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雷德裡曼流浪者之歌介紹,帶您走進藝術的殿堂

2021-01-08 苗苗娛樂不一樣

流浪者之歌有三個版本,穆特的流浪者之歌還不足以冠一個好字,同樣一首曲子我們以穆特和福雷德利曼的小提琴做比較:穆特詮釋的是悲傷、悲涼、悲戚,福雷德利曼他詮釋的是悲憤、悲壯、悲愴,不一樣。穆特她多了一些宮廷貴婦的哀怨,少了一些吉普賽人流浪不屈的精神,海飛慈當然無疑是一個偉大的小提琴演奏家,但是就這首曲子來說,我覺得他的詮釋也不一定是最高境界,可能是因為他注意技巧上的嚴謹,反而染上了一些匠氣,少了一點虔誠,所以就這三個人演奏的同一首曲子來比較,我覺得穆特是心到手不到,海飛慈是手到心不到,只有福雷德利曼那是叫手到心到。心是什麼?心是願望,神是境界,那是文化、閱歷和天賦的融匯,我們當然應該相信穆特太想演奏好了,但是她的性格底色是上帝給她塗上去的,只要她不能超越上帝,那她這個性格底色的脂粉氣就抹不去,穆特的手是一雙女人的手。(摘自電視連續劇《天道》)另一首《流浪者之歌》又名《吉普賽之歌》,是西班牙小提琴家、作曲家帕布羅·德·薩拉薩蒂的代表作之一, 也是小提琴獨奏曲中不朽的名篇。迴腸盪氣的傷感色彩與艱澀深奧的小提琴技巧所交織出來的絢爛效果,任何人聽後都會心蕩神馳不已。

吉普賽民族在世界上分布廣泛,但都是從不定居的流浪民族,世世代代過著清苦而又飽受歧視的生活,但這個民族活潑、樂觀、能歌善舞。作者薩拉薩蒂運用十分恰當的手筆描寫了這一民族性格的幾個側面,並使小提琴的旋律性與技巧性得到相當完美的結合。本曲中的管弦樂伴奏部分,也是作者親自編配的。全曲共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中板,C小調,4/4拍子。由強而有力的管弦樂齊奏作為開始,然後主奏小提琴奏出充滿憂傷的旋律。這一部分很短,只是全曲的引子。第二部分緩板,由小提琴奏出新的旋律,是一種美麗的憂鬱,以變奏和反覆做技巧性極強的發展,輕巧的泛音和華麗的左手撥弦顯示出這一主題的豐富內涵。在這部分,管弦樂並不太明顯,始終是以小提琴的輕柔旋律為主題。

第三部分稍為緩慢的緩板,2/4拍子。小提琴裝上弱音器,"極有表情地"奏出充滿感傷情調的旋律,悲傷的情緒達到極點。這一旋律廣為人知。第四部分2/4拍子,急變為極快的快板, 有與第二、三部分形成明顯對比的豪邁性,反映出吉普賽民族性格的另一面--能歌善舞。以管弦樂的強奏作為先導,小提琴演奏出十分歡快的旋律,右手的快速撥奏與高音區的滑奏無比歡愉;這一旋律告一段落後,又用小提琴的撥奏開始新的旋律,接著是由十六分音符的斷奏所構成的像遊絲般的旋律,充滿舞蹈氣氛;然後以更具技巧性的撥奏再現第四部分的最初部分,逐漸朝氣蓬勃地趨於高潮,最後像閃電般結束樂曲。

