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終於來了,有哪些看點

2020-12-03 澎湃新聞

原創 覓渡君、山音 博物館丨看展覽

唐代劉禹錫有《望賦》云:「龍門不見兮,雲霧蒼蒼。喬木何許兮,山高水長。」

今日,遼博「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正式開展—

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

遼寧省博物館

2020.12.02-2021.03.02

從傳世精品的角度展示「唐宋八大家」的家國情懷和時代風華,這樣的主題文物展可是有史以來頭一個。

展覽分為【文垂千載】【德行篤定】【家國情懷】三個部分,每部分下面又有若干個單元,共計展出書畫、古籍、碑帖、陶瓷等各類展品115件(組)。

且先不說遼博館藏的書畫多為傳世精品,咱們能見到就是賺到,光是這「唐宋八大家」的名頭就已經為這個展貢獻了不少熱度。

「唐宋八大家」是我們讀書時的「頂流天團」——

清 唐宋八大家像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從左到右依次而下為:

韓退之像、柳宗元像、歐陽修像、

蘇洵像、蘇軾像、蘇轍像、

曾鞏像、王安石像)

那時候人人張嘴就能羅列出「唐宋八大家」分別是「韓柳歐王曾三蘇」,但知道他們這個「團名」出處的卻不多。

其實,「唐宋八大家」之名源於明初朱右。他在選編韓、柳等人的作品時,給文集取名為《六先生文集》。由於三蘇被合併為一,所以實際上應是「八家」,後人亦如此稱之。

提起「唐宋八大家」,也許你會記得他們提倡散文,反對駢文;記得他們「文以載道、文道合一」的主張;記得他們情深義重的家國情懷……

但如果要聊一聊他們的人生軌跡和整個唐宋時期的文化、社會生活等等,可能很多人都說不出個一二三來。

這次的【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精品文物展】便將各類文物與經典文章、傳奇故事相結合,充分運用數字影像技術,以多元敘事的手法分述這八位大家的人生歷程和唐宋的時代特點。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領略一下其中十件重磅展品的魅力吧~

1.高宗趙構書馬和之畫《唐風圖》

南宋 絹本 設色

縱28.7釐米 橫803.8 釐米

遼寧省博物館藏

馬和之,是南宋歷史中官階最高的畫師,以描繪《詩經》的畫卷著稱,這幅《唐風圖》便是取材於《詩經》十五國風中的唐風。

秋風蕭瑟,一位女子臨窗而坐。

只見她神色悲痛,原來是她的夫君在戰爭中不幸喪命,得知此事後,她恨不能與他一同魂歸地下。

這正是《唐風·葛生》中的故事,那一片片飄零的落葉,不止渲染出了無限蕭瑟的氣氛,更傳達出了女子對逝者的無盡哀思。

整幅畫捲圖文相間,那小楷雍容古雅,那畫面簡約空靈。

原本晦澀難懂的歌謠,經由馬和之的畫筆都變得生動易懂起來。

一打開畫軸,仿佛就回到了千百年前,看到的儘是古老歌謠裡傳唱的悲歡與離合。

2.佚名《摹顧愷之洛神賦圖》

北宋 絹本

縱644釐米 橫26.1釐米

遼寧省博物館藏

東晉畫師顧愷之依曹植的《洛神賦》畫下傳奇之作《洛神賦圖》,但由於年代久遠真跡早已失傳。

這次展覽,遼博拿出了自己館藏的北宋摹本。這一版本「人大於山,水不容泛」,同張彥遠《歷代名畫記》中所論魏晉畫風一致。

畫中人物造型生動、線條飄逸,神話氛圍十分濃鬱。

距離遼博上一次將它拿出來已經有兩年了,這一次可不能再錯過了哦~

3.李成《茂林遠岫圖》

北宋 絹本

縱45.2釐米 橫143.2釐米

遼寧省博物館藏

這幅《茂林遠岫圖》雖無作者款印,卻可由拖尾處向若冰的題跋可知是為「李營丘成所作」。

李成以山水著稱,風格高標,被譽為「古今第一」,北宋郭熙等人的畫風便是出自於他。

只見這幅《茂林遠岫圖》畫的是北方夏日山水景色,技法以擦染為主,山頂及樹木偶用重墨點出。

其近景溪橋流水,輕舟泊岸,客舍隱現,行人車馬往來其間,界畫嚴整,人物細緻生動;

遠處山腰間,瀑布飛瀉,溪流潺潺,雲氣瀰漫,宮殿密布,實為一大佳作,非常值得一看。

4.徽宗趙佶《瑞鶴圖》

北宋 絹本

縱51釐米 橫138.2釐米

遼寧省博物館藏

相信大家對宋徽宗的《瑞鶴圖》已經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那麼請問,畫中共有幾隻鶴是飛起來的?

