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簡介
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成立於1985年, 是為順利實施中外合作——麋鹿重引進項目而成立的科研事業單位,負責管理60公頃的麋鹿苑,是距北京市區最近的一處以麋鹿及其溼地生態為主的自然保護場所,是北京對外合作進行野生動物保護、學術交流和自然科學知識普及的重要窗口。
-
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 晉升為國家二級博物館
原標題: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 晉升為國家二級博物館 近日,記者從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以下簡稱「麋鹿苑博物館」)獲悉,經核定,在中國博物館協會發布的《關於第四批國家一
-
大興麋鹿苑升級北京生態博物館 看看「四不像」長什麼樣
大興麋鹿苑升級北京生態博物館 看看「四不像」長什麼樣 2019-08-25 10:12:11 來源:新京報 | 作者:吳婷婷 | 字號:A+ | A- 從科學發現到本土滅絕,從漂泊海外到重返故裡
-
美圖|冬日裡的北京南海子麋鹿苑
如今,這裡不僅是我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麋鹿的家園,還是一座戶外溼地博物館,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中心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這就是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 麋鹿苑的河面上匯集了各種水鳥,有不時飛起的大雁,還有黑天鵝和白天鵝。
-
麋鹿苑升級成為北京生態博物館,看看「四不像」到底長什麼樣
這就是俗稱的「四不像」學名麋鹿在北京大興南海子麋鹿苑裡生活著二百多隻「四不像」南海子麋鹿苑內,一群麋鹿在草地上進食麋鹿是一群特殊的「華僑」今天(8月24日)恰是他們歸國34年南海子麋鹿苑裡矗立著的貝福特公爵雕像
-
北京南海子麋鹿苑舉辦「麋鹿文創」市集活動
北京南海子麋鹿苑舉辦「麋鹿文創」市集活動 2020-09-10 11: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南海子麋鹿苑將於5月19日恢復開放,每天限流2000人
南海子麋鹿苑將於5月19日恢復開放,每天限流2000人 2020-05-14 02: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華夏土著變「海歸」,北京南苑麋鹿苑,演繹麋鹿失而復得傳奇故事
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簡稱麇鹿苑,是位於北京城郊南子地區的一片溼地綠洲。苑中除少量行宮用地等,建築極為疏朗,絕大部分為獵場、牧場、花圃、瓜園、農田,草木豐茂,綠草蔭蔭,這點與江南園林有著本質的區別。1985年建苑的麋鹿苑,位於原來清代皇家獵苑三海子地區,經過精心修整,麋鹿苑逐漸恢復了溼地的景觀風貌,成為一個美麗的生態苑囿,為北京大型的哺乳動物麋鹿提供了適宜的保護繁育場所。
-
視點「麋鹿IP」正式發布、開啟麋鹿文創繽紛未來北京麋鹿文創大會...
1月20日,以「麋鹿IP繽紛未來」為主題,由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黨委宣傳處、大興區委宣傳部、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北京南海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主辦,北京南海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的北京麋鹿文創大會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正式起航。
-
麋鹿回歸,天鵝重現,五朝皇家獵場南海子的「珍禽異獸」
5月19日,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恢復對外開放,「四不像」又可以和大家見面啦。從今年6月1日起,《北京市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從此禁止食用陸生野生動物和列入名錄的水生野生動物。
-
北京南海子10隻麋鹿野歸洞庭湖「新家」
昨天(4日)下午,10隻麋鹿從位於大興南海子的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上車,前往1000多公裡外的新家——洞庭湖,開啟野外新生活。截至目前,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已進行了54次野放行動,輸出麋鹿546隻,直接在全國範圍內建立遷地種群41個。
-
北京麋鹿文創大會成功舉辦 麋鹿文創繽紛未來
