夫是二婚:非暴力溝通讓婚姻有溫度
    "你看你做這個飯,少鹽無油,誰能吃得下去。""哪有你這樣開車的,典型的女司機。"無論家庭聚會還是朋友聚會,他也當人面說小桃這不好那不好,搞得小桃一點心情都沒有,夜裡經常失眠,考慮這段婚姻要不要繼續下去。
  • 《非暴力溝通》 | 你的溝通方式裡,藏著你的未來
    別擔心,如果對方真的給予了這樣不情願的回應,那說明你又有了一個新的機會,運用非暴力溝通再來試一次,你可以這樣再次問他:「我聽到了你的回應,你是不是依舊感覺到擔心?如果是,你願不願意再多為我分享一下你的擔心?
  • 4招《非暴力溝通》,讓親子溝通從「雞飛狗跳」秒變「母慈子孝」
    在與孩子的互動中,你們是否經常產生衝突、誤解,溝通無果又破壞了親子關係呢?今天要給大家推薦一本心理學著作《非暴力溝通》,相信您會像我一樣有所啟發,並在書中找到「非暴力親子溝通」的方法和答案。《非暴力溝通》的作者馬歇爾.盧森堡是一名臨床心理學專家,他曾經提出聞名世界的非暴力溝通理論,並根據該理論成立了國際非暴力溝通中心,幫助人們解決了現實生活中的許多矛盾和衝突,甚至包括國際層面的爭端。在50多年的研究和實踐中,他對非暴力溝通理論做了一次總結,並將其在《非暴力溝通》一書中完整地記錄了下來。
  • 非暴力溝通:用長頸鹿語言表達愛
    周末你正舒舒服服躺在沙發上敷著面膜看著電視劇,你媽卻在一旁嘟囔:「你怎麼這麼懶呢,就知道躺著,瞧你這胳膊腿粗的,該出去運動了!」想起她從小到大都打擊你,你直接從沙發上蹦起來:「你一天到晚的就知道打擊我,太傷人!」媽媽一臉委屈:「誰打擊你了,我就是想讓你周末出去轉轉透透氣!」於是兩個人又鬧得不歡而散,誰也不想搭理誰。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這樣的場景經常發生。
  • 《非暴力溝通》:療愈自己,從看見自己開始
    《非暴力溝通》是一本大家耳熟能詳的書籍,經典書單必薦書目之一,2009年出版,作者是馬歇爾盧森堡博士。書中講述了作者認為我們的日常溝通中包含了大量的「語言暴力」(引發自己和他人痛苦的語言),所以會相互傷害,引發衝突。如何避免「語言暴力」?作者發明了一種新的溝通方式,依照它來談話和聆聽,能使人們情意相通、和諧相處,即「非暴力溝通」。
  • 非暴力溝通的幾個基本要素,你只需要2分鐘受益匪淺!
    今天,我們來看看如何才能用愉快的方式溝通,溝通的結果又相互喜悅呢?馬歇爾.盧森堡告訴我們,必須專注於非暴力溝通方式的四個基本要素:。一,要留意觀察發生了什麼?二,自己感受到什麼?比方受傷、害怕 、傷心 、喜悅、開心 、氣憤 等等。三,誠實、清晰的說出自己觀察的結果和感受。
  • 《非暴力溝通》避免無意之言傷人,做自己生活的主人
    馬歇爾·盧森堡博士發現了一種神奇而平和的溝通方式,能使人們情意相通,和諧相處,並獲得了2006年地球村基金會頒發的和平之橋獎,這就是——非暴力溝通。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非暴力溝通的要點是什麼。而非暴力溝通不主張絕對化的結論,提倡在特定的時間和情境中進行觀察並清楚地描述觀察結果。使用動態的語言去敘述觀察到的事實,是有效溝通的第一步。這就是非暴力溝通的第一個要素:觀察。
  • 婚姻經營:夫妻間如何有效溝通?打破婚姻中有效溝通的6大障礙
    為了進行有效的溝通,避免婚姻中的溝通問題,有必要消除孩子的煩擾、老闆的郵件、工作項目、購物清單等。 社交媒體和電視是一些主要的幹擾因素。當對方在微博、抖音上刷信息時,沒有人會想要說話。 所以,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消除這種婚姻中有效溝通的障礙。
  • 快停止豺狗模式,學長頸鹿的「非暴力溝通」吧
    大家好,我是江小閒,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是《非暴力溝通》。什麼是非暴力溝通呢?為方便我們理解,這本書的作者馬歇爾博士找了兩隻動物代言,一種是豺狗,代表的是我們日常的語言模式,還有一種是長頸鹿,代表非暴力溝通模式。
  • 店長來了·書單丨魔法書櫃館長曾靜:《非暴力溝通》《如何說孩子...
    作為一個母親,她十分關注孩子的教育,也善於和孩子溝通。她告訴記者,閱讀《非暴力溝通》《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讓她受益匪淺。推薦書單:1、《非暴力溝通》作者:[美] 馬歇爾·盧森堡譯者: 阮胤華出版社: 華夏出版社作為一個遵紀守法的好人,也許我們從來沒有想過和「暴力」扯上關係。
  • 你會好好說話嗎?《非暴力溝通》線上陪伴營,助你重塑親子關係!
