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簸的生活,熾熱的情感——《流浪者之歌》品賞

2021-01-12 騰訊網

行駛於歐羅巴大地的旅遊大巴裡,播放著很久以前看過的電影《巴黎聖母院》。一句熟悉的乞討用語:「行行好,行行好……」翻來覆去,響亮地迴蕩在車廂裡。這就是維克多·雨果筆下吉普賽人的生活,他們顛沛流離,生活無著,性格大都真摯豪放,火熱激情,許多人擅長音樂。在俄羅斯和歐洲各國旅遊,經常可以見到流浪藝人,在莫斯科地鐵站口,聖彼得堡街頭,布拉格老城廣場和查理大橋上,匈牙利巴拉頓湖岸邊,德國法蘭克福商業大街上,甚至高雅潔淨的奧地利音樂名城薩爾茨堡教堂門前,都有流浪藝人在大顯身手,演奏各種樂器,放聲高唱,抑或組成小樂隊共同表演。他們中許多人技藝非常高超,不少人甚至水準與我們國內專業人士相仿。我很喜歡聆聽觀賞他們的表演,一曲過後,鼓掌致意,奉上一二歐元,每每嘗試與之交談,惜乎他們幾乎均不通英語,便不知其是否吉普賽人也。

暑熱蒸騰的上海七月,得一張滾燙火熱的新碟:《弗拉門戈·流浪者之歌》。於是,晚上把空調開大,聽這些烈火燃心汗流浹背卻是空靈鮮活內蘊著深深憂傷的音樂。到西班牙旅遊,要是不去看一場正宗的弗拉門戈,那就等於白來。弗拉門戈(Flamenco)是流行於西班牙南部的一種綜合性藝術,它融舞蹈、歌唱、器樂於一體,源於傳統的吉普賽藝術,和鬥牛一樣,這是西班牙面向世界的又一張名片。弗拉門戈秉持了吉普賽人的自由隨性,融合了歐洲的高貴華麗和拉丁美洲的奔放熱情,早已響譽世界舞臺,為全球越來越多的人所痴迷和酷愛。這一次,作為「世界音樂」系列的又一力作,葉雲川老師與屢獲葛萊美獎的音樂總監Oskar Cataya 、著名錄音師Adam Kagan合作,精心選取了十二首西班牙弗拉門戈樂曲,力邀一班熟諳西班牙民間音樂的藝術家,於洛杉磯一家著名的模擬錄音大棚傾情演繹,精心錄製成這張《弗拉門戈·流浪者之歌》專輯,讓大家全新邂逅一個動感十足、狂野豪放並且充滿魅惑的聽覺世界。

託萊多門瑞鳴音樂;Manuel Gutierrez Cabello;Jessica Pacheco;Dan Sistos - 流浪者之歌 弗拉門戈(吉普賽人以自由不羈的靈魂 高聲歌唱)

那麼,先聽第一首歌:《託萊多門》。「我想念你,我的愛人,我在託萊多門前等待著你。暮色即將降臨,請趕快來到我的身旁,用你的親吻與擁抱,溫暖我失落的心……」記得託萊多門是西班牙首都馬德裡的一座城門,建於1827年,高19米,灰顏色的花崗巖建築,它由中間一個半圓形拱門和兩側的方型拱門構成,頂上都有雕塑,中間的半圓形拱門頂上,飾有最大最精彩的一座雕塑。從夕陽銜山的時候起,當地的戀人們就往往開始在這裡相會。

然而,《託萊多門》這首愛情歌曲卻與眾不同,男歌手為何要唱得如此聲嘶力竭?難道就是因為它是弗拉門戈音樂中的「jaleo」?瘋狂的節奏,悲苦的旋律,盡情宣洩著心中的沮喪、孤獨和絕望,樂隊中的夥伴們在用力擊掌、喝彩、叫喊,還有清脆的響板撞擊聲,這一切營造出一種多麼激情奔放甚至是熱辣顛狂,血脈僨張的氛圍,這就是流浪者的歌,這就是吉普賽人,這就是弗拉門戈!聽著這樣的音樂,一顆心無疑是很苦很苦的。沒辦法,全歐洲全世界的吉普賽人,生活都這樣。

