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球員紋身,提高不了中國足球的水平

2020-12-03 騰訊網

不妨先來搞清楚,為什麼「三流大學抓紀律」

稍微關注足球的人,對「球員紋身」這一現象可能就不會太陌生——最近二十年全球最受歡迎的球星,貝克漢姆,身上就有大量的紋身,包括那著名的漢字書法「生死有命,富貴在天」;最近十年最優秀的足球運動員梅西,一隻胳膊也是「大花臂」,刺青清晰可見。

梅西的「大花臂」

因此,在足協下達「禁止露紋身」的規定,並據說要傳遞至俱樂部後,很多人立刻聯想起那句俗語,「一流大學抓科研,二流大學抓就業,三流大學抓紀律」——世界頂級球員都沒把紋身當回事,你一亞洲三流水平,捯飭什麼紋身,怎麼不有空乾乾正事,比如狠抓青訓,整治下基層足球的腐敗問題?

話是這麼說,但一考慮到中國男足長期以來給人的印象——作風差、懶散、素質低、泡吧等等,很多人還是不由自主地認為,對於中國球員,必須要狠抓風氣。抓風氣就要從外觀抓起,禁止紋身就不必說了,還應該禁止留長髮,禁止染黃毛。「沒看到嗎?朝鮮足球水平雖然也不咋樣,但精神面貌好,不僅打進了世界盃,還進了巴西一個球。」在很多人看來,既然技不如人,那就應該在精神、作風方面提高,才能縮短差距。

中國球員紋身是普遍現象

事實上,儘管通常提起「三流大學抓紀律」時,人們都是在吐槽這樣的學校做不了什么正事只能抓紀律。但在不少網友眼裡,這種做法是對的,既然都三流大學了,生源水平肯定低,要想趕上別人,豈不就得抓紀律嗎?這種說法,理論上的確是沒有問題的。一流大學之所以不強調抓紀律,是因為這些學校的學生,本身自律性相對是比較強的,不會過於出格,因此不會過分強調抓紀律(並不是不抓紀律),免得造成些不必要的限制,學生偶爾因為些事情缺席也不必很麻煩地走流程請假。而三流大學不同,之所以科研學術不行,很大程度上就是是因為學風不行,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差,因此需要學校幫助他們加強管理,因此要抓考勤,限電限網。對於如今面臨眾多誘惑的當代大學生而言,讓學校幫助他們加強自我管理,的確也是有必要。

既然如此,那亞洲三流的中國男足,不也應該狠抓管理,禁止紋身嗎?並不是那麼簡單。

對於球員競技水平,在精神方面起作用的是球員的職業精神,這跟紋身、長發沒有必然關係

評判所謂「三流大學抓紀律」,還是要看具體怎麼抓的,抓考勤,夜間限電限網,這可以說是針對學風問題有的放矢,但如果是俗語的下一句——「野雞大學抓男女關係」呢?恐怕很多人就不贊同這種做法了。原因也很簡單,大學生已經是成年人,談戀愛是正當的需求,談戀愛也不必然導致學習變差,很多一流大學的學生都談戀愛,這跟遲到曠課不寫作業是有本質區別的。僅僅因為談戀愛「可能導致分散學習精力」這種理由而採取禁止性規定,就顯得非常粗暴、無理了。同理還有「禁止打籃球」、「禁止踢足球」等等,都是中國學校常見的管理誤區。

