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福建 魅力溼地

2021-01-12 騰訊網

2002年4月29日,時任福建省省長習近平在《八閩快訊》專報上作出重要批示:「溼地保護是生態保護的一個重要內容,我省要建設生態省,必須重視對溼地的保護。」

這是賦予八閩子弟的重大使命。

溼地是淡水之源、地球之腎、氣候調節器和生物基因庫,有涵養水源、淨化水質、蓄洪防旱、調節氣候、緩解溫室效應、美化環境和維護生物多樣性等多重作用。福建地處中、南亞熱帶,氣候溫暖溼潤,生境複雜,景觀多樣,森林覆蓋率高達66.8%,連續41年居全國首位。境內河流水系眾多,且河流多數省內發源,獨立入海,形成閩江河口、九龍江河口、漳江口、晉江河口、木蘭溪口等眾多的河口溼地。福建位於東亞-澳大利西亞國際候鳥遷徙線路的重要節點上,溼地生物資源豐富,成為候鳥主要的越冬地、遷徙停歇地和繁殖地。這些溼地區位獨特,生物多樣性豐富,保護價值高。

多年來,福建省委、省政府牢記囑託,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高度重視溼地保護工作。尤其是近年來,福建建立健全各項保護制度,積極推動溼地保護和修復,成效有目共睹。溼地在福建的重要生態功能日益完善,溼地保護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亮點。

重點導讀

▲中華鳳頭燕鷗

完善溼地保護制度

福建實行總量控制、名錄管理和分級分類保護制度。2017年1月1日起施行《福建省溼地保護條例》。2017年12月,福建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福建省溼地保護修複製度實施方案的通知》。2018年7月,《福建省溼地佔補平衡暫行管理辦法》《福建省溼地名錄管理辦法(暫行)》等印發執行。2018年12月1日起施行《福建省省級溼地公園管理辦法》。福建還成立了由11個部門參與的省溼地保護聯席會議制度,建立了由189名專家組成的溼地保護專家庫。

健全溼地保護體系

福建建成了以沿海為「帶」,江河為「軸」,溼地自然保護區、溼地公園、溼地保護小區等為點的「一帶八軸多點」溼地保護網絡體系,保護溼地面積265.5萬畝,溼地有效保護率達20.4%。漳江口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列入國際重要溼地,福建閩江河口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列入國家重要溼地。全省擁有溼地類型自然保護區(小區)30處、溼地公園10處、海洋保護區14處。

夯實溼地保護基礎

福建摸清了溼地資源家底。開展溼地資源調查、紅樹林專項調查、沿海水鳥調查、沿海重要溼地水鳥資源連續監測等,為溼地保護管理科學決策提供依據。建設了監測宣教體系,目前已在閩江河口、泉州灣、漳江口等保護區內建立了溼地生態系統定位監測站、宣教館、觀鳥屋,開展溼地定位監測研究和生態文明教育活動。同時,強化科技支撐,開展溼地生態價值研究、互花米草治理研究等,起草制定福建省省級溼地公園建設技術標準。通過漳江口與香港米埔建立姊妹保護區交流合作,加快溼地保護和候鳥監控管理的人才培養,全面提高福建溼地保護管理整體水平。

溼地生態功能日益凸顯

近年來,福建大力開展溼地生態修復、鳥類生境改造、生態效益補償和退養還溼等,明顯改善了溼地生態環境狀況,溼地生態功能進一步增強。

調查顯示,福建省溼地總面積為1306萬畝,佔福建省陸域國土面積的7%。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63種,其中國家一級10種;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22種,其中國家一級3種;有福建省特有溼地植物19種。全省紅樹林面積由2001年的0.92萬畝增加到現在的1.86萬畝。

豐富多樣的溼地持續為清新福建增姿添彩

▲長汀汀江國家溼地公園

火焰山上的溼地公園

長汀由於歷史原因,植被大面積破壞,紅色沙土裸露,因此得名「火焰山」。2013年,長汀國家溼地公園被批准為試點,經過4年奮戰,提前一年通過國家溼地公園試點驗收,被讚譽為「火焰山上的溼地公園」。

園內溼地生態功能得到有效提高,野生動物種類明顯增加,其中鳥類增加51種、魚類增加12種。尤其是長汀國家溼地公園公園核心區三洲鎮,昔日是水土流失重災區,如今風光秀麗、流水潺潺、林果連片、鳥語花香,已成為龍巖市十大旅遊名鎮的重要組成部分,讓人流連忘返。

▲武平中山河國家溼地公園千鷺湖 鍾炎生攝

跨省流域的溼地公園

武平中山河國家溼地公園是福建唯一跨省流域的溼地公園,集林、草、河、庫於一體,岸線蜿蜒,水岸天然闊葉林、竹林掩映,古樹名木護岸,林水結合完整自然,水質良好,水草豐盈,生物多樣性豐富。

園內重要組成部分千鷺湖溼地重點打造中國第一個也是目前我國最大的溼地水生風箱樹群落,呈現3公裡的風箱樹「水上森林」美景,展現出一幅幅「鳥在水上飛、林在水中生、魚在水下遊」的溼地優美畫卷,成為遠近聞名的淡水紅樹林景觀。

