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你爹一個德性!」父母互相詆毀,激勵不出積極向上的孩子

2021-01-08 哈囉寶貝

在我的記憶裡,父母很少心平氣和的交談,他們的溝通幾乎都是歇斯底裡的。母親是個很要強的人,準確說應該是有些愛攀比,鄰居家添置了什麼新的電器,她就會每天跟父親碎碎念。

父親是個性格木訥的人,做事從來都是不慌不忙,但最受不了囉嗦和冤枉,所以他們兩個的交談很少會在一條線上。最後的結果一般都是我爸跑出去看人家打牌、釣魚,或者繼續慢悠悠地做他自己的事,而這一點恰恰是我母親最不能忍受的。

漸漸地我長大了,上學了,很完美地遺傳了父親的「一絲不苟」,人家做作業三下五除二就能搞定,但我就是快不起來,說實話我已經很用心很努力了。

這時候,母親總會用一句話來評價我:

「跟你爹一個德性!都不知道你磨磨蹭蹭忙些什麼?一天到晚像只悶雞一樣!」

每次我被訓的時候,隔壁那位唯恐天下不亂的好心嬸嬸絕對會跑來勸導我母親,直到讀初中的時候我才領悟到這位嬸嬸的好心,完全就是在煽風點火,就那時候的文化水平,我悄悄給她起了個外號「八哥嬸」!

後來,

我一度很討厭母親說「跟你爸一個樣!」,同時也有點反感父親的「慢」!

所以,我強迫自己變得迅速起來,哪怕雞爪印似的胡亂畫一通,寧願被老師責罵也不願落入母親口中。

其實,在我看來,父親並不是母親口中的一無是處。

我隨口一說想吃點什麼,他總是很快就會買回來;

父親的木工活做得很好,到現在我都很佩服他的想像力和動手能力,這一點我絕對不如他;

在親戚眼中,父親一直都是脾氣好,好相處的老好人,誰家有事他總樂意幫忙,我從來沒有見他抱怨過什麼人什麼事。

但在母親的反覆「提醒」下,直到我上了大學,參加工作,我一直都在懷疑和自我懷疑,

「我應該向父親學習,還是努力變成一個跟他完全不同性格的人?」

「跟你爸一個樣」毀滅了我對父親的所有好感!

每每看到電視劇中「溫馨和諧的家庭」我就會不自覺地與自己的家庭作對比,最終的結論都是「我不會擁有!」

「跟你爸一個樣」,

這句話就像一把刀,插在了我心中那個最中心的位置,這個「傷口」以後應該都不會癒合!

一次偶然的機會,從小姨口中得知,母親其實當年是迫於很多壓力才嫁給了父親,所以她把所有的不滿和怨氣都傾瀉在了我的身上。

這或許應該歸咎於那個時代的錯,我有些理解她,但談不上原諒!

她撕裂了我對父親、母親的所有嚮往!

我們常常說父親對孩子成長的影響,因為爸爸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第一標杆。

有的朋友可能會說,很多偉人、優秀的人都是由母親一手帶大,為什麼他們並沒有收到影響?

這是因為母親同時也為他們塑造了一個偉大父親的形象。

果敢、堅毅、堅韌不拔、冷靜……

這些媽媽大多都會告訴孩子他的父親有多偉大,有時候,一個虛無的完美形象或許比真實的對比更有說服力和推動力。母親口中的良好父親形象,會深深印在孩子心中。

在一個家庭中,如果父母一方總是詆毀、貶低另一方,孩子潛移默化地也會對另一方產生不滿。

如果母親總是跟孩子說「你跟你爸都不是好東西!」之類的話,孩子對自身的認可也可能隨之崩塌。

小孩子的天性都是簡單的,他們不懂大人之間的紛繁複雜,對孩子而言,父母愛我,我愛父母,就是最完美的家庭。

結婚以後,

我時刻都提醒自己,既然孩子的願望如此簡單,我一定不能毀掉孩子對父母的美好期待!

玩笑開多了,不是真的也是真的了!

家庭生活中,有的父母常常會讓孩子在父母之間做選擇,以此來獲得某些滿足感和成就感。當孩子的回答不滿意時,又常常會擺事實、講道理、細數另一方的不是來試圖轉變孩子的觀念。

當夫妻一方反駁或制止時,為保持家庭的「和諧」氣氛,我們又會以「開玩笑」為自己開脫!

