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不能坐著拍嗝?不能豎著抱?

2020-11-27 搜狐網

  寫在前面

  新生兒不能坐著拍隔,不能豎著抱?天啊,我們還要被誤導多少年!

  經常聽很多媽媽問,新生兒寶寶這麼小,能豎抱嗎,能抱坐嗎?我周圍的長輩都可擔心了,說對脊椎傷害可大了。

  這都什麼理兒?萌芽君逐一和你理。

  新生兒不能坐著拍嗝?錯!

  最火爆的微博熱議來源於2014年5月份。大S的老公 @汪小菲 在網上曬了此貼(如下圖)。此貼一出,網友言論之狂風暴雨席捲了整個育兒圈。

  各種關於"坐著拍隔"的吐槽、攻擊甚至呼籲"別折磨孩子了",堪稱為語言暴力。

  可是,@汪小菲 的拍隔姿勢有錯嗎?萌芽君可以打包票的是,不僅沒錯,而且相當之標準!

  美國最流行的育兒指南《what to expect the first Year》裡和美國最權威的育兒指南《 caring for your baby and child》,都可以作為@汪小菲 拍隔示範的來源依據,新生兒也可以坐著拍隔:"新生兒也可以坐著拍隔,但務必給其以足夠的頭部支撐"。

  原來除了我們最常見的放肩膀姿勢,還有坐式拍隔法,以及臥式拍隔法。特別是趴在大腿上的姿勢對腸絞痛新生兒有一定的輔助。

  趴在肩上法:

  爸爸媽媽可一手託住寶寶的頭,另一手支撐寶寶的屁股,將寶寶位置調整好,讓寶寶的臉可以靠在大人肩膀上,手掌略為拱起,使手心呈半圓弧、類湯匙狀,用空掌的方式輕拍背部,從背脊或腰部位置,由下往上拍,利用震動原理,慢慢的將寶寶體內空氣拍出來。

  坐式法:

  讓寶寶坐在爸爸或媽媽的大腿上,身體側面稍微靠著媽媽胸口,媽媽以虎口託住寶寶下巴、脖子位置,先在寶寶背部輕柔畫幾個圓圈後,一樣以空掌的方式拍打寶寶背脊。

  臥式法:

  讓寶寶橫趴於媽媽的大腿上,寶寶的臉側邊向下。先在寶寶背部輕柔畫幾個圓圈後,同樣手掌呈杯狀,由下往上慢慢輕拍寶寶背部。

  新生兒不能豎抱?錯!

  "我用過國外的背帶豎抱寶寶出門,周圍的人的眼光都相當詫異,似乎我在做一件對寶寶脊椎非常不妥當的事情,還有跑過來規勸我的長輩。"

  在各種各樣國外背帶流行的年代,我們趕潮流的辣媽們為了解放雙手置入了那麼多炫酷的裝備,滿懷開心地帶著孩子出門逛街,結果卻遭受那麼多道德綁架和質疑,內心又該是如何感想?

  微博上@小島黃 一句點評就說的很好:我覺得"新生兒豎抱"和"新生兒坐著"被妖魔化了。一看到豎抱或坐著就有一群人上來指導你這樣不對,那樣不行。其實沒有這麼誇張,也要分情況的。

  正如澳大利亞公共衛生博士,兼新媽媽@夏天的陳小舒 的一番話:豎抱讓嬰兒有不一樣的視野;降低頭部壓力,有利於更好的頭型;幫助嬰兒更好處理胃裡的食物,減小吐奶概率。豎抱不影響脊柱發育。鼓勵多種姿勢抱嬰兒,橫抱豎抱飛機抱。

  豎抱不僅沒有大的危險,反而對寶寶的身心發育是有益處的。豎抱不影響脊椎發育,託好脖子和屁股就可以了。同理,新生兒也可以用合適月齡的背帶、背巾等實現豎抱。

  只是對於新生兒來說,任何一種固定姿勢都不宜過久,因此變換多種姿勢對新生兒來說是最好的。

  如何抱寶寶?(翻譯自wikiHow)

  Method 1 of 2: Doing the Snuggle Hold

  1.抱起寶寶之前保持冷靜和自信

  如果你不舒服或者有些心煩意亂,他們也會感覺到。雖然在抱寶寶的時候要儘可能小心,但他們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脆弱。