正確答案是18隻,另有兩隻是立在殿脊鴟尾之上的。

整幅畫卷賦色濃豔,界畫工整,法度謹嚴。趙佶以細線勾勒白雲,以青色暈染天空,群鶴姿態百變,各具特色。

而它之所以會出現在此次展覽中,是因為就在這幅畫完成的 1112 年,「八大家」之中年紀最小的蘇轍離開了人世。

看著《瑞鶴圖》,仿佛就看到了他們八人退出歷史舞臺後的世界。

5.佚名《曹娥誄辭》

東晉 絹本 小楷書

縱32.3釐米 橫54.3釐米

遼寧省博物館藏

東漢烈女曹娥的事跡在《後書烈女傳》和《世說新語》中都有相關記載,《曹娥誄辭》為表彰其烈行所作。

卷中小楷筆法、結體皆符合早期楷書的特徵,全卷共因二十七行書,末行有「昇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記之」的署款,故又名「昇平帖」。

也許你會感到奇怪,這份東晉的楷書墨跡和「唐宋八大家」又有什麼關係呢?

請諸位再看——

卷心這處從左往右書寫的題跋,署名正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韓退之。

韓愈和柳宗元同為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後輩蘇軾贊其「文起八代之衰」。

而除了韓愈的題跋之外,卷中還有唐懷素等人的題名和觀款,卷後更有南宋高宗趙構、元趙孟頫、喬簣成等十餘人的題跋,實在讓人嘆為觀止。

6.蘇軾《洞庭中山二賦》

北宋 白麻紙 墨書

縱28.3釐米 橫306.3釐米

吉林省博物院藏

要是只看題目,你會不會以為《洞庭春色》是在寫景?可是再看《中山松醪》的「醪」就會知道,大家說蘇軾愛喝酒真不是冤枉他。

蘇軾54歲那年有朋友送了他一種用黃柑釀成的酒,而這酒的名字就叫「洞庭春色」,故而作了這首《洞庭春色賦》:

吾聞橘中之樂,不減商山。豈霜餘之不食,而四老人者遊戲於其間。悟此世之泡幻,藏千裡於一班,舉棗葉之有餘,納芥子其何艱,宜賢王之達觀,寄逸想於人寰。嫋嫋兮春風,泛天宇兮清閒。吹洞庭之白浪,漲北渚之蒼灣。攜佳人而往遊,勤霧鬢與風鬟,命黃頭之千奴,卷震澤而與俱還,糅以二米之禾,藉以三脊之菅。忽雲蒸而冰解,旋珠零而涕潸。翠勺銀罌,紫絡青倫,隨屬車之鴟夷,款木門之銅鐶。分帝觴之餘瀝,幸公子之破慳。我洗盞而起嘗,散腰足之痺頑。盡三江於一吸,吞魚龍之神奸,醉夢紛紜,始如髦蠻,鼓包山之桂揖,扣林屋之瓊關。臥松風之瑟縮,揭春溜之淙潺,追範蠡於渺茫,吊夫差之惸鰥,屬此觴於西子,洗亡國之愁顏。驚羅襪之塵飛,失舞袖之弓彎。覺而賦之,以授公子曰:烏乎噫嘻:吾言誇矣:公子其為我刪之。

至於這首《中山松醪賦》,則是兩年後,他做中山太守時用松節釀酒有感而發:

始餘宵濟于衡漳,車徒涉而夜號。燧松明而識淺,散星宿於亭皋。鬱風中之香霧,若訴予以不遭。豈千歲之妙質,而死斤斧於鴻毛。效區區之寸明,曾何異於束蒿。爛文章之糾纏,驚節解而流膏。嗟構廈其已遠,尚藥石之可曹。收薄用於桑榆,制中山之松醪。救爾灰燼之中,免爾螢爝之勞。取通明於盤錯,出肪澤於烹熬。與黍麥而皆熟,沸舂聲之嘈嘈。味甘餘而小苦,嘆幽姿之獨高。知甘酸之易壞,笑涼州之蒲萄。似玉池之生肥,非內府之蒸羔。酌以癭藤之紋樽,薦以石蟹之霜螯。曾日飲之幾何,覺天刑之可逃。投拄杖而起行,罷兒童之抑搔。望西山之咫尺,欲褰裳以遊遨。跨超峰之奔鹿,接掛壁之飛猱。遂從此而入海,渺翻天之雲濤。使夫嵇、阮之倫,與八仙之群豪。或騎麟而翳風,爭榼挈而瓢操。顛倒白綸巾,淋漓宮錦袍。追東坡而不可及,歸哺歠其醨糟。漱松風於齒牙,猶足以賦《遠遊》而續《離騷》也。

又過了一年,他被貶往嶺南。途中遇雨,胸中鬱悶,於是大筆一揮寫下《洞庭中山二賦》以述懷。

此二賦通篇總計680餘字,是他存世墨跡中字數最多的一件。

先說這字,看似平實樸素,實則沉雄勁健,一氣呵成;再說這文,一如既往地豪放暢達。

這樣一件絕妙佳作,實在不容錯過。

7.蘇軾《瀟湘竹石圖》

北宋 絹本

縱28釐米 縱105.6釐米

中國美術館藏

竹與石是在古代繪畫中最常見的題材之一,蘇軾對竹的喜愛更是到了"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的程度。

這幅《瀟湘竹石圖》畫的是湖南零陵縣西瀟湘二水合流處的景象,一片土坡、兩塊石頭、幾叢疏竹就畫出了山水的起伏綿延。

這些竹葉濃淡不一卻極為鮮活逼真,那以飛白法畫成的蛤蟆石,乍一看像是捲雲皴,實際卻是以書法意畫成,並未用到皴法,真真是隨性、空靈。

看這樣的蒼茫煙水和靜寂遠野,只覺心曠神怡、悠然自得。

8.朱熹《尺牘並大學或問手稿》

南宋 紙本 行草

縱33.5釐米 橫552釐米

遼寧省博物館藏

朱熹,就是那位被後世尊稱為「朱子」的南宋理學奠基人和發揚者。

大家讀書時應該都背過他的那首《觀書有感》: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本次展出的這份《尺牘並大學或問手稿》是由《復允夫糾掾書》手札和《大學或問·誠意章》文稿組成的。

兩篇文稿都是朱熹信手寫來,一氣呵成的作品。奮筆疾書中依然能看出他沉著典雅的書風和老練精到的用筆。

【釋文】七月六日,熹頓首。前日一再附問,想無不達。便至承書,喜聞比日所履佳勝。小一嫂、千一哥以次俱安。老拙衰病,幸未即死;但脾胃終是怯弱,飲食小失節,便覺不快。兼作脾洩撓人,目疾則尤害事,更看文字不得也。吾弟雖亦有此疾,然來書尚能作小字,則亦未及此之什一也。千一哥且喜向安。若更要藥含,可見報,當附去。呂集卷秩甚多,曾道夫寄來者,尚未得看,續當寄去。不知子澄家上下百卷者是何本也?子約想時相見。曾無疑書已到未?如未到,別寫去也。葉尉便中復附此。草草,餘惟自愛之祝,不宣。熹頓首,允夫糾掾賢弟。

他給表弟的《復允夫糾掾書》又名《允夫帖》、《七月六日帖》等,這封信寫得是情真意切。

而這份《大學或問·誠意章》手稿則是他臨終前仍在修訂《大學或問》的注釋,任誰看了都得贊上一句:這就是一代大儒的治學風範!

