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義工 香港義工/小 冰

2021-01-09 大公資訊

  美國人從小就要幹活,幫父母擦車、為鄰居修剪草坪、在社區送報紙、為朋友照看貓狗。高中生能否畢業,除了看學習成績,還要看對社會的奉獻,學校把服務社會納入必修課。不做義工的學生很難考上大學,更難進名校,醫學院的招生條件之一,是考生在醫院做過幾千個小時的義工,以此證明考生對病人的愛心和耐心,以及對醫學事業的熱愛。

  在洛杉磯漢廷頓莊園諮詢臺,華人義工施先生說:「這裡是民間機構,一千多名職員,大多數是義工,當中不乏年輕人,有的做了一二十年了。」

  歐洲藝術館裡,一位拄著枴杖的講解員看上去八十多歲,從胸牌可知,他叫Brian Scanlon。看見Joy站在一幅畫前仔細欣賞,他就過去講解:「畫中女人的衣服不是她當初穿的那件。為了讓她顯得永恆,後人重新為她畫了一件。」「哦!真有意思。」Joy說。我們問他:「您是義工吧?每周工作幾天?」答曰:「一兩天。」「辛苦嗎?」Brian不直接回答辛苦與否,只是說:「我身體健康,喜歡漢廷頓,一到這裡就快樂。」「有沒有退休計劃呀?」我好奇他要做到何時。他說:「沒有退休計劃,直至生命盡頭。這是我們的生活方式之一。」離開展館走到門口時,我們又回望他一下,當時遊客不多,他正回椅子上坐一下。這個老頭,不知道他帶給社會的動力是多大?價值是多少?

  一位叫Robert Maronde的先生,利用業餘時間到莊園幹活。他幽默地說:「我太太不準我退休後呆在家,我得先找個去處,就來做義工。」

  義工們都各具專長。在圖書館的,會整理書籍,為學者和讀者提供諮詢;在博物館的,接受過呵護珍品的訓練;在植物園的,有園藝知識。那天我們在場時,聽說Gainsborough的畫「Blue Boy」將要展出,看見義工們正從儲藏室將畫搬出來,忙忙呼呼的,好像要做的事不少。

  莊園自一九一九年建立以來,時過境遷,當年主人留下的錢早已用盡,基金公司赤字了,但是靠著義工和固定捐款的援助,它依然每天開館閉館,正常運行。

  香港的義工活動種類多,不少社會活動是靠義工撐起的。養老院常有義工抹灰塵、擦地板、倒垃圾、餵老人進食、陪老人聊天,義工們做那些在家裡都不想做的事。每逢周六,處處可見為慈善募捐的中學生、小學生和幼稚園小朋友,有的才三五歲,跟著家人一起做。孩子們站在街邊,不斷點頭鞠躬,向匆匆而過的行者討錢,無論你向募捐箱投進幾塊還是幾毛,他們都不停致謝。那種謙卑,看了讓人產生愛憐之情。

  香港是高度發達的商業社會,人們追求付出帶來效益。然而七百萬港人中,有一百多萬人登記做義工。香港義工的服務還延伸到東南亞和中國內地。我家小女兒大學二年級暑期,用自己打工掙來的錢,去泰國幫助山區窮人修廁所。我問她為何做這個項目,她說:「那次旅行,我被簡易骯髒的廁所嚇怕了。」

  有些香港義工,甚至將生命留在了異鄉,黃福榮和曾敏傑,前者是基督徒,在玉樹地震中救出三名孩子和一名老師,再次衝進廢墟時倒下了,再沒醒來。後者畢業於英國帝國理工大學,曾在英國銀行界打拼,在為玉樹學生送冬衣途中,遭遇車禍身亡。