  2.一手託頭,一手託屁股

  新生兒的頭部往往是他身體最中的部分,所以他的頭部和頸部非常需要小心的支撐。通常,你會需要一隻手溫柔的託住頭部。同時用你的右臂挽抱住寶寶的屁股。

  3.做到胸與胸的接觸

  讓寶寶儘可能靠近你的胸部,這樣他的頭可以依靠在你的胸膛上。寶寶聽著你的心跳聲,能夠獲得本能的安慰。你的右臂主要承擔了寶寶的重量,而你的左手主要起到保護頭部和脖子的作用。

  還有需要注意寶寶面部始終是側向一方,這樣保證他的呼吸。

  4.享受抱著寶寶的感覺

  抱著寶寶無論對他或者你自己都會是一個意想不到的愜意時光。這時候你可以哼歌、朗讀,讓他感到愉悅,直到需要餵奶、換尿布或者小睡為止。你可能需要不停的換手,不過需要記住的是,當你換手時始終要有一隻手能夠扶住寶寶的頭部。

  耐心傾聽寶寶的反應。每個寶寶對於自己喜歡的抱姿都會有反應的。如果寶寶不停啼哭或者變得煩躁,那就要換個姿勢。

  Method 2 of 2: Mastering Other Holding Techniques

  1.搖籃抱

  或許是你與寶寶眼神交流最好的方式,同樣這也會是最自然、簡單的抱寶寶方式。這種方法比較適用於使用抱被。你可以這樣做:

  想要搖籃抱寶寶,首先你要把他放下,然後一手託住他的脖子和頭部,另一首託住他的屁股。

  儘可能張開手指,然後將他抱著靠近你的胸部,這樣你可以最大程度上的支持住他的身體。

  輕輕的將你的手自頭部和頸部滑動至背部,同時用你的前臂支持他的頭部,這樣他可以舒服的躺在你的臂彎裡了。

  另一隻手始終託抱住孩子的臀部。

  慢慢的靠近你自己的身體,如果喜歡的話可以小幅度的來回搖晃他。

  2.面對面抱

  這個方便非常適合母子的互動,你需要這樣做:

  一手放在孩子的頭部與頸部;

  另一隻手置於臀部下;

  將孩子抱著靠近你的胸部,但不貼近;

  對著萌娃微笑或者做鬼臉吧

  3.腹部抱

  這個抱姿很適合安撫哭鬧的寶寶。掌握這個抱姿你需要做這些:

  用你的前臂挽住寶寶胸部和頭部;

  確保孩子的臉朝外,並且頭部能夠從你的手臂處獲得支撐;

  用另一隻手輕拍或安撫寶寶的背部;

  時時確保孩子的頭部和頸部始終能夠獲得支撐;

  4.足球抱

  這個抱姿很適合餵奶,同時也適用於你自身站著或者坐著,做法如下:

  將一隻手放置於寶寶的頭部和頸部之下並讓他的背部能夠靠在同你的臂彎裡,另一隻手用做調整姿勢的作用,當你需要調整姿勢時另一隻手託住孩子的頭部。還是那句話,始終確保孩子的頭部和頸部能夠獲得支撐。

  讓孩子的身體沿著你身體的弧度伸展,腳部可以懸外;

  將身體貼近你的胸部和腰部;

  另一隻手可以用於餵奶,或者同樣託住孩子頭部

  5.「打招呼」抱

  如果你家寶寶是個好奇寶寶,而你也樂於讓他到處看看,這個姿勢就太合適了。做法如下:

  讓寶寶的背部"躺"在你的胸上,這樣他的頭、頸可以獲得支撐;

  一手託住他的臀部;

  另一隻手挽住他的胸部;

  時時注意孩子頭部的支撐情況;

  如果你準備坐下來,那麼寶寶可以放在你的大腿上,託住臀部的手也可以放鬆一會兒哦。

  6.臂彎坐抱

  當孩子的頸部力量更好一些的時候,讓他坐在你的臂彎上。孩子大一點之後,大概4-6個月之後,他頭頸部的力量會逐漸加強,當孩子可以自己支撐頭部力量的時候,坐臂彎抱可以這樣做:

  讓寶寶坐在你的臂彎上。比如可以讓孩子的右臀坐在你的左臂上,這樣他可以往外看;

  手臂要小心託出,支撐住孩子的背部和臀部;

  另一隻手可以加強託力或者也可以餵食,或者做其他事。

  寫在最後

  看完上面的科普,內心是不是淡定很多?安心很多?