某高校的「校園糾察隊」

「禁止紋身」,其實就跟「禁止戀愛」一樣,是沒有道理的。如果認為球員作風差、懶散、精神面貌不好,那就應該抓酗酒抽菸,抓訓練遲到早退,抓夜不歸宿。如果球員出現這樣的問題,那確實有很大可能對競技水平造成影響,這叫做「不職業」,批評、懲罰都不為過。但是,紋身、留長髮、染黃毛與這些問題全然不同,梅西紋身、染髮、留過長發,但實際上卻是非常職業的球員,競技狀態保持得非常好。事實上,中國球員也並不能說不職業,國足的這批人,雖然在世界上橫向比較水平比較低,但在國內足壇,也是經歷了激烈的競爭後,才能踢職業聯賽和進入國家隊的,不至於連基本的職業態度都有嚴重問題。之所以人們的印象差,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老是輸球造成的,把一些問題給放大了。而廣州恆大兩奪亞冠時,可沒有什麼人質疑隊中眾多國腳的職業精神。尤其是以大面積紋身為標誌的張琳芃,以體能出色、90分鐘上下奔跑著稱。這完全是靠著「自虐式訓練」練出來的,這樣的球員,怎麼能稱之為「不職業」?即便中國球員真的不夠職業,那也應該繼續狠抓考勤、抓抽菸酗酒等問題,把矛頭指向紋身、長發,說不通。

禁止紋身,說不定還妨礙球員發揮水平

不顧實際情況,以難以成立的理由「抓男女關係」、「抓紋身長發」,只會培養出聽話、守規矩的大學生和球員,這對於提高他們的水平,基本上是沒有作用,甚至是有害的。

對於很多優秀運動員來說,紋身是能夠起到正面作用的。貝克漢姆全身40餘處紋身,每一處都能說出來歷,很多與家人有關,或者與人生經歷、感悟有關,比如「99」這個數字,是因為1999年他跟維多利亞結婚,也因為那年他所在的曼聯隊獲得了三冠王,尤其是經歷了著名的歐冠決賽逆轉,在身體上刻印這些生命的重大事件,無疑有非凡意義。再比如「大大的夢想,但也要腳踏實地」這句歌詞,刻在身上,其激勵意義自然也非比尋常。有論者就表示,「從一個個意義獨特的紋身當中,人們能夠讀出貝克漢姆的職業生涯的成功、遇到的困難和四處漂泊的經歷;能夠從每一個他銘記於心的名字或者日子當中,讀出對家人濃濃的愛;也能從那先哲的名言當中,讀出他對愛的珍視和對完美的追求。」正如小貝自己所說:「我不後悔任何一次紋身,因為它們都有自己的意義。我認為這就是紋身最重要的地方:當它們都有自己的意義的時候,你便不會後悔。」

貝克漢姆貝克漢姆全身都是刺青,都有特殊的意義

紋身的正面意義並不是只有外國運動員才擁有,國內運動員也一樣。林丹應該是國內運動員中紋身的代表性人物,但由於其成績實在太耀眼了,所以不會有人說什麼。不要小瞧紋身之於林丹的意義,比如其左手臂上一串五角星,代表著羽毛球的全滿貫;右手手臂上「until the end of world」代表對羽球的忠誠,出自動畫片"灌籃高手"。這些印記對林丹之所以成為林丹到底起了怎樣的作用,是不應該低估的。同樣,張琳芃也很樂於向別人分享他身上紋身的意義。比如有一串文字是「Victory ZLP」,他表示這是他的信念,代表對勝利的渴望,「把紋身刻在左手的手腕上,時刻提醒我,保佑我,在球場上爭取榮譽。」像這樣的紋身,到底有什麼理由禁止呢?

張琳芃解釋身上紋身的意義

競技體育,「菜」是原罪,但怪罪紋身是沒有任何用處的

再來看看其他反對紋身的理由。

有人說,你紋身學習梅西、學習內馬爾、學習貝克漢姆,怎麼就不學學同一文化圈的日本韓國?確實,日韓球員紋身的情況比較少,但實際上並沒有禁止紋身。廣州恆大的外援金英權身上就有紋身,也進了韓國國家隊。之所以日韓球員紋身不多,其實是有著特定原因,在日本是因為黑社會(山口組)把紋身作為特徵,在韓國則是跟兵役有關,大面積紋身不被許可。但在中國,紋身實際上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這就是一個個人選擇和個人趣味,你可以對有紋身的人持有些想法——比如「紋身」等於「不良」,但絕大部分人都會認為這實屬個人自由。