9.歐陽修《行書譜圖序稿並詩》

北宋 紙本 墨書

縱30.5釐米 橫66.2釐米

遼寧省博物館藏

歐陽修在唐宋八大家中扮演著承上啟下的角色,他追隨「韓柳」,提攜「王曾三蘇」,領導了北宋詩文革新運動,開創了宋朝的一代文風。

此外,他還開創了民間家譜學之先河。

本次展出的《歐陽氏譜圖序》對其先世的遷移圖做了詳細說明,還描述了八王之亂後歐陽氏再度南遷發展的歷程。

【釋文】自唐末之亂,士族亡其家譜。今雖顯族名家,多失其世次,譜學由是廢絕。而唐之遺族往往有藏其舊譜者,時得見之。而譜皆無圖,豈其亡之?抑前世簡而未備歟?因採太史公《史記》表,鄭玄《詩譜》,略依其上下、旁行,作為《譜圖》。上自高祖,下止玄孫,而別自為世。使別為世者,上承其祖為玄孫,下系其孫為高祖。凡世再別,而九族之親備。推而上下之,則知源流之所自;旁行而列之,則見子孫之多少。夫惟多與久,其勢必分,此物之常理也。故凡玄孫別而自為世者,各系其子孫,則上同其出祖,而下別其親疏。如此則子孫雖多而不亂,世傳雖遠而無窮。此譜圖之法也。

時年49歲的歐陽修在序文中敘述了修譜的因由和原則。

同一卷中還錄有他57歲那年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詩《夜宿中書東閤》:

【釋文】翰林平日接群公,文酒相歡慰病翁。

白首歸田空有約,黃扉論道愧無功。

攀髯路斷三山遠,憂國心危百箭攻。

今夜靜聽丹禁漏,尚疑身在玉堂中。

詩文對仗工整,格律清晰,書法輕鬆隨意,流暢自由。

歐陽修的這份真跡能在此次展覽中現身,也算是觀眾有眼福了。

10.馬麟《荷香清夏圖》

南宋 絹本

縱41.7釐米 橫323釐米

遼寧省博物館藏

這幅《荷香清夏圖》畫的是平湖柳堤、清夏荷香的西湖美景,作者馬麟是與李唐、劉松年、夏珪並稱為南宋四大家的馬遠之子。

他以平遠散點式構圖,以落點表現荷葉,以斧劈皴山石;

中鋒用筆畫人,瘦硬爽利,再輔以胭脂、石綠、赭石、白粉等刻畫細部,整體重心偏右,頗顯功力。

整幅畫以淡墨為主,用筆清勁秀潤,設色豐富淡雅。

看那柳蔭茅亭,橫橋扁舟,近處的人,遠處的山,畫得明明是平遠之景,卻又盡顯西湖夏日蔥蘢、朝氣蓬勃的自然之美。讓人忍不住要誇上一句,真是妙哇!

本次展覽展出的115件(組)展品中有一多半(84件)都是遼博自己的館藏,其他則是向省內、外文博機構商借來的29件(組)藏品以及2件(組)複製品。

以下是展品目錄,請查收~

相信這個展會帶我們揭開「唐宋八大家」千古流芳的秘密,也能讓這八位「大佬」在我們心中的形象更加立體、豐滿。

山高水長,唐宋八家,不容錯過!

課程推薦:

書畫盛宴——解讀「山高水長 唐宋八大家書畫文物展」

註:

部分文字和圖片來自遼寧省博物館和其它博物館官方網站

其他圖片如無特殊標明,均來源於網絡

文 博 / 歷 史 / 文 化 / 展 訊 / 館 舍 推 薦

後臺回復關鍵詞「投稿」

可查看約稿函

微信ID:atmuseum

微博:@博物館的那些事兒

原標題:《今日重磅開展!史上首個「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終於來了!》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最新| 「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登上央視《新聞聯播》
    今天開展的「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是「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的首次聚集,115件(組)珍貴文物充分展示了「唐宋八大家」家國情懷,再現了唐宋時期的絕代風華。」主題文物的首次聚集,展出了含書法、繪畫、古籍、碑帖拓片、陶瓷等門類展品共計115件(組)。
  • 與遼博展覽相伴,《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出版
    龍門不見兮,雲霧蒼蒼,喬木何許兮,山高水長……中國歷史文化的廣袤蒼穹中,有這樣八位獨具特色的文學家,他們的筆墨文垂千載,他們的人生跌宕傳奇。唐宋八大家作為中國古代文化最負盛名的矩陣,歷經風霜砥礪,千古傳唱,萬世流芳。
  • 國寶文物如何呈現「唐宋八大家」,遼博公布「山高水長」目錄
    繼故宮博物院舉辦「蘇軾特展」後,澎湃新聞獲悉,12月2日,由國家文物局與中共遼寧省委宣傳部共同主辦的「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將在遼寧省博物館開展。此次展覽是史上首個以傳世精品展示「唐宋八大家」家國情懷和時代風華的主題文物展,展出含書法、繪畫、古籍、碑帖拓片、陶瓷等門類展品共計115件(組)。
  • 遼博「唐宋八大家」特展珍藏圖錄,瑞鶴圖最新官方出版來了
    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遼寧省博物館「唐宋八大家」大展開幕前,展玩非常有幸受到遼博方面的邀請,提前獨家探班現場。遼博每有大展,展玩的推送幾乎都有幾十萬的閱讀。而這一次,從預告以來,讀者留言最多的就是:遼博、遼寧美術出版社聯合展玩首發「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官方圖錄。
  • 「唐宋八大家」今起展出:品讀韓愈和蘇軾的時代
    澎湃新聞獲悉,作為史上首個以傳世精品展示「唐宋八大家」的主題文物展,「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今天起在遼寧省博物館正式對外展出。對於此次展覽的展品設置,有藝術界人士表示,這樣的展覽亮點確實不少,用文物或書畫釋讀「唐宋八大家」,很不容易,難度很大,從呈現的作品看,策劃用心,名跡較多,「不過感覺有部分展品用以釋讀這一主題還是有些牽強。」
  • 「唐宋八大家」今起展出:讀與韓愈蘇軾相關的典籍字畫
    澎湃新聞獲悉,作為史上首個以傳世精品展示「唐宋八大家」的主題文物展,「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今天起在遼寧省博物館正式對外展出。對於此次展覽的展品設置,有藝術界人士表示,這樣的展覽亮點確實不少,用文物或書畫釋讀「唐宋八大家」,很不容易,難度很大,從呈現的作品看,策劃用心,名跡較多,「不過感覺有部分展品用以釋讀這一主題還是有些牽強。」
  • 難忘2020|那些有溫度的文物與特展:從古到今,撫慰人心
    疫情改變人們的生活,年初在全國5000多家博物館暫停對外開放的形勢下,「雲觀展」成為一種全新觀展潮流;故宮、國博、上博、遼博等推出的蘇軾特展、唐招提寺文物展等,或聚焦人物,或渡海而來,一以貫之地成為文化話題,首例考古出土顏真卿所書墓誌,引發了學界對於顏真卿早年書風的討論;流失文物返還與打擊文物犯罪成效顯著,然而接連發生的文物安全問題依然牽動人心。
  • 12月全國「壕展」來襲~唐宋八大家、莫蘭迪、齊白石……都在這裡
    為紀念其誕辰120周年的大展即將開展,展出作品有《大鬧天宮》《神筆馬良》《西遊漫記》等...在這裡可以尋找你的童年記憶!本次展覽由著名策展人傾力策劃,12個主題展區,調動全方位感官,再加上數位技術、霓虹燈與LED,為觀眾呈現6D版「光宇遊樂園」!這是一場關於「前未來」的展覽,一場時髦精必看的Morden大展!
  • 唐宋八大家:以官職來排位,孰高孰低?官職相當於今天的什麼職位
