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新聞網訊(記者佟學博通訊員趙靖)「最近每天都有候鳥成群抵達,據我們觀察,目前回來的白鶴至少也有四五百隻了。」3月22日,一位守護在獾子洞國家溼地公園附近的愛鳥志願者興奮的告訴記者。
白鶴是世界瀕危物種,全球僅存數千隻。每年春秋兩季,都有2000多隻白鶴來到法庫獾子洞溼地停歇休憩3個月左右。「獾子洞溼地是個神奇的地方,是世界上白鶴遷徙途中的『水島』,如同茫茫大海中的『陸島』一樣重要。」國際鶴類基金會高級副總裁吉姆·哈裡斯曾這樣評價。
白鶴是法庫縣縣鳥,法庫是中國「白鶴之鄉」,法庫多年來致力於白鶴保護事業。遼寧法庫獾子洞國家溼地公園於2012年12月開始開展國家溼地公園試點建設項目,規劃總面積2799.45公頃,其中溼地面積為2047.40公頃。現已投資300萬元,主要對溼地公園進行監測點建設、溼地恢復工程建設、監測系統建設及退耕還溼工作。
目前,監測點建設項目已經完成,該項目建設監測點房屋及鳥類救護站170㎡,用於動、植物的監測及鳥類救護。
溼地恢復工程項目分河灘治理、植被恢復及疏浚清淤工程。目前,挖掘環湖溝11800米,用於隔絕周邊農戶和牲畜破壞溼地環境;種植白鶴食物三江藨草120畝,增加白鶴覓食生境面積;清淤入庫口河道2400米,有效防止溼地水位下降,為白鶴正常休憩補給提供保障。
監測系統建設主要包括前端系統建設與監控中心系統建設。已採購包含網絡攝像機、防護箱、遠端網橋及定向天線等設備在內的前端系統32套;配備中心基站網橋、交換機、管理伺服器、數字矩陣及拼接顯示器等監控中心系統;另有遠程網絡軟體、監控塔、重型雲臺、硬碟攝像機及高倍單筒望遠鏡等高端設備。監測設備系統的設置,為獾子洞溼地公園監測技術的運用和發揮提供了有效的基礎保障,為溼地公園進行實時監控提供技術保證,有效減少人為對溼地公園的破壞。
近年來,為改善溼地環境,增大溼地面積,法庫縣積極開展退耕還溼工作,計劃退耕還溼4000畝。目前,已籤訂退耕還溼合同的耕地2000餘畝。
法庫多年來致力於溼地環境保護,為白鶴等遷徙回歸的珍稀候鳥提供了良好的休憩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