鄺美雲是香港著名歌手、商人,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祖籍廣東珠海,現擔任香港珠海社團總會會長。
不能常相伴,卻可長相思。今年的疫情阻止了鄺美雲前往內地的機會,但是對內地朋友的思念,卻一刻都沒有停止。值此雙節來臨之際,她也希望帶給大家一份真摯的祝願。
在鄺美雲看來,人生就如一個「圓」,有開心也有失落,難免有起有落,重要的是,每一個人並不會是一座孤島,背靠祖國,港人定能攜手同行,克服難關。
鄺美雲
10月1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1周年。滿滿的家國情懷充斥著我的心間,我深深熱愛著這片土地。
10月1日,也是中國傳統中秋佳節。人圓月圓,是千百年來人們心中最美好的心願。每每想起這一輪圓月,我覺得像極了「人生」。「圓」,就意味著有上有下,恰似「人生」,可能有高光時刻,但到了最高點,就又可能出現低谷。
我也常常希望和年輕人說,記住我們是中國人,一定要做對我們國家有利的事。特別是要與人為善,做到「三好」,就是「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也要做到 「四給」: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信心、給人方便。
要有愛國之心
自從去年修例風波以來,香港經歷了很多的動蕩。走過去年的風雨,我們都清楚了解到,國家安全是定國安邦的重要基石,香港國安法的實施是十分必要的,有國才有家,國「安」家才「寧」。
從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到香港國安法出臺,再到中央大力支持香港抗疫......在香港的身後,有14億同胞的支持,有整個國家的支持,祖國始終是香港保持繁榮穩定的堅強後盾。
在我看來,國人的身份認同很重要,香港人首先要知道,我們是中國的香港人,我們是中國人,可以背靠祖國、面向世界,要好好珍惜這樣難得的條件和機遇。
做對國家有利之事
去年以來,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年輕人被洗腦,被荼毒,在街頭做出傷害別人的事情。我是痛心的。
在香港,年輕人可以找到很多出路。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與各國商貿往來緊密,此外,粵港澳大灣區也提供了豐富的就業創業機會。
乘著大灣區發展的東風,年輕人首先要找到自己的興趣,可能有人喜歡設計、有人喜歡做科研、有人喜歡搞音樂……只要專注在自己的興趣領域,走正途,一定不可以做違法的事情,就一定有出路!
我們也要學會「與人為善」。 多一些笑容,多一點包容,與人相處就是要「圓融」。人生是一面鏡子,經常懷有歡喜心,遇到的人和事也會不同,別人也會更加喜歡你。
在逆境裡不放棄
小時候,我家裡並不寬裕,日子也過得很艱難,躺在閣樓裡,我從來沒有放棄過。長大後,我做過廣告公司,參選過「港姐」,當過歌手,後來又進入珠寶行業,每一次我都當作是學習。不斷提升自己,是一件終身的大事。
今年香港受到疫情影響,經濟蕭條,我知道,很多家庭都在經歷各自的「至暗」時刻。正如我一首歌,《小島風雲》中所唱的那樣——
「只靠努力不會絕望/曾經轉眼間多少興旺/曾經轉眼間天邊淡無光/從未會覺彷徨堅守志向未肯放/風雨面對也亦前望」。
我們一定能戰勝疫情,而靠的正是我們一直以來的逆境自強,同心同德。每一個人在世上,不會是最差的那個,也不會是最好的那個,不要自卑,也不要自滿,凡做事樂在其中就很好。
「健康平安」就是「福」
今年疫情影響了我去廣東的行程安排。年初去北京開會,也只是在深圳短暫停留。真的好想念家鄉珠海,希望疫情平穩後,能早日回到珠海探親
帶著對在廣東的朋友們的濃濃思念,我在此祝福大家,人月兩團圓,幸福快樂。
很多年前,我做歌手的時候,有記者曾經問我,生日願望是什麼呢?我總會說,很簡單,就是「健康平安」。當時,我還被記者朋友笑話,盡說著「行話」,是不是忽悠大家?其實並非如此。只有健康平安,才能享受人生的幸福時刻,才能與你們一起慢慢變老。
趁著這個節日,我也將這個最「樸實」的祝福「健康平安」,送給大家。希望你們每每都能記起,心生歡喜。
【整理】南方日報、南方+記者 沈叢升
【作者】 沈叢升
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