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冒險家把大白鯊拍成萌寵,他最憂心自然界的「氣候難民」

2020-11-23 第一財經

12個人登陸過月球,5個人曾和北極熊同遊,他們都是冒險家、海洋和野生動物攝影師阿摩司·納楚姆(Amos Nachoum)帶領的團隊。

十多年前,阿摩司第一次萌生拍攝北極熊的想法。他雖有20多年的野外生存經驗,在面對這一冰原巨獸時,卻差點成為有去無回的孤膽英雄——因為沒有配備救助潛水員,又與一頭警惕的北極熊距離過近,他被一路追到水下70英尺(近21米),險些葬身海底。

第二次重逢,阿摩司足足準備了十年。那一次的主角,是跟拍北極熊一家。在加拿大東北海域,他和團隊在冰寒的深海裡堅持了至少半小時,母熊才帶著兩頭幼崽緩緩遊近。懵懂的小傢伙對著水下陌生人一陣好奇打量,有一隻主動靠近阿摩司的鏡頭,卻很快失去了興趣,折返母親身邊。短短三四分鐘,已足夠攝影師記錄下小熊笨重而靈活的泳姿、粗短不得勁的後肢,還有淘氣的打探。

「只要北極熊覺得人類沒有攻擊性,它就很自在放鬆。但如果你靠太近,它就有危機感了。所以,讓它靠近你,而不是你靠近它,往往就能拍到好照片。」從阿摩司的經驗來說,帶著多頭幼崽的母親往往要比獨行的雄性野生動物善意很多——淘氣的幼崽已讓它焦頭爛額,無力應對一個旁觀的人類。

近40年來,在阿摩司的鏡頭裡,大白鯊是可以咧著嘴微笑的,北極熊媽媽在溫柔地餵奶,錘頭鯊悠閒地發著呆。這些龐然大物仿佛褪下了猛獸的偽裝,儘管這原來就是它們的本色。

阿摩司一直是這些「巨獸」的代言人,他多次帶領《國家地理》、Discovery頻道的團隊去野外拍攝,曾獲評BBC年度野生動物攝影師,接著又創辦探險旅遊公司BigAnimals。每月,他們都滿世界追逐巨獸的身影。11月中旬,正是去挪威看虎鯨的絕好時機,花上約1萬美元,就能跟著阿摩司探索神秘的水下世界。

「無論觀察巨獸還是小動物,最好的、最安全的方式,永遠是不打擾它們的生活,儘量把自己隱匿起來。」近日,阿摩司來到上海,參加野去自然旅行策劃的「野遊無盡」自然旅行榜的頒布,並接受第一財經採訪。

溫柔的巨獸,濫用的誘餌

「媒體有時候也挺壞的,他們讓動物變得『危險』。」阿摩司說起這句話時,似乎深有體會。

1982年,28歲的阿摩司還是攝影新手,在南非初遇大白鯊。他躲在水下鐵籠裡,靜候船上工作人員放下一個三文魚頭作為誘餌,吸引大白鯊。「大白鯊繞了兩三圈之後確定安全,正想撲上去咬三文魚,船上的人猛地把誘餌拉出水面,我才抓拍下一張大白鯊張著血盆大口的照片。」

多年後,阿摩司在紐約街頭的巴士車身上,偶然認出了這張熟悉又陌生的照片。它被圖片社處理成豎圖,誘餌被粗魯地ps掉,剩下一張赤裸裸的大白鯊巨嘴,像極了1975年經典恐怖片《大白鯊》的海報。令他痛心的是,這張頗為影射的照片,竟是Discovery頻道一檔介紹鯊魚的節目海報。「這就是一個『殺人犯』如何被製造出來的過程。」他曾在接受採訪時說。

阿摩司探索水下世界的半生時間裡,從未見過鯊魚無緣無故地攻擊人類。僅有的幾例,往往是在清晨或黃昏,視力欠佳的大白鯊將衝浪者誤認成海豹,這是它們主要的食物來源之一。一般,大白鯊一個月才進食一頓大餐,飽腹狀態下,它們甚至可以與海豹悠哉同遊。

