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薩拉薩蒂《流浪者之歌》

2021-01-08 愛笛聲長笛音樂

帕布羅·德·薩拉薩蒂

帕布羅·德·薩拉薩蒂 (Pablo de Sarasate,1844~1908),西班牙小提琴家、作曲家。薩拉薩蒂出生於潘普洛納的一個軍官家庭。他5歲時即已為西班牙女王伊莎貝爾二世表演,其後西班牙王室負擔了其所有的培養費用。1856年他赴巴黎音樂學院從師著名小提琴家讓·德爾菲·阿拉爾(Jean Delphin Alard)。

1860年,薩拉薩蒂從巴黎音樂學院畢業,開始巡迴表演。在演藝生涯中,他走遍了歐洲、北美和南美,獲得了很高的聲譽。其演奏技藝精湛,音色甜美純淨,因而它被後人稱為「帕格尼尼再世」。與他同一時代的著名作曲家如布魯赫、聖-桑、維尼亞夫斯基、德沃夏克等人都曾創作小提琴作品題獻給他。一生中創作了大量的小提琴獨奏曲和協奏曲,大大豐富了小提琴的表現力。

他也是首位演奏被錄音的小提琴家。

Zigeunerweisen, Op.20

《流浪者之歌》(Zigeunerweisen, Op.20),又名《吉普賽之歌》(Gypsy Airs),是小提琴獨奏曲中不朽的名篇。也是薩拉薩蒂所有作品中最為世人所熟悉的名作。音樂主題與吉普賽民族有關,吉普賽民族在世界上分布廣泛,但都是從不定居的流浪民族,世世代代過著清苦而又飽受歧視的生活,但這個民族活潑、樂觀、能歌善舞。薩拉薩蒂運用十分恰當的手筆描寫了這一民族性格的幾個側面,並在最後一節使用了查爾達什的旋律,這部分的音樂主題與李斯特在1847年完成的匈牙利狂想曲第13號使用的主題相同。它那迴腸盪氣的傷感色彩,任何人聽後都會心蕩神馳不已。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長笛獨奏家丹尼斯·布裡亞科夫(Denis Bouriakov)演奏的長笛版本 ,文末還有原汁原味的小提琴版本。下一首想聽的曲子也歡迎在後臺給我們在留言。更多曲目請在公眾號菜單中的曲庫自助查找。