吉普賽盛宴瑞鳴音樂;Manuel Gutierrez Cabello;Euro Zambrano;Oskar Cartaya - 流浪者之歌 弗拉門戈(吉普賽人以自由不羈的靈魂 高聲歌唱)

我雖不是球迷,來到西班牙,就一定會想到足球:皇家馬德裡、巴塞隆納、馬德裡競技隊等等。跟在法國德國巴西義大利阿根廷的後面,西班牙也擠進了足球超級強國的行列。伯納烏球場關著,門口照張相也是好的。有了足球,這裡的球迷就變得無比的快樂、興奮和瘋狂。「讓我們跳舞吧,讓我們歌唱吧,跟隨著音樂的旋律,共度這歡樂的時刻……」這首《吉普賽盛宴》,有著濃鬱的現代風格,常常出現在求婚、祝壽、結婚等喜慶場合。卡洪鼓、康加鼓等等我們從未聽到過的打擊樂器也加入了樂隊,豐富的音色使人眼花繚亂,這音樂生機勃發,跳蕩活潑,生猛異常,渲染著聚會喜悅歡鬧的氣氛,也刺激著我們聽眾的耳膜;小提琴飛揚迴旋,弗拉門戈吉他輕巧俏皮;篝火熊熊,煙霧繚繞,舞姿奔放俏麗甚至有點「毒辣」,一段粗獷野性而音質沙啞的男聲合唱,終於把晚會推向了高潮。馬德裡的夜已經很深很深了,熹微曙色即將到來,來自地中海的喧鬧的風卻還是那麼燥熱難耐……

西班牙美食多多,獨具特色,也許是聞所未聞。正宗的海鮮飯裡的米應該是夾生的,聞名遐邇的西班牙火腿也是生吃的,夾在麵包裡,成為三明治。還有,小攤上的炸鱈魚以及熱巧克力加上細油條也很好吃。