作為野生動物攝影圈的大咖,阿摩司多年來都在抗議,人們為了拍攝效果,對野生動物濫用誘餌。「它們往往讓動物變得憤怒而醜陋,一旦你用了誘餌,拍出來的照片肯定不是美的,因為它不真實。就好比,我給你下了藥,你暈乎乎的人都不清醒。它就是個圈套。」在他看來,一張真實而有溫度的照片,必須建立在野生動物真實的行為舉止之上,「他們的誕生、日常生活、求愛、爭鬥……捕捉這些是最困難也最有意思的。」

一次次與海底巨獸同遊,對阿摩司來說,是消除偏見、認識海洋的可貴經歷。獨角鯨的長角其實是左邊的一顆牙齒,中看不中用;動作遲緩的格林蘭鯊魚可以從明朝活到現在,是最長壽的脊椎動物;白鯨是口技專家,水下的聲音像金絲雀。但是,很多海底的謎題阿摩司至今也解不開,比如,大白鯊的迷之微笑代表了什麼?

一張大白鯊的微笑,是阿摩司的代表作。尖尖的鯊魚頭部看似鈍圓了許多,鋸齒狀間隔的利齒排列出一抹憨笑,共同組合成一張「萌照」。那是阿摩司走出鐵籠掩護,拍攝到的大白鯊「閒逛」畫面。「老實說,那真的不是微笑,只是角度看上去像。科學家至今不能解答,所謂的笑意味什麼。」

這種用人類視角解讀動物行為的表達,是非常普遍的攝影手段。在阿摩司看來,是需要警惕的,因為過多的主觀判斷和情感代入,往往是以犧牲圖像真實性為代價的。

「不要給動物強加擬人化的性格,或者給它們取任何名字,那會失去看待野生動物的正確視角。假如我們給他們安上人類的情感,其實是會失望、會犯錯的,因為我們把它們當人看,但其實它們並不是。」他認為,對野生動物保持一種敬畏之心,其實也是與之保持安全距離。

北極動物成為「氣候難民」

阿摩司的鏡頭裡,有平和、充滿力量的巨獸,也有悲愴、孤單的靈魂。

第一次產子的虎鯨媽媽,執意叼著夭折的孩子長達一周。人類排入海洋的重金屬汙染物經由食物鏈,在虎鯨體內積聚毒素,最終化為有毒的乳汁。阿摩司一向認為,海洋再浩渺,也無法永久掩蓋一些醜陋的真相。

在北極,過去有一兩個月時間能在冰面上看到北極熊,一天就能看到幾隻。如今,窗口期只剩一兩個星期,有時三四天才能看到一隻。阿摩司4月底去北極,發現氣候暖化已經完全吞噬了極地動物賴以生存的海冰,這片延綿的白色大陸以前直到6月都不會融化。

越來越多的動物成為「氣候難民」,踏足人類的活動區域。2016年11月,北極地區海冰面積創下歷史同期最低紀錄,在這月中旬的五天內,共減少了1.9萬平方英裡,前所未有。秋季結冰時間滯後,而春節解凍時間提前,難挨的夏季,北極熊瘦得皮包骨頭,不斷有人拍下它們啃食鯨魚殘骸、神色呆滯的頹態。一項研究顯示,如今在岸上的北極熊比例平均達到20%,而20年前只有6%。

「北極熊會嗅探冰面夾層中間藏著海豹寶寶的洞,在那裡等候伏擊它們的媽媽。如果冰化得太早,就找不到那些洞了,而它(入冬後)已經餓了快4個月,帶著1~3隻飢腸轆轆的幼崽。」阿摩司介紹,海豹寶寶要在洞裡待足12天,媽媽一兩天來餵一次奶,這是北極熊捕殺脂肪肥厚的成年海豹的唯一機會。

