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大師薩拉薩蒂的七首名曲,不是炫技是絕技

2021-01-12 澎湃新聞

在我們印象中,歷史上偉大的音樂家大多命運坎坷,要麼經歷了生理上的創傷,要麼受到了時局的壓抑,或者經歷了情感的波折。

提到一生幸福的音樂家,大多數人會想到孟德爾頌,但富裕多才的他卻英年早逝。相比之下,西班牙小提琴大師薩拉薩蒂,可以說是一位真正幸福美滿的音樂家。

他雖然出身庶民,但在年紀很小的時候便獲得了西班牙皇室的青睞,一生富足,備受尊敬,直到六十多歲仍技驚四座。

他是對小提琴技藝的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人們讚譽他為「帕格尼尼再世」,他的作品有著濃鬱的西班牙民族風情,儘管手掌很小,但卻能發揮出令人驚嘆的琴聲。

文章來源:網絡 | 圖:BAIDU

編輯 | 田藝苗的田

帕布羅·德·薩拉薩蒂(Pablo de Sarasate,1844~1908),西班牙小提琴家、作曲家。幼年時即學習小提琴,十歲登臺演奏。1856年入巴黎音樂學院深造,畢業後在歐美各地巡迴演出並大受歡迎。其演奏技藝精湛,音色甜美純淨,因而它被後人稱為「帕格尼尼再世」。與他同一時代的著名作曲家如布魯赫、聖-桑、維尼亞夫斯基、德沃夏克等人都曾創作小提琴作品題獻給他。一生中創作了大量的小提琴獨奏曲和協奏曲,大大豐富了小提琴的表現力。代表作品為小提琴獨奏曲《流浪者之歌》(又名《吉普賽之歌》)、《卡門主題幻想曲》、《阿拉貢霍塔》等。

01

流浪者之歌

《流浪者之歌》又名《吉普賽之歌》。小提琴獨奏曲中不朽的名篇。薩拉薩蒂的作品自始至終十分講究效果和技巧,都是純粹的小提琴作品。這一首樂曲是薩拉薩蒂所有作品中最為世人所熟悉的名作,它那迴腸盪氣的傷感色彩與艱澀深奧的小提琴技巧所交織出來的絢爛效果,任何人聽後都會心蕩神馳不已。吉普賽民族在世界上分布廣泛,起源於印度,是不定居的流浪民族,世世代代過著清苦而又飽受歧視的生活,但這個民族活潑、樂觀、能歌善舞。作者薩拉薩蒂運用十分恰當的手筆描寫了這一民族性格的幾個側面,並使小提琴的旋律性與演奏技巧性得到相當完美的結合。本曲中的管弦樂伴奏部分,也是作者親自編配的。

全曲共分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中板,c小調。4/4拍子。由強而有力的管弦樂齊奏作為開始,然後主奏小提琴奏出充滿憂傷的旋律。這一部分很短,只是全曲的引子。

第二部分:慢板,由小提琴奏出新的旋律,是一種美麗的憂鬱,以變奏和反覆奏技巧性極強的發展,輕巧的泛音和華麗的左手撥弦顯示出這一主題的豐富內涵。在這部分,管弦樂並不太明顯,始終以小提琴的輕柔旋律為主題。

第三部分:稍為緩慢的慢板,2/4拍子。小提琴裝上弱音器,「極有表情地」奏出充滿感傷情調的旋律,悲傷的情緒達到極點。這一旋律廣為人知。

第四部分:2/4拍子,急變為極快的快板,有與第二、三部分形成明顯對比的豪邁性,反映出吉普賽民族性格的另一方面——級能歌善舞。以管弦樂的強奏作為先導,小提琴奏出十分歡快的旋律,右手的快速撥奏與高音區的滑奏無比歡愉;這一旋律告一段落後,又用小提琴的撥奏開始新的旋律,充滿舞蹈氣氛;然後以更具技巧性的撥奏再現第四部分的最初部分,逐漸朝氣蓬勃地趨於高潮,最後像閃電般結束樂曲。