當孩子還在鄭重的糾結的時候,你卻一句玩笑了之,這會讓孩子對自己的判斷更加搖擺不定!

比如:

一個人天天被朋友誇讚長得漂亮,其實他覺得自己很普通,時間長了他會認為被嘲笑了;當一個人本來自我感覺不錯,卻總被身邊人說長得醜,次數多了,他會產生自我懷疑。

所以,不要試圖通過孩子得到某些我們只是懷疑的答案!

不要跟孩子開玩笑,數落你的父親/母親有多麼不好!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玩笑開多了,不是真的也是真的了!

所謂口誤,其實是不經意的真情流露!

父母一方向孩子抱怨,是真的想抹黑另一方,顛覆孩子對另一方的認知嗎?

當然不是!

很多時候,我們或許只是想吐槽一下,亦或是想通過這種方式拉近自己與孩子之間的距離,或許是想通過這種方式來激勵提醒孩子不要染上另一方的「壞習氣」!

這種事情幾乎所有父母都做過。

這其實不是開玩笑,也不是一時口誤,你的內心已經對另一方有不滿了。

非得讓孩子加入自己的戰壕,與父親/母親為敵嗎?

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爭寵,維護伴侶在孩子心中的良好形象,他受教的都會是父母身上的優點,這也會讓孩子更自信!

結語:

我們在不經意間總會研究探討自己的家庭。「跟你爸一個德性」「跟你媽一個樣」,父母說過這樣的話可能自己都不記得了,但對孩子而言,每次面對這樣的「選邊站」都會讓他們無比糾結。

這場戰鬥,沒有贏家!

我們都想自己孩子變成一個優秀的人,與那個不完美伴侶完全不一樣的人。其實,這並不需要高深的教育方法。一個情緒穩定、家庭關係穩定、家庭成員朝氣蓬勃的環境,對孩子的自信心和向上力都有著積極的作用!

貶低另一方,激勵不出積極向上的孩子!