作為陸地上最大的食肉動物,北極熊被視為北極生態的「氣候代言人」。但阿摩司帶著探險小組深入北極,多次目睹了這一巨獸在物競天擇下的無奈生存。「食物不足的時候,如果母熊要餵養3頭幼崽,最虛弱的一頭會先死去,或者母親乾脆殺死一頭。過去幾年的研究發現,公北極熊甚至會獵殺同類,因為它們實在太餓了。」

北極熊需要海冰才能捕到海豹,這是它的求生底線。雖然有一部分科學家探討過它們學會捕食其他動物,或者不再需要海冰輔佐的可能性,但美國地質勘探局野生動物專家大衛·道格拉斯(David Douglas)曾表示,這種演變通常需要數千年時間,而海冰面積的萎縮,「可能發生於一個非常狹窄的時間框架內,幾代北極熊可能來不及學會新的生存方式」。

北極熊的悲劇將在極地的生態圈被不斷複製。「企鵝寶寶活不到成年,海豹沒有足夠的食物,北極熊無法哺育後代,這就是多米諾骨牌。我們給地球帶去了太多的壓力,對海洋來說是不可承受的。」阿摩司表示。

這個以色列人從不避諱表現這種真實的殘酷,作為戰地記者目睹盧安達慘劇後,他最終將鏡頭轉向自然造物之上。當同行紛紛利用35mm以下的廣角鏡頭進行水下拍攝,追求畸變、誇張的畫面效果時,性格堅毅的他選擇的是最接近人眼視角的50mm焦段。當問起拍攝北極熊的最佳地點時,阿摩司委婉拒絕。「如果太多人過去,北極熊就會離開那裡。景點太熱門不是什麼好事啊,那可是北極。」

他更擔心的是,再強大的動物,也無法戰勝自然法則,所以阿摩司希望自己能一直拍下去,也讓更多人感受這個世界當下的美好與殘酷。「這和年齡沒什麼關係,取決於人的思想和決心。年輕人可以在三小時內跑完馬拉松,我就花四五個小時。有些人到了60歲就想退休,我63歲了,想做的事情還很多。」他說。(本文圖片均由阿摩司·納楚姆提供)

