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國外心肺設備壟斷!這家人工心臟企業要做中國人的「中國心」

2021-01-15 動脈網

1月11日,蘇州心擎醫療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心擎醫療」)完成億元B輪融資,由北極光創投領投,蘇高新創投跟投,老股東國仟創投、安吉雲朔、泰煜投資繼續支持。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現有多個產品線的研發、臨床試驗及生產擴張投入。

心擎醫療於2017年5月在蘇州高新區成立,主要研發針對急性心源性休克、心臟術中循環保護、急重症器官衰竭患者等臨床場景下的體外生命支持設備。公司現階段主產品線包括微創介入式人工心臟、體外全磁懸浮人工心臟、新一代體外膜肺氧合系統(ECMO)等。心擎醫療分別於2018、2019年完成天使輪與A輪融資。天使輪由國仟創投領投、泰煜投資跟投。A輪由冪方資本領投、華泰大健康基金與國仟創投跟投。

心擎醫療由海內外頂尖人工器官技術專家以及國內一流臨床機構組成。創始人暨執行長徐博翎博士有近14年人工心臟研發經驗,是國家重大人才項目青年專家、蘇州大學特聘教授,同時是有近30年歷史的人工心臟權威組織——國際機械循環輔助協會(ISMCS)的首位華人委員(Board Member)。技術專家團隊包括德國亞琛工業大學心血管工程研究所領頭人、磁懸浮全人工心臟BiVACOR設計者、英國劍橋大學電力電子與電機設計專家等,全方位掌握了包括磁懸浮、計算流體力學、機電一體化等系統性技術。為保證產品切實解決國內臨床需求痛點,心擎醫療全產品線在研發早期就與國內心外科、心內科、重症醫學領域頂尖專家,包括上海中山醫院心內科葛均波院士團隊、武漢協和醫院心外科董念國教授團隊聯合研發,力求精準開發中國患者急需的臨床產品,併科學有效地推動各產品線的臨床試驗與應用。

對標市值147億美金獨角獸Abiomed,心擎致力打造中短期生命支持的平臺式解決方案

今年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之下,整個社會開始關注到ECMO這一體外生命支持(Extracorporeal Life Support, ECLS)設備。受到廣泛關注的ECMO是體外生命支持的一部分,體外生命支持是針對心肺功能衰竭患者使用機械設備,提供數天到數月心肺功能支持(部分或者全部)的一種生命支持技術,。

體外生命支持(ECLS)設備對於醫生來說,能夠幫助醫生把病人從瀕臨死亡的境地中救回。

除了ECMO外,心室輔助裝置(VAD)也是體外生命支持中的重要設備,心室輔助裝置是將心房或心室的血液引流到輔助裝置,通過血泵升壓後,再回輸到動脈系統,起到部分或全部替代心臟做功,維持血液循環的作用。

VAD設備可以分為體外人工心臟和體內人工心臟。體內人工心臟用於終末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長期替代其心臟功能。慢性心力衰竭不可逆,呈階梯式發展,前期可依靠藥物維持,到了後期必須進行心臟移植或使用體內人工心臟。體外人工心臟(中短期體外循環輔助設備)則是用於進展期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過渡治療,起到中短期替代心臟功能的作用,使患者度過危險期,幫助患者康復。

雖然體外生命支持設備在國外應用較早,早在十多年前就有醫生在使用,但在中國,目前僅有ECMO設備可以應用,而更好的血液相容性、更長時間使用的體外人工心臟仍然沒有引進,面對眾多的晚期心衰患者,心臟外科醫生可以說是難為無米之炊。在產業端,進行體外人工心臟研究的企業也較少。

急重症器官衰竭是一種極其複雜的臨床場景,按照患者病程需求提供精準治療是提高生存率的關鍵。治療需求約可分為:(1)因大量早期、進展期患者流量入口在內科或急診科室,目前藥物治療無效的患者存在巨大的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通過給予患者快速的體外循環或呼吸氧合支持,將能在器官衰竭的早期逆轉或減緩器官衰竭的進程;(2)器官衰竭嚴重階段,外科或危重症科室的臨床決策在患者循環不穩定時難以明確,此時安全有效且性價比合理地恢復循環系統穩定,過渡到最優治療終點,將能使患者得以平安出院並恢復長期生活質量。針對心、肺急性失功的複雜需求矩陣與國內臨床痛點,心擎醫療從體外磁懸浮人工心臟技術出發,全面布局新一代ECMO、介入式人工心臟等產品線,從不同的操作便利性、循環支持流量、支持時間等多維度需求提供全場景的平臺型解決方案,從而滿足不同疾病階段、不同臨床科室的細分需求。