相關焦點

  • 《天道》「流浪者之歌」你真的聽懂了嗎?
    特別要注意的電視劇《天道》對於音樂的探索也是非同一般的,而丁元英本身就是一個音樂愛好者,音響發燒友,雖說不是藝術從業者,但一定是喜歡被音樂薰陶的人。看過金庸武俠小說以及電視劇、電影的人知道,高手出手和出場都有典型bgm,而觀眾很容易被bgm音效帶入情景,往往效果非同一般,很多經典的影視劇;劇中的音樂以及音樂故事是特定的元素,讓內容升華了。
  • 《天道》:丁元英對於幾位《流浪者之歌》演奏者的評價
    丁元英對於《流浪者之歌》這首曲子的三個演奏者做出了很細膩的評價,同樣一首曲子,穆特的小提琴詮釋的是悲傷、悲涼、悲戚,弗雷德裡曼則詮釋的是悲憤、悲壯和悲愴,穆特多了一些宮廷貴婦的哀怨,少了一些吉普賽人流浪不屈的精神,另外一個 演奏者海菲茲則是因為太注意技巧上的嚴謹,反而染上了一絲匠氣,少了一點虔誠。結合這三人最終的評價是,穆特是心到手不到,海菲茲是手到心不到,弗雷德裡曼則是手到心到。
  • 薩拉薩蒂《流浪者之歌》小提琴名曲賞析
    《流浪者之歌》也被譯為《吉普賽之歌》,是薩拉薩蒂的代表作。
  • 《流浪者之歌》林懷民:創作緣起菩提樹下的頓悟
    一身休閒的黑衣,黑褲,一個人挎一個小背包悠然的走進劇場。作為臺灣雲門舞集的創始人兼藝術總監,林懷民看起來低調到骨子裡,但他的出現卻引發了廣州媒體和舞蹈愛好者們一次集體的狂歡。本月8至9日,林懷民的著名舞作《流浪者之歌》將在廣州大劇院上演。昨天下午,林懷民在演出的發布會和藝術講座上,以繪聲繪色的講演,向大家講述了這部舞作產生的背後,一個個或感人、或搞笑、或深沉的故事。
  • 青石文化開啟公益 聽林懷民講《流浪者之歌》
    臺灣雲門舞集掌門人林懷民作為主講嘉賓,與聽眾分享《流浪者之歌》的創作體驗。文化評論家、畫家陳丹青在現場對話林懷民,兩位大師間的碰撞,猶如品味陳年紅酒令人心醉。  青石講談會開啟文化公益之門  青石講談會是由澳洲青石集團推動的公益類文化講座,是青石文化的重要單元,旨在凝聚華語世界最具影響力的文化精英與藝術家,倡導獨特的文化理念和生活方式。
  • 丁薇發《流浪者之歌》MV藝術化探討人與生命
    近日,前衛音樂人丁薇發布新單曲MV《流浪者之歌
  • 二胡四重奏《流浪者之歌》作曲:薩拉薩蒂/改編:嚴潔敏/演奏:邢璐...
    二胡四重奏《流浪者之歌》作曲:薩拉薩蒂改編:嚴潔敏演奏:邢璐、周慧妍、王璐、樂堯《流浪者之歌》生動的描繪了吉普賽人浪跡天涯、饑飽無常、冷暖自知的艱辛坎坷和豪邁奔放、熱愛生活的民族精神。2012年由嚴潔敏教授改編為二胡四重奏版本,更加豐富了該曲的藝術表現力。演奏家介紹 / 邢璐 /青年二胡演奏家,南京藝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二胡專業委員會理事。12歲考入中國音樂學院附中,後考入中央音樂學院民樂系並升入研究生部,獲得文學碩士學位。
  • 流浪者之歌
    拉小提琴的沒有不知道薩拉薩蒂(Pablo de Sarasate)的,不拉琴的,即使對他沒印象,大概也聽過他的《流浪者之歌》(Zigeunerweisen)。   這是一首以吉卜賽人情感、生活為背景的樂曲,短短不到10分鐘,卻迴腸盪氣,感傷的色彩與艱澀深奧的小提琴技巧所交織出的絢爛效果,任何人聽後都會心蕩神馳。
  • 顛簸的生活,熾熱的情感——《流浪者之歌》品賞
    暑熱蒸騰的上海七月,得一張滾燙火熱的新碟:《弗拉門戈·流浪者之歌》。弗拉門戈(Flamenco)是流行於西班牙南部的一種綜合性藝術,它融舞蹈、歌唱、器樂於一體,源於傳統的吉普賽藝術,和鬥牛一樣,這是西班牙面向世界的又一張名片。弗拉門戈秉持了吉普賽人的自由隨性,融合了歐洲的高貴華麗和拉丁美洲的奔放熱情,早已響譽世界舞臺,為全球越來越多的人所痴迷和酷愛。
  • 一部小提琴獨奏曲解讀一個民族——《流浪者之歌》
    一部小提琴獨奏曲,至少學琴5年以上才能接觸到的曲子,是檢驗小提琴技巧以及對音樂理解的試金石,這就是廣為人知的——《流浪者之歌》。《流浪者之歌》又名吉普賽之歌,是西班牙小提琴家、作曲家帕布羅·德·薩拉薩蒂的代表作品之一。