相關焦點

  • 有種遺傳叫蔡少芬孩子,一個隨爹一個隨媽,小兒子中和了父母優點
    直到看了這張照片,人們才想起來蔡少芬已經有3個孩子了,兩個女兒曾上過綜藝被熟知,但小兒子一直被保護者,沒想到已經長這麼大了。兩女一兒都帶著口罩,不僅勾起了人們對孩子長相的好奇。有種遺傳叫蔡少芬孩子,一個隨爹一個隨媽,小兒子中和了父母優點蔡少芬和張晉的基因遺傳也很有意思,一共兩個女兒,一個隨爹一個隨媽。隨媽媽的是小女兒,大女兒長相更隨爸爸。
  • 為何動漫中的狼是笨拙的,狼群動不動起內訌,還互相詆毀
    動畫中的狼是笨拙的,可欺的,而羊是聰明的,有尊嚴的,狼群動不動起內訌,互相詆毀,而羊群是團結的,堅定的,這明顯是把現實中的情況完全顛倒了,現實中狼是堅韌的,聰明的,羊是笨拙的,懦弱的,狼群在遇到危險或是捕食時會異常的團結,哪怕自己跟對手同歸於盡都在所不惜,而羊群在遇到危險時,母羊甚至會丟掉自己的小羊羔奪路而逃
  • 女孩跟媽媽姓,同學好奇為什麼不跟爸爸姓,孩子:不瞅瞅我爹姓啥
    在一次姓名的的來源話題中,女孩主動說起了自己跟媽媽姓的事情。眾多同學都感到不可思議,認為這是一樁特例,並且好奇不已,不斷追問女孩為什麼不跟爸爸姓。同學的好奇心,讓女孩無法逃避,最終她回復道:問我為啥跟媽媽姓,你們也不瞅瞅我爹姓啥?後來追問得知,原來女孩的爸爸姓"熊",這個姓氏相比較"朱"來說的確要更加好笑。
  • 關愛生命 拒絕冷漠 把「德性」教給你的孩子
    關愛生命 拒絕冷漠 把「德性」教給你的孩子2011-11-03 10:07:53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10月26日,中國幼教領導品牌天才寶貝通過微博在全國發起倡議活動,號召全國千萬員工、教師、學員及家長「關愛生命 拒絕冷漠」,讓孩子們生長在一個充滿愛的環境當中!
  • 父母把孩子的手辦送人,孩子把父親的茅臺倒掉,來呀,互相傷害呀
    收集一些動漫的手辦或者模型,是許多孩子非常感興趣的事情,但是大部分父母對這種興趣卻非常不以為然。 網絡上就有一位網友氣憤地說出了自己的經歷,那就是他的父母擅自將他收藏的許多手辦拿去送人了,而他將父親的茅臺倒掉了,並且喊話道:「來呀,互相傷害呀。」
  • 爹矮矮一個,娘矮矮一窩?父母都矮,孩子能長高嗎?答案來啦
    她覺得我女朋友太矮了(她1.50米),怕以後生的孩子也很矮,我說我高就行了(我1.76米),她說你不知道「娘矮矮一窩」嗎?想問下這個說法是真的嗎?我真的不想因為身高而分手......看得出小夥子是真的很為難~說來,因為身高而遭到父母反對的感情不在少數,在父母看來,後代聰不聰明,能不能長高是件很重要的事。但是,於個人來說,這年頭找到一個喜歡的人真的太不容易了,要是因為身高而分手,那也太可惜了。
  • 德性的生活能不能成為你的理想生活?
    ,你只是想在現有生活的基礎上再往上抬高一點,可以不費力氣地還房貸,周末可以開車出去郊遊,愛人在離家不遠的單位上班,兩家老人身體健康,倆人為孩子準備出國留學的費用。亞里斯多德認為公正是完美的德性,「它之所以是完全的德性,由於有了這種德性,就能以德性對待他人,而不只是對待自己。」這與《中庸》說的是一個意思。2.德性的生活是否有可參考的案例?康德家貧,年少喪母,剛進哥尼斯堡大學時,因褲子破了拿去縫而不能出宿舍的門。畢業後,靠在貴族家中做家庭教師養家。
  • 激勵孩子的良言妙語(家長每天都說一說)
    孩子在受到讚賞鼓勵之後,會因此而更加積極地去努力,會在學習上更加努力,會把事情做得更好。激勵孩子積極向上的6句話。1、你將會成為了不起的人!2、別怕,你肯定能行!3、只要今天比昨天強就好!4、有個女兒真好!5、你一定是個人生的強者!6、你是個聰明孩子,成績一定會趕上去的。
  • 「壞媽媽」才能培養出好孩子,孩子不需要一個100分的父母
    一個媽媽在家庭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當然培養孩子最多的也是媽媽。很多偉人都表示媽媽是他們的精神支柱,是他們走向成功的重要扶持者。只有做了媽媽的人才能體會:當媽有多難。在我們身邊,永遠不缺好媽媽,從成為母親的那天起,放棄了從前的任性,生活中多了一份無盡的牽掛和使命。一個人的成功當然離不開他背後的女人,一個孩子的教育當然也離不開教育她的媽媽。
  • 總跟父母對著幹?你眼裡的「不可理喻」恰恰是孩子人際關係的開始
    文|福林媽咪一個孩子跟媽媽說「我在幼兒園自己吃飯,在家就不自己吃飯」。寶媽改變以往習慣,讓孩子自己吃飯,結果孩子故意吃飯墨跡,還用手抓飯吃,吃的滿桌子都是。寶媽火冒三丈,講道理、打罵、懲罰,什麼手段都用過了,可是孩子還是這樣,讓寶媽十分無力。
  • 孩子經常跟父母「抬槓」,歸根結底是孩子沒有對父母產生感恩的心
    自古以來,我國就講究知恩圖報,無數古訓教育我們要懂得感恩:「投之以桃,報之以李」「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鴉有反哺之義,羊知跪乳之恩」……隨著生活質量越來越高,家長給孩子的物質和精神生活越來越富足,可為什麼總是培養出愛跟父母抬槓、不知感恩的孩子呢?是孩子的問題,還是父母的問題呢?