    說起到唐宋八大家,大家自然就會想到他們在文學領域的成就,而且還會想到那些我們所熟知的詩篇。因為他們的作品很多都成為了我們曾經的噩夢,有的曾經讓我們挑燈夜戰,有的甚至讓我們高考為難。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些人都是文學頂尖大師,而且還是抱團出現的大師。關於他們的傳說我們已經聽了太多,關於他們文學上的高低,歷史上也似乎有了定論。
  • 唐宋八大家經典詩詞
    1. 佳節久從愁裡過,壯心偶傍醉中來。 暮歸衝雨寒無睡,自把新詩百遍開。 2. 《又答陳公美三首 其三》 公孫昔放逐,牧羊滄海濱。勉強聽鄉裡,垂老西遊秦。 自顧未為壯,徒為久辛勤。君子豈必隱,孔孟皆旅人。
  • 針對古文不興的局面,唐宋八大家提出了什麼改革方針,取得了什麼效果?
    近日遼寧博物館開設了唐宋八大家相關文物展,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有不少歷史文化愛好者紛紛慕名而來,欣賞這些千年之前的文物,去感受當時的文化氣息。 我們常說的唐宋八大家指的是韓愈,柳宗元,歐陽修,王安石,蘇軾,蘇洵,蘇轍以及曾鞏八人。
  • 年底重磅大展扎堆,精選全國14個特展,每一個都想去
    原創 朵朵編輯部 耳朵裡的博物館你好呀,我是朵朵~每年的年底,一系列好展就都來了,今天朵朵篩選全國14個展覽推薦給你,看看有沒有你特別喜歡的呢?朵朵推薦:這是首個故宮神獸主題的劇情式沉浸展。以往我們更多從書本中看到的龍馬、甪(lù)端、屏翳(yì)、狏即(yí jí)、夔(kuí)、獬豸(xiè zhì)、並封、九尾狐這些神獸,這次不僅可以走近它們,還可以和它們互動,在玩中學。
  • 「福犬迎春」主題文物展亮相重慶
    新華社重慶1月24日電(記者劉恩黎)「東漢彩繪陶狗」「唐代青瓷犬」,主題為「福犬迎春」的主題文物展24日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亮相。  據了解,為迎接新春佳節,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推出「福犬迎春」展,展覽展出與生肖狗和春節民俗相關的文物200件套,包括三峽博物館收藏的185件文物珍品,其中包括陶瓷、玉器、年畫、剪紙等多個類別,部分展品時間跨度長達上千年且首次對外展出。
  • 蘇軾:豪邁豁達,灑脫不群,我國古代的「唐宋八大家」之一
    蘇軾:豪邁豁達,灑脫不群,我國古代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一門三豪客,父親兄弟三人同時並列為「唐宋八大家」,該是一種怎樣的榮耀。滿腹經綸,出口成詞,但是仕途卻不是那麼順利,一路坎坷,跌跌撞撞。下面,小編今天就帶大家來走進我國歷史上一大文豪,蘇東坡的一生。
  • 盛世佛光——汶上寶相寺塔地宮出土佛教文物展
    他還專門論述了佛教文物的價值,強調不僅僅要作為文物欣賞,更要復活其內在的精神價值。2014年,適逢汶上縣寶相寺塔地宮佛教文物出土二十周年,山東博物館和汶上縣人民政府共同舉辦「汶上縣寶相寺塔地宮出土佛教文物展」。
  • CES2018都有哪些看點?展前預熱瞧這裡
    【TechWeb報導】CES2018本周就要開始了,作為一年一度的大會,CES不僅是消費數碼行業的盛會更是科技行業的標誌性大展。新技術、新想法最終會落實到一個個有趣的產品上面,集合了全球新奇酷的產品都會在這裡出現,他不僅引領者未來消費數碼行業潮流,更是全球發燒友的聚焦之地。
  • 歷史上有哪些人,在12月25日出生了呢?又有哪些趣事發生呢……
    歷史上有哪些偉人,在12月25日誕生了呢?又有哪些趣事發生了呢... ...你們都知道嗎?公元824年12月25日,唐宋八大家韓愈逝世公元824年12月25日唐宋八大家之一韓愈逝世。韓愈(768~824),字退之,漢族,是如今河南孟縣人。先世曾居昌黎(今遼寧義縣),故亦稱韓昌黎。
  • 鹽亭文物|黃甸《光祿坂詩》石碑:為唐宋出川官道提供實證
    其中一面橫刻文字92個,為北宋著名書法家薛紹彭(字道祖,號翠微居士)於崇寧元年(1102年)閏六月二十五日,再按鹽亭,經梓州光祿坂,留題的《光祿坂詩》。 另一面文字408個,為大觀二年(1108年)九月十七日本邑唐世榮施捨土地給當地寺廟普明院的契約。該碑出土後,因具有重要史料價值,鹽亭縣文物管理部門立即將其收回保存,經專家鑑定為二級文物,現代管於綿陽市博物館。 該石碑刻有《光祿坂詩》全詩: 光祿坂高鹽亭東,潼江直下如彎弓。
  • 21世紀第三個十年伊始 中國國際鋁工業展三大看點
    在挑戰與機遇並存的市場環境下,2020中國國際鋁工業展將於7月8-10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行。在過往15屆成功舉辦的經驗優勢及歷屆異彩紛呈基礎上,今年的展會依然看點十足。 看點一:共克時艱 展商觀眾熱情不減 新冠病毒疫情在多個國家蔓延,嚴重影響到工業生產和民眾生活。鋁行業自然無法獨善其身,生產企業開工復產不同程度延遲,市場流動性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