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燕魚,最多一個月可繁殖兩三窩小魚,為什麼總不成功?

2020-12-04 養魚老道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

經過了漫長的等待期,我們的熱帶魚狂歡節到來了,那就是現在這個季節,很多觀賞魚都會在這個季節裡開始大量繁殖,當然了,在氣溫最高時節,它們的繁殖也可以戛然而止,因為水溫如果超過了30度以上,很多熱帶魚就不會繁殖了,我們也是需要合理控溫的。

但是從室外溫度達到了二十四五度以上並且恆定,只要是已經成年的熱帶魚,包括燕魚、七彩、菠蘿、地圖、紅尾皇冠等,它們都可以有效地感知到氣候的變化,開始大量發情。

我們這裡指的並非專業魚房和魚場,人家的條件擺在那裡,任何的觀賞魚都可以常年繁殖。

而很多的普通魚友並不具備這種條件,那麼,在這個觀賞魚繁殖期到來的季節,我們如何能很好地繁殖燕魚呢,真的是很難嗎?

好的燕魚種魚是一定要經過篩選的,別以為隨便兩條燕魚,就可以很好地看護幼魚

我們要注意的第一個問題,就是一定要明白:觀賞魚是有各自脾氣和性格的,這是很多魚友之所以燕魚繁殖不成功的主要原因。

有些新魚友喜歡購買種魚,原因很簡單,看到這對種魚在人家那裡繁殖的已經很好了,所以買回家飼養繁殖,但是這種購買方式會牽扯到很多不確定性,首先作為種魚,能夠達到那個狀態,一定是非常適應了人家的水質和環境,因此才可以把它們的繁殖工作達到極致。

但是到了我們這裡之後,一切就要看它們高不高興了,甚至於有些情況下,可能是淘汰的種魚,再說句不好聽的,即使中途換魚,我們根本也看不出來。

另外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即使是一對種魚,它們的發情期也會有先後,之間存在各種矛盾,只有它們的所有心理壓抑徹底消除,它們的配合才會達到最佳。

因此來說,繁殖燕魚還是從小苗或者亞成養起,然後根據它們的狀況和反應逐步淘汰,最後才能選購到一對好的種魚。

換句話說就是,這些燕魚已經完全適應了我們的水質和環境,還有主人,即使主人把它們倒來倒去,它們也沒有多少恐懼,而且大魚不吃小魚,完全不用主人管理就可以把小魚帶起來,這才是真正的一對好燕魚。

飼養水體要大、密度不要太高,營造打對氛圍和設置產卵桶或者水草

當我們飼養的燕魚成年以後,大約是一年魚齡,一般的飼養魚缸長度在一米左右,飼養密度在五六對之間就可以了,為了操作方便,可以不必造景。

如果不想讓它們無緣無故把魚卵產在了缸壁上,我們可以採取花盆種植水榕、皇冠草等寬葉水草,而且這種做法,魚卵是隨時可以拿出單獨孵化的,不過剛開始幾窩最好不要去動。

設置產卵桶也不是不可以,但是絕對沒有寬葉水草要好。

因為我們不是大量繁殖,只是個人飼養愛好,完全不必購置產卵桶,一般的五對燕魚,放置兩棵皇冠草或者三棵水榕就足夠了,為的就是讓它們搶奪地盤,儘快成對,如果是產卵桶的話,可以放置兩到三個。

這些水草的養護極為簡單,幾乎不必管理,但是葉子多寬、離水面多高的那片葉子燕魚才會上去產卵,這就要看個人經驗了,一般的可以參考產卵桶的中部位置高度為準。

還有很多魚友會糾結於燕魚的產卵水質,或者說是魚卵不受精需要添加藥物等問題。

實質上這些問題的根源,就在於燕魚的心理問題,過去飼養燕魚,我們這裡都是自來水,根本沒有人去關注水質的軟硬度的,它們也能順利繁殖,並且產卵量和孵化率比起現在要高很多。

也就是說,什麼問題都有一個適應期,只要是親魚感覺到絕對的適應,一切都不是問題。

當然了我們是可以適當使用些軟水飼養燕魚的,但也沒必要去整天又是檢測又是軟水機的,差不多即可,這個不是重點問題,或者說關係其實並不大,我們這裡指的是普通的燕魚。

第一窩魚,如果是混養的,就讓它們在原缸生產,不要手賤去動了

第一窩魚苗對於很多新魚友來說感覺非常重要,事實上對於成年燕魚才是最重要的,有助於培養它們對於魚卵和魚苗的認識,以及它們看護魚卵的熟練程度,如果我們觀察到位,是可以提前把打對的燕魚給提出來的。