  • 小提琴《流浪者之歌》(收藏級)
    來源:天籟之音(ID:tlzy121) 作者:曾浩珉 微信號3005378簡單介紹一下:《流浪者之歌
  • 神秘的吉普賽文化,流浪者之歌!
    公元1001-1027年的26年間,伽色尼王朝的君主馬茂德曾率領軍隊入侵北印度達17次之多,大肆搶劫和殘酷屠殺當地居民,給北印度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僅蘇姆那特城就被屠殺了5萬多居民,被掠奪的財富竟有3萬馱之多。北印度人民四處逃亡,流浪各地。這就是中世紀時代印度人民的第一次向外遷徙。
  • 嘆強迫症之戀 悟流浪者之歌
    從舞者、編舞,到女兒、妻子、母親,馬波在不同的場景中變換著不同的身份,這也啟發了她將自身經歷融入舞蹈創作,把生活中的動作帶上舞臺。而這一次的獨立編舞,也必然呈現出與以往「李捍忠、馬波」作品不盡相同的一番風貌。
  • 今生必聽的經典:小提琴《流浪者之歌》
    《流浪者之歌》又名《吉普賽之歌》,是西班牙小提琴家、作曲家帕布羅·德·薩拉薩蒂的代表作之一, 也是小提琴獨奏曲中不朽的名篇。樂曲起始於豪放而激動的散板音調,自由奔放,還有十分别致的技巧裝飾,使之充滿了激情和浪漫之感
  • 薩拉薩蒂:《流浪者之歌》 小提琴獨奏 海菲茨
    代表作品為小提琴獨奏曲《流浪者之歌》、《卡門主題幻想曲》、《阿拉貢霍塔》等。        《流浪者之歌》,又名《吉普賽之歌》,小提琴獨奏曲中不朽的名篇。薩拉薩蒂的作品自始至終十分講究效果和技巧,都是純粹的小提琴作品。這一首樂曲是薩拉薩蒂所有作品中最為世人所熟悉的名作,它那迴腸盪氣的傷感色彩與艱澀深奧的小提琴技巧所交織出來的絢爛效果,任何人聽後都會心蕩神馳不已。
  • 奧古斯汀4月7日亮相保利劇院 演奏《流浪者之歌》
    原標題:奧古斯汀演奏《流浪者之歌》   3月31日,當紅小提琴演奏家金嘉·奧古斯汀在接受採訪時表示,4月7日到10日在保利劇院亮相的曼哈頓交響樂團演出的「交響也瘋狂」音樂會中,她接受曼哈頓交響樂團和指揮家辛格的邀請參加中國巡演,她說:「辛格的獨特個性和才華吸引著偉大的音樂家。在樂團裡,很棒的音樂家集合在一起做音樂。」
  • 貫穿《天道》《在遠方》的一首小提琴曲,《流浪者之歌》推薦給你
    《流浪者之歌》薩拉薩蒂的《流浪者之歌Zigeunerweisen》,又名《吉普賽之歌》,小提琴獨奏曲中不朽的名篇。知道《流浪者之歌》是因為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中主人公最喜歡的曲子之一。小說中文字描寫再細膩,不如自己親身感受一次。
  • P.薩拉薩蒂《流浪者之歌》
    Zigeunerweisen, Op.20《流浪者之歌》(Zigeunerweisen, Op.20),又名《吉普賽之歌》(Gypsy Airs),是小提琴獨奏曲中不朽的名篇。也是薩拉薩蒂所有作品中最為世人所熟悉的名作。音樂主題與吉普賽民族有關,吉普賽民族在世界上分布廣泛,但都是從不定居的流浪民族,世世代代過著清苦而又飽受歧視的生活,但這個民族活潑、樂觀、能歌善舞。
  • 《在遠方》為何總是出現流浪者之歌的鏡頭?到底有何預示?
    而看過這部劇的觀眾可能都有這樣一個疑問,為什麼劇中會多次出現流浪者之歌這首歌,在姚遠第一次帶路曉鷗去福利院的時候,路曉鷗就聽的是這首歌,後來姚遠也喜歡上了這首歌,不僅如此,連路曉鷗的父親路中祥也對這首歌情有獨鍾,那麼劇中為何會多次出現這首歌呢?
  • 沙寶亮最好聽的歌叫什麼?流浪者歌曲大盤點
    23日晚,蒙面歌王中國版第六期落下帷幕,流浪者面臨淘汰危機的情況下背水一戰,憑藉一首深情的《老爸》逆襲,最終奪得蒙面歌王第六期歌王,榮耀揭面,他就是——沙寶亮。連著四期節目,流浪者沙寶亮帶給觀眾7首好聽感人的歌曲,下面和尚之潮小編一起來盤點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