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生態)獾子洞溼地:瀕危鳥類樂園[2013-04-11]

2020-12-03 網易財經

  新華社瀋陽4月11日電題:獾子洞

溼地

瀕危鳥類

樂園  新華社記者姜敏  白鶴瀕臨滅絕,而在遼寧省法庫縣獾子洞溼地,高峰時能見到2000多隻白鶴種群。記者前往這個被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命名為「中國白鶴之鄉」採訪,探尋其中的奧秘。  (小標題)情結  白鶴是一個長距離遷徙的大型鳥類,略小於丹頂鶴,身長約130釐米,臉部為紅色裸皮,嘴呈橘黃色,腳呈紅色,站立時全身羽毛呈白色,屬於世界極危物種。2009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國際鳥類紅皮書瀕危等級... (生態)獾子洞溼地:瀕危鳥類樂園

(原標題:(生態)獾子洞溼地:瀕危鳥類樂園)

本文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新華](生態)獾子洞溼地:瀕危鳥類樂園
    新華社瀋陽4月11日電題:獾子洞溼地:瀕危鳥類樂園  新華社記者姜敏  白鶴瀕臨滅絕,而在遼寧省法庫縣獾子洞溼地,高峰時能見到2000多隻白鶴種群。
  • 獾子洞國家溼地公園
    獾子洞國家溼地公園,位於法庫縣西部的秀水河子鎮和葉茂臺鎮之間,距瀋陽母城70公裡,101國道北側,規劃總面積2799.45公頃,其中溼地面積為2047.40公頃。溼地生態系統、溼地景觀資源和開發建設條件良好。具有非常高的生態價值、旅遊價值、科研價值和保護價值。目前,溼地公園管理和規劃編制基本完成。
  • 法庫將重點整治獾子洞溼地
    東北新聞網訊(見習記者佟學博 通訊員趙靖)6月4日,記者從在法庫舉辦的第二屆白鶴保護規劃國際研討會上了解到,法庫縣接下來將對獾子洞溼地進行綜合治理。  當天的研討會順利完成了「確立保護白鶴的理想願景並列出威脅白鶴的各項因素」這一既定目標。
  • 法庫多措並舉保護獾子洞國家溼地公園
    3月22日,一位守護在獾子洞國家溼地公園附近的愛鳥志願者興奮的告訴記者。  白鶴是世界瀕危物種,全球僅存數千隻。每年春秋兩季,都有2000多隻白鶴來到法庫獾子洞溼地停歇休憩3個月左右。「獾子洞溼地是個神奇的地方,是世界上白鶴遷徙途中的『水島』,如同茫茫大海中的『陸島』一樣重要。」國際鶴類基金會高級副總裁吉姆·哈裡斯曾這樣評價。
  • 瀋陽:「國際自然課堂」走進獾子洞溼地(圖)
    8月27日,由國際鶴類基金會主辦,法庫縣政府承辦的獾子洞溼地國際自然課堂在法庫獾子洞國家溼地公園啟幕。來自美國、日本的國際鶴類專家及志願者分成溼地、植物、鳥類及藝術創作四個教學組,指導數百名法庫中小學生通過測量水質、尋找溼地生物和植物、觀察鳥類等方式體驗自然,並用繪畫和寫作的方式表達對自然環境的親近與熱愛。
  • 2017瀋陽法庫獾子洞國際自然課堂「開講啦」
    2017瀋陽法庫獾子洞國際自然課堂「開講啦」 2017-08-27沈殿成 攝   中新網瀋陽8月27日電 (記者 沈殿成)由國際鶴類基金會主辦,遼寧省瀋陽市法庫縣人民政府承辦的2017瀋陽法庫獾子洞國際自然課堂,8月27日在法庫獾子洞國家溼地公園拉開帷幕,並將持續至29日。
  • 春來觀鳥 獾子洞
    3月24日,記者在遼寧法庫獾子洞國家溼地公園監測中心了解到,近期這裡迎來了首批45隻白鶴據介紹,白鶴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國際鳥類紅皮書列為極危物種,也是我國一級重點保護動物,現僅存3000多隻,每年遷徙至獾子洞國家溼地公園的有2000多隻,數量佔全世界的70%。近年來,法庫通過有效保護和科學修復,提升了溼地的生態質量。今年計劃恢復蘆葦、香蒲等水生植物100餘畝,栽植灌木林帶300餘畝,河灘治理100餘畝。
  • 瀋陽保護性開發建設獾子洞國家溼地公園
    中國園林網1月31日消息:1月29日,在遼寧省十二屆人大六次會議上,林枝春代表建議,保護性開發建設獾子洞國家溼地公園,讓人與動物和諧共生的美景成為永恆。
  • 瀋陽法庫:構築生態屏障打造鳥類天堂
    新華社瀋陽10月11日電(記者於也童)每逢春秋兩季,正在遷徙的世界珍稀鳥類白鶴就會在位於瀋陽市法庫縣的獾子洞國家溼地公園落腳,在這裡悠然覓食。白鶴每年遷徙兩次,往返約5000公裡,而獾子洞溼地是白鶴主要的中途停留點之一。
  • 獾子洞溼地藨(biāo)草「瘋長」 白鶴吃「大餐」 為了白鶴 外來的...
    獾子洞白鶴主要食物藨草「瘋長」  藨草是白鶴的主要食物,獾子洞溼地之所以吸引白鶴,是因為這裡擁有大量的藨草。該溼地是盤子底狀地形,只有平坦的淺水位才適合藨草的生長,所以這裡如果趕上擁有「適當淺水」的年份,便成為藨草的天堂。2010年左右藨草旺盛的季節,這裡的白鶴大群可達2000隻。
  • 遼河生態環境變化有多大 讓美麗的白鶴告訴你答案
