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第十五屆中國國際軟體合作洽談會暨iWorld2017數字世界博覽會上,「成都造」機器人在「兜售」礦泉水。
□本報記者 程文雯 文/圖
在教室裡,戴上VR眼鏡上課;辦公室裡,智慧機器人會幫你送文件、運東西……8月10日,第十五屆中國國際軟體合作洽談會暨iWorld2017數字世界博覽會在成都開幕,各種新奇有趣的「成都造」智能產品讓人大開眼界。
作為首批中國軟體名城創建試點城市,近年來,成都的軟體和智能產業快速發展。AR、VR、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未來,這些產品究竟將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多大改變?日新月異的產業浪潮中,成都又該如何力爭上遊?
機器人賣水讓智能技術融入日常生活
「兩塊一瓶。」走進iWorld2017數字世界博覽會會場,一款「成都造」機器人正載著一框礦泉水,掛著價格牌,在展區通道裡來回「兜售」。只要在旁邊的袋子裡放入兩塊錢,就可以取走一瓶水。「看似普通,但這需要機器人做到路線識別、自主導航、智能規避等一系列動作。」現場工作人員介紹。
VR眼鏡、智能居家機器人、新能源共享汽車……展會現場,將前沿技術與生活的方方面面緊密結合,成為「成都智造」的一大特色。
當很多人還只用VR眼鏡看電影的時候,成都虛擬世界科技有限公司已經開始將這種技術運用到教育當中。「這套系統已在成都七中嘉祥和川師附小投用。」公司教育市場總監李學良說道。記者現場體驗一堂名為「我們的太陽系」的課程,戴上VR眼鏡後,仿佛置身宇宙,眼前的太陽系觸手可及。
「未來我們希望在教育中運用的VR還不止如此。」李學良向記者描述未來的教育場景:孩子們帶上VR眼鏡,置身於一張元素周期表前,伸出手來,抓取兩個氫元素,再抓取一個氧元素,放到一起,譁譁的流水就會從指間流過……「這樣身臨其境的教育,可能真正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創造性。」
大咖論道熊貓IP應用不能只停留在做玩偶、鑰匙扣上
技術日新月異,競爭也日趨激烈,未來成都該如何才能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
「數字說到底,無非是一個內容和技術平臺的結合,這正好是未來發展的關鍵點。」第十五屆中國國際軟體合作洽談會主論壇暨2017數字世界博覽會高峰論壇上,IDG全球常務副總裁、IDG資本全球董事長熊曉鴿這樣說。他用大熊貓舉例,「夢工廠用大熊貓形象拍出了功夫熊貓,風靡全球。」但在四川,熊貓的IP(知識財產)應用大部分還停留在做玩偶、鑰匙扣等,「成都歷史文化底蘊深厚,類似的資源還有不少,技術發展起來了,怎麼做內容、做品牌,值得好好琢磨。」
微軟大中華區副總裁滕文則在思考,如何讓微軟小冰等前沿的人工智慧技術服務成都。展會現場,封面新聞的展示內容成為最好的例證:入駐封面新聞後,會寫稿的微軟小冰成了展會中頗受關注的焦點。不僅如此,藉助微軟小冰強大的用戶和累計對話量,通過與用戶實時對話和交流,提升新聞的傳播效果。「此外,我們參與建設成都的政務雲,目前在雲計算、大數據方面也在進行更多探索,三五年內,我們會有很多人工智慧方面的進步,也希望給成都帶來更大的貢獻。」滕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