心擎醫療的對標公司——市值高達147億美金的Abiomed(ABMD),擁有目前全球唯一獲得FDA認證的介入式人工心臟——Impella系列產品平臺。Impella不需要外科開刀植入,經導管就可進行短期循環支持。Impella技術源於德國亞琛工大研究所,被Abiomed收購後在美國FDA先後拓展適應症:高危PCI術中保護(<6小時)、EF降低或不降低的高危PCI患者保護,到最新的高危PCI長時間保護(6-12小時)。自2015年產品美國上市以來,每年銷量增速超30%,2019年植入量超3萬例。Abiomed年收入近8億美金,其中絕大部分由impella單品銷售為主。

針對中期循環支持的血液相容性需求,CentriMag是目前世界體外人工心臟領域的血液相容性金標準,臨床應用中,循環支持時間可達30天以上。公司於2015年被雅培收購,可獨立作為體外人工心臟用於患者的全流量支持或與體外膜肺組合提供心肺聯合支持(ECMO),2018年美國銷售上萬例。ECMO因此次疫情受到廣泛關注,受限於技術難度,目前國內為進口產品壟斷,其中市場佔有率70%以上為Maquet,其餘市場份額為美敦力、索林佔據。2018年全球市場空間約為3億美元,國內潛在市場達18億元人民幣。

心擎醫療僅花費三年,便將全磁懸浮體外人工心臟推向臨床,並在2019年於義大利舉行的國際機械循環輔助協會(ISMCS)上發布了其優異的性能及血液相容性,獲得國際專家肯定。目前體外人工心臟30天動物實驗顯示血液相容性指標數據優秀,無溶血或血栓發生,性能達到國際頂尖水平。介入式人工心臟、體外膜肺氧合(ECMO)處於臨床前研發階段。預計自2023年起,心擎醫療每年將至少有一款高壁壘三類產品推向臨床。

心擎醫療創始人徐博翎博士表示:「圍繞著『在中短期生命支持領域,持續為用戶和患者帶來最有價值的技術和服務,為患者帶來新生的機會』的企業使命,我們將立足中國,放眼世界。以患者、醫者、能者為本,閱讀患者需求、傾聽臨床痛點、打造人才團隊,由心肺支持出發,布局多器官支持平臺,打造急重症器官衰竭的最後一道防線,挽救那些不該離去的人。」

作為本輪領投方,北極光創投創始管理合伙人鄧鋒先生表示:「心衰是心血管板塊少有的超百億市場空間的廣闊賽道,隨著人口老齡化以及心血管基礎疾病病程的延長,我們認為中國心衰器械治療市場的拐點臨近。未來中國醫療器械市場的增量屬於創新與技術驅動型的器械賽道。心擎的戰略布局在心源性休克的治療與預防性使用方面想像空間巨大,心擎團隊深耕人工心臟領域多年並具國際視野,是具有長期成長潛力的平臺型公司,期待產品早日進入臨床救治廣大的急重症患者。」

老股東國仟創投創始合伙人張旭表示:「國仟創投作為心擎醫療的天使投資人伴隨其成長了三年的時間,心擎醫療完美地詮釋了國仟三點成一線的精準投資邏輯,技術的創新和突破、剛性的臨床需求、有規模的市場體積。期待心擎醫療能夠加快持續完成產品布局,開發針對不同人群、不同輔助需求、不同臨床場景的急重症體外生命支持系統的平臺型解決方案,儘快服務於全球患者。」

蘇州高新創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董敏表示:「很高興能夠參與到心擎醫療B輪融資當中。蘇高新創投作為金控集團旗下的股權投資平臺,扶持區內優秀創業公司是我們的本職工作。公司團隊人員均為行業內的翹楚,技術實力雄厚,產品科技含量高,同時彌補國內空白,是高新區醫療器械明星企業。本輪融資吸引了多家國內一流投資機構的關注,希望在各方共同努力之下產品能夠順利上市,早日成為人工心臟領域的領軍企業。」