還有人說,在職場上,紋身的人往往不會被錄用,HR直接淘汰掉,既然如此,足協和足球俱樂部禁止紋身也沒什麼大不了。這個說法看似有道理,但其實仍然不成立。職場上不錄用有紋身的人,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行業的習慣,認為有紋身的人可能對公司形象、客戶往來造成一定影響,就算如此,也很少有大公司對紋身發出「禁止性規定」,如果有能力的話,紋身也不一定會成為問題。而對於體育運動員來說,本來就不存在「禁止紋身」的行業習慣,而且,職業運動是需要觀眾和粉絲捧場支撐的,倒不如說,運動員花費心思設計、維護自己的外在形象,是天經地義的,擁有個性才能收穫更多曝光和關注。這有什麼問題呢?恰恰是因為張琳芃、韋世豪等國腳們知道自己從事的是職業體育,才會去考慮紋身的。非要把一些不良青年的紋身、染髮等特徵套到職業運動員上,很不合適。

反對紋身最說得通的理由,或許是健康方面的,一些研究指出紋身或許會影響運動員排汗,但影響到底有多大,並沒有共識。但既然如此多的優秀運動員依然願意紋身,這就不該成為禁止的理由。

說到底,競技體育,「菜」是原罪,輸球了就要忍受各種批評,輸球了什麼都是錯。因紋身挨批,或者說很多球迷為足協的規定叫好,這是無可奈何的。但如果真的想重整旗鼓,必須得找出差距的真實原因,怪罪紋身,怪罪頭髮,是沒有任何用處的。