02

卡門主題幻想曲

『卡門主題幻想曲』,匯集了法國作曲家比才的著名歌劇『卡門』中最為世人所熟知的幾段具有西班牙民族風格的旋律而寫的幻想曲,曲中安排有充滿薩拉薩蒂特色的極為艱深的各種小提琴技巧。

全曲由不間斷的四個部分所構成,在第一部分之前有一段序奏。

序奏:中庸的快板。鋼琴以強烈的節奏奏出第四幕前奏曲的阿拉貢舞曲,然後小提琴奏出的旋律,運用了顫音、變弦、震音、泛音等各種技巧,最後用沉靜的撥奏結束序奏。

第一部分:中板,2/4拍子。鋼琴以左手奏出第一幕中著名的哈巴涅拉舞曲的節奏,小提琴則立即進入。小提琴在樂器家族中有「女高音」之稱,在這裡可以得到充分體現。

第二部分:很緩慢的緩板,6/8拍子。這一部分引用了第一幕中卡門所哼唱的一段旋律,由鋼琴的單音開始,小提琴以十分柔弱的力度奏出旋律,然後用一連串的泛音輕輕地結束。

第三部分:中庸的快板,6/8拍子。這裡用的是第一幕中著名的賽吉地亞舞曲的旋律。首先鋼琴以輕柔的伴奏奏出賽吉地亞舞曲的旋律,然後小提琴重複這一旋律,並熱烈地展開了撥奏、泛音、滑奏、顫音等各種複雜的技巧。

第四部分:中板,3/4拍子。這裡引用了第二幕開始時,卡門在酒店中所唱的著名吉普賽歌曲。小提琴突然奏出主旋律,然後逐漸加快速度,以狂熱的連續震音達到了最強奏時,全曲結束。

03

引子與塔蘭泰拉

【引子與塔蘭泰拉】Op﹒43,為小提琴和樂隊而作,薩拉薩蒂約作於1899年。是他的最流行的西班牙舞曲風格的小品。

【引子】部標記中板;小提琴以一個簡單的和弦伴奏引入,隨後返回到一個升調的半音階的旋律,最終,當小提琴滑入【引子】和後面的快板之間的連接部時,展示了一個連續不斷的、充滿野性的、令人振奮的6/8拍的上下跳躍的【塔蘭泰拉】的小提琴的旋律。

04

巴斯克隨想曲

樂曲描繪了西班牙巴斯克民族即興舞蹈時的一份歡愉與愜意,表現了當地的男男女女彼此歡快時翩翩起舞,輕鬆瀟灑的舞動旋轉的場景。歡快的旋律,隨意地舞動,在小提琴快速華麗的跳弓中達到高潮而結束。

這首《巴斯克隨想曲》沿襲了薩拉薩蒂式傳統的西班牙民間舞曲節奏,充滿動感的能量。泛音和弦、狂野的連續弓根斷奏、擊弓加左手撥弦、快速的跳弓等高難技巧使得這首作品成為了小提琴家們充分展示技術的上選之作。

05

木屐舞

《木屐舞》是薩拉薩蒂的《西班牙舞曲集》中的一首,這種音樂體裁源自一種西班牙風格的踢踏舞。

聽這首曲子的時候,我們似乎能感受到一種類似巴奇尼《小精靈之舞》般的活力與輕盈,小提琴仿佛化身一位腿腳靈活的踢踏舞大師。

各種連跳弓、連頓弓、左手撥弦、擊弦使得整首作品聽上去顆粒飽滿、彈跳十足,漂亮的泛音如笛聲輕快吹出,與旋律呼應產生一種歌唱性的感覺,舞蹈、歌聲和伴奏融為一體。

06

哈巴涅拉舞曲

哈巴涅拉,又譯作「阿伐奈拉」,一種源於非洲黑人的、流行於古巴的舞曲體裁。由黑人傳入古巴,又由古巴傳到西班牙。這是一種中等速度的二拍子舞曲,旋律常常包含附點節奏和三連音,節奏富於彈性。19世紀比才歌劇《卡門》第一幕女主角所唱《愛情象自由的小鳥》也是一首用哈巴涅拉寫成的歌曲。

