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建成30個極小種群野生植物保護小區 67種野生植物種群得到保護...

2021-01-08 央視新聞

12月28日,記者從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獲悉,近年來,雲南持續開展極小種群物種拯救保護,截至目前,已實施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拯救保護項目120多個,建成了30個保護小區(點)、13個近地和遷地基地(園)、5個物種回歸實驗基地,巧家五針松、華蓋木、滇桐、雲南金錢槭等67種野生植物種群得到有效保護和恢復。

△漾濞槭

極小種群物種,是指分布地域狹窄或呈間斷分布,長期受到外界因素脅迫幹擾,呈現出種群退化和數量持續減少,種群及個體數量已經低於穩定存活界限的最小生存種群,隨時瀕臨滅絕的野生動植物種類。

△滇桐

據云南省林業和草原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保護極小種群物種及其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拯救現存物種資源,2004年雲南在全國率先提出「極小種群」保護倡議,2005年啟動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拯救保護行動。2010年,雲南省政府批准實施《雲南省極小種群物種拯救保護規劃綱要》,明確了112個保護對象。通過不懈努力,雲南省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大幅度增長,華蓋木、滇桐等極小種群植物瀕危趨勢得以緩解,野生動植物多樣性保護成效顯著。(總臺央視記者 李常明)

(編輯 隋博宇)