  但我們常說,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糟的時代。

  因為我們夾在新舊育兒觀念的交鋒期,承擔了很多莫名的苛刻和偏見。

  "我要這麼跟我婆婆科普的話,我婆婆肯定又得說人種不一樣了,老人的思想太頑固,溝通不了"。

  不止一個媽媽這麼給萌芽君反映。

  那麼面對這樣的情況,親愛的媽媽們,你們又會怎麼處理?

  「萌芽研究所BUD」是由畢業於香港大學的媽媽創辦的新媒體:關注0-6歲中西文化教育、家庭養育和同齡準媽媽備孕、孕期身心健康;傳播科學育兒的原創作品,內容涵蓋醫學護理、生活照顧、早教益智、親子關係、嬰兒產品測評、繪本推薦、科學教養和熱點評論等。

  版權聲明:

  本文版權歸「媽咪知道」和作者共同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需轉載請聯繫我們。

  聯繫郵箱:info@easyhin.com

  媽咪知道微信公眾帳號:momknows——育兒問題在線免費諮詢,最新鮮熱辣的母嬰資訊與你共分享

  媽咪知道官方Q群:198066128——與眾多辣媽分享交流育兒經驗,期待您的加入

  <戳我下載>:http://dev.api.easyhin.com/html/1000/appdownload.html

相關焦點

  • 新生兒寶寶吐奶怎麼辦?新手寶媽別再傻傻地拍嗝了!
    新生兒寶寶吐奶怎麼辦?新手寶媽別在傻傻的拍嗝了!很多新手寶媽在餵養寶寶的時候都會遇到一個難題。那就是寶寶吃完奶之後,為什麼都會吐奶呢。看起來簡單的餵奶。不是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很多寶媽在寶寶吐奶之後,怕寶寶被嗆到,一般都會及時地把寶貝抱起來。幫寶寶拍拍嗝。但是你知道嗎?
  • 闢謠:脖子沒長硬,新生兒不能豎抱?橫抱豎抱按月齡分,並不科學
    另一位媽媽說:「這麼小的寶寶,脖子還沒長硬,可不敢豎抱!」飛花說:「對啊,他說覺得沒事兒,簡直氣死我了。」看了他們在群裡的對話,我忍不住出來說:「你錯怪你老公了。」小寶寶剛出生時,軟綿綿一團,我們想當然覺得寶寶脖子沒長硬,豎著抱會傷害孩子的脊柱,但其實真相未必如此,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新出生的寶寶到底能不能豎抱,該如何豎抱呢?
  • 新生兒出生後多久才能豎著抱?很多人都抱早了,儘量別早於這個月
    在照顧新生兒的時候是很需要耗費精力和心血的,特別是對於那些新手的媽媽來說,因為是第1次當父母,所以也沒有什麼經驗,只能聽一些老人的育兒經驗,或者是看一些相關的育兒書。因為每個小寶寶都是不一樣的,有些寶寶特別好帶,整天吃了睡睡了吃,然後就是自己躺著玩。然而也有一些寶寶就大不相同了,整天要大人抱著睡覺。
  • 新生兒到底能不能豎抱,原來很多人都錯了
    「你家孩子看起來這麼小,你怎麼豎著抱呢?」小區一位老奶奶對年輕寶媽說。寶媽看了看孩子,回答道:「我們家寶寶豎著抱才不哭。」接下來,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討論孩子要不要豎抱的問題。「才一個月就豎抱,我覺得還是早了。」「我家寶寶三四個月才開始豎抱呢。」「我覺得一個多月的孩子豎著抱不行,對孩子的發育不好。」
  • 聽說新生兒不能豎抱?這完全是謠言,豎抱好處多多!
