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心臟起搏器失靈,誰能想到會發生這樣的事兒?

2021-01-10 麻醉MedicalGroup

在手術中,如果不發生大失血或者罕見致命併發症的情況下,麻醉醫師是非常有信心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尤其是近些年一些先進監測設備的研發,更是讓麻醉醫師有如利劍在身。

在過去,人一旦心臟出現問題,別說手術了,就是能好好活著都是一種奢望。然而,當科學家研製出人工心臟起搏器之後,像傳導阻滯這類嚴重心臟病已不再困擾大家。

下面,我們來簡要了解一下這個挽救無數人生命的醫療儀器:

人工心臟起搏器,主要包括脈衝發生器、起搏電極導線、陽極和陰極組成一對電偶以及電迴路等結構。

這是人工心臟起搏器的外觀:

這是人工心臟起搏器的體內部分安裝位置:

近些年,隨著專家共識的幾經修改,有關必須人工心臟起搏器的情況是非常統一的。也就是說,當出現下列情況時,必須安裝心臟起搏器,否則隨時會發生心臟停搏的情況而危及生命:

1.完全性房室阻滯伴有暈厥發作或心功能不全者;

2.先天性完全性房室阻滯伴有嚴重的心動過緩者;

3.症狀性二度Ⅱ型房室阻滯者;

4.症狀性二度Ⅰ型房室阻滯伴有血液動力學不穩定者(心率不穩定或者血壓不平穩);

5.病態竇房結症候群;

6.藥物引起的症狀性心動過緩而又不能停用藥物者;

7.雖無症狀但心率持續低於40次/分或心搏間歇大於3秒者;

8.心房顫動、心房撲動或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合併完全性或高度房室阻滯或心動過速終止時有>3秒的室性停搏者;

9.雙束支阻滯伴有間歇性完全性阻滯或暈厥發作者;

10.雙束支及三分支阻滯伴有二度Ⅱ型阻滯者;

11.持續的不可恢復的完全性或高度房室阻滯者;

12.原位心臟移植後,供心出現明顯竇房結功能低下及完全性房室阻滯者;

13.頸動脈竇過敏症候群的心臟抑制型反應具有臨床症狀者。

可以說,從專業上幾乎覆蓋了各種安裝起搏器的可能。但就是這樣,我們也不能說萬無一失或高枕無憂。因為,儀器設備也有壞的時候。

在臨床工作中,我也一直告誡科裡的年輕醫生:每天一定要養成檢查機器和設備的習慣,保不準哪一天就壞了。更為嚴重的是,可能就壞在手術當中。如果沒有及時發現,可想而知後果是什麼。

就在前幾天,手術室推進來一位術前安裝人工心臟起搏器的患者。手術本身並不大,但考慮到麻醉風險,還是讓她安裝了起搏器。由於她患有病態竇房結症候群,也就是上面第五條,醫生為她安裝了永久起搏器。因此,科裡大夫似乎一點壓力沒有的上陣了。

然而,就在把她側身安置在手術床上後,監護儀上忽然報警了。寬大的脈搏血氧飽和度波形,幾乎直接提示心臟出了問題。科裡的年輕大夫還在那裡不緊不慢的粘緊電極貼和調試監護儀,似乎一點沒有感受到風險即將來臨。我立刻喊道:把患者翻回來,平放在手術床上。

隨著患者平放在手術床上,監護儀上又重新出現了起搏器心電圖。此時,科裡的年輕大夫還以為是翻身接觸不良導致的。我提醒她道:給心內科打電話,讓他們來檢查起搏器。畢竟,還是他們管理起搏器專業;另外,一旦確實是起搏器故障,他們也會及時採取有效救治方案。

心內科大夫來了之後,正常的檢查也沒有發現特別異常。直到我們再次把患者側身的時候,起搏器心電圖再一次消失,我們才明白:起搏器的電極脫落了。確切的說,屬於接觸不良的狀態。

經過和家屬的緊急溝通,決定重新安置起搏器後再手術。

事後,科裡的年輕大夫直呼「好險」!

再一次提醒,再好的儀器也有壞的時候!一定要提前檢查儀器設備,術中隨時觀察儀器狀態。

參考文獻:

1.姜會蘭. 永久性人工心臟起搏器植入術後併發症原因分析及健康教育對策[J]. 現代醫藥衛生, 2014, 30(004):503-504.

