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森林蓄積量達20億立方米 動植物資源得到有效保護

2020-12-03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昆明12月1日電 (繆超)雲南省「回眸『十三五』(2016-2020年)奮進彩雲南」系列新聞發布會1日在昆明召開。記者在會上獲悉,過去五年,雲南省持續推進生態修復,目前該省森林蓄積量增至20.2億立方米,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受保護率達88%。

位於中國西南的雲南省,素有「動植物王國」之美稱,肩負著維護區域、國家乃至國際生態安全的重任。

雲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周民欣介紹,過去的五年,雲南劃定生態保護紅線面積11.84萬平方公裡,佔雲南全省國土面積的30.9%。「在中國率先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立法、率先發布生物物種名錄,典型生態系統和重要物種得到有效保護,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受保護率達88%。」

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王衛斌稱,「十三五」以來,雲南省深入實施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還草、石漠化綜合治理、防護林建設等重點生態工程,共完成營造林3700多萬畝、義務植樹5.3億株、石漠化綜合治理林業項目396萬畝。同時還啟動了退化草原生態修復,天然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87.9%;加強溼地保護修復,溼地面積達到921.69萬畝。

目前,雲南省林地面積4.23億畝,森林面積達3.59億畝,森林覆蓋率達62.4%,森林蓄積量20.2億立方米,天然林面積2.48億畝,森林生態系統年服務功能價值達1.68萬億元人民幣,各項指標均居中國前列。(完)