  • 要想孩子優秀,拒絕做低層次的父母,孩子面前不要說這幾句話
    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鏡子,是他們學習的榜樣,能夠好好跟孩子說話,也是他們的幸運。父母們對待老師的態度決定了老師對待孩子的態度。 父母都怕老師對自己的孩子不好,一邊給老師送禮,一邊在挑老師的毛病, 這些抱怨的話孩子要是聽多了,就自然而然對老師的好感度降低了。於是不尊重老師,也就不好好學習。 家長支持老師,老師支持孩子,這是一種和諧的關係。才能更好地做好孩子的教育。
  • 家長很差勁,上不了臺面?孩子識別父母「真面目」,提升家庭教育
    後來,表演節目之後,家長群裡都開始討論,是不是沒有點能耐,家長都不一定好做了呢? 一個家長說,原來孩子挺崇拜自己的,比如在家裡能夠換個燈泡,擰個螺絲等,孩子就感覺自己的爸爸真厲害,這種很複雜的事情都會做,結果隨著長大,這孩子開始有些不屑家長,甚至還會「挑釁」家長,說你都不會唱歌,也不會表演節目,都沒有一個小孩子厲害。
  • 孩子產生「迴避型人格」怎麼辦?父母應尊重孩子,而不是互相傷害
    每個孩子的父母對待孩子的教育方式和方法,都是不同的。 不過,在於孩子的期望,每個孩子的父母都是相同的,父母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都能夠在將來成為一個優秀且成功,並且對社會有用的人。
  • 網紅陰陽臉貓當爹,不需做親子鑑定,只因孩子跟「親自」生的一樣
    納尼亞非常獨特,獨特到萬裡挑一,也挑不出相同的一隻貓。如今納尼亞當爸爸了,它擁有了兩個孩子,一個叫做菲尼克斯,一個叫做普拉達。這兩個貓雖然沒有繼承納尼亞的陰陽臉,甚至長得也跟納尼亞不一樣,但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是納尼亞的孩子。因為這兩個小貓,分別繼承了納尼亞的長相。
  • 讚賞和激勵:培養孩子自信心的金鑰匙
    孩子一天天長大,有了她自己的思想,問題也就跟著出現了,她會因為一樣東西的不如意,就和你生氣不說話,也會因為某件事不讓她開心,就和你鬧彆扭發脾氣。為了讓孩子健康的成長,我們是這樣做的:01尊重孩子的心理想法,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和孩子成為好朋友例如,她想看她喜歡的電視劇,而我們不願意給她看時,我們就和她定個規則,規定她看多長時間,讓她知道父母的想法。
  • 做父母請關掉你的「烏鴉嘴」,小心讓孩子一步步證實你的「預言」
    你的嘴,可能是把孩子推上巔峰的強大助力,也可能是特別靈驗的「烏鴉嘴」,毀掉孩子。心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皮格馬利翁效應」,也叫「羅森塔爾效應」或「期待效應」。皮革馬利翁效應——指人的情感、觀念、行事風格會受到別人下意識的影響,人們會不自覺地接受別人給的暗示,並朝著對方描述的方向去行動、發展。
  • 如何培養孩子的上進心?父母要激勵孩子自信心,不要語言打擊孩子
    「你怎麼不比好學生,就知道和差學生比?」 說起自己孩子的不爭氣,曉明的父親總是一臉感嘆的表情。他說,曉明每次考試不好回家,批評他好好學習,曉明都會反駁說,「我沒怎麼學,還能考這樣,我同桌天天學,也才比我高几分,有時還不如我!」
  • 不頂嘴的孩子是好孩子?養出不敢頂嘴的孩子,是父母教育上的失敗
    在父母的觀念中孩子頂嘴就是錯,由於孩子頂嘴,有些家長也沒少教訓打罵自己的孩子,孩子跟父母頂嘴就是在向父母示威嗎?難道孩子頂嘴就成為了父母口中的「白眼狼了」?錯了,從來不敢頂嘴的孩子是父母教育上的失敗。我見過不少這樣的家長,在教訓孩子的時候,不允許孩子頂嘴,無論出於什麼樣的原因,孩子越頂嘴父母就窩火,我聽別人給我口述過這樣一件事:陽陽是一個12歲的男孩兒,有一天,他的媽媽出去買東西,突然發現自己的錢少了五十,心想一定是陽陽偷拿的,家裡又沒別人。於是媽媽的就氣衝衝的回到家質問陽陽:「你是不是私自偷拿媽媽的錢了,為什麼我的包裡少了五十元,你拿去幹什麼了!」
  • 這是什麼德性?
    在老闆手下做秘書,到底應該有什麼樣的德性,這很可能是見仁見智的問題。但俗話說得好,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老闆與秘書彼此的般配,在性格上可能是互補,在德性上則一定要互相欣賞才行。我的朋友楊君在出版社當社長,由於上任不久,社裡人際關係又太複雜,因此忙得心力交瘁,我見他那麼辛苦,便問他為什麼不配個秘書,幫著處理一些日常瑣碎事務,也好讓自己別那麼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