哈巴涅拉(Habanera)是一種舞曲,它的原意是「哈瓦那的」,系起源於非洲黑人的民間舞,中速、2/4拍,第一拍帶有附點,弱起的節拍和切分音、附點音符的大量應用給人以一種搖曳的感覺,它的曲調徐緩,並略帶纏綿之情。比才歌劇《卡門》第一幕女主角所唱《愛情像自由的小鳥》是一首用哈巴涅拉寫成的歌曲。

卡門所唱的哈巴涅拉《愛情像自由的小鳥》,是表現卡門性格的一首歌曲。唱詞是卡門愛情觀念的自我表白。作為一個倔強的吉普賽人,卡門寧可付出生命的代價,也不願讓她的愛情自由受到約束。它通過連續向下滑行樂句的不斷反覆,調性遊移於大小調間(d小調轉F大調),以及旋律始終在中低音區的八度內徘徊等特徵,表現了卡門熱情奔放、魅力誘人的形象。

本首曲子是薩拉薩蒂《西班牙舞曲集》中的第二首,主歌部分採用小調、副歌部分採用大調,曲子的速度在不斷加快,讓我們體會到奇幻的異域色彩。

07

納瓦拉舞曲

《納瓦拉舞曲》是西班牙小提琴家、作曲家薩拉薩蒂的一首獻給詩人諾曼·內盧達的小提琴二重奏曲。納瓦拉舞曲是西班牙北部的一種舞蹈,樂曲建立在兩個基本主題上,進行了幾次變奏,每次變奏都採用了大量華麗的炫技,中間有一個柔媚的慢板插段最後回歸到第一主題結束。

全曲具有濃鬱的西班牙舞曲風格,節奏生動,熱烈歡快,充滿了琴弦上的競技,囊括了眾多高難度小提琴演奏技巧的樂曲,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具有極強炫技性的雙小提琴作品,弓弦之下將小提琴的各種高難技巧發揮得淋漓盡致。可謂是一首節奏生動,光彩鮮豔,技術高超,閃爍著靈感的火花的樂曲。