2.呂振祺, 李斌和, 郭曉傑,等. 心臟臨時和永久性起搏器綜覽[J]. 國際護理學雜誌, 2004, 23(005):213-214.

3.瑩, 劉偉, 王建利,等. 永久性心臟起搏器植入應該注意的問題[J]. 中國醫藥導刊, 2006, 8(006):405-407.

相關焦點

  • 中國首例「小動物心臟起搏器植入術」在深圳完成!
    人工心臟起搏器植入術是治療緩慢性心律失常(如病竇症候群、房室傳導阻滯)最有效的手段。現就本病例,作以簡要的說明及延展探討。當患寵自身的心率低於起搏器的基礎頻率時,起搏器可感知並按時發放電脈衝刺激心臟收縮。當患寵自身心率超過起搏器的基礎頻率時,起搏器也可感知到抑制電脈衝的發放。
  • 爹爹頭暈眼黑腳軟 竟因心臟跳太慢 心動過緩需植入起搏器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劉迅 通訊員王紫)69歲老人總是頭暈、眼發黑,全身無力,一做檢查才發現竟是因為心臟跳得太慢。武漢協和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醫師張馮筱提醒,心跳過快、過慢都不行,不要因對起搏器抗拒而延誤治療。近來,69歲的王爹爹總覺得頭暈眼發黑,走路沒力氣,爬樓梯還有點胸悶喘氣。
  • 神奇的心臟備用「小馬達」!膠囊起搏器為六旬大爺保駕護航
    一粒2克重的膠囊就可以監測人體的心臟跳動,當心臟停跳時立即給予起搏治療.......聽起來有那麼點不可思議,不久前,這粒「神奇」的膠囊就為六旬老人解決了大煩惱。近日,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心血管內科智宏副主任醫師團隊,成功在患者體內植入無導線起搏器,不僅讓患者避免了傳統起搏器的感染風險,還為不定時「罷工」的心臟保駕護航。
  • 「人工水母」在美問世
    」,它經電脈衝刺激能像真實水母一樣自由遊動。這類幼年水母不像成年水母那樣擁有很多纖維狀的觸手,而是擁有8個用於運動的臂狀結構,這樣的結構特點能夠相對簡化仿生的難度。論文作者首先對真實水母的生物結構、運動特性等特徵進行了分析,然後利用一種稱為聚二甲基矽氧烷(PDMS)的人工聚合材料作為這種人工水母的「骨架」,這種材料具有相當的柔韌性,是模擬水母遊動時肌肉運動的理想材料。
  • 多項醫療新技術在寧亮相 植入心臟起搏器病人也可接受磁共振檢查
    中國江蘇網9月17日訊(記者 陳曉春)9月14日—15日在南京舉行的中華醫學會心電生理和起搏分會第十次學術年會上,全球領先的醫療科技公司美敦力展示了一系列心律失常防治醫療新技術及其價值,它們包括可以與核磁共振兼容的起搏器SureScan?
  • 美敦力獲批世界首款可接受MRI掃描起搏器
    這標誌著植入式心臟設備發展歷史上的一個重大裡程碑。  「磁共振成像是一種貴重的醫療診斷工具,可用於許多常見疾病,但截至目前為止,植入心臟起搏器的患者被禁止接收MRI掃描」,美敦力公司心臟節律疾病業務副總裁Alain Coudray博士說,「美敦力公司認識到現今病人需求的複雜性,將繼續推動先進心臟起搏器技術和其他設備的發展,使病人得到最佳的醫療護理。」
  • 心臟為什麼總是亂跳?是不是該去做個心電圖?
    醫生告訴我,每當發現心臟亂跳的時候,做個心電圖,或許能發現問題。這次剛到醫生您這裡,我心臟又不亂跳了。這個陣發性的心臟亂跳,發作起來,沒一點規律,我都來了很多次了,總是逮不住這個潛入家裡的『小老鼠』」。
  • 七旬老人主動脈狹窄成縫隙,醫生5秒鐘完成心臟人工瓣膜置換
    但隨著國產的TAVI產品獲國家藥監局的審批,獲得生產及銷售許可,利用經導管人工生物主動脈瓣置換術(TAVI)開始在我國開展,據悉,近日,中山一院多學科專家聯合攻關,利用經導管人工生物主動脈瓣置換術(TAVI)就成功為一名74高齡的心臟瓣膜病患者植入人工瓣膜。
  • 地精起搏器:懷舊服工程專業救人的六脈神劍