相關焦點

  • 加強森林資源保護,築牢高原生態屏障
    2020年州林草局認真貫徹落實省、州林草工作會議文件精神,緊緊圍繞森林資源管理工作重點目標任務,加強林地保護、林地徵佔用管理,突出森林督查、森林資源管理「一張圖」年度更新,加大林草法制宣傳力度,嚴格執法檢查,有效保護了全州森林資源安全。——堅持保護與建設並重,林業事業高質量發展。
  • 每年遷徙至雲南的鳥類多達420種
    昨日,省委宣傳部與省林業和草原局聯合組織為期半年的「保護野生動物·構建美麗雲南·助力COP15」暨2020年雲南省野生動物保護和秋冬季候鳥護飛接力宣傳活動在昆明啟動。會上,知名鳥類專家還分享了保護野生動物的相關知識,來自昆明、昭通等地的代表分別推介了具有當地特色的明星物種。
  • 保護野生動物和森林資源:天津生態環境得到持續性改善
    11月18日,天津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天津市規劃資源局黨委委員、一級巡視員、新聞發言人路紅圍繞保護野生動物、森林資源和建設生態宜居天津等向媒體做介紹。路紅表示,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關於「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精神,保護野生動物和森林資源,建設生態宜居天津,圍繞天津市社會普遍關注的冬季候鳥遷徙保護和森林防火工作
  • 福州加大棲息地保護力度 為野生動物打造「有福之地」
    數據顯示,福州森林覆蓋率達58.06%,持續穩居全國省會城市第二位。這裡自然條件優越,野生動物資源豐富。據統計,福州目前已知脊椎動物物種數約佔全國物種總數的三分之一。近年來,福州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把野生動物保護納入福州市生態文明建設重要內容,不斷優化野生動物生存環境,引導社會各界積極參與野生動物保護事業。
  • 藏羚羊突破15萬隻 武警西藏森林總隊保護生態有功
    武警西藏森林總隊官兵九年磨一劍,捍衛生態,終結碩果。  在素有「世界屋脊」之稱的西藏,有森林總面積1389.61萬公頃;活立木總蓄積量22.94億立方米,居全國第一位;全區有自治區級以上自然保護區38個,其中世界級3個、國家級9個,有各類野生植物1700多種,國家一、二級野生保護動物125種,是青藏高原的「動物王國」和「物種基因庫」。
  • 白皮書:西藏生物多樣性持續恢復 全區藏羚羊目前20萬餘只
    新華社北京3月27日電(記者朱基釵、郭麗琨)國務院新聞辦27日發表的《偉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白皮書介紹,西藏生物多樣性持續恢復,目前全區森林覆蓋率達到12.14%,全區藏羚羊由20世紀90年代的6萬餘只恢復到目前的20萬餘只,藏野驢由5萬多頭恢復到8萬多頭。
  • 做活「綠色」文章 顯現多重效應 甘孜州實施天保工程20年優了生態...
    荷花海森林公園正是我州實施天然林保護產生多重效應的一個縮影。自1998年9月啟動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以來,我州綠色版圖進一步擴大,天保工程顯現出生態恢復、民生改善等多重效應。20年天保工程生態效應凸現,我州9050萬畝森林資源得到依法有效管護、累計完成人工造林268.16萬畝、飛播造林155.72萬畝、封山育林886.73萬畝,森林撫育418.74萬畝;與1997年比較,林地面積達10835.82萬畝、增長1710.4萬畝,森林蓄積從4.31億立方米增加到4.83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從31.61%上升到34.3%;水土流失面積減少14.11萬畝,土壤侵蝕模數減少
  • 秦嶺同現4隻野生花豹,中國大地更綠了,森林保護效果明顯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文/虞子期花豹(金錢豹)是地球上分布非常廣泛的物種,橫跨亞洲,非洲等地,同時我國也是花豹分布棲息地之一,但是花豹在沒有得到保護之前,整體的種群數量都在大規模的減少,所以導致生態失去平衡,而為了恢復花豹在我國的種群數量,如今我國加大了對花豹的保護
  • 核桃、松露、花椒……這些來自雲南的特色農產品在這兒都能買到!
    以「共享雲南山珍 鑄就健康生活」為主題,物產節旨在依託上海的大市場、大流通優勢,組織起一批優質企業和優質森林生態產品共同參與。從而進一步展示雲南省獨特優良的森林生態產品,讓上海消費者感受雲南特色產品的魅力,更是進一步助力森林生態產品出滇,努力實現增銷增效,實現幫扶。 雲南是我國的林草資源大省,森林覆蓋率達62.4%。
  • 重慶市南川區人民政府關於加強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的通告
    為了全面禁止和懲治非法野生動物交易行為,革除濫食野生動物的陋習,維護生物安全和生態安全,有效防範重大公共衛生風險,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保護好我區野生動植物資源,維護生物多樣性,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植物保護條例》《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
  • 南水潤京城——南水進京量達60億立方米
    截至11月27日3時58分,北京市南水北調工程調江水入京水量達到60億立方米。自2014年12月27日江水進京以來,南來之水已滋潤京城近6年,輸水量達到60億立方米。其中,向水廠供水39.44億立方米,向密雲、懷柔等大中型水庫補水8.35億立方米,向水源地、河湖水系補水12.21億立方米。站在中鋼大廈頂層眺望團城湖調節池。團城湖調節池是南水北調北京市配套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在保障北京城市用水上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北京城區西山腳下,毗鄰頤和園又增加一片如同昆明湖大小的水域實屬難得,湖區水面寬闊,周邊景色也非常秀美。
  • 雲南建成30個極小種群野生植物保護小區 67種野生植物種群得到保護...
    12月28日,記者從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獲悉,近年來,雲南持續開展極小種群物種拯救保護,截至目前,已實施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拯救保護項目120多個,建成了30個保護小區(點)、13個近地和遷地基地(園)、5個物種回歸實驗基地,巧家五針松、華蓋木、滇桐、雲南金錢槭等67種野生植物種群得到有效保護和恢復
  • 野生動植物丨雲南省極小種群物種保護成效顯著
    多個瀕臨滅絕的野生動植物種類得到有效保護,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物種群呈現穩定增長趨勢。 經過探索實踐,我省在極小種群野生動物物種保護措施和保護管理模式方面取得較大突破,亞洲象數量從150頭增長到300頭左右,滇金絲猴數量從1400隻增長至2600隻左右,西黑冠長臂猿、黑頸鶴等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物種群呈現穩定增長趨勢,旗艦動物拯救保護成效顯著。
  • 雲報觀察丨神奇的動植物在哪裡?在雲南叢林深處
    這可不是雲南第一次發現新物種雲南是中國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省份之一面積僅佔中國的4.1%卻囊括了地球上除海洋和沙漠以外的所有類型涵蓋了從熱帶到寒帶的各種生態類型各類物種種數、國家重點保護的物種種數均接近或超過中國的50%居中國之首近年來,隨著野生動植物學研究的推進
  • 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事業探索新路 亮點頻現
    深圳蘭科植物種質資源保護中心收集保存蘭科主要植物原生種700多種,栽培蘭花面積600多畝,是目前國內收集蘭花品種最多的中心。湛江神州木蘭園培植中心收集木蘭科植物9屬125種,種植木蘭科植物1560畝。曲江羅坑鱷蜥研究中心連續5年人工繁育鱷蜥獲得成功,已成功繁育鱷蜥131隻。  野生動植物資源調查監測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