    9月24日,沿著遼河幹流的軌跡,記者跟隨「遼河生態景觀建設」媒體行活動走進康平縣和法庫縣。在白雲飄逸、綠水環繞、群鳥振翅間,感受那萬物融合、如詩如畫的生態之光。讓人頗感意外的是,除了天工造物的生態旖旎,沿途還有濃鬱渾厚的人文景觀以及唇齒留香的百年窖藏,驚喜滿滿。
  • 瀋陽:500餘只白鶴翔舞法庫獾子洞
    3月22日,守護在瀋陽市法庫獾子洞國家溼地公園附近的愛鳥志願者李國際興奮地告訴記者。  白鶴是世界瀕危物種,全球僅存數千隻。每年春秋兩季,都有2000多隻白鶴來到法庫獾子洞溼地停歇休憩3個月左右。「獾子洞溼地是個神奇的地方,是世界上白鶴遷徙途中的『水島』,如同茫茫大海中的『陸島』一樣重要。」國際鶴類基金會高級副總裁吉姆·哈裡斯曾這樣評價。
  • 生態福建 魅力溼地
    2017年1月1日起施行《福建省溼地保護條例》。2017年12月,福建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福建省溼地保護修複製度實施方案的通知》。2018年7月,《福建省溼地佔補平衡暫行管理辦法》《福建省溼地名錄管理辦法(暫行)》等印發執行。2018年12月1日起施行《福建省省級溼地公園管理辦法》。福建還成立了由11個部門參與的省溼地保護聯席會議制度,建立了由189名專家組成的溼地保護專家庫。
  • 生態艾比湖 鳥兒的樂園
    生態艾比湖 鳥兒的樂園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內的艾比湖,是新疆最大的鹹水湖,自從建立溼地自然保護區後,艾比湖生態環境持續向好,吸引了各類鳥兒棲息,鳥類從最初的111種,達到目前的267種,其中珍稀瀕危鳥類91種,國家保護鳥類54種。(兵團日報常駐記者 胡維斌 攝影報導)
  • 候鳥安居鄂爾多斯溼地
    鄂爾多斯溼地位於庫布齊沙漠、毛烏素沙地接壤地帶,2002年被列入國際重要溼地名錄。從2006年開始,由於溼地湖面萎縮、湖心島消失,在此築巢繁殖的世界瀕危物種遺鷗幾近消失。近年來,當地採取多種治理措施,溼地生態環境逐步好轉。2019年起,溼地內的桃力廟—阿拉善灣海子迎來遺鷗大規模「回歸」。如今,40多種鳥類在此棲息,鄂爾多斯溼地重新成為鳥類的樂園。
  • 邵陽縣:11隻野生黑水雞「作客」天子湖國家溼地公園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1月27日訊(劉健 肖友國 肖鴻)近日,在邵陽縣天子湖國家溼地公園的一處水域,11隻野生黑水雞在嬉鬧捕食。黑水雞是受國家保護的瀕危動物,2000年8月1日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2016年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 候鳥安居鄂爾多斯溼地「組圖」
    鄂爾多斯溼地位於庫布齊沙漠、毛烏素沙地接壤地帶,2002年被列入國際重要溼地名錄。從2006年開始,由於溼地湖面萎縮、湖心島消失,在此築巢繁殖的世界瀕危物種遺鷗幾近消失。近年來,當地採取多種治理措施,溼地生態環境逐步好轉。2019年起,溼地內的桃力廟—阿拉善灣海子迎來遺鷗大規模「回歸」。如今,40多種鳥類在此棲息,鄂爾多斯溼地重新成為鳥類的樂園。
  • 瀕危鳥類鉗嘴鸛首次現身祥雲
    近日,祥雲縣林業和草原局護林員在日常巡查過程中,在祥雲縣劉廠鎮大波那村張廠張大海溼地周邊發現了瀕危鳥類鉗嘴鸛。棲息在祥雲張廠張大海溼地的鉗嘴鸛。鉗嘴鸛是遷徙鳥類,主要分布於印度及東南亞,2013年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2006年10月3日在中國雲南大理洱源西湖紀錄,為中國首次紀錄。
  • 青島膠州灣溼地成鳥類天堂,5種極危鳥類都能在這裡看到
    膠州灣溼地成鳥類天堂,5種極危鳥類都能在這裡看到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好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生態文明建設是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其中野生動物資源保護既關係到生物安全、人民健康,同時也是生態環境的「風向標」。
  • 瀕危鳥類巖鷺再現石獅沿海
    瀕危鳥類、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近日,本報記者在兩年內先後三次拍攝到的一種炭灰色鷺鳥,經市林業管理處有關負責人鑑別,確認為瀕危鳥類巖鷺。這一消息令人振奮!「三次拍攝到巖鷺,且分布在石獅沿海不同點位,可見巖鷺一直未離開石獅。」有關人士表示,這也是石獅生物多樣性的充分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