相關焦點

  • 足協禁止紋身,無異於為自己挖坑!
    關於足協禁止紋身,隨便說下吧:1、原文說:「在中國文化氛圍和傳統中,人們對一些文身比較反感」,「刺青」難道不是中國發明的嗎?在中國古代,如後周太祖郭威、武襄公狄青、武穆王嶽飛等數不清沙場好男兒都有紋身留於史料。哦,也難怪,只有「嶽母」才捨得刺字,親媽哪裡捨得啊?
  • 歸化外國球員,興許是提高國足水平的「速效劑」| 新京報專欄
    文|陳興傑隨著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的舉辦,有關足球的話題再次成為各個國家街頭巷尾的焦點議題。前兩天,冰島逼平阿根廷,一時間就讓冰島成了中國社交網絡上的「網紅」。討論者紛紛表示要向冰島隊學習。這些討論有價值,可惜不能速效解決。有一個速效方法和解決積弊本身並無衝突,可惜提者不多。這個方法就是歸化外籍球員,引進足球人才。
  • 盤點中國球員紋身:鄭智學小貝 張帥堪比古惑仔
    ,下面來讓我們看看中國球員的十大紋身。 網易體育6月29日報導:電影《古惑仔》中曾經陳浩南有一句臺詞:「混黑社會都要有紋身,怕被人砍得七零八落認不出來……」不過,這句話顯然已經過時了,球員當中很多人身上都有紋身
  • 國腳紋身對不對?先聽聽足球教父徐根寶怎麼評價的
    本來是贊助商出錢幫助中國隊熱身打算的,然而和世界高水平的球隊踢過之後,各種問題就暴露出來,媒體和球迷再次對國足進行了喜聞樂見的口誅筆伐,然而與此同時,卻又湧現出了一個更引人爭議的話題——紋身。其實也是近幾年的風潮引領的,不知不覺中,球迷發現在中超比賽直播中,國內球員的手臂上、脖子上多了許多造型奇特的東西,一開始大家覺得還挺新鮮,但是時間長了,這種紋身文化開始遍布整個中國足壇,也開始讓一部分帶小孩的球迷感覺有些牴觸。
  • 有紋身的十大知名中國運動員
    當「紋身」與「運動員」聯繫在一起的時候,類似包含上述內容在內的話題都總會變得話題性與爭議性兼具。運動員該不該紋身,大家說法各異。有趣的事情,在於在成績不佳之時,紋身有時總成為部分網友指責運動員在場外分心從而影響成績的理由。所謂「法無禁止即自由」,這是個人選擇的自由,對於這個問題,筆者始終堅持不提倡不推崇、但也反對上綱上線狂噴的態度。
  • 中日校園足球的差異到底有多大 泥土地也能提高水平
    ——朱廣滬 引言 足球水平的提高不在乎什麼地方練習,而在於訓練效果怎樣...... 其實在我去到那所學校的時候,我研究過他們的比賽錄像,也知道會失敗,因此當他們9:2戰勝我們的時候,我沒感到震撼,因為比這個結果令我們震撼的是他們的校園足球開展情況,讓我一下子感到了中國的校園足球與日本的校園足球差異真正在哪裡。
  • 國足的紋身五花八門,為什麼單獨不見紋「精忠報國」這四個字?
    國足需要的是全新的面貌,球員的職場是綠茵場,染髮紋身不能代表國足,這類人追求的是時尚,炫酷的表現,我們需要的是有技術和職業道德的球員,不需要這類人出現在國足。古代嶽飛出徵,嶽母在兒子背上刺上四個大字「精忠報國」,鼓勵兒子奮勇殺敵報國,名揚千古,受到世人的讚頌。
  • 為什麼中國社會普遍不認可紋身?
    在國內,許多公眾人物也迫於自己的影響力,以及利益原因,即使有紋身,也不得不遮掩或是遭受非議。範志毅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公開批評張琳芃,「他已經在場上體現了他的氣質,但我唯獨對他不滿意的,你也轉告給他,最好把手臂上那些東西都去掉,因為他是一名體現正能量的球員。
  • 中國足球被戲稱為「白斬雞」的球員,為何那麼搶手?拿高薪娶美妻
    2018年的時候,國足參加了在俄羅斯舉辦的世界盃,其中某新聞媒體報導,為了吸引人眼球,跪將中國足球運動員的身材放在首頁調侃,中國足球運動員王永珀的肚子,肥肥白白的,微微鼓起來,主持人直接說道,中國足球運動員的身材長這個樣子,跟「白斬雞」長得很像。從此中國足球運動員就扣上了不自律的標籤。
  • 國足整頓紋身,其實紋身不是洋貨,而是中國傳統文化
    日前關於紋身的問題,在中國足球圈內掀起討論熱潮。是否應該引導禁止球員文身暫且不提,很多球員文身背後意義,卻並不為人所知。【張琳芃】張琳芃全身上下有15處紋身,其中最多的是都是表達對家庭的愛意。他也曾直言,自己的右臂是屬於自己老婆的。