    認真地讀完了每一條的帖子,我發現:真正摧毀一個家庭的,不是金錢的壓力、不是婚姻的不幸,而是『言語暴力』!療愈暴力溝通的傷害用愛的溝通重塑親子關係大多數時候,『言語暴力』的本意並非是惡意的,它更像是一種自動化的、習慣了的『表達方式』。
  • 實用心理學告訴你:改變溝通方式便可「一擊必中」
    迴避型依戀只是情緒更為敏感的正常人,我們只需在戀愛中調整自己的溝通方式便可和諧相處。迴避型依戀人格大部分是由於童年的親情缺失或不被關注引起的。其內心的自卑感會使她們呈現出逃避社交、拒絕情感溝通的狀態。當然,這不是說迴避型依戀的人無法走進戀愛關係。
  • 溝通方式錯了,孩子就不願意說,更不願意聽父母說,溝通方式錯了
    回想父母與孩子談話,溝通交流的時候往往充滿惱怒和火藥味,原因就在於暴力溝通。「你怎麼這麼笨!」「你怎麼這麼磨蹭,急死我了!」「你一點都不聽話,你看人家孩子都是那麼乖/那麼懂事/學習那麼好!」「你看別人家的小孩,回到家就學習,做作業,你就知道玩/看電視/打遊戲!」
  • 不做婚姻中的「唐僧」:女人和另一半相處用的三種有效溝通方式
    所以聰明的女人,都懂得給婚姻留上一扇門,讓兩個人可以隨意進出,呼吸著新鮮空氣,心情舒暢, 感情也會甜蜜許多。打開婚姻之門的方式很多,聰明的和伴侶溝通就是其中一種。,父親把我愛你說出了口,母親喜極而泣。當然,說情話不是男人的專利,女人主動說點情話,增添的情趣甚至比男人的作用更大。俗語說,要想收穫,請先播種,想要聽另一半說情話哄自己開心,那麼自身一定不要吝嗇在對方面前表達自己的心意,感情中需要你來我往,就像乏味的日子裡,需要些糖。
  • 提升溝通能力的5本書:別讓你的人生,輸在不會表達上
    最終,通過這些方式和技巧,發揮溝通的巨大力量,完成溝通目的:被接收(被聽到或讀到)、被接受、被理解、使對方採取行動(改變行為度)。其實,無論是口頭語言還是書面語言,不論是面對面溝通,還是藉助媒介——通過電話、微信、郵件與人溝通,也不論是與親人、伴侶溝通,還是面試一份工作或者工作中與領導同事溝通,《溝通聖經》中都給出了非常詳實方法和建議,讓溝通更輕鬆,大大提升成功機率。
  • 四種不恰當的溝通方式,讓你的感情陷入困境
    最近,我讀到了一本書籍叫《非暴力溝通》,其中讓我最深刻的就是暴力溝通這一課,讓我明白暴力溝通在感情生活中的危害,今天,我把暴力溝通的四種方式告訴你,希望你能讓你的親密關係變得更加親密。一、道德評判所謂道德評判就是用道德標準去評判別人。具體說來:就是用自己的價值觀念去評判他人的行為,如果這個人的行為不符合你的價值觀,你就會認為對方所做的是錯的、是不道德的。
  • 與人溝通中的四種不良方式!
    上一篇文章我們講到與人良好溝通的四個步驟,分別是講感受,講需求,講原因,講要求。這篇文章和大家分享的是產生暴力溝通的四個要素。分別是道德評價,同類比較,躲避責任,威脅恐嚇。1,道德評價,通過道德的層面對一個人的行為和語言進行評價。
  • 在婚姻中信任重要還是溝通重要
    對於愛情或者是婚姻,這兩者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先說信任。彼此留有空間,雖然有距離,但心是在一起的,不管你幹什麼,在哪裡,心理都很踏實。知道你心裡有我,一起為我們的未來奮鬥,不管多辛苦,一想到你就很開心。這就是信任,相信我們的未來會越來越好。
  • 和孩子溝通時別「空談」,掌握三種溝通方式技能,別把天聊死了
    你離遠點,給你咬到怎麼辦,聽到沒?孩子:嗯媽媽:上課要認真聽講,聽見沒?孩子:嗯。媽媽:你不會說話呀,就嗯嗯嗯的,這樣很沒禮貌知道嗎?孩子:你煩不煩。作為旁觀者,我十分同情這個孩子。還在埋怨孩子太不懂事?不想和家長溝通?
  • 婚姻中的男人和女人怎樣正確表達需求?三個溝通技巧,你值得擁有
    婚姻生活中,夫妻之間,我們有沒有經常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明明你想讓對方多陪陪你,愛你更多一點,但是最後的結果是,兩個人吵起來了,對方並沒有什麼改變,甚至還鬧得很不愉快。試想一個場景,你明明很想讓對方下班後早點回家,但是你一般不會直接跟他講,你可能會埋怨道:你就知道下班之後跟你們同事出去喝酒gui混,你心裏面還有老婆和孩子嗎?你乾脆就跟你那幫狐朋狗友一起過日子得了。女人這麼一說出來,倒是很解氣,但是,對於男人來說,真的會有用嗎?他聽了這番話,真的會有所改變嗎?顯而易見,想要正確地表達你的需求,讓對方聽進去,而且達到你想要的效果,需要一定的溝通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