如果沒有那個觀察力,不如就讓它們在原缸自己看護、自己生產就可以了,一般的由於燕魚的雌雄發情期有所差異,第一窩魚卵會以失敗告終,但最好我們還是要把它們原缸隔離,給它們一個穩定的心情,這樣以後就比較好辦事了,可能第三四窩就會成功。

有些燕魚攝食魚卵並不是故意的,而是由於不認識、別的魚侵入、感覺環境不安全,小魚苗有危險,等等這些原因導致它們把魚卵吃掉了,一旦吃習慣了,這個事情就很不好辦了,原缸隔離一定是最好的辦法,並且要給它們預留至少三分之一的空間。

可能第二窩或者第三窩,小魚苗就降生了,然後它們自己有了充足的看護孩子經驗,我們就可以單獨把它們提到繁殖缸繁殖,這都是我們在自家飼養燕魚最好的辦法,其他觀賞魚大致也都一樣。

即使是提到了繁殖缸,最好也要把它們所熟悉的產卵桶或者水草一併提走,這樣它們很快就會熟悉環境。

大批量繁殖,單獨提罐不是不可以,但是我總感覺我們孵化,永遠沒有大魚看護的好

有些魚友比較性急,非要把產卵桶或者水草提出來,讓魚卵單獨孵化,這也不是不可以,這樣的做法會有利於燕魚親魚很快再次繁殖,但小魚苗的出魚率或者成長的速度,未必會比有大魚看護的時候更快,這個是肯定的。

關於魚苗的餵養問題,以及到底能和親魚待在一起多長時間,這也是要看親魚脾氣的,比如說有些親魚既可以帶小魚也可以繼續繁殖下一窩,而有些親魚就會有所捨棄,這個全靠我們自己平時的觀察和對於自己燕魚的性格的了解。

換句話說,繁殖燕魚什麼最重要?不是水溫、不是水質,那些東西只要需要,都可以立刻調理明白的,關鍵點在於燕魚親魚的心情穩定。

只要它們的心情穩定,雄魚到了發育年齡,哪裡會有那麼多不受精的魚卵呢?

只要它們的心情穩定,個別白卵都會被有效剔除掉。

它們的胸鰭有效地扇一下,比起多少氧氣泵都管用,比起多少慶大黴素都有效。

可惜的是,很多魚友根本不注重自己的觀賞魚,心情和環境穩定的培養,而把所有的責任都歸結於水質軟硬度不對勁了、魚卵發黴是因為防黴藥物不夠了,只要這窩魚卵報廢了,立刻就去更換雄魚……

等等這些我們自己想當然的問題,新魚友們都很注重。

為什麼魚場裡需要做這些工作呢?他們是沒有時間關注這些的,親魚看護不好就單獨孵化或者直接淘汰掉,因為規模化養殖,魚缸較多,菌類自然也多,所以才需要防黴,這是完全不同的兩種飼養模式。

所以說,在這個熱帶魚繁殖最好的季節,我們可以拿自家飼養的燕魚開始練手了。

主要是為了鍛鍊自己的觀察力,怎麼能最快的速度分出來已經成對的親魚,仔細觀察它們是如何看護小魚的,哪一條脾氣好,哪一條脾氣壞,觀察魚卵幾天能出,親魚有何表現,它們出現什麼肢體語言證明心理壓抑?這些才是我們應該關注的重點。