文字丨趙建人

攝影丨YC

編輯丨Yvonne

相關焦點

  • 薩拉薩蒂《流浪者之歌》小提琴名曲賞析
    《流浪者之歌》也被譯為《吉普賽之歌》,是薩拉薩蒂的代表作。
  • 流浪者之歌
    拉小提琴的沒有不知道薩拉薩蒂(Pablo de Sarasate)的,不拉琴的,即使對他沒印象,大概也聽過他的《流浪者之歌》(Zigeunerweisen)。   這是一首以吉卜賽人情感、生活為背景的樂曲,短短不到10分鐘,卻迴腸盪氣,感傷的色彩與艱澀深奧的小提琴技巧所交織出的絢爛效果,任何人聽後都會心蕩神馳。
  • 青石文化開啟公益 聽林懷民講《流浪者之歌》
    臺灣雲門舞集掌門人林懷民作為主講嘉賓,與聽眾分享《流浪者之歌》的創作體驗。文化評論家、畫家陳丹青在現場對話林懷民,兩位大師間的碰撞,猶如品味陳年紅酒令人心醉。  青石講談會開啟文化公益之門  青石講談會是由澳洲青石集團推動的公益類文化講座,是青石文化的重要單元,旨在凝聚華語世界最具影響力的文化精英與藝術家,倡導獨特的文化理念和生活方式。
  • 《天道》「流浪者之歌」你真的聽懂了嗎?
    如果一個人沒有錢,或者穩定賺錢的能力,被裹挾著往紅塵中漂泊無依,所以丁元英認為沒有錢的他沒有資格,後面私募基金賺錢;他想按照自己的方式,過自己想要的生活。丁元英想要過的生活,不複雜、不奢華;反而簡單、平淡、專注,丁元英太想把日子過簡單了,這很難,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傳統文化對於丁元英的影響也是刻骨銘心的。
  • 小提琴《流浪者之歌》(收藏級)
    來源:天籟之音(ID:tlzy121) 作者:曾浩珉 微信號3005378簡單介紹一下:《流浪者之歌
  • 薩拉薩蒂:《流浪者之歌》 小提琴獨奏 海菲茨
    代表作品為小提琴獨奏曲《流浪者之歌》、《卡門主題幻想曲》、《阿拉貢霍塔》等。        《流浪者之歌》,又名《吉普賽之歌》,小提琴獨奏曲中不朽的名篇。薩拉薩蒂的作品自始至終十分講究效果和技巧,都是純粹的小提琴作品。這一首樂曲是薩拉薩蒂所有作品中最為世人所熟悉的名作,它那迴腸盪氣的傷感色彩與艱澀深奧的小提琴技巧所交織出來的絢爛效果,任何人聽後都會心蕩神馳不已。
  • 丁薇發《流浪者之歌》MV藝術化探討人與生命
    近日,前衛音樂人丁薇發布新單曲MV《流浪者之歌
  • 貫穿《天道》《在遠方》的一首小提琴曲,《流浪者之歌》推薦給你
    《流浪者之歌》薩拉薩蒂的《流浪者之歌Zigeunerweisen》,又名《吉普賽之歌》,小提琴獨奏曲中不朽的名篇。知道《流浪者之歌》是因為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中主人公最喜歡的曲子之一。小說中文字描寫再細膩,不如自己親身感受一次。
  • 一部小提琴獨奏曲解讀一個民族——《流浪者之歌》
    一部小提琴獨奏曲,至少學琴5年以上才能接觸到的曲子,是檢驗小提琴技巧以及對音樂理解的試金石,這就是廣為人知的——《流浪者之歌》。《流浪者之歌》又名吉普賽之歌,是西班牙小提琴家、作曲家帕布羅·德·薩拉薩蒂的代表作品之一。
  • P.薩拉薩蒂《流浪者之歌》
    Zigeunerweisen, Op.20《流浪者之歌》(Zigeunerweisen, Op.20),又名《吉普賽之歌》(Gypsy Airs),是小提琴獨奏曲中不朽的名篇。也是薩拉薩蒂所有作品中最為世人所熟悉的名作。音樂主題與吉普賽民族有關,吉普賽民族在世界上分布廣泛,但都是從不定居的流浪民族,世世代代過著清苦而又飽受歧視的生活,但這個民族活潑、樂觀、能歌善舞。
  • 沙寶亮最好聽的歌叫什麼?流浪者歌曲大盤點
    23日晚,蒙面歌王中國版第六期落下帷幕,流浪者面臨淘汰危機的情況下背水一戰,憑藉一首深情的《老爸》逆襲,最終奪得蒙面歌王第六期歌王,榮耀揭面,他就是——沙寶亮。連著四期節目,流浪者沙寶亮帶給觀眾7首好聽感人的歌曲,下面和尚之潮小編一起來盤點下吧。
  • 《流浪者之歌》林懷民:創作緣起菩提樹下的頓悟