  • 中國足球真的是臉都不要了,拿什麼拯救你,中國足球?
    在中立場地阿聯杜拜的拉什德體育場,中國男足以1-2不敵敘利亞男足。上半時,敘利亞隊由馬瓦斯頭球先開紀錄;吳曦隨後助攻武磊扳平比分;下半時,張琳芃自擺烏龍,中國隊以1-2敗北。本輪過後,中國隊落後敘利亞隊5分,喪失出線主動權。縱觀全場國足的精神面貌和技戰術水平發揮用四個字就可以表示:完全沒有!
  • 一位知曉中國足球的歐冠冠軍教練
    因此,在大連人俱樂部執教一個半賽季之後,這個自幼痴迷足球的西班牙人知道中國的孩子踢球和學習不能兼顧,知道中國球員接受足球啟蒙太晚,知道中國足球青訓的問題出在哪裡,知道該培養優秀的中國國產教練的重要性,他知道中國足球不要盲目模仿歐洲,而是需要向亞洲近鄰學習,知道改變中國足球需要時間,不可能一蹴而就。
  • 中超的價值與中國足球的前途
    16年前,他將中國足球的改革開放帶到了一個在職業化方向上更廣闊、更深入的水平。中超的每一個階段都有如同郎效農這樣的人或者機構做出重要的貢獻和推動,這些貢獻和推動者中包括了球員教練、包括了贊助商等等全方位的人和機構。藉此,中超聯賽為中國足球「製造」了一個深厚的基礎,它讓中國足球雖歷經磨難而始終可以重新出發。
  • 術‧理‧道:從中國足球歸化看戶外廣告融媒體之路
    今年中國體育界最矚目的新聞當數中國足球歸化了。容我先向不熟悉足球和體育的讀者解釋一下何謂中國足球歸化:簡單來說就是讓原來是外國國籍的足球運動員,例如巴西足球運動員,加入中國國籍,代表中國足球隊參加如世界盃等國際足球比賽。
  • 足壇人物之——球星們紋身背後的意義,C羅沒有紋身竟然是因為這
    紋身藝術從新石器時代開始就在盛行,這可以從木乃伊化的保存皮膚、古代藝術和考古記錄中得到證明。人們對紋身有不同的看法。很多人認為紋身是勇敢的象徵,但也有很多人認為紋身是一種讓皮膚更美麗的藝術,還有一些人認為紋身是一種禁忌和對皮膚的褻瀆。在足球世界裡,紋身有不同的含義,只有少數足球運動員沒有紋身。
  • 球員疑戴項鍊比賽是什麼情況_球員從什麼時候禁止佩戴飾物的?
    球員疑戴項鍊比賽是什麼情況_為什麼戴項鍊比賽,足協杯1/4決賽,大連一方客場2-0擊敗四川九牛。本場比賽,一方隊替補出場的劉映辰疑似佩戴項鍊出場,有可能會遭到處罰。球員疑戴項鍊比賽是什麼情況_為什麼戴項鍊比賽奇蹟沒有出現,被中超球隊大連一方淘汰後,四川九牛結束了本賽季在足協杯不可思議的黑馬之旅。
  • 馬季奇:中國小孩成天打電腦遊戲 足球人才已斷層
    ,他對中超聯賽在過去將近8個賽季以來的變化可謂心知肚明,因此在接受外媒記者彼得-戴維斯的專訪時,直言雖然中超聯賽在技戰術層面上有了明顯提高,但是在更多小孩傾向於成天玩iPad和電腦遊戲的情況下,青訓體系的斷層也直接導致了北京國安如今的青黃不接。
  • 貝尼特斯:中國球員18、20歲才學我們小時候的知識 太晚了
    因此,在大連人俱樂部執教一個半賽季之後,這個自幼痴迷足球的西班牙人知道中國的孩子踢球和學習不能兼顧,知道中國球員接受足球啟蒙太晚,知道中國足球青訓的問題出在哪裡,知道該培養優秀的中國國產教練的重要性,他知道中國足球不要盲目模仿歐洲,而是需要向亞洲近鄰學習,知道改變中國足球需要時間,不可能一蹴而就。
  • 踢足球愛足球 草根球員也可以「一球成名」!
    現今的張亮已經成為了北理工隊邊路的攻防「利器」,犀利的突破和傳中一次次幫助球隊攻城拔寨,這與去年在中國城市足球聯賽賽場上的張亮如出一轍。  那麼,該怎麼讓中國足壇出現更多的張亮呢?  完善的晉升制度  儘管中國的社會足球和職業足球還沒有明確的「接口」,但相信張亮等球員的出現會讓越來越多的職業隊在選拔球員時向社會足球靠攏。
  • 北青點評國安:輸球就是因為水平不夠,提升本土球員水平才是根本
    直播吧12月11日訊 亞冠1/4決賽國安0-2不敵蔚山現代,止步於本賽季的亞冠八強。比賽結束後,《北京青年報》點評認為,國安出局的根本原因還是在於水平不夠。雖然晉級亞冠八強已經創造了國安隊史的最佳成績,但在1/4決賽,國安以0-2的比分不敵蔚山現代,儘管比賽中也佔據了場面上的優勢,但對方經驗更加豐富,只抓住了兩次機會就將國安擊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