一缸好水,魚缸的水質本來已經很穩定了,水溫也適合,為什麼還要去下藥防黴,或者胡亂調理呢?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燕魚(神仙魚)繁殖方法攻略
    不知道該怎麼入手?……那麼您可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水族總管」,相關文章每天向您發送)        有魚友留言問燕魚(神仙魚)繁殖攻略,在這裡小編整理了一些關於燕魚繁殖的方法:        正常情況下一般雌魚8-10月齡,開始進入成熟期,雄魚成熟期比雌魚慢2-3個月。
  • 燕魚的繁殖條件
    燕魚的繁殖條件首先要等到親魚年齡達到6至8個月,這時能夠看出,額頭較高,肚子扁平,體積較大的是公魚,而額頭扁平
  • 一個魚缸裡能不能有幾對燕魚同時進行產卵繁殖?
    題目疑問來自一位鐵粉魚友,這裡小魚兒在回答之前,不妨我們先對神仙魚燕魚做以下簡單了解根據魚友的提問,我們只做針對性解釋。談到這裡這種慈鯛科神仙魚,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性,既在繁殖期間,公魚和母魚有自行配對,確定「戀愛」關係後它們會對魚缸某一處強行霸佔,進行下一步的產卵孵化任務。說到這裡還真的不得不佩服給此魚命名的人,似乎也只有養過燕魚的人才能夠更體會到,燕魚本身所散發出的詩情畫意。比如燕魚的體型形態在魚缸裡翩翩起舞的遊姿樣子,真的像極了飛翔的燕子。
  • 混養魚缸觀賞魚繁殖,到底如何去做比較好,比如迷你鸚鵡魚和燕魚
    另外總有魚友問道說迷你鸚鵡魚大魚吃小魚的問題,這個在一開始有可能是不可避免的,假如說以後,我們可以觀察一窩兩窩的,等到三窩以後大魚還繼續吃的話,我們就乾脆在下一窩時,單獨把小魚提出來孵化就可以了,這個也不用費什麼勁,注意水溫水質就沒有問題,也不用打氧,也不管理,到時候小魚自己就遊出來了。
  • 為什麼觀賞魚已經成對,它就是不繁殖?一個小問題被我們忽略了
    可它們為什麼就是不進入狀態呢,為什麼總是不去繁殖,這不是很奇怪嗎?原因就是在很多細節上我們忽略了。需要軟水的,我們當然也要準備,否則可能永遠不出魚,但是這並不代表它們不產卵啊,以前我也嘗試過金菠蘿、燕魚、七彩、羅漢的繁殖,它們未必都需要大量的軟水,只是金菠蘿似乎較難,需要兌蒸餾水而已,普通的七彩、燕魚,甚至於羅漢魚對此也未必在意,至少它是能夠出魚的,不過是魚卵孵化率的多少罷了,有可能一條小魚也不出
  • 慈鯛科觀賞魚繁殖失敗,一定是水質偏硬的原因嗎?
    為什麼提到這個問題,是因為養魚老道曾經就這麼玩過,當時是要繁殖金菠蘿魚而條件有限,那個年代也不知道什麼沉木、欖仁葉之類的東西,唯一能用的上的就是蒸餾水了,而且效果比較快,也很便宜。像繁殖能力超強的,紅尾皇冠、地圖魚、藍曼龍魚,繁殖它們根本不必去過於在乎水質軟硬的問題,照樣也能夠有很高的孵化率和成活率,這其中可能還有一些基因的問題吧,對於這些觀賞魚像我們這裡的水質,根本不用去調水繁殖。普通的經過晾曬的自來水就能夠繁殖的很好,我曾經記得有一個魚店老闆,當我在店裡繁殖燕魚成功的時候,他反而繁殖不出來,他就有點不好意思了。
  • 燕魚飼養新手必讀
    詳解燕魚的繁殖方法 有很多魚友在網上討論燕魚的繁殖,斷斷續續很不全面,也有一些介紹燕魚繁殖的文章,也都不太詳細
  • 為什麼燕魚可以低溫飼養,七彩就不行,它們最低飼養溫度是多少?
    我們飼養的七彩還不錯,一個是因為都是自己繁殖的小魚苗,它們本來在這一個夏天,就一直順應溫度自然變化來飼養的,畢竟現在還不到加溫的時候,不過已經很快了。再一個就是,我們投餵的是魚蟲加上魚蝦漢堡,牛心基本上已經不餵了,所以溫度稍微下降也無大礙。
  • 為什麼購買的燕魚,經常出現整缸暴斃,原因在哪裡?
    一般情況下,燕魚出現的外寄的情況不多,但是,如果發現成年燕魚,有體表的坑窪現象,幾乎是有一條算一條,在很短的時間內,直接就是暴斃而亡,這個只是我的一點實踐經驗。那麼,剩下來最為嚴重的問題,就是燕魚的體型過於瘦弱,魚鰭不展,這樣的燕魚基本是養不活的,一旦稍微投餵點食物,也就瞬間腸炎、腹水或者脫肛了,尤其是墨燕。
  • 不要小瞧小小的燕魚,有時候它們的攻擊力也超強!
    在觀賞魚的世界中燕魚說你是絕對的老實人了,但是它們要是發起火來,那是什麼魚都要敢去咬上兩口的,有時候還會攻擊主人,這是為什麼呢?燕魚雖然是性格溫順的一種熱帶魚,但是當燕魚成年之後,它們也是永遠戰爭不斷的,並且燕魚的每次戰爭都會有它們足夠的理由。
