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對嬰兒的認知其實很少,雖然剛出生的寶寶是一人,但他們卻很難和別人溝通,父母和家人只能通過寶寶的動作和生理狀況進行推測,由於他們不能像動物那樣做研究,所以很多結論處於一種模稜兩可的狀態。
那嬰兒是否認識自己的媽媽呢?對於這個問題,其實研究結果顯示,嬰兒大概率上是能夠認識的,但這需要一個識別過程,不是簡簡單單就能完成的。
「聽,那是誰的聲音?是媽媽在呼喚我嗎?」
嬰兒與媽媽相識的方式和大家想像的可能有出入,當他們在媽媽肚子裡7個月大的時候,聽覺系統就已經發揮作用,寶寶會對自己熟悉的聲音進行辨別。很多心理學家針對兒童聲音的識別做過很多實驗。
1)母親是否給孩子講過故事,嬰兒的反應有很大差異
寶寶在出生的前6個月裡,母親是否給孩子朗讀過一個故事,嬰兒在出生2-3天之後的反應會有明顯區別,在測試當中,寶寶對講過故事的母親會有更多好感。
2)嬰兒對自己熟悉的聲音更敏感
研究表明,嬰兒對於熟悉的聲音會更加敏感,如果媽媽經常對腹中的胎兒講話,或是講同一個故事,嬰兒在出生之後,也會對媽媽更加熟悉。
而這些研究也從側面向我們展示,嬰兒出生之後就已經能夠很快地區別聲音了,因為他們在媽媽肚子裡時,就已經對聲音有了辨別。
由於胎兒在媽媽肚子裡發育到6-7個月的時候,雖然有了視聽嗅味觸的感覺功能,但因為外界條件的阻隔,所以無法形成反射條件,自然不會在嬰兒大腦中產生思維和意識,所以此時的印象不夠深刻。
「看,那個人是誰?是媽媽在衝我笑嗎?」
在之前我們介紹過,剛出生的嬰兒是「近視眼」,他們只能看清30釐米左右的事物,而這段距離恰恰是媽媽將其抱在懷中的距離。
因此在嬰兒出生6個月之前,是很難分清人臉的,但如果孩子經常是被自己的媽媽所抱,他們多半會認為這就是自己的媽媽。
等到了6個月之後,寶寶的視力就開始向正常人轉變,那時他們就能清楚看清事物,從而辨別自己所熟悉的人。
「媽媽,是你嗎?我認出你了」—8個月大的嬰兒 開始認母
那嬰兒到底是從啥時候開始認識媽媽的呢?科學研究給出的答案是在孩子8個月左右的時間,兒童心理學家給出了一個結論,認為寶寶在8個月大的時候,就已經擁有記憶了。
此時嬰兒當看到自己熟悉的人、聽到熟悉的聲音、聞到熟悉的味道時,他們會感覺到安全感,因此,這個時候嬰兒很害怕與媽媽分離。
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專家表示,孩子在3歲之前,應該由媽媽親自撫養,因為這個過程是嬰兒認母的關鍵時期,錯過了時間,孩子長大後,就別怪他們對媽媽「無情」。
所以說,孩子認識媽媽是由多個方面集合而成的,並不像很多人想像的那樣,寶寶出生就知道媽媽是誰。
從媽媽肚子離開時,嬰兒就開始對母親的聲音開始辨別;出生後,讓他能看清的那個人,會變得更熟悉;等到8個月大時,孩子就能準確識別自己最親近的人了。
如果寶媽錯過了這段時間,孩子雖然能夠認識你,但對你的依賴程度和熟悉程度都不夠,等孩子長大後,很可能會與你變得疏遠和叛逆,那時候就不要怪孩子「無情」了。
在研究中還有一個很特別的結論,食物對嬰兒認母無法起到關鍵作用,甚至不太重要,只有更多地接觸和交流才能讓嬰兒更加熟悉,因此,對於寶媽而言,不要以為給孩子吃的就是對他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