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術中,如果不發生大失血或者罕見致命併發症的情況下,麻醉醫師是非常有信心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尤其是近些年一些先進監測設備的研發,更是讓麻醉醫師有如利劍在身。
在過去,人一旦心臟出現問題,別說手術了,就是能好好活著都是一種奢望。然而,當科學家研製出人工心臟起搏器之後,像傳導阻滯這類嚴重心臟病已不再困擾大家。
下面,我們來簡要了解一下這個挽救無數人生命的醫療儀器:
人工心臟起搏器,主要包括脈衝發生器、起搏電極導線、陽極和陰極組成一對電偶以及電迴路等結構。
這是人工心臟起搏器的外觀:
這是人工心臟起搏器的體內部分安裝位置:
近些年,隨著專家共識的幾經修改,有關必須人工心臟起搏器的情況是非常統一的。也就是說,當出現下列情況時,必須安裝心臟起搏器,否則隨時會發生心臟停搏的情況而危及生命:
1.完全性房室阻滯伴有暈厥發作或心功能不全者;
2.先天性完全性房室阻滯伴有嚴重的心動過緩者;
3.症狀性二度Ⅱ型房室阻滯者;
4.症狀性二度Ⅰ型房室阻滯伴有血液動力學不穩定者(心率不穩定或者血壓不平穩);
5.病態竇房結症候群;
6.藥物引起的症狀性心動過緩而又不能停用藥物者;
7.雖無症狀但心率持續低於40次/分或心搏間歇大於3秒者;
8.心房顫動、心房撲動或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合併完全性或高度房室阻滯或心動過速終止時有>3秒的室性停搏者;
9.雙束支阻滯伴有間歇性完全性阻滯或暈厥發作者;
10.雙束支及三分支阻滯伴有二度Ⅱ型阻滯者;
11.持續的不可恢復的完全性或高度房室阻滯者;
12.原位心臟移植後,供心出現明顯竇房結功能低下及完全性房室阻滯者;
13.頸動脈竇過敏症候群的心臟抑制型反應具有臨床症狀者。
可以說,從專業上幾乎覆蓋了各種安裝起搏器的可能。但就是這樣,我們也不能說萬無一失或高枕無憂。因為,儀器設備也有壞的時候。
在臨床工作中,我也一直告誡科裡的年輕醫生:每天一定要養成檢查機器和設備的習慣,保不準哪一天就壞了。更為嚴重的是,可能就壞在手術當中。如果沒有及時發現,可想而知後果是什麼。
就在前幾天,手術室推進來一位術前安裝人工心臟起搏器的患者。手術本身並不大,但考慮到麻醉風險,還是讓她安裝了起搏器。由於她患有病態竇房結症候群,也就是上面第五條,醫生為她安裝了永久起搏器。因此,科裡大夫似乎一點壓力沒有的上陣了。
然而,就在把她側身安置在手術床上後,監護儀上忽然報警了。寬大的脈搏血氧飽和度波形,幾乎直接提示心臟出了問題。科裡的年輕大夫還在那裡不緊不慢的粘緊電極貼和調試監護儀,似乎一點沒有感受到風險即將來臨。我立刻喊道:把患者翻回來,平放在手術床上。
隨著患者平放在手術床上,監護儀上又重新出現了起搏器心電圖。此時,科裡的年輕大夫還以為是翻身接觸不良導致的。我提醒她道:給心內科打電話,讓他們來檢查起搏器。畢竟,還是他們管理起搏器專業;另外,一旦確實是起搏器故障,他們也會及時採取有效救治方案。
心內科大夫來了之後,正常的檢查也沒有發現特別異常。直到我們再次把患者側身的時候,起搏器心電圖再一次消失,我們才明白:起搏器的電極脫落了。確切的說,屬於接觸不良的狀態。
經過和家屬的緊急溝通,決定重新安置起搏器後再手術。
事後,科裡的年輕大夫直呼「好險」!
再一次提醒,再好的儀器也有壞的時候!一定要提前檢查儀器設備,術中隨時觀察儀器狀態。
參考文獻:
1.姜會蘭. 永久性人工心臟起搏器植入術後併發症原因分析及健康教育對策[J]. 現代醫藥衛生, 2014, 30(004):503-504.
2.呂振祺, 李斌和, 郭曉傑,等. 心臟臨時和永久性起搏器綜覽[J]. 國際護理學雜誌, 2004, 23(005):213-214.
3.瑩, 劉偉, 王建利,等. 永久性心臟起搏器植入應該注意的問題[J]. 中國醫藥導刊, 2006, 8(006):405-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