▲閩江河口核區心鱔魚灘上水鳥棲息

百鳥樂園 溼地樣板

福建閩江河口溼地位於福州市長樂區東北部閩江入海口南側,地處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通道的中間驛站,是候鳥遷徙重要越冬地、水鳥集中分布區、眾多珍稀瀕危鳥類的棲息地,在此遷徙停歇的水鳥數量超過5萬隻,成為聞名遐邇的百鳥樂園。高冷神秘的中華鳳頭燕鷗、隱秘難尋的勺嘴鷸、珍稀罕見的黑臉琵鷺,被稱為「閩江三寶」,時不時出現在江灘上覓食、嬉戲,給遊人一個又一個驚喜。

近年來,溼地生態功能不斷提升,閩江河口溼地多項指標達到國際重要溼地標準,擁有動植物1084種,先後榮膺「中國中華鳳頭燕鷗之鄉」「中國十大魅力溼地」等稱號,成為「清新福建」一張重要的生態名片。

▲漳江口紅樹林自然保護區

海上森林 綠色明珠

福建漳江口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同臺灣的淡水河口紅樹林保護區隔海相望,是北回歸線北側種類最多、生長最好的紅樹林天然群落,其中成片分布的白骨壤林達300畝,為全國罕見,是斑鰶、黃鰭鯛、泥蚶、多紋巴非蛤、長竹蟶、縊蟶等眾多水產資源的優良種質資源庫。中華白海豚、黑臉琵鷺等珍稀野生動物時常光顧,成為海上森林優美生態的最好見證。

良好的生態環境,給紅樹林溼地周邊的村民帶來了實惠,灘涂或池塘養殖的優質水產品,暢銷日本、歐美及東南亞,價格遠高出其他地方的同類產品。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記者 劉建波 周冬良 圖/相關溼地公園、保護區