  • 繁殖觀賞魚總想等著別人教?談談虎皮魚、金菠蘿,我的繁殖經歷
    如果說我們能夠搜索到虎皮魚的繁殖視頻,或者說即使是手把手教你,你能不能繁殖成功,依然還是個未知數。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假如你不去親自實踐,一切都是多餘。我最早繁殖成功的是燕魚,這個當然有些投機取巧了,那是因為我爺爺早就繁殖成功了,所以我們祖孫三代當然都學會了,之後我又繁殖的是,和燕魚八竿子也夠不著的鬥魚,但是好在書中有點介紹,說是這個東西是產浮性卵,而且雄魚護小魚,其他的知識都是一掠而過,全部要靠我們自己根據繁殖燕魚的經驗往上面去套
  • 普通燕魚入缸後就成群暴斃,這種觀賞魚,為什麼如此難養?
    小魚吃不飽、大魚吃不飽、大小魚吃不飽,過度飢餓,一餵就死這就牽扯到我們選魚的問題了,這是我們飼養燕魚之所以暴斃的第一大原因,尤其是成批死亡。一般情況下,燕魚出現的外寄的情況不多,但是,如果發現成年燕魚,有體表的坑窪現象,幾乎是有一條算一條,在很短的時間內,直接就是暴斃而亡,這個只是我的一點實踐經驗。
  • 為什麼有些觀賞魚可以輕鬆爆缸,繁殖力超強,而有的就不行?
    有的魚友會說,不對,像是藍曼龍魚、鬥魚、燕魚、七彩甚至於斑馬魚、虎皮魚、三湖魚、紅尾皇冠等等都是可以輕鬆爆缸的,為什麼大多數魚友做不到呢?做不到是一個原因,有些魚友也是不愛去搞這個觀賞魚繁殖,因為太累。我們首先看看為什麼很多觀賞魚不能夠飼養到爆缸?
  • 為什麼說繁殖迷你鸚鵡魚,比飼養孔雀魚更能鍛鍊我們的養魚水平?
    似乎又激起了一點我養魚的小興趣,而對於室外水池中的孔雀魚苗,雖然已經提不起來我的什麼興致了,但是看著它們在蓮葉浮萍中數量越來越多,漸漸的發色長大,總比沒有什麼欣賞要好吧?那麼孔雀魚和迷你鸚鵡魚相比,它們兩個哪種更容易飼養,哪一種又更容易繁殖呢?
  • 和孔雀魚相比,燕魚有何飼養難度?
    如果不想繁殖燕魚的話,中性水質和弱鹼性水質,也可以飼養好燕魚的,以前我們飼養燕魚也都是使用的普通自來水或者井水,那也是一樣飼養的,當然了硬度不能太大,目前也不太會有這樣的水質出現了。如果說繁殖燕魚的話,還是以弱酸性水質為好。飼養燕魚的正常水溫一般在二十四五度為佳,繁殖水溫可以高上兩三度。再者燕魚比較喜歡新水。
  • 神仙魚和七彩神仙魚相比,哪個更容易繁殖,各有什麼優缺點?
    2、燕魚的產卵缸稍微的小點、大點都沒有什麼問題,產卵桶也可以是適當的縮小一個型號,另外燕魚繁殖也可以用其他的產卵物代替,一片玻璃、塑料墊板、泥瓦片、寬葉水草都是可以的。四、魚卵孵化1、只要是水質保證足夠的清新,酸鹼度基本符合要求,在魚卵孵化這一塊它們都是不必過於擔心的,很多魚友之所以不成功,大多數有可能是親魚並未完全成熟或者並未學會繁殖技巧,最後就是水質的問題了。
  • 慈鯛科熱帶魚繁殖時,魚缸需不需要加過濾,我們又該如何去選擇?
    一、魚缸的大小和水體的大小不一樣因為大多數魚友在繁殖觀賞魚的過程中,自己的條件不是那麼完備,我們比如說繁殖七彩或者燕魚,事實上50-60釐米的繁殖缸都可以,但是方缸和長方形的魚缸還不一樣,魚缸的高度和寬度也不一樣。
  • 關於七彩神仙魚繁殖,其實有很多的小秘密!
    七彩神仙魚不同與燕魚,因為很多魚友飼養燕魚可以直接購買成年魚,回家基本上就可以直接搞繁殖了,雖然燕魚相對於七彩來說,也會有雄魚性成熟的滯後期,但是沒有七彩神仙魚這麼明顯,比如說養魚老道的這對紅財神七彩,母魚產卵了,公魚自己還在一旁玩耍,遇到這種情況我們有沒有什麼比較好的方法來對待呢?
  • 新手養殖燕魚,可以從這些品種著手!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許多魚友很喜歡燕魚,但是一直都養不好,其實燕魚的飼養遠沒有大家想像得那麼複雜,唯一的要求就是我們一定要挑到好魚,這才是能夠養好燕魚最關鍵的一步,再一個就是我們可以選擇一些比較容易飼養的品種,而且最好是從小養起。
  • 燕魚的飼養難點,和孔雀魚有相似之處,某些問題需要格外注意
    如果不想繁殖燕魚的話,中性水質和弱鹼性水質,也可以飼養好燕魚的,以前我們飼養燕魚也都是使用的普通自來水或者井水,那也是一樣飼養的,當然了硬度不能太大,目前也不太會有這樣的水質出現了。如果說繁殖燕魚的話,還是以弱酸性水質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