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電商興盛,經濟繁榮,人們消費力度越來越大。尤其是在超市商場打折的時候,人們會大量囤積食物,採購零食等。但是超量採購帶來的後果往往是嚴重的浪費,我們的消化能力是有限的,在短時間內消耗大量的食物是不現實的。
在這時候,通常會翻出一袋零食,一看保質期,昨天剛過期,那麼這個零食現在還能吃嗎?過期一天的食物,會不會變質尼?今天就跟大家討論一下食物保質期的事兒。
食物才過期一天,能吃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保質期。保質期,從字面理解就是食物質量保證的時間,這是生產廠商對食品品質的一種保證。保證這個食物在期限內食用,不會出現問題。如果過了保質過期,食用出現了問題,跟商家是沒有關係的,商家對此不負責任。因此,食品保質期只是食品生產廠家單方面的規定,是根據食品性質等定下來的。
在保質期內的食物,首先安全性是有保證的,吃完不會有不適感,更不會出現中毒。其次,保質期內的食物在口味,質地,顏色等方面不會出現太大的改變。最後,進食是為了獲取營養,因此保質期內的食物還保證了一定的營養,保證了營養成分不會過多流失。
了解了這些,就會有人問,那麼食物過期一天,口感,安全性以及營養價值會有所缺失嗎?能吃嗎?其實,這也要分情況的,正常來說,像新鮮的果汁,麵包,冷鮮肉,鮮奶,酸奶等保質期短的食物,即便是過期一天,裡面的沒有完全被殺死的微生物會不斷生長,容易出現腐爛變質,這時候如果吃了,很容易出現腹瀉,噁心,嘔吐,腹痛等症狀。應該趁早扔掉,不要心疼。
而生活中的火腿腸,醬料,肉乾,餅乾,罐頭等食品,保質期一般都比較長,在幾個月或者是幾年不等。這樣的食物如果剛過期一天,由於經過特殊處理,安全性不會有太大問題。但是,是可以吃的。只不過口感不會那麼好,不是很好吃。
總的說來,過期了的食物最好不要吃,口感風味都不新鮮,有的甚至會影響健康。
營養學家提醒,吃過期食品,身體會發生4個壞處
第一,出現腹痛,噁心等不適
對於保質期比較短的食物,比如酸奶,最短的保質期是7天左右,超過一天,都會發生微生物滋長,產生影響人身體健康的有害物。會導致噁心,反胃,嘔吐,腹痛,拉肚子等不適症狀,影響生活學習。
第二,誘發腸胃炎等消化系統疾病
生活中有的食物過期以後,會出現腐敗變質,進而出現大量的細菌。人不小心誤食以後,會引發細菌病毒感染,進而導致疾病發生。常見的疾病有急性腸胃炎,細菌性痢疾,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等,威脅患者健康。
第三,肉毒中毒
當新鮮的肉出現了過期,出現腐敗,會產生肉毒桿菌,如果不捨得扔,吃了變質的肉,很可能會出現肉毒桿菌中毒。在中毒初期,患者會出現身體乏力,頭痛頭昏,眩暈等症狀,隨後會出現視力模糊,眼瞼下垂,如果得不到治療,會出現咽痛,口腔潮紅,呼吸困難等症狀,危及生命。
第四,導致肝癌等腫瘤疾病
如果大豆,花生還有一些堅果出現過期,經過一系列化學反應,會產生亞硝酸鹽,黃麴黴素等有害物質。其中黃麴黴素是一類致癌物質,進去人體以後會損害肝臟系統,誘發肝癌。
因此,過期的食物最好不要吃,很容易導致以上四個後果,影響健康。
拓展閱讀:不需要保質期的食物
乙醇含量超過10%的飲料酒,有一定消毒作用,能夠抑制微生物生長繁殖,因此不管放多久都不容易變質。另外,廚房用的糖,食鹽也不會標註明確的保質期,主要是因為能夠抑制微生物,保證品質。所以即便糖,食鹽出現了結晶團塊,也不影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