  一個地區的義工活動開展得怎樣,是當地文明程度的試金石。

相關焦點

  • 香港:政府與義工
    與美國基金會充分的制度化特徵有所區別的是,香港地區基金會在嚴格的執行體制中多了幾分理想主義意味。政府對於公益事業的大量投入以及香港各階層組成的龐大義工隊伍構成了香港基金會生存環境的顯著特徵,而在這裡面,一種公益與社會責任的價值觀格外醒目 與美國基金會充分的制度化特徵有所區別的是,香港地區基金會在嚴格的執行體制中多了幾分理想主義意味
  • 香港「義工運動」20年 130萬義工:青年是中堅
    封面新聞專訪香港社會福利署: 香港「義工運動」20年 130萬義工:青年是中堅 來自香港社會福利署的統計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在登記的130多萬名義工中,參與人數最多的年齡層分布在13歲至25歲之間,其次是26歲到59歲,青年人正成為香港推動義工服務的中堅力量。  「我們鼓勵每位市民都成為義工,在人生經歷中最少擁有一次義工服務的經驗,將義工精神深入生活各層面。」香港社會福利署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從1998年在全港發起「義工運動」至今,已經走過整整20年。
  • 義工精神已植根香港社會 香港義工人數逾46萬
    新華網香港12月4日電(記者蘇曉)國際義工日前夕,香港特區4日舉行「2004年義工嘉許典禮」,表彰義工對社會的貢獻。共有200人獲得長期服務獎,其中有的獲獎者從事義工服務長達50年;另外,香港童軍總會、香港上海滙豐銀行和國泰航空等機構獲得最高服務時數獎。
  • 香港義工聯盟募集逾萬義工 協助內地援港醫療隊
    【解說】香港第三波新冠肺炎疫情嚴峻,應香港特區政府請求,中央派支援隊協助香港抗疫。全國政協常委、香港義工聯盟主席譚錦球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義工聯盟已募集逾萬義工,協助內地醫療隊進行大規模檢測。  【同期】香港義工聯盟 主席 譚錦球  我們這次了解到祖國有醫療隊來幫助我們抗疫,大家都非常興奮。我們在呼籲之後幾天之內就有過萬人參加。
  • 留學志願者 香港當義工
    「我們是來自杭州的『義工』,歡迎您在4月的春天,來西子湖、來休博會做客。」昨天,杭州休博會志願者留學代表在香港經歷了一次街頭實訓:與香港大學生一起當義工,宣傳、推介杭州和休博會。「在杭州做了7年志願者,沒想到今天還能來香港實戰。」留學代表曹亮笑著說。  海洋公園是全東南亞規模最大的水族及主題公園之一,香港著名遊樂場所,周末人潮洶湧。
  • 香港人做義工:公益是生活的一部分
    樂於慈善的香港市民匯聚自己的舉手之勞,將最樸素的「助人為樂」打造這座城市最溫暖動人的社會理念。 全城慈善 公益理念從「小」開始 「其實在香港,參與公益的意識正是從小處、從小時候開始培養的。很多香港人在讀書期間都會被鼓勵去參與一些義工活動,諸如賣旗籌款、看望長者之類。久而久之,做公益慢慢成為了一種習慣。」
  • 長平:阿福身後的香港義工文化
    長平 資深媒體人士香港義工黃福榮(阿福)於5月7日上午在香港出殯,內地媒體對他做了告別式的報導。從這些報導中,讀者知道,生前多次在內地默默行善的阿福,在青海玉樹震後隻身參與救災,不幸遇難,之後成為萬人景仰的英雄。
  • 香港江蘇義工團:為更加美好的香港而努力
    新華社香港1月21日電(記者丁梓懿)21日下午,1000多名義工濟濟一堂,共同分享參與義務工作的心得。他們在香港從事不同的工作,來自不同的崗位,但是他們有一個共同點:都是在香港義務為市民服務的江蘇籍義工。  這些義工均來自香港江蘇義工團,21日是他們的千人義工大聯歡活動。
  • 義工高松傑:清潔香港的人
    新華社香港8月23日電題:義工高松傑:清潔香港的人新華社記者郜婕 朱玉義工高松傑人稱「高Sir」,在香港頗有名氣。用他自己的話說,「上街個個都認識我,尤其是對方的人」。所謂「對方的人」,通常通過社交軟體各「起底群」認識高松傑。「修例風波」以來,僅在即時通信軟體「電報」裡就活躍著二十來個這樣的群,每個群平均有六七萬成員。
  • 做義工成香港人生活組成部分
    記者廉丹報導:在香港,做義工已成為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香港社會福利署的最新統計顯示,目前香港700萬人中,已有超過108萬人登記成為個人義工。    5月26日,香港義務工作發展局舉辦了「愛心傳城義工大行動」,包括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等政府高官在內的逾2000名義工參與。當日,林鄭月娥衣著樸素,作為義工探訪了深水埗區的基層家庭,了解市民在教育、就業、住房等方面情況。