原標題:《小提琴大師薩拉薩蒂的七首名曲,不是炫技是絕技!》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學小提琴,這17首炫技名曲你得知道!
    蒙格瑞狄恩即曾提到:「當時的人們並不是真的要去聽音樂會,而只是為了去看那華麗的大廳和穿梭在其中穿著華麗奪目的名門貴族。」因此,在各種公開的演奏會上,為了迎合大眾的品味,作曲家們竭盡所能的以高難度技巧的曲子,展現自我的才華,形成一種炫技的風潮,而其中最著名的例子為帕格尼尼,他在小提琴上所作的各種炫技演奏,成為眾多作曲家仿效的對象。
  • 薩拉薩蒂《流浪者之歌》小提琴名曲賞析
    總之,這首名曲是以其優美動人、極富特色的旋律,華麗的節奏,高難而豐富的小提琴演奏而風靡世界樂壇,也是全世界所有小提琴演奏家爭相演奏的曲目之一。     薩拉薩蒂(1844-1908),西班牙小提琴家、作曲家,這首《流浪者之歌》又名《吉普賽之歌》,是作者最重要的代表作,是作者在匈牙利的布達佩斯旅行時收集到的吉普賽音樂旋律創作的。
  • 5首小提琴經典名曲,終於找齊了,值得收藏!
    五首小提琴經典名曲,美到讓人窒息。終於找齊了,趕快收藏起來! 音頻 | 小提琴名曲奧芬巴赫的《船歌》01 《船歌》 奧芬巴赫 這首《船歌》出自德國作曲家雅克·奧芬巴赫創作的歌劇《霍夫曼的故事》第二幕中,歌劇《霍夫曼的故事》共有三幕,敘述了主人公霍夫曼向友人講述的三次愛情經歷。第二幕敘述的是霍夫曼在威尼斯與美女朱利埃塔的戀愛故事,非常有規律的起伏使人仿佛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蕩漾一樣,浪漫而愜意。
  • 薩拉薩蒂:《流浪者之歌》 小提琴獨奏 海菲茨
    代表作品為小提琴獨奏曲《流浪者之歌》、《卡門主題幻想曲》、《阿拉貢霍塔》等。        《流浪者之歌》,又名《吉普賽之歌》,小提琴獨奏曲中不朽的名篇。薩拉薩蒂的作品自始至終十分講究效果和技巧,都是純粹的小提琴作品。這一首樂曲是薩拉薩蒂所有作品中最為世人所熟悉的名作,它那迴腸盪氣的傷感色彩與艱澀深奧的小提琴技巧所交織出來的絢爛效果,任何人聽後都會心蕩神馳不已。
  • 「中國十大青年小提琴家」陳曦助陣重慶新年音樂會:明晚給山城樂迷...
    將於明天(30日)19點30亮相的2021(第24屆)重慶新年音樂會名家薈萃,除了著名指揮家夏小湯、著名歌唱家楊小勇等一流陣容,「中國十大青年小提琴家小提琴家陳曦著名小提琴家陳曦7歲登臺演出,12歲舉辦個人獨奏音樂會,13歲開始同國外知名交響樂團合作演出,多次榮獲國際國內比賽大獎,2002年,年僅17歲的他問鼎柴可夫斯基國際音樂比賽小提琴銀獎(金獎空缺),成為該項賽事史上最年輕的首獎獲得者
  • 小提琴《流浪者之歌》(收藏級)
    也因此曲,我對小提琴的表現力有了新的認識。從中,我也獲得一種深深的滿足感,這個周末因為這首曲子而光芒四射,我不知道這種滿足感來從何而來,只是就是那樣的存在著。大師的心靈應該是更加純淨,如同鏡子,如是映照每首偉大作品的精美與內涵,享受當下的喜悅與豐盛,感同身受人類的苦難悲愴。罷了,如「雁過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這首樂曲對演奏者本身的學識、閱歷、涵養與演奏技巧絕對是一次重要考驗,不同的靈魂對這首曲子賦予的靈魂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不同的演奏者,我們用心體會。
  • 今生必聽的經典:小提琴《流浪者之歌》
    《流浪者之歌》又名《吉普賽之歌》,是西班牙小提琴家、作曲家帕布羅·德·薩拉薩蒂的代表作之一, 也是小提琴獨奏曲中不朽的名篇。迴腸盪氣的傷感色彩與艱澀深奧的小提琴技巧所交織出來的絢爛效果,任何人聽後都會心蕩神馳不已。
  • P.薩拉薩蒂《流浪者之歌》