    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抱娃的那些事~ 新生寶寶到底能不能豎抱?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對於醫學上比較穩定的早產兒,可以採用KWC來代恆溫箱的養育措施。
  • 新生兒幾個月可以豎抱?不用等到4、5個月,這個時候就可以了
    剛出生的寶寶,不宜選擇豎抱小雲終於升級晉升為了媽媽,全家人欣喜不已,每個人對寶寶都是愛不釋手,都想著親手去抱一抱寶寶。寶寶已經出生五天了,由於豎著抱寶寶感覺會讓寶寶更加舒服,因此家人有時會選擇豎著抱孩子。
  • 新生兒嗆奶寶媽慌亂?學會正確餵奶拍嗝方式,帶娃更順手
    「啊,怎麼吐這麼多奶,快抱起來啊。」我趕忙進來一看,娃奶奶正準備抱起剛把奶吐滿枕頭的小嬰兒。我立即阻止了這個行為,讓他們把孩子側身躺過來,頭也側向一端,等待寶寶把奶液吐出來後,再抱起來拍嗝。孩子睡著之後,閨蜜惆悵地說:"我娃怎麼會吐這麼多奶呢?
  • 呵護嬌弱新生兒,這些常識性錯誤絕不能犯,媽媽要搞清楚弄明白
    呵護嬌弱新生兒,這些常識性錯誤絕不能犯,媽媽要搞清楚弄明白閨蜜嬌嬌前段時間剛生完孩子,以前嬌嬌可是一門心思要丁克一族,結婚前一直吵吵著將來要做丁克,要永遠脫離孩子的牽絆,做個自由人。可是寶寶意外來臨之後,嬌嬌的思想轉變的別提有多快。現在儼然成了孩子奴,張口閉口就是她家的寶寶。
  • 孩子不要著急豎著抱,不然可能會影響孩子的健康
    這個月齡的寶寶可以嘗試著豎著抱,但是要注意正確的抱法,新手爸媽們一定要注意了,不要毀了孩子一生。剛出生的寶寶都是軟軟的,它的骨骼也非常脆弱,還沒有發育好,其實剛出生的時候是不建議豎著抱的。但是孩子到兩三個月的時候,總是有一些寶媽迫不及待地豎著抱,這個時候要注意了,如果抱的姿勢不對,可能會傷到寶寶的脊柱。
  • 嬰兒一般在幾個月的時候,豎抱比較合適,太晚了豎抱真的有害嗎?
    以前老人們的觀念就是孩子不能豎抱,如果豎抱的過早對孩子身體的頸椎不好。這觀念放到以前也算是比較合理的,聽老一輩人說,以前孩子都是出了月子才會睜眼的,生出來之後就是吃了睡睡了吃,說到底時代還是不一樣的,孩子的發育也不同了。
  • 新生兒為何總吐奶,多半是父母用錯了拍嗝姿勢,別再讓孩子受罪了
    許多寶寶在喝奶的時候總會吐奶,這應該是很多寶媽都會遇到的事情,其實孩子吐奶大部分是由於父母拍嗝的姿勢錯誤,只有改正了錯誤的拍嗝姿勢,才會預防孩子經常性的吐奶,到底父母應該怎麼做才是正確的拍嗝姿勢呢?我們在拍嗝的時候不需要非常用力,只需要輕輕地拍打孩子的屁股就可以了。2.肩扛式拍嗝其實這種手法還是比較常見的,就是讓孩子趴在自己的肩膀上,父母一定要用手將孩子固定住,輕輕地拍打孩子的背部和屁股,但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手法不能太重了。
  • 寶寶吐奶,拍嗝只是常規處理方法,這3招也可以預防寶寶吐奶
    有一次,寶寶喝完奶之後,歡歡就把寶寶放在了床上,沒過多久就吐了一口奶,這可把歡歡嚇壞了,趕緊把寶寶抱了起來。 上網查詢後才發現,寶寶吐奶是因為沒拍嗝,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寶寶每次喝完奶,歡歡都會給寶寶拍嗝,可是寶寶仍然會吐奶,有幾次還從鼻子裡噴了出來。
  • 2個月寶寶非要豎著抱?牢記2點關鍵,新手爸媽抱娃不用幹涉
    當然也有不少父母擔心對孩子的發育不利,所以堅持到寶寶三個月以後才豎抱,可是孩子總哭鬧,豎著抱起來他們就會開心不已。那麼為什麼寶寶總喜歡被豎著抱呢? 其實孩子們喜歡被豎抱的原因就是看到了不一樣的風景,當然被大人豎著抱,他們的視野更加開闊,看到的事物也都會和躺著時有較大的區別,因此,受好奇心的驅動孩子才更喜歡被豎抱。