P. Sarasate: Zigeunerweisen, op. 20

P. de Sarasate - Zigeunerweisen op. 20 - Anastasiya Petryshak and Lorenzo Meo

相關焦點

  • 薩拉薩蒂《流浪者之歌》小提琴名曲賞析
    《流浪者之歌》也被譯為《吉普賽之歌》,是薩拉薩蒂的代表作。
  • 薩拉薩蒂:《流浪者之歌》 小提琴獨奏 海菲茨
    代表作品為小提琴獨奏曲《流浪者之歌》、《卡門主題幻想曲》、《阿拉貢霍塔》等。        《流浪者之歌》,又名《吉普賽之歌》,小提琴獨奏曲中不朽的名篇。薩拉薩蒂的作品自始至終十分講究效果和技巧,都是純粹的小提琴作品。這一首樂曲是薩拉薩蒂所有作品中最為世人所熟悉的名作,它那迴腸盪氣的傷感色彩與艱澀深奧的小提琴技巧所交織出來的絢爛效果,任何人聽後都會心蕩神馳不已。
  • 流浪者之歌
    拉小提琴的沒有不知道薩拉薩蒂(Pablo de Sarasate)的,不拉琴的,即使對他沒印象,大概也聽過他的《流浪者之歌》(Zigeunerweisen)。   這是一首以吉卜賽人情感、生活為背景的樂曲,短短不到10分鐘,卻迴腸盪氣,感傷的色彩與艱澀深奧的小提琴技巧所交織出的絢爛效果,任何人聽後都會心蕩神馳。
  • 二胡四重奏《流浪者之歌》作曲:薩拉薩蒂/改編:嚴潔敏/演奏:邢璐...
    二胡四重奏《流浪者之歌》作曲:薩拉薩蒂改編:嚴潔敏演奏:邢璐、周慧妍、王璐、樂堯《流浪者之歌》生動的描繪了吉普賽人浪跡天涯、饑飽無常、冷暖自知的艱辛坎坷和豪邁奔放、熱愛生活的民族精神。該重奏組入選國家藝術基金民族室內樂青年演奏人才培養之「樂府新聲」民族室內樂音樂會,並成功舉辦「和弦」邢璐胡琴重奏教學匯報音樂會,參與了多場校內外重要演出活動。邢璐現為江蘇省高等教育教改課題「大學藝術美育」——「二胡藝術之美」課題負責人;南京藝術學院「一流本科專業建設」——「二胡專業主課課程建設」項目負責人。
  • 小提琴《流浪者之歌》(收藏級)
    來源:天籟之音(ID:tlzy121) 作者:曾浩珉 微信號3005378簡單介紹一下:《流浪者之歌
  • 貫穿《天道》《在遠方》的一首小提琴曲,《流浪者之歌》推薦給你
    《流浪者之歌》薩拉薩蒂的《流浪者之歌Zigeunerweisen》,又名《吉普賽之歌》,小提琴獨奏曲中不朽的名篇。知道《流浪者之歌》是因為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中主人公最喜歡的曲子之一。小說中文字描寫再細膩,不如自己親身感受一次。
  • 低音提琴演奏家Edgar Meyer演奏漂泊和孤寂的《流浪者之歌》
    流浪者之歌(Zigeunerweisen, Op. 20)是西班牙作曲家帕布羅·德·薩拉薩蒂於1878年完成的一首管弦樂隊伴奏的小提琴曲,同年在在德國萊比錫首演。此曲是薩拉薩蒂流傳最廣的小提琴作品,並在小提琴演奏家中大受歡迎,從1904年薩拉薩蒂本人的錄音開始,留下了很多早期錄音記錄。整個作品洋溢著優美的旋律,華麗的節奏,與燦爛的色彩。曲中表達出吉普賽人飄泊、哀愁、幻想與熱情奔放的性格。後來,薩拉沙蒂還特地為這首世人酷愛的作品配上效果豔麗的管弦樂伴奏。《流浪者之歌》是一首音樂表現力很強的炫技性小提琴作品。
  • 今生必聽的經典:小提琴《流浪者之歌》
    《流浪者之歌》又名《吉普賽之歌》,是西班牙小提琴家、作曲家帕布羅·德·薩拉薩蒂的代表作之一, 也是小提琴獨奏曲中不朽的名篇。樂曲起始於豪放而激動的散板音調,自由奔放,還有十分别致的技巧裝飾,使之充滿了激情和浪漫之感
  • 弗雷德裡曼流浪者之歌介紹,帶您走進藝術的殿堂
    流浪者之歌有三個版本,穆特的流浪者之歌還不足以冠一個好字,同樣一首曲子我們以穆特和福雷德利曼的小提琴做比較:穆特詮釋的是悲傷、悲涼、悲戚,福雷德利曼他詮釋的是悲憤、悲壯、悲愴,不一樣。(摘自電視連續劇《天道》)另一首《流浪者之歌》又名《吉普賽之歌》,是西班牙小提琴家、作曲家帕布羅·德·薩拉薩蒂的代表作之一, 也是小提琴獨奏曲中不朽的名篇。迴腸盪氣的傷感色彩與艱澀深奧的小提琴技巧所交織出來的絢爛效果,任何人聽後都會心蕩神馳不已。吉普賽民族在世界上分布廣泛,但都是從不定居的流浪民族,世世代代過著清苦而又飽受歧視的生活,但這個民族活潑、樂觀、能歌善舞。