    本月8至9日,林懷民的著名舞作《流浪者之歌》將在廣州大劇院上演。昨天下午,林懷民在演出的發布會和藝術講座上,以繪聲繪色的講演,向大家講述了這部舞作產生的背後,一個個或感人、或搞笑、或深沉的故事。  創作緣起:菩提樹下的頓悟  「人生是空的,一切都是空的,所以你擁有的永遠只有當下。」
  • 弗雷德裡曼流浪者之歌介紹,帶您走進藝術的殿堂
    流浪者之歌有三個版本,穆特的流浪者之歌還不足以冠一個好字,同樣一首曲子我們以穆特和福雷德利曼的小提琴做比較:穆特詮釋的是悲傷、悲涼、悲戚,福雷德利曼他詮釋的是悲憤、悲壯、悲愴,不一樣。(摘自電視連續劇《天道》)另一首《流浪者之歌》又名《吉普賽之歌》,是西班牙小提琴家、作曲家帕布羅·德·薩拉薩蒂的代表作之一, 也是小提琴獨奏曲中不朽的名篇。迴腸盪氣的傷感色彩與艱澀深奧的小提琴技巧所交織出來的絢爛效果,任何人聽後都會心蕩神馳不已。吉普賽民族在世界上分布廣泛,但都是從不定居的流浪民族,世世代代過著清苦而又飽受歧視的生活,但這個民族活潑、樂觀、能歌善舞。
  • 嘆強迫症之戀 悟流浪者之歌
    從舞者、編舞,到女兒、妻子、母親,馬波在不同的場景中變換著不同的身份,這也啟發了她將自身經歷融入舞蹈創作,把生活中的動作帶上舞臺。而這一次的獨立編舞,也必然呈現出與以往「李捍忠、馬波」作品不盡相同的一番風貌。
  • 奧古斯汀4月7日亮相保利劇院 演奏《流浪者之歌》
    原標題:奧古斯汀演奏《流浪者之歌》   3月31日,當紅小提琴演奏家金嘉·奧古斯汀在接受採訪時表示,4月7日到10日在保利劇院亮相的曼哈頓交響樂團演出的「交響也瘋狂」音樂會中,她接受曼哈頓交響樂團和指揮家辛格的邀請參加中國巡演,她說:「辛格的獨特個性和才華吸引著偉大的音樂家。在樂團裡,很棒的音樂家集合在一起做音樂。」
  • 《在遠方》為何總是出現流浪者之歌的鏡頭?到底有何預示?
    而看過這部劇的觀眾可能都有這樣一個疑問,為什麼劇中會多次出現流浪者之歌這首歌,在姚遠第一次帶路曉鷗去福利院的時候,路曉鷗就聽的是這首歌,後來姚遠也喜歡上了這首歌,不僅如此,連路曉鷗的父親路中祥也對這首歌情有獨鍾,那麼劇中為何會多次出現這首歌呢?
  • 今生必聽的經典:小提琴《流浪者之歌》
    《流浪者之歌》又名《吉普賽之歌》,是西班牙小提琴家、作曲家帕布羅·德·薩拉薩蒂的代表作之一, 也是小提琴獨奏曲中不朽的名篇。樂曲起始於豪放而激動的散板音調,自由奔放,還有十分别致的技巧裝飾,使之充滿了激情和浪漫之感
  • 二胡四重奏《流浪者之歌》作曲:薩拉薩蒂/改編:嚴潔敏/演奏:邢璐...
    二胡四重奏《流浪者之歌》作曲:薩拉薩蒂改編:嚴潔敏演奏:邢璐、周慧妍、王璐、樂堯《流浪者之歌》生動的描繪了吉普賽人浪跡天涯、饑飽無常、冷暖自知的艱辛坎坷和豪邁奔放、熱愛生活的民族精神。該重奏組入選國家藝術基金民族室內樂青年演奏人才培養之「樂府新聲」民族室內樂音樂會,並成功舉辦「和弦」邢璐胡琴重奏教學匯報音樂會,參與了多場校內外重要演出活動。邢璐現為江蘇省高等教育教改課題「大學藝術美育」——「二胡藝術之美」課題負責人;南京藝術學院「一流本科專業建設」——「二胡專業主課課程建設」項目負責人。
  • 神秘的吉普賽文化,流浪者之歌!
    公元1001-1027年的26年間,伽色尼王朝的君主馬茂德曾率領軍隊入侵北印度達17次之多,大肆搶劫和殘酷屠殺當地居民,給北印度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僅蘇姆那特城就被屠殺了5萬多居民,被掠奪的財富竟有3萬馱之多。北印度人民四處逃亡,流浪各地。這就是中世紀時代印度人民的第一次向外遷徙。
  • 低音提琴演奏家Edgar Meyer演奏漂泊和孤寂的《流浪者之歌》
    流浪者之歌(Zigeunerweisen, Op. 20)是西班牙作曲家帕布羅·德·薩拉薩蒂於1878年完成的一首管弦樂隊伴奏的小提琴曲,同年在在德國萊比錫首演。《流浪者之歌》是一首音樂表現力很強的炫技性小提琴作品。很多其他樂器演奏家也將其改編成不同樂器的演奏版。其中,低音提琴演奏家Edgar Meyer改編的低音提琴版本尤其特別。Edgar Meyer除了把古典低音大提琴的技巧帶入一個更高的境界外,還引進了純正的民謠,jazz, blue grass和世界音樂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