相關焦點

  • 生物多樣性 | 雲南建成30個極小種群野生植物保護小區 67種野生...
    生物多樣性 | 雲南建成30個極小種群野生植物保護小區 67種野生植物種群得到保護和恢復 2020-12-29 15: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雲南:保護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拯救珍稀瀕危物種
    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是指由於物種自身因素或對生境的苛求,分布區域狹窄或呈間斷分布,長期受到外界因素的脅迫幹擾,種群退化,個體數量持續減少,種群及個體數量都極少,已低於穩定存活界限,並隨時面臨滅絕危險的野生植物。2012年,國家林業局和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全國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拯救保護工程規劃(2011-2015年)》,極小種群野生植物保護成為一項國家工程。
  • 雲南推進極小種群野生植物保護 留住不為人知的美
    雲南推進極小種群野生植物保護  留住那些不為人知的美單純從數量和技術上說,漾濞槭這一物種的保護取得了初步成功。  「一方面像漾濞槭這類植物亟待保護,另一方面對這類植物又缺少相對權威的描述,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的概念實際上是被逼出來的。」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所楊靜博士說,為了便於研究、公眾宣傳和獲得國家層面的保護支持,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所積極參與,在雲南率先提出了極小種群野生物種(包括動物和植物)的概念。
  • 極小種群野生植物仍需加強保護
    野生植物是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研究表明,一種植物一般與10-30種其他生物共存,也就是說,一種植物滅絕會影響其他10-30種生物的生存。  唐志堯等的研究表明,中國極小種群野生植物豐富度最高的地方是雲南東南部、廣西西南部和海南島西南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對中國極小種群野生植物分布區的平均覆蓋率21.5%,省級自然保護區的平均覆蓋率為10.9%。有35種極小種群野生植物(佔總數的29%)未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覆蓋,有17種(14%)未受任何國家級或省級自然保護區覆蓋。
  • 近半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未納入國家保護名錄!
    但列入中國拯救保護工程規劃的120種極小種群植物中,近一半未得到國家法律上的保護,前景堪憂。日前,國家科技基礎資源調查專項「中國西南地區極小種群野生植物調查與種質保存」項目啟動會在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召開。主持這一項目的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孫衛邦向記者(www.thepaper.cn)做出上述介紹。
  • 野生動植物丨雲南省極小種群物種保護成效顯著
    多個瀕臨滅絕的野生動植物種類得到有效保護,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物種群呈現穩定增長趨勢。 經過探索實踐,我省在極小種群野生動物物種保護措施和保護管理模式方面取得較大突破,亞洲象數量從150頭增長到300頭左右,滇金絲猴數量從1400隻增長至2600隻左右,西黑冠長臂猿、黑頸鶴等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物種群呈現穩定增長趨勢,旗艦動物拯救保護成效顯著。
  • 保護全球植物遺產:極小種群野生植物(PSESP)保護計劃
    近期,為了慶祝並紀念COP15(第十五屆全球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會議)即將於2021年在中國昆明召開,國際期刊Plant Diversity(植物多樣性) 組織的「保護生物多樣性就是保護我們的未來」專輯上,他對中國極小種群野生植物(PSESP)實施的保護計劃給予了高度評價。全文翻譯如下:Peter Crane:1992-1999年,擔任芝加哥菲爾德博物館館長,負責該館的所有科學項目。
  • 北林在典型極小種群野生植物保護與恢復技術研究取得進展
    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由於分布地域狹窄,個體數量低於最小可存活種群數量,可能隨時都有滅絕的風險。保護極小種群植物的是找到它們瀕危的因素和機理,通過人工快繁增加種群的數量,並通過生境保護與恢復使它們回歸到本應屬於自己的家園中。而從保護技術的角度,建立適宜性生境科學評價體系和野外回歸技術的建立是最關鍵的環節。
  • 研究認為極小種群野生植物保護良好—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 北京林業大學林學院日前發布消息稱,研究人員研發了野外回歸技術,已在黑、吉、遼、京、魯等地建立了引種與回歸保護示範地
  • 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漾濞槭全基因組獲解析
    科技日報記者 趙漢斌漾濞槭原產於雲南蒼山西面的漾濞山谷,屬於槭樹科的楓屬植物。此屬植物在產糖、用材和觀賞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價值,同時因其種群規模小、繁殖不良和棲息地退化面臨極高的滅絕風險而備受關注。記者25日從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獲悉,該所近期已成功解析這個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的全基因組。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供圖此前《雲南省極小種群物種拯救保護規劃綱要(2010—2020 年)和緊急行動計劃》已將漾濞槭列入當地20個優先拯救保護的極小種群野生植物。
  • 雲南90%以上重要生態系統得到有效保護
    12月6日,記者從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了解到,近年來雲南省多措並舉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目前90%以上的重要生態系統得到有效保護,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亞洲象、滇金絲猴數量明顯增加,六年來兌付野生動物肇事保險金2.97億元。
  • 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極危種
    雲南藍果樹(學名:Nyssa yunnanensisW. C. Yin)是藍果樹科藍果樹屬植物,大喬木,高25-30米,胸徑約l米;樹皮深褐色,常現小縱裂;小枝粗壯。葉厚紙質,橢圓形或倒卵形,稀長橢圓形,長15-22釐米,寬8-12釐米。
  • 野生植物應享有與野生動物同等的保護地位:綠會BASE就《重點野生...
    它只長在石灰巖的巖石縫中,是最有北京特色的野生花卉,也是《北京市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中列出的8種一級保護植物之一,有重要的生態價值和科學價值。但隨著網上該物種交易的日益盛行,該物種盜採呈增加趨勢、生存威脅與日俱增,而不在國家《名錄》內使得跨區域執法困難。符合標準一(數量極少、分布範圍極窄的珍稀瀕危物種)、標準三(因過度開發利用生存受到威脅或嚴重威脅的物種)。
  •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迎來20多年首次翻新——像保護野生...
    根據生態環境部公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全國34450種已知高等植物評估結果顯示,需要重點關注和保護的高等植物10102種,佔評估物種總數的29.3%,其中受威脅的3767種、近危等級的2723種、數據缺乏等級的3612種。
  • 專家:只要幹擾少 大部分瀕危植物極小種群可恢復
    經過多年研究調查,張志翔發現,由於生物本身的特性、開花結實而影響到種群擴繁這種現象在北京是不存在的,比起自身存在的導致瀕危的生物性因子,對環境的破壞以及汙染是更重要的原因。北京市的人口壓力很大,山區又小,保護這些極小物種野生植物更是難上加難。  專家一直努力從技術手段上尋求突破,提高一些極度瀕危的物種的個體數量,為物種脫瀕提供理論參考和技術指導。
  • 省野生動物和森林植物管理站到雷公山保護區督查極小種群項目工作
    近日,省野生動物和森林植物管理站副站長朱驚毅一行3人赴雷公山保護區督查極小種群項目建設工作。雷公山保護區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楊少輝率班子成員陪同。督查組先後實地查看了保護區格頭、貓鼻嶺2處原始極小種群監測系統和指揮中心運行情況,現場查看了極小種群宣傳碑牌、雷公山保護區珍稀瀕危極小種群遷地保護、就地保護、培育保育、扦插繁殖試驗設施設備建設情況,查看了雷公山保護區極小種群植物組培工作情況,現場指導了雷公山保護區野生動物收容救護管理工作,並聽取雷公山保護區管理局就極小種群項目建設工作情況匯報。
  • 雲南野生動物種群穩定增長 怒江金絲猴數量增至500隻左右
    中新社昆明1月27日電 (記者 胡遠航)記者27日從雲南省林業廳獲悉,通過開展野生動物保護管理工作,雲南近年來不斷有新物種和新記錄發現,且野生動物種群呈穩定增長態勢。其中,滇金絲猴由1400隻左右增加到2000隻左右;於2010年底才被發現的怒江金絲猴,也不斷有新種群被發現,種群數量增至500隻左右。
  • 大熊貓野生種群增至1864隻 我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
    ,建立了佔國土面積18%的各類自然保護地,有效保護了90%的植被類型和陸地生態系統、65%的高等植物群落,85%的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群,大熊貓、朱䴉、亞洲象、藏羚羊、蘇鐵、西藏巨柏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實現恢復性增長。
  • 昆明市瀕危動植物收容拯救中心完成極小種群野生植物富民枳近地...
    下一步技術人員將定期採集富民枳的相關監測數據,認真做好項目實施的各項工作,為極小種群野生植物富民枳近地保護研究積累經驗。生長較好的一株富民枳,生長50cm《極小種群野生植物富民枳近地保護研究項目》是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昆明市林業和草原局支持,昆明市瀕危動植物收容拯救中心負責實施的科技項目。
  • 大熊貓、蘇鐵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十三五」實現恢復性增長
    新華社北京1月4日電(記者胡璐)「十三五」期間,我國有效保護了90%的植被類型和陸地生態系統、65%的高等植物群落,85%的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群,大熊貓、朱䴉、藏羚羊、蘇鐵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實現恢復性增長。  這是記者4日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了解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