  • 內地誌願者與香港義工制度的比較分析
    王穎 中山大學政務學院社會工作專業 在香港,志願者被稱為「義工」,社會福利服務領域也有一個職業叫社會工作。這並不是說義工就是一種職業,也不是說香港的義工就是職業社工,這是內地大多數民眾對義工和社工的誤解,是由於內地社會工作專業化、職業化起步比較晚而造成的。
  • 香港義工聯盟:派萬名義工協助內地支援隊在港進行核酸檢測
    新華社香港8月5日電 香港新冠肺炎疫情嚴峻,此前連續多日新增確診個案破百,多宗個案源頭不明,醫療系統不堪重負。為幫助香港控制疫情,香港義工聯盟5日表示,願派出萬名義工協助內地支援隊,在全港各區服務基層市民和弱勢群體。
  • 孫春蘭會見香港義工聯盟訪京團
    中新社北京11月2日電 (記者 邢利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統戰部部長孫春蘭2日在北京會見了香港義工聯盟訪京團。孫春蘭充分肯定香港義工聯盟在關係「一國兩制」和愛國愛港重大問題上立場堅定,圍繞中心,突出服務社會主題,站在道德制高點,贏得社會廣泛讚譽。孫春蘭說,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強調要提升港澳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和功能。
  • 做義工在香港是一項融入生活的全民運動
    由香港各界熱心人士捐資成立的團體——香港義工聯盟日前宣布,正式成立「香港義工基金」,以推動及促進香港的慈善公益事業。這是繼2014年香港義工聯盟(由24個香港義工團體成員組成)成立之後,香港義工事業發展歷程中又一個重要的節點。
  • 香港義工聯盟將派萬名義工協助開展大規模核酸檢測篩查
    香港新冠肺炎疫情日趨嚴峻,連續多日確診病例破百,多個病例的源頭不明,社區的隱形患者眾多,且面對本輪疫情暴發,香港醫療系統不堪重負,幾近崩潰。 應香港特區政府的請求,中央決定派遣內地檢測人員赴香港協助開展大規模核酸檢測篩查,幫助香港控制疫情。
  • 香港義工20年:用最大的善意守望互助
    12月2日,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在出席社會福利署主辦的香港義工嘉許典禮時表示,社會福利署推行義工運動20年來,一直鼓勵市民參與義務工作,全香港登記的義工人數突破130萬,參與義工運動的機構超過3200家。香港推廣義工運動已有20年。
  • 香港義工登記人數達128萬 每6人就有1個是義工
    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張建宗12月3日出席2017國際義工日嘉許禮時指出,香港的登記義工人數持續上升,截至今年10月,人數達128萬人,即香港約730萬人口裡,每6個就有1個是義工,這個數字令人十分鼓舞。
  • 香港義工人數9年內增加六成
    香港義工人數9年內增加六成 5月6日電 (記者 黃拯)香港義務工作發展局最新調查發現,香港義工參與率已由2001年的22.4%增至去年的35.9%,即每10人中便有3.5人曾做義工,數字9年間大升六成,每年義工服務時間達8700萬小時,創造了55億元經濟價值。
  • 香港專業人士洪為民:做義工 實現價值
    人民網香港4月19日電 (記者曹海揚、李海元)香港菁英會榮譽主席,香港網際網路專業協會會長洪為民日前做客人民網香港直播間。暢談自己在香港打拼的經歷。洪為民在訪談中說,做義工讓他學會在沒有金錢誘因的情況下,鼓勵大家一起做事,讓參加志願團體的人,透過義工活動,實現自己的價值。
  • 香港義工:扶貧紓困、社會共融 用生命影響生命
    香港童軍總會提供  2017甫一開年,香港義工聯盟便於灣仔伊利沙伯體育館隆重舉行了一年一度的「傑出義工嘉許禮」,嘉獎2169名優秀義工及200個優秀義工團隊的無私奉獻。  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等政府官員及社會各界人士出席嘉許禮,並舉起象徵義工精神的火炬,一同點亮香港的「城市版圖」,寓意燃亮愛心、義工力量薪火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