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萬物復甦。大街小巷、公園河邊、山野林間,放眼望去,綠意盎然。這綠意背後,有一支隊伍在保駕護航,他們就是「樹木醫生」,福州市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站工程師吳禹傑就是其中一員。5年來,他已累計參與防治數十萬畝森林的病蟲害。
給樹看病也要「望聞問切」
昨日,記者和吳禹傑來到永泰縣塘前鄉莒口村的一處松林「出診」。記者看到,松林鬱鬱蔥蔥,但有幾棵枯黃的松樹穿插其間,顯得有些突兀。
「這幾株遠觀枯黃一片,像是枯死了。但近看發現葉子並沒有掉落,可以初步判定,得了松材線蟲病。」吳禹傑說。
松材線蟲病被稱為「松樹癌症」,染上病的松樹會迅速枯死,還會通過松墨天牛傳播給周邊松樹。這種疾病預防是關鍵。一旦確診,沒有特效藥。只能抓住松墨天牛成蟲的「非活躍期」進行松林採伐改造,阻止疾病蔓延。
「給樹看病和給人看病一樣,馬虎不得。如松材線蟲病,光肉眼判斷可不行,最終必須通過取樣,結合實驗室的鑑定結果來確診。」吳禹傑說。
中醫看病講究「望聞問切」,給樹看病也是一樣。樹幹、樹葉的形狀顏色有沒有變化,葉子有沒有捲曲發枯,樹皮上有沒有膠體流出,都是判斷樹木健康狀況的標準。大樹不會說話,有的病蟲害在樹木表面不容易被發現,這就需要「樹木醫生」用心和樹「對話」,才能發現病症。
吳禹傑介紹,診斷松樹是否被松墨天牛入侵,就要仔細觀察樹幹是否有松墨天牛留下的「蟲洞」,小的「蟲洞」還沒紐扣電池大。「蟲洞」也各有不同,月牙形的是松墨天牛產卵刻槽,能判斷有沒有被松墨天牛侵入;圓形的是羽化孔,能判斷有沒有松墨天牛成蟲羽化飛出,感染周邊松樹。
認蟲練就「火眼金睛」
除了各種各樣的樹以外,「樹木醫生」經常打交道的,還有各種各樣的蟲子。因為發生蟲害的樹木,只有找準罪魁禍首才能對症下藥。久而久之,吳禹傑也練就了「火眼金睛」。
去年,林陽寺的千年羅漢松遭了蟲害,樹葉快被吃光了,還殃及周邊樹木。吳禹傑很快和同事趕到現場「會診」,發現罪魁禍首是葉片上蠕動的「毛毛蟲」。
「這是橙帶藍尺蛾的幼蟲。成蟲辨識度高,但幼蟲不好分辨,要仔細觀察生物特徵。」吳禹傑說,現場初步判定後,他將幼蟲帶回辦公室,用顯微鏡觀察生物特徵,最終鎖定罪魁禍首,並制定診療方案。經過無人機噴藥消殺,千年羅漢松又恢復了健康。
吳禹傑是一名「85後」,在他看來,要成為一名合格的「樹木醫生」,除了「醫術」要過關外,還要學會和大山打交道。
昨日,記者跟隨吳禹傑「出診」,山路崎嶇泥濘,有的地方又窄又陡,十分難行。「多走走,沒路的地方也就有路了。」吳禹傑笑道,有的「生病」的樹長在大山深處,「樹木醫生」只能徒步到達。山路彎彎繞繞,有時肉眼看目的地就在前方,但走了一兩個小時都沒到,「行走在大山中,經常連像樣的路都沒有。有一次實在沒路了,我們拿著劈柴刀一路開路。」
「守護好這座城市綠蔭,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吳禹傑說。
【來源:福州晚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