11月20日,以「麋鹿IP繽紛未來」為主題的北京麋鹿文創大會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起航。會上,大興區人民政府和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共同成立了全球首個以麋鹿文創為核心的「麋鹿文創聯盟」。麋鹿文創聯盟成員和業內相關專家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報告廳匯聚一堂,圍繞文創領域前沿話題、熱門熱點,深度挖掘麋鹿文化,共同探討麋鹿文創的未來,著力打造麋鹿文創品牌。傳統文化正成為「活」在當下的潮流文化,以麋鹿IP構建為核心,繼而打造中國文化符號的全新文化產業方式是文創發展的新趨勢。
-
大興南海子麋鹿苑園藝驛站免費開放
近日,在南海子公園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內,麋鹿苑園藝驛站正式向遊客免費開放。麋鹿苑作為南城生態文化亮點,除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麋鹿外,還有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已建成世界鹿類展館、世界鳥類遷徙地球儀、生物多樣性及文化多樣性座椅式展覽等特色科普設施30餘項。
-
北京的奈良公園,南海子公園200隻麋鹿上線,北京遛娃好去處
南海子郊野公園是北京四大郊野公園之一,公園突出了歷史文化特色,再現昔日皇家苑囿風採,在明清時期就已被列為「燕京十景」之一。南海子公園是北京最大的溼地公園,面積相當於四個頤和園之大。在公園裡西北角的一片地方,有寶藏景點-麋鹿苑,數量成群、可可愛愛的麋鹿成了吸引市民前往南海子公園遊玩的主要原因。介紹一下麋鹿:麋鹿又叫四不像,因其犄角像鹿,面部像馬,蹄子像牛,尾巴像驢而被稱為四不像。南海子公園曾是麋鹿的滅絕之地,麋鹿在百年前因受到戰爭破壞而發生過滅絕,幸而在百年後從英國引回20隻麋鹿回到故鄉得到繁衍至今。
-
北京大興南海子公園裡麋鹿身世曲折,被外國人發現後來險些消失
圖為樹立在南海子麋鹿苑內的麋鹿科學發現紀念碑,形狀如一枚鑰匙。鑰匙背面,是麋鹿在學術角度的發現者阿芒·戴維雕像。南海子麋鹿苑中的貝福特公爵塑像。回歸中國,重新壯大直到1985年,中英兩國政府共同啟動了麋鹿重引進項目,當年的8月24日,20隻麋鹿被從烏邦寺莊園回到北京,飼養在「四不像」祖先世代居住的地方——「南海子」麋鹿苑。經過100多年的顛沛流離,終於又回到了故鄉。
-
北京麋鹿文創大會成功舉辦 「麋鹿IP」正式發布
北京商報訊(記者 方彬楠)11月20日,以「麋鹿IP繽紛未來」為主題的北京麋鹿文創大會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正式起航。同時,大興區人民政府和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共同成立的「麋鹿文創聯盟」也將開啟第一次理事會,這是全球首個以麋鹿文創為核心的聯盟。
-
北京南海子的「珍禽異獸」
南海子的「珍禽異獸」 王順成 5月19日,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恢復對外開放,「四不像」又可以和大家見面啦。從今年6月1日起,《北京市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從此禁止食用陸生野生動物和列入名錄的水生野生動物。
-
【攝影篇】南海子的動物們-麋鹿、孔雀、黑天鵝、大雁蒼鷺
南海子-麋鹿苑-孔雀 南海子-麋鹿苑-自然風光 南海子-麋鹿苑-麋鹿棲息地 麋鹿,又名
-
麋鹿南下洞庭湖
當日,10頭成年麋鹿從位於北京市大興區南海子公園的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起運,這批6雄4雌的成年麋鹿將被運往湖南省嶽陽市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那裡開始野化訓練和生活,同時進行麋鹿南北基因交流觀測等一系列科學實驗。新華社記者 李欣 攝這是一頭準備起運的麋鹿(12月4日攝)。
-
南海子10隻麋鹿將野放洞庭湖
12月4日下午,10隻麋鹿從位於大興南海子的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上車,前往1000多公裡外的新家——洞庭湖,開啟野外新生活。野放麋鹿,有助於促進麋鹿遺傳多樣性提升,是保障麋鹿種群安全的重要舉措。截至目前,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已進行了54次野放行動,輸出麋鹿546隻,直接在全國範圍內建立遷地種群41個。為什麼要向外野放麋鹿?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科普部部長宋苑說,麋鹿苑的生態承載力有限,為了保障苑內的溼地生態環境能夠符合麋鹿種群的生存和繁衍需求,就要為一些年輕力壯的麋鹿尋找「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