  • 有種苦惱叫「寶寶吐奶」,第一步不是抱起來拍,寶媽做錯卻不自知
    幾乎所有的新生兒都會出現溢奶、吐奶的情況,所以「拍嗝」就成了寶媽的日常工作之一,漸漸地會發現,吐奶的情況反而越拍越嚴重? 婆婆經常寬慰她說:「沒事,孩子一時咽不下去,抱起來拍拍,等大一點就好了。」 可是,寶寶自打出生幾個月以來,無論是餵奶後拍嗝還是墊高后背,寶寶吐奶的情況也毫無改善。
  • 寶寶一般幾個月豎抱合適?最早的時間不是3個月,而是剛出生
    ;方法二:讓寶寶坐在媽媽大腿上,媽媽對著寶寶背部的那隻手虛握一下,呈空心狀,然後從下到上輕拍寶寶背部;方法三:讓寶寶趴在媽媽大腿上,臉朝下,媽媽一手託住寶寶頭頸部,使其抬高,然後另一手輕拍寶寶背部。我常用的是第一種,二寶剛出生就特別容易吐奶,所以每次他吃完奶我都會將他豎抱起來,然後給他拍嗝,為什麼採用這種方法?因為簡單易操作,所以我家寶寶最早的豎抱開始於他出生開始吃奶之後,豎抱拍嗝可以幫助寶寶快速吐出體內多餘的空氣,防止吐奶。
  • 寶寶什麼時候可以豎抱?豎抱時間不是關鍵,分月齡抱娃方法是重點
    朵朵媽媽最近因為抱孩子的姿勢和家裡的老人發生了爭執,因為朵朵一直認為孩子年紀過小,最好橫著抱比較好。但是老人卻覺得孩子就喜歡豎著抱,而且豎著抱也會更省力,所以每次都會把孩子豎著抱。朵朵出生才兩個月,朵朵媽媽從很多育兒書籍上看到的建議都是這個月齡的寶寶應該是豎著抱,因為過早豎著抱孩子,會對他們的脊柱發育造成損失。到底是不是這樣呢?
  • 寶寶多大不用拍嗝了?晚上吃母乳睡著後還用拍嗝嗎?新手媽媽須知
    然而接踵而來的各種問題,也讓各位新手媽媽應接不暇,其中很重要的一項就是——拍嗝。不管是母乳餵養還是奶粉餵養的寶寶,吃完奶之後,都要進行拍嗝,這是每位媽媽必做的功課之一。拍嗝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寶寶吃完奶後進行拍嗝,是為了防止寶寶吐奶、打嗝,會出現這一系列問題的原因就在於新生兒出生後,身體各項功能發育還不完善,尤其是腸胃功能還比較薄弱,因此在吃奶的時候就會吸入大量氣體,從而導致寶寶腹腔內氣壓增高,膈肌就會發生痙攣和收縮,寶寶就出現打嗝現象。頻繁的打嗝可能會造成寶寶溢奶,嚴重時就會導致嗆奶或者窒息,可能就會造成無法免回的局面。
  • 寶寶餵奶後拍嗝非常重要!教你3種給寶寶拍隔的正確方式
    為什麼餵奶後不要忘給寶寶拍嗝?新生兒一般會容易發生吐奶問題,容易吐奶的原因在於他們的胃部和喉部還沒有發育成熟。新生兒的胃部,從正面看是橫躺著的,呈不穩定狀態,同時賁門部位(胃部入口)還比較松。也就是說,大人吃飯時,當食物進入胃部後,賁門會通過收縮來防止食物逆流回食道;但由於新生兒的胃賁門部位還不能很好地進行收縮,從而導致進入胃部的奶汁可以比較容易地流回食道。所以這時候就需要爸媽來給寶寶拍隔了。給寶寶拍隔會有什麼好處?
  • 新生兒如何照顧?堅持「三要三不要」,寶寶智商高發育好
    照料新生兒:牢記「3不要」原則照料新生兒家長也需要注意有些事是不能做的,並不是說這個事你做過了立馬就會導致什麼嚴重的後果,而是可能會帶來「潛在的隱形危害」。新手爸媽注意,以下「3不要」原則儘量不要對寶寶做。
  • 寶寶吐奶不要只會拍嗝,了解原因對症下藥,這樣做才能讓娃少受罪
    相信很多媽媽的第一反應就是給寶寶採用拍嗝的方法,但其實寶寶的有些吐奶情況,僅僅採用拍嗝的手法並沒有很好的效果。 所以啊,寶寶吐奶了不要只會拍嗝,只要先了解了寶寶吐奶的原因,才能對症下藥,讓寶寶少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