相關焦點

  • 《神秘傳奇》實力與顏值 最值得入手的萌寵[多圖]
    提到海外MMO人氣大作,最值得一玩的就是《神秘傳奇》了,作為一款曾經獲得E3「最佳設計獎」的手遊,自美服上線後一直經久不衰,國服開啟後人氣火爆不減,豐富的遊戲畫面和強大的內容都具有無限的魅力。其中最受歡迎的萌寵系統聚集了形態各異、屬性各不相同的數百種小寵物,除了賣萌,它們也是玩家在冒險旅途中不可或缺的小幫手,有的擅長近戰物理,有的擅長遠程法術,並且不同的職業也有著不同的選擇方式,可謂是實力與顏值兼備!
  • 萌寵冒險家,童年動漫你pick哪一部?
    探險活動不僅人類很喜歡,小動物們也很愛,對周圍的世界探索發現是它們的天性,就算是被我們圈養的萌寵也不例外。日本就有一隻貓叫做「喵吉」,最喜歡戶外探險,超愛散步,走在外面的樣子威風凜凜,心裡仿佛住著一隻小老虎。
  • 腦洞大開,萌寵也能拍成「大明星」!
    腦洞大開,萌寵也能拍成「大明星」!>據「特搜」了解,目前這家攝影館有5位小夥伴,大家之前都從事不同的職業,因為喜歡寵物,他們聚到了一起。>你會帶你家愛寵拍寫真嘛評論區聊幾句唄~腦洞大開,萌寵也能拍成「大明星」!》
  • 他是猶太難民紀念館最長情的志願者,優秀
    但付思佳樂在其中,猶太人貧民區「隔都」的地理位置、人口數量,難民們與上海人交往的故事,他都能滔滔不絕,一一道來。付思佳是這裡資格最「老」的志願者,今年已經是他在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工作的第9個年頭。他告訴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與紀念館的結緣純屬巧合——2010年時恰逢上海舉辦世博會,當時「志願者」還是個絕對時髦的概念,得知猶太難民紀念館有志願者需求,付思佳也想體驗一把。
  • 最具挑戰的探險活動:與大白鯊水下驚險共舞
    與大白鯊親密接觸  在墨西哥海岸附近的瓜達盧佩島,由於受金屬籠子聲音和潛水員氧氣呼吸器的吸引,大白鯊慢慢靠近,此時,這種大型進攻性鯊魚不僅成了世界上最好奇的動物,還是地球上對人類最沒戒心的鯊魚種類。
  • 大白鯊的天敵終於找到了!吃大白鯊就像吃辣條,網友:太沒牌面了
    自然界存在著很多實力非常強勁的動物,這些動物即便是人類其實也是相當害怕的,畢竟如果沒有外力藉助下,人類在自然界中應該是屬於相對較弱的,但是在兇猛的動物,其實都是有自己的弱點的。因此在自然界中大部分的動物之間是會存在天敵或者會剋星的,其中有一些可能克制的方法就會讓人覺得非常的意外了。大白鯊的天敵終於找到了!吃大白鯊就像吃辣條,網友:太沒牌面了。大白鯊在自然界中是一個相當強悍的存在。
  • 從難民到恐怖分子,他經歷了什麼
    按規定,德國應將他立刻遣返回巴勒斯坦,或者送回「上一站」挪威。然而,挪威把他像踢皮球一樣踢回了德國。時值2015年仲夏,歐洲難民危機達到頂峰,面對湧入德國的數十萬難民,BAMF優先處理來自巴爾幹半島和敘利亞的人,於是艾哈邁德被晾在一旁。他住在難民旅館裡,等待命運垂憐。
  • 從越南逃難到美國的他為全世界難民寫書
    近日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引進出版的《難民》是阮清越的最新短篇小說集。與《同情者》相比,由7個短篇故事組成的《難民》題材更為日常。阮清越在題獻中說明——這部作品是寫給全世界難民的。 和其他難民相比,阮清越是幸運的,全家定居加州後,父母經營雜貨店供兩個兒子上學,他得以從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畢業,取得英語博士學位。
  • 無盡大冒險哪個英雄最厲害 無盡大冒險全職業分析
    本文導航 第1頁: 聖騎士 第4頁: 獵魔人 第2頁:刺客  第5頁: 秘術 第3頁: 召喚師  聖騎士 無盡大冒險手遊中,玩家可以從不同的職業英雄中選擇一個,一共有5個英雄職業,那麼你知道最厲害的英雄是誰,新手玩家可能比較懵逼,今天小編就帶著大家了解一下無盡大冒險最厲害英雄推薦;同時為大家分析一下全職業英雄屬性玩法
  • 引導冒險旅途 DNF中那些幫助過冒險家的APC盤點
    GSD是所有鬼劍士職業的導師,傳說他精通鬼劍士4個職業的所有技能,早期的時候各個鬼劍士學習技能都要去GSD那裡才行。在冒險家們來到天空之城的時候,GSD會親身作戰,帶領冒險家通過龍人之塔、人偶玄關、懸空城等地方。
