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俗稱的「四不像」
學名麋鹿
在北京大興南海子麋鹿苑裡
生活著二百多隻「四不像」
南海子麋鹿苑內,一群麋鹿在草地上進食麋鹿是一群特殊的「華僑」
今天(8月24日)
恰是他們歸國34年
兩隻公麋鹿在進食麋鹿是中國的特有動物
曾在我國廣泛分布
後來在野外逐漸滅絕
最後一群麋鹿保留在南海子皇家苑囿
到清末僅剩百餘只
一隻麋鹿在悠閒「泡澡」水坑成了麋鹿泡「泥浴」的好去處1894年南苑圍牆遭水災衝毀
逃散的麋鹿成了饑民們的口中餐
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
「四不像」又慘遭搶殺
從此麋鹿在中國銷聲匿跡
一頭麋鹿鹿角上掛滿樹葉,十分顯眼這頭鹿是群中的鹿王,樹葉是他的冠冕鹿王爭霸中失敗的幾隻公鹿不敢靠近鹿群幸運的是
在歐洲,英國人貝福特公爵
搜尋並飼養了18隻流落海外的麋鹿
這18隻麋鹿成為
目前地球上所有麋鹿的祖先
南海子麋鹿苑裡矗立著的貝福特公爵雕像麋鹿在水中嬉戲兩隻綠頭鴨從麋鹿群旁悠然遊過1985年8月24日
20隻麋鹿從英國重引回中國
飼養在南海子麋鹿苑
「四不像」在流落100多年後
終又回到了故鄉
精心養護的南海子麋鹿苑水草豐茂截至目前
全國共建立了40個遷地保護種群
遷地保護種群數量達到2200隻左右
這群歸國的華僑
在故鄉真正繁育壯大了起來
而今後
對麋鹿的保護還會更進一步
在今天上午舉行第二屆北京(國際)麋鹿文化大會上獲悉,作為「麋鹿大本營」的麋鹿苑,升級成為北京生態博物館。
這不僅是全國唯一一家以物種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文明教育為主題的專業化博物館,也是國內首個室內外相融合的新型生態博物館。
此外,麋鹿苑內的《麋鹿東歸》常設主題展今日也首次面向公眾開放。
市民可以來此了解麋鹿從科學發現到本土滅絕,從漂泊海外到重返故裡,從物種繁育到種群復壯的曲折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完成河北張家口放歸地的考察,選擇張家口作為麋鹿新棲息地,計劃向河北張家口洋河溼地贈送70隻麋鹿,其中在本屆大會上首批贈送24隻,共同推進永定上下遊以鹿為媒、文脈相連。
大興區人民政府還聯合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湖北省林業局、英國烏邦寺、世界自然基金會6家單位聯合發起成立「麋鹿保護聯盟」,這是全球首個以麋鹿保護名義發起成立的聯盟。
來源:京呈攝影:安旭東 武亦彬編輯:武亦彬監製:李繼輝流程編輯:tf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