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是贊助商出錢幫助中國隊熱身打算的,然而和世界高水平的球隊踢過之後,各種問題就暴露出來,媒體和球迷再次對國足進行了喜聞樂見的口誅筆伐,然而與此同時,卻又湧現出了一個更引人爭議的話題——紋身。
其實也是近幾年的風潮引領的,不知不覺中,球迷發現在中超比賽直播中,國內球員的手臂上、脖子上多了許多造型奇特的東西,一開始大家覺得還挺新鮮,但是時間長了,這種紋身文化開始遍布整個中國足壇,也開始讓一部分帶小孩的球迷感覺有些牴觸。
說起來球員紋身的興起之源,不得不提到廣州恆大右邊後衛張琳芃了,他其實算是引領紋身熱潮的發起人,而他的紋身並不是來到中超之後紋的,早在根寶基地時期就已經紋上了。
而對於這位昔日弟子的這種奇特嗜好,作為張琳芃的恩師,也是張琳芃非常敬仰的一位老人,中國足球教父徐根寶,自然也有自己的看法。
據悉,當年只有十幾歲的張琳芃,正在經歷青春期叛逆,大膽地在手臂上完成了第一個紋身,但是非常害怕徐根寶發現了吵他,於是天天綁著繃帶訓練,大概過了一年都相安無事,有一天徐根寶突然把張琳芃叫過去,對他說:別藏了,你的紋身我早就知道了。年輕人喜歡的我雖然接受不了,但是我尊重你,不會反對你紋身。但是你紋也紋點好東西嘛,比如左手臂紋『搶逼圍』,右手臂紋『接傳轉』,也能時刻提醒隊友,這就好多了是吧。
雖然張琳芃最終也沒有在手臂上留下徐根寶的話,但是他還是領悟了徐指導的用心良苦,後來的紋身文字都基於正能量出發。徐指導的意見其實可以作為一個參考的標杆,紋身並沒有錯,但是不能讓一種文化產生他所應該具有的價值和意義,那麼這種紋身就與社會主義價值觀背道而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