  • 一部小提琴獨奏曲解讀一個民族——《流浪者之歌》
    一部小提琴獨奏曲,至少學琴5年以上才能接觸到的曲子,是檢驗小提琴技巧以及對音樂理解的試金石,這就是廣為人知的——《流浪者之歌》。《流浪者之歌》又名吉普賽之歌,是西班牙小提琴家、作曲家帕布羅·德·薩拉薩蒂的代表作品之一。
  • 天生失明的他,花兩年時間駕馭最難小提琴曲目《流浪者之歌》
    2018年,張哲源更以優秀的成績考入謝菲爾德大學,他去了英國,繼續他的碩士研究生之路哲源的動人之處不僅是他用自己超凡的努力練就了這樣的小提琴技法,而是在於,不論要面對多大的挑戰,他時刻都將自己看作為一個不受任何約束的常人。
  • 小提琴大師薩拉薩蒂的七首名曲,不是炫技是絕技
    代表作品為小提琴獨奏曲《流浪者之歌》(又名《吉普賽之歌》)、《卡門主題幻想曲》、《阿拉貢霍塔》等。01 流浪者之歌《流浪者之歌》又名《吉普賽之歌》。小提琴獨奏曲中不朽的名篇。薩拉薩蒂的作品自始至終十分講究效果和技巧,都是純粹的小提琴作品。
  • 流浪者之歌——姜夔的清空與騷雅
    流浪者之歌——姜夔的清空與騷雅作者:讀裁者黃遠輝,專注人文歷史,質量標準,智慧財產權推薦閱讀書單:《文學回憶錄》《人間詞話》《人間詞話七講》《唐宋詞十七講》《一剪宋朝的時光》《蔣勳說宋詞》《詩酒趁年華》《夢裡不知身是客:宋朝詞人的詩酒年華》《鮮衣怒馬少年時:唐宋詩人的詩酒江湖》。姜夔是誰?還有還有這個夔字怎麼念?怎麼寫?
  • 神秘的吉普賽文化,流浪者之歌!
    吉普賽民族作為世界民族之林的一顆奇異果實,其特殊的文化吸引了許多人的好奇心。吉普賽其實是一個錯誤的稱呼,因為吉普賽人(gypsy或gypsies)是從英語埃及人(egyptian)一詞演變而來的,這是英國人和世界上大部分國家對他們的傳統稱呼。
  • 青石文化開啟公益 聽林懷民講《流浪者之歌》
    陳丹青與林懷民碰撞創作思想.臺灣雲門舞集掌門人林懷民作為主講嘉賓,與聽眾分享《流浪者之歌》的創作體驗。文化評論家、畫家陳丹青在現場對話林懷民,兩位大師間的碰撞,猶如品味陳年紅酒令人心醉。  青石講談會開啟文化公益之門  青石講談會是由澳洲青石集團推動的公益類文化講座,是青石文化的重要單元,旨在凝聚華語世界最具影響力的文化精英與藝術家,倡導獨特的文化理念和生活方式。
  • 《天道》「流浪者之歌」你真的聽懂了嗎?
    電視劇《天道》由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而成;講述了丁元英和芮小丹的愛情故事,由王志文、左小青領銜主演,丁元英的角色,其實是一個流浪者,一個不能融入家庭、社會、文化、國家的人。但是他有底線,有公德,也有良知和善念。
  • 丁薇發《流浪者之歌》MV藝術化探討人與生命
    近日,前衛音樂人丁薇發布新單曲MV《流浪者之歌
  • 《流浪者之歌》林懷民:創作緣起菩提樹下的頓悟
    本月8至9日,林懷民的著名舞作《流浪者之歌》將在廣州大劇院上演。昨天下午,林懷民在演出的發布會和藝術講座上,以繪聲繪色的講演,向大家講述了這部舞作產生的背後,一個個或感人、或搞笑、或深沉的故事。  創作緣起:菩提樹下的頓悟  「人生是空的,一切都是空的,所以你擁有的永遠只有當下。」
  • 奧古斯汀4月7日亮相保利劇院 演奏《流浪者之歌》
    原標題:奧古斯汀演奏《流浪者之歌》   3月31日,當紅小提琴演奏家金嘉·奧古斯汀在接受採訪時表示,4月7日到10日在保利劇院亮相的曼哈頓交響樂團演出的「交響也瘋狂」音樂會中,她接受曼哈頓交響樂團和指揮家辛格的邀請參加中國巡演,她說:「辛格的獨特個性和才華吸引著偉大的音樂家。在樂團裡,很棒的音樂家集合在一起做音樂。」
  • 顛簸的生活,熾熱的情感——《流浪者之歌》品賞
    暑熱蒸騰的上海七月,得一張滾燙火熱的新碟:《弗拉門戈·流浪者之歌》。這一次,作為「世界音樂」系列的又一力作,葉雲川老師與屢獲葛萊美獎的音樂總監Oskar Cataya 、著名錄音師Adam Kagan合作,精心選取了十二首西班牙弗拉門戈樂曲,力邀一班熟諳西班牙民間音樂的藝術家,於洛杉磯一家著名的模擬錄音大棚傾情演繹,精心錄製成這張《弗拉門戈·流浪者之歌》專輯,讓大家全新邂逅一個動感十足、狂野豪放並且充滿魅惑的聽覺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