  • 為什麼說熱帶草原氣候和地中海氣候,是最容易發生野火的氣候?
    在古希臘神話中,認為是最具智慧的神明之一「普羅米修斯」為人類盜來了火種,足以證明火對於人類來說的重要性。當然,這只是神話傳說,人類應該是向自然界學習,從而掌握了生火的技巧,在我們的自然界中其實是不缺乏「火」的,比如說在野外,也經常有森林野火和草原野火的發生,這是一種自然界的自燃現象,從古至今都有發生十分正常。
  • 他在你心中,是「電影之王」還是「大娛樂家」?
    後來他回憶道:「那一刻,我知道未來的路已經向我展開,儘管我當時並不知道,這條道路會把我引向何方。」/ 電影《大白鯊》海報史匹柏名滿天下,亦謗滿天下,在今天,他是好萊塢當之無愧的電影之王,也是被戈達爾罵的狗血噴頭的「娛樂家」,但是毋庸置疑的一點是,那個夏天,開啟了好萊塢新的時代——那部電影的票房比此前所有電影的票房加起來都多。
  • 大白鯊並非最兇猛生物,它一進入大白鯊的領地,大白鯊就得逃跑
    引言:在很多人的認知中,大白鯊是海洋中最兇猛的動物,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電影的影響。其實不然,海洋中最兇猛的動物並不是大白鯊,而是逆戟鯨。有研究發現一旦逆戟鯨進入了大白鯊的領地,大白鯊就會迅速地逃跑,這是為什麼呢?
  • 關於大白鯊的五件事
    各位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我是你們最愛的小編,歡迎大家又一次來品讀我的文章,我今天又給大家帶來了當下最新事件的獨特觀點!   了解被電影「大白鯊」誤解的海洋捕食者。   世界上最著名的鯊魚之一,大白鯊(Carchardon carcharias)被認為是地球上最大的掠食性鯊魚。健康的成年鯊魚長度可達21英尺,體重可達4,000磅。
  • 今年首部災難片,史泰龍之女等四美硬剛大白鯊
    新京報訊(記者 周慧曉婉)1月10日,好萊塢冒險災難大片《鯊海逃生》正式上映,作為2020年開年好萊塢冒險災難電影,《鯊海逃生》和《狂暴巨獸》與《巨齒鯊》等怪獸災難類型片一樣受到觀眾歡迎
  • 大白鯊的古繁育場所首次被發現
    大白鯊是最具魅力,但也是最臭名昭著的鯊魚之一。儘管它是海洋生態系統中的頂級掠食者,但依然面臨著滅絕的風險。除了人為因素外,生長非常緩慢、繁殖較晚以及後代數量少也是造成大白鯊數量日益減少的原因。大白鯊出生在特定的繁育場所,它們在繁育場所得到很好的保護,免受捕食者的攻擊。這樣的繁育場所對於維持穩定和可持續的種群規模至關重要:不僅直接影響了種群的空間分布,還是物種生存和進化成功的保障。因此,研究人員近年來加強了對繁育場所的研究,以便通過適當的保護措施減緩鯊魚數量的減少。
  • 難民之父饒家駒
    他在1894年加入耶穌會,後再英國、比利時修道,獲得碩士學位。1913年,饒家駒來到上海傳教,一待就是26年。饒家駒有著很強的語言能力,除了精通法語、英語、拉丁語和希臘語外,他還能講一口漂亮的普通話和上海話,加上他在虹口區傳教十多年,日語也十分流利。「這些語言的能力,為他後來在上海推行的難民救助模式,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礎。」蘇智良說。
  • 虎鯨有沒有天敵,大白鯊和虎鯨誰更厲害
    虎鯨分布的海域非常廣泛,從赤道到極地水域都能看到它們的身影,虎鯨一些複雜的社會行為、捕獵技巧以及聲音交流都被認為是它們獨有的特色文化,它們之間組成的家庭成員被認為是動物界最穩定的家族。已知的成年雄性虎鯨身長記錄是9.75米,體重達到了9524千克,是海豚科中體型最大的物種,雌性最大體長可達7.70米。
  • 《鯊海逃生》正式上映 硬核少女迎鬥奪命大白鯊
    好萊塢冒險災難電影《鯊海逃生》今日上映,水下嗜血霸主大白鯊震撼再現銀幕,四大看點精彩紛呈,炸裂的貼身肉搏動作戲、炫酷的瑪雅古城遺蹟、女性絕地爆發的高能場面、開年獨一無二的極致視聽,勢必將給國內觀眾呈上一場手心冒汗、心跳加速的海底浩劫奇觀
  • 讓大白鯊聞風喪膽的天敵,只要現身幾分鐘,大白鯊就望風而逃
    從體型上來看,虎鯨對大白鯊已經成碾壓的態勢。作為哺乳動物中的海洋頂尖掠食者,虎鯨的戰鬥力要遠超過大白鯊。從智力上來講,虎鯨就能佔到明顯的上風,並且很會使用戰術,可以在下方將巨大的大白鯊頂出水面。從身體素質上講,大白鯊屬於軟骨魚,也很難和虎鯨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