    提到工程專業,大家能夠想到的多是殺人利器如各種槍械、能量反射器、炸彈手雷,或是逃命佳品,如火箭靴、降落傘、傳送器等。但工程專業裡面也有救人的神器,那就是地精起搏器,魔獸世界懷舊服中有【地精起搏器】和【地精起搏器XL型】兩種。下面,我們一起來聊聊。
  • 如果你能夢到未來發生的危險事兒,你會去阻止嗎?我會
    這是問媳婦兒的話,最近二碩要回歸了,忍不住翻出了他的《當你沉睡時》來刷劇,一番離奇的夢境下來,讓自己忍不住問了自己,如果我夢到未來可能發生的危險事兒,我會去阻止它發生嗎?媳婦兒的回答毫不猶豫,我會。我呢?我猶豫了!
  • 央視炮轟過度醫療:1個病人超過3個心臟支架
    醫院的臨床醫生已經給一位下肢不舒服的病人開好了手術單:下肢血管手術及安裝心臟起搏器。.   「他的心率是60次以上,又是整齊的,怎麼可以就說安心臟起搏器。」蘭醫生認為過分了。幾經猶豫之後,蘭越峰決定將真實的檢查結果交給臨床科室。最後這位患者沒有做手術就出院了。蘭越峰卻被叫到院長辦公室。
  • 心臟也有生物鐘
    近日,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在《心率學》雜誌上發表新研究,找到了夜晚心跳變慢的主要原因,發現心臟也有「生物鐘」。長期以來,迷走神經被認為是導致夜間機體心率變慢的主要原因。迷走神經是心臟自主神經系統中的一種,遍及包括心臟在內多種臟器。研究人員首先對小白鼠進行對比實驗,發現小鼠的平均心率晝夜差異與運動無關。
  • 全國首例寵物犬心臟介入手術在深圳成功實施
    近日,全國首例寵物永久性心臟起搏器植入術在深圳成功實施,對於寵物的心臟病的治療研究起到突出的示範性作用。 10月28日下午,2020年第一屆華南區小動物心血管介入技術研討會在深圳農業科技大廈舉行。深圳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疫控部部長譚理琦、深圳市寵物醫療協會會長喻信益及深圳寵物醫療行業相關專家、學者參加了研討會。
  • 一個巴掌大的黑盒子,能做什麼?能救命!
    一次1500公裡之外的治療喀什第一人民醫院心律失常科主任依馬木面前,放著一臺白色的儀器,這是起搏器術後程控儀,負責讀取和操控植入人體心臟起搏器。白色線纜一頭連著程控儀,另一頭的探頭則貼在努爾大叔胸口,屏幕上彎曲的心電圖、大大小小的數字,是大叔的"心臟"在說話。
  • 【曙光·科普】了解心臟十二時辰——Holter
    心電圖大家已經非常熟悉了,它可以及時發現心血管疾病裡最常見的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或者是心臟肥大等等的現象。可問題是「抓不到」該怎麼辦?如果有一個可以在身上背著的機器,能隨時跟蹤你的心跳,這樣當你心慌的時候,我們就能把原因給「抓」住了。所以「動態」兩個字非常重要!要說到Holter這個名字的由來,其實是發明這個機器的醫生的名字——Norman J.Holter。
  • 心臟醫生說:這樣的心率長壽
    那麼我們的心臟跳動到底是快好,還是慢好?我說:我們的心臟在一定範圍內,該快則快,該慢則慢,這樣的心臟才能長壽。就好比一個發動機,在城裡跑,車多人多,那麼跑個40邁就行;上了高速,這個車跑120才行;回到地下車庫幾邁就行。這才是正常的一個汽車發動機。
  • 這家人工心臟企業要做中國人的「中國心」
    除了ECMO外,心室輔助裝置(VAD)也是體外生命支持中的重要設備,心室輔助裝置是將心房或心室的血液引流到輔助裝置,通過血泵升壓後,再回輸到動脈系統,起到部分或全部替代心臟做功,維持血液循環的作用。VAD設備可以分為體外人工心臟和體內人工心臟。體內人工心臟用於終末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長期替代其心臟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