安吉雲朔董事總經理趙欣先生表示:「心擎醫療研製的體外人工心臟是全球人工心臟領域的藍海市場,也是安吉雲朔戰略性投資的重要領域。我們相信心擎醫療所採用的完全磁懸浮驅動結合最新的計算流體力學技術,不僅可以帶來與國際金標準比美的血液相容性,而且能為急性心臟衰竭和心源性休克患者帶來高性價比、選擇彈性、穩定性更高的過渡性機械循環輔助。安吉雲朔看好心擎醫療,相信心擎醫療能成為中國人工心臟市場行業的領導者,推動行業的全球發展,為全球患者謀福利。」

泰煜投資總經理紀添榮博士表示:「心臟領域醫療器械風險高、難度大、標準及要求嚴格,在全球範圍內都屬於高難度的創新。心擎研發團隊優勢突出,擁有先進的心臟領域醫療器械研發經驗,產品布局合理,技術門檻高,包括體外人工心臟magAssist(對標目前全球唯一獲批上市的CentriMag)、微創介入式人工心臟(對標目前全球唯一獲批上市的Impella)等,必將造福於我國眾多的心臟病患者。泰煜投資作為心擎的天使輪投資機構,將繼續大力支持心擎的創新發展。」

關於北極光創投

北極光創投由鄧鋒先生於2005年創立,以「成就世界級的中國企業家,培育世界級的中國企業」為己任,長期專注於投資早期、科技創新型優秀企業,迄今已在TMT,先進技術,醫療健康領域投資了近400家優秀企業。北極光創投於 2009 年進入醫療健康領域,2011 年醫療團隊初步成型。10年時間,北極光涵蓋醫療器械、體外診斷、生物醫藥、醫療服務、E-Health等多個細分領域投資,幾乎覆蓋全產業鏈。先後投資了中信醫藥、華大基因、燃石醫學、澤璟製藥、奕瑞科技、太美醫療、安諾優達、國科恆泰等60餘家企業。

關於蘇高新創投

蘇高新創投重組於2008年,建立了覆蓋天使、VC、PE、產業、併購定增等企業全生命周期的基金投資體系,累計設立基金50支,參股基金投資項目近300個,扶持37家企業滬深上市(含科創板註冊企業6家)以及一大批企業掛牌新三板。輻射帶動區域創投事業的發展,市場化運作總規模100億元的高新區產業引導基金和總規模3億元的高創天使母基金,大力引導金融資源和社會資本流向實體經濟和關鍵創新領域。