    帕布羅·德·薩拉薩蒂帕布羅·德·薩拉薩蒂 (Pablo de Sarasate,1844~1908),西班牙小提琴家、作曲家。薩拉薩蒂出生於潘普洛納的一個軍官家庭。他5歲時即已為西班牙女王伊莎貝爾二世表演,其後西班牙王室負擔了其所有的培養費用。
  • 10首小提琴經典作品,學音樂的孩子必聽!
    因為小提琴極強的表現力,使得作曲家們大多都非常青睞於小提琴作品的創作,因此小提琴作品的產量十分豐富。小提琴作品在古典音樂中的分量之重,經典作品也是數不勝數。
  • 貫穿《天道》《在遠方》的一首小提琴曲,《流浪者之歌》推薦給你
    《流浪者之歌》薩拉薩蒂的《流浪者之歌Zigeunerweisen》,又名《吉普賽之歌》,小提琴獨奏曲中不朽的名篇。知道《流浪者之歌》是因為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中主人公最喜歡的曲子之一。小說中文字描寫再細膩,不如自己親身感受一次。
  • 全球最好聽的100首鋼琴曲,你值得收藏!
    現在,就一起來聆聽來自全世界各個民族的100首精選鋼琴曲吧!excerpt)Stuart Challender;Sydney Symphony Orchestra - TV Commercial Classics002.E調前奏曲(巴哈)E大調前奏曲Johann Sebastian Bach - 世界名曲一百首
  • 初一小提琴過10級 "小提琴女生"一曲進清華(圖)
    6歲緣定小提琴  用張天慈自己的話來說,她和小提琴之間有著天生的緣分。在她6歲之前,說不清楚小提琴長什麼樣,但6歲時第一次接觸小提琴之後,她對小提琴的喜愛便一發不可收拾。此後的12年,小提琴伴著她走過了每一天,見證了她走向每一個成功。  張天慈6歲的時候,當警察的媽媽覺得該讓她學一點什麼。
  • 著名小提琴演奏家薛蘇裡與約阿希姆
    ­  近代小提琴發展史上出現過德奧學派、法比學派和俄羅斯學派。小提琴藝術進入中國已逾百年,這些學派有沒有引申到中國?薛蘇裡堪稱中國小提琴界的一顆北方之星,2016年12月23日在哈爾濱音樂廳的一臺「薛蘇裡小提琴獨奏專場音樂會」,讓我們從「回歸的琴聲」中聽到德奧學派約阿希姆的中國支脈。
  • 周慧珺當代女書法第一人:拿軟筆進行創作,卻被批評是在炫技
    不過也有人對她的書法提出了質疑,尤其是看到她拿著一支彎曲的軟筆進行創作時,很多人形容周慧珺這不是傳統的書法創作, 從形式上來講,這是屬於老人家一種自我的炫技。為什麼說是炫技呢,首先傳統書法歷史上就沒有這一種毛筆,這算是什麼毛筆,拿著它不停的書寫,而且筆還是軟的彎的,要說明什麼呢?從本質上來講,連握筆的方式都不對,這怎麼能稱得上是書法,這是畫字而不是寫字。
  • 成都六旬大爺吹口哨能吹出50首中外名曲 還會吹京劇
    兩年來,他每天至少練習三個小時,比上班族上班都準時,不僅會50首中外名曲,還會吹京劇,氣息、音準控制得不錯,伴隨著音樂口哨聲時而激昂、時而舒緩,幾乎可以以假亂真。施大爺說,他希望老年人可以老有所學,豐富自己的生活,「活到老學到老!」
  • 西班牙潘普洛納:奔牛節上鬥牛表演震撼,鬥牛士現場驚險炫技
    當地時間2019年7月13日,西班牙潘普洛納,當地舉辦奔牛節鬥牛活動表演震撼,現場鬥牛士們驚險炫技!西班牙潘普洛納,當地舉辦奔牛節鬥牛活動表演震撼,現場鬥牛士們驚險炫技!西班牙潘普洛納,當地舉辦奔牛節鬥牛活動表演震撼,現場鬥牛士們驚險炫技!
  • 天生失明的他,花兩年時間駕馭最難小提琴曲目《流浪者之歌》
    他從13歲開始正式學習小提琴,在父親的支持下,他每天堅持練琴10小時,成為了中國首位盲人小提琴演奏家。張哲源自學習小提琴開始,已經翻譯了超過上千張盲文樂譜, 除了要將每一個音符都深刻地印到自己的腦海中之外,他還需要結合自己對作品的理解及複雜的演奏技巧去展示這首樂曲的精神內涵。2009年,18歲的張哲源在雲南昆明劇院成功舉辦了個人小提琴獨奏音樂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