相關焦點

  • 濟南這家企業拿下兩個核電領域核心技術許可,打破國外壟斷
    這又將是一款打破美國壟斷的核電關鍵儀控裝備。由於技術壟斷,現有儀控裝備不僅售價昂貴,超過千萬元,而且在中美貿易戰的影響下還存在極大的供貨風險。11月30日,該公司通過國家核安全局有關民用核安全設備設計和製造方面所要求的各項能力審查,成為目前全國唯一獲得核級流量計和核級液位計《民用核安全設備設計許可證》、《民用核安全設備製造許可證》的企業。
  • 國產14nm晶圓倒片機打破國外壟斷?倒片機是臺什麼設備?
    眾所周知,這幾年國內一直就是晶片熱,任何與晶片有關的產品,只要提到突破、打破壟斷等,就會有大量的關注。這不,近日網上爆出一則重大消息,那就是國產首臺高速晶圓倒片機誕生了,這臺由北京京儀自動化裝備技術有限公司生產的倒片機,能夠以每小時300片以上的倒片速度,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可用於14nm晶片,打破了國際壟斷。所以一時之間,網上歡呼不已。
  • 打破國外市場壟斷 民族品牌人工耳蝸獲批上市造福更多病患
    然而,在中國市場上,人工耳蝸產品一直為美國、澳大利亞、奧地利廠商壟斷。中國生產人工耳蝸企業數量屈指可數,且市場份額不足10%。  不過,未來,這樣的狀況將會得到改變。  記者13日獲悉,不久前,由海南海藥生產的新一代力聲特耳蝸產品獲批上市。
  • 第六屆「創業江蘇」科技創業大賽總決賽落幕 打破國外壟斷中高階...
    6年來,大賽累計吸引了近2萬個創業團隊和企業報名參賽,作為中國創新創業大賽的重要組成部分,「創業江蘇」科技創業大賽每年的報名數和獲獎數均位居全國前列;6年來,省科技廳累計對150個大賽獲獎項目給予了1億多元的科技計劃經費資助,中央財政累計給予142個江蘇企業4580萬元的經費資助;累計有24家獲獎企業成功在創業板上市或「新三板」掛牌,佔獲獎企業總數的11%。
  • 中國晶片迎來大轉機 國內三大巨頭齊出手 西方壟斷要被打破了!
    我們都知道中國科技這幾年的發展速度是非常快的,有很多的科技企業都是在飛速發展的,但是中國企業在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了很多的問題,比如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的問題,企業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就容易被其他企業掐著脖子走,像前一段時間中興通訊事件,就直接顯示了我國很多科技企業沒有自己核心技術的問題
  • 八億時空:打破壟斷 急需資金與德日企業競爭
    目前默克、智索(Chisso)和DIC三家壟斷TFT液晶市場,市場份額分別為50%、40%和6%。2015年,八億時空打破了這一壟斷局面,其高性能薄膜電晶體混合液晶系列產品中的IPS-TFT率先對我國面板龍頭企業京東方規模化供貨。近年來,TFT混合液晶已成為八億時空的主力從,助力公司業績大幅增長。2018年TFT混合液晶的銷售收入已佔公司全部銷售收入的79.85%。
  • 浪潮天梭K1打破關鍵應用主機國外壟斷 引領中國雲計算產業
    從第一臺浪潮牌微機到全球第一個中文尋呼機,從中國第一臺小型機伺服器到連續17年國產伺服器銷量第一,從中國第一臺PB級海量存儲到中國第一款雲計算作業系統,40多年的企業發展歷程中,浪潮創造了許多個全國乃至世界第一,這其中,創新和質量是浪潮集團不斷創造佳績的保障。而隨著雲計算時代的到來,這家國內唯一軟硬體綜合實力俱佳的IT企業再次掀起了科技創新風暴,成為中國雲計算領導廠商。
  • 華科大這項研發打破國外壟斷
    2021年1月3日,記者從華中科技大學獲悉,該校引力中心團隊在量子重力儀研發方面取得突破,研製出實用化的高精度銣原子絕對重力儀裝備,並於近日成功交付給中國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經過市區、郊區和野外臺站等多個點位的雙盲測量評估,以及來自國家測繪局、中國地震局、中科院等多家單位的專家綜合評定,該儀器精度達到微伽水平,受到用戶好評,順利通過驗收。
  • 泰國大象被摩託撞暈,男子做心肺復甦卻找不到心臟,最後怎樣了?
    除了報警和撥打急救電話外,如果他/她已經心搏驟停了,最要緊的就是馬上進行心肺復甦,通過胸外按壓進行搶救,爭取在黃金四分鐘內挽回其生命。然而如果是一頭大象心臟驟停了呢?相信你已經被這個猝不及防的問題打個措「腦」不及,風中凌亂了,大象?心肺復甦?胸外按壓?咋整呢?
  • 高端醫療器械國產替代加速 海南海藥攜自研人工耳蝸突圍
    國產替代是我國實現科技進步的重要途徑,隨著政策扶持以及企業自主創新力度加強,過去長期受制於國外壟斷的一些高端醫療器械領域未來有望實現逐步進口替代的願景,行業將迎來國產化替代加速的機遇期。中國雖然有2000餘家獲得出口認證的企業,但大多數企業在規模、品牌方面的競爭力相對較弱,對外出口主要以低值耗材、中低端產品為主,在國際市場競爭中總體處於不利地位。為鼓勵行業發展,國家一方面出臺多項政策支持國產高端醫療器械設備研發,另一方面通過分級診療促進市場規模發展。
  • 打破壟斷!中國對美英日等30國企業課以重稅,最高徵收達131.7%
    因為行業技術壁壘較高,之前一直被美、英、日等國家掌握,壟斷了全球80%的生產量。中國與這些國家相比,間甲酚生產以及應用技術相對落後。 但是間甲酚應用範圍廣泛,並且中國有強大的市場需求,所以在掌握核心技術之前,中國一直從國外進口相關產品,十分依賴他國的供應。但是2016年海華科技突破技術,實現間甲酚大規模生產後,我國也能夠實現部分自給自足,不完全依靠進口了。
  • 打破關鍵原料國外壟斷!平煤神馬集團將實現己二腈自主生產
    河南商報記者 孫超 通訊員 張宏怡12月30日,河南商報記者從中國平煤神馬集團神馬股份獲悉,註冊資本為3億元的河南神馬艾迪安化工有限公司正式註冊成立,建設年產20萬噸(一期5萬噸)己二腈項目,這標誌著該集團尼龍產業鏈補上了己二腈自主生產這一關鍵環節,項目投產後,將打破我國尼龍66
  • 「現場制氣及氦氣充裝」項目籤約落戶,將打破壟斷提升集成電路產業...
    「現場制氣及氦氣充裝」項目籤約落戶,將打破壟斷提升集成電路產業鏈國產供給率
  • 本土製造「止血粉」打破國際壟斷
    產品填補國內空白,且打破了目前市場上僅美國一家公司壟斷的局面,完全可替代進口滿足國內臨床需求。據悉,現在該產品已完成註冊檢測和臨床試驗,並提前取得了醫療器械產品註冊證。項目研發出的另一產品—玉米蛋白人工骨,也已顯示了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和機械強度,產品上市後,將填補目前臨床骨修復有機材料的空白,且有效降低成本,惠及眾多骨缺損患者。
  • 你知道嗎,中國第一隻自產燈泡,是楊浦這家企業製造的……
    你知道嗎,中國第一隻自產燈泡,是楊浦這家企業製造的…… 2021-01-03 19: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將打破國外工業氣體壟斷,「現場制氣及氦氣充裝」項目籤約落戶合肥...
    項目達產後,其氮氣生產線可滿足合肥綜保區內集成電路產業用氣需求,氦氣生產線將為開發區「芯屏器合」產業發展及合肥市其他集成電路企業氣體需求提供穩定保障。該項目建成後,將打破國外企業對我國大宗工業氣體供應的壟斷,進一步提升集成電路產業鏈國產供給率。
  • 打破尼龍66產業關鍵原料國外壟斷!平煤神馬集團將實現己二腈自主生產
    ,將打破我國尼龍66產業上遊關鍵原料全部依賴國外進口的現狀,為該集團尼龍產業全產業鏈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己二腈是生產尼龍66的關鍵原材料,由於技術壁壘及投資門檻較高,屬於高度壟斷的產品。目前,世界90%以上己二腈產能集中在歐美地區,且均為生產商自用,只有少量投放市場,全球己二腈市場長期趨於緊張狀態。
  • 【海上記憶】敢不敢打破外商壟斷?四川中路這幢大廈,見證中國企業...
    就在不久前的6月29日,由範旭東所領銜的永利鹼廠正式對外宣告「成功生產出合格純鹼」,從而打破了當時國內被英商卜內門公司壟斷了近二十餘年的純鹼市場,這家遠道而來的英商企業第一次在中國市場上遇到了民族企業強有力的挑戰。
  • 致力於純「中國芯」 力聲特的15年人工耳蝸國產化之路|約見·資本人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從國外壟斷到中國芯,從技術成果到產品國產化,從初代升級到新一代產品,作為國內第一家將人工耳蝸產業化的企業,成立於2004年的力聲特,通過不斷研發與試驗,為中國耳疾患者重獲新
  • 應用人工肺(ECMO)到底多少要多少錢?
    【16臺ECMO從法蘭克福運抵武漢 開機一次要10萬左右 ECMO為什麼這麼貴】人工心肺(ECMO)的價格不高,並沒有宣傳的一臺過億,中國醫院採購的ECMO設備均價約160萬,和千萬級先進醫療設備沒法比。但ECMO耗材貴,2018年,國內ECMO採購總額2.4億,設備4455萬,耗材2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