相關焦點

  • 黑臉琵鷺,福建一張亮麗的生態名片
    琵鷺家族有6名成員,只有黑臉琵鷺是瀕危物種,可見琵琶形的嘴與瀕危沒有必然聯繫,生態環境的變化才是黑臉琵鷺消長的直接原因。生活習性:黑臉琵鷺一般棲息於內陸湖泊、水塘、河口、蘆葦沼澤、水稻田以及沿海島嶼和海濱沼澤地帶等溼地環境。它們喜歡群居,每群為三、四隻到十幾隻不等,更多的時候是與大白鷺、白鷺、蒼鷺、白琵鷺、白䴉等涉禽混雜在一起。它們的性情比較安靜,常常悠閒地在灘涂上覓食,飛行時姿態優美而平緩,頸部和腿部伸直,有節奏地緩慢拍打著翅膀。
  • 三垟溼地「綠心」蝶變,文旅融合魅力綻放
    三垟溼地「綠心」蝶變,文旅融合魅力綻放 2021/01/11 08:17 來源:溫州都市報 編輯:王一川 瀏覽:1899
  • 探訪福建永安龍頭國家溼地公園
    放晴模式的龍頭國家溼地公園水天一色。吳隆重 攝  人民網三明1月19日電(吳隆重)記者從福建省林業部門獲悉,位於福建省永安市西北部的永安龍頭國家溼地公園風景秀麗,初具生態保護教育和休閒觀光的功能。近日,記者與多名環保志願者一起,兩次進入這個福建唯一的內陸庫塘型溼地公園,體驗其清新瑰麗詩意盎然的獨特景觀。
  • 上海崇明西沙溼地,等到最美時節,盡享滬上溼地生態
    當然也是有的,比如,過去古名人的私人宅園、周星馳在他的《唐伯虎點秋香》裡徵用的古園林,又或者是郊野溼地公園,還有上海唯一能見到海拔高地的小山丘旅遊區塊,都還是不錯的郊遊野趣遊玩之地。我們今天的主題是崇明島西沙溼地公園。
  • 上海:溼地荷塘生態美 鷺鳥嬉戲畫意濃
    近日,溫度驟增,烈日當空,處處都是熱與潮溼,然而在上海楊浦區新江灣城生態溼地走廊,面積不大荷塘裡荷花綻放,白鷺、黑水雞、野鷺等鳥類在這裡覓食嬉戲,良好的生態環境成為大批野生候鳥的棲息地,也充滿了詩情畫意。
  • 福建福清建市30周年 下好生態文明建設這盤棋
    對於鳥類愛好者來說,福建福清市的冬天是一場「盛宴」:2012年,全球僅存2000隻左右的黑臉琵鷺,在福清灣溼地被觀測到,數量多達120隻;2015年,有黑臉琵鷺、黑腹濱鷸、紅腹濱鷸、紅嘴巨鷗等20多種、1.3萬多隻候鳥在福清興化灣越冬……越冬候鳥的數量逐年在增加,福清灣溼地也因為良好的生態環境,被列入國家重要溼地名錄。
  • 菏澤一處溼地公園將建立溼地生態科普教育基地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李繼展 菏澤報導  1月16日,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從菏澤市林業局了解到,經菏澤市林業局黨組研究決定,同意在單縣浮龍湖國家溼地公園建立
  • 坐擁上千平方公裡的微山湖,山東這座溼地公園獨具魅力,你去過嗎
    位於山東省和江蘇省交界處的微山湖是我國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微山湖面積1266平方公裡,相當於小城市的面積,微山湖西北部有國家級溼地公園,是遊客中很受歡迎的景點。這個溼地公園距離微山縣約3公裡,被稱為微山湖國家溼地公園,依託廣大的山小湖,溼地公園的生態環境很好,很適合夏季的遊玩,溼地公園面積787.9公頃,分為八大景點。秋冬溼地公園遊客很少,公園很安靜,沿著觀光棧道往前走,公園的生態環境很好,草木依然鬱鬱蔥蔥,坐船遊覽溼地公園是另一個美麗的風景。
  • 一文暢遊魅力瀋北:一河七湖多溼地 兩岸六區十八景
    這座花園中,13家A級景區遍地開花,不僅有震撼世界、蔚為奇觀的怪坡,稻夢空間領秀於前,更有百花齊放的蒲河生態廊道、城市花海、石佛寺水庫、遼河溼地、方特歡樂世界盡展風姿。每年,成千上萬的瀋陽及周邊遊客到這裡休憩、放鬆,尋找「詩和遠方」。金秋時節,瀋陽後花園正綻放著無窮的魅力,等您來……
  • 陳文浩調研南縣生態治理、溼地保護工作
    1月6日,副省長陳文浩調研南縣項目建設、生態治理、溼地保護等方面工作,市、縣領導熊煒、胡安邦、孔令強、練世宏參加調研。 陳文浩還前往南洲鎮南山村琴湖生態治理項目現場、南洲國家溼地公園,詳細了解琴湖生態治理措施及成效,南洲國家溼地公園概況、動植物、環境指標等情況。
  • 福建省新增兩處國家溼地公園
    25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公布2019年試點國家溼地公園驗收結果。我省的漳平南洋國家溼地公園、武平中山河國家溼地公園完成試點建設,順利通過國家驗收,正式躋身國家溼地公園。漳平南洋國家溼地公園地處九龍江流域上遊北溪、雙洋河下遊,規劃總面積326公頃,溼地率近40%,於2014年獲批開展試點建設。
  • 福建有個「鳥的天堂」
    江月蘭 攝(八閩千姿)福建有個「鳥的天堂」中新社福建三明5月15日電 題:福建有個「鳥的天堂」作者 林春茵 閆旭去年水稻收割時節,35歲的福建省三明市明溪縣夏坊鄉中溪村農民盧集明,把村裡30畝水田留作「小鳥的糧倉」,顆粒不收。他和村民們種下的荷花,冬天也不收藕,留下來款待前來越冬的鳥類朋友。
  • 安徽黃山:生態溼地 鷺舞荷塘
    2020年9月3日,安徽省黃山市徽州區西溪南生態溼地荷塘中聚集數百隻白鷺鳥棲息、覓食。群鷺在溼地荷塘中時而嬉戲打鬧,時而在空中飛翔,給平靜的溼地荷塘帶來靈氣和脈動。
  • 山東:泗水盤活溼地資源 重建生態長廊
    今年,泗水縣盤活溼地優勢資源,力創泗河源國家溼地公園,恢復重建泗河之濱的生態長廊,讓朱熹筆下勝日尋芳的泗水濱,重現「萬紫千紅總是春」的盛景。泗水之濱,重建生態長廊3日上午,泗河源省級溼地公園中蒲草搖曳、白鷺成群。稍有人靠近,成片的白鷺一齊飛起,蔚為壯觀。
  • 江西完善溼地生態環境損害調查評估制度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政府網1月7日訊近日,江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批准發布了江西省《溼地生態環境損害鑑定評估技術導則》省地方標準,進一步完善了江西省溼地生態環境損害調查評估制度,對於指導開展受損溼地生態環境損害鑑定評估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 多樣高原溼地,靜美生態淨土
    溼地是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生態系統,為野生生物尤其是一些珍稀或瀕危的野生動植物提供了良好的棲息地。而且,溼地能夠處理並過濾掉水中多餘的營養物質和沉積物,使水變得清潔可用。《中國國家地理》執行主編單之薔曾說:「溼地是海綿。她吸進去的是水,擠出來的是空間。」
  • 內蒙古大興安嶺又一溼地公園獲批「國字號」生態名片
    圖為庫都爾河國家溼地公園圖為遊客暢遊庫都爾河國家溼地公園7日,記者從內蒙古森工集團獲悉,庫都爾河國家溼地公園試點通過國家驗收,內蒙古大興安嶺又一溼地公園獲批「國字號」生態名片。消息稱,庫都爾河國家溼地公園(試點)項目於2015年12月批准建設,總面積5775.5公頃,其中溼地面積為3891.9公頃,溼地率67.39%,有野生植物410種、野生動物110餘種,北緯50°線恰好穿越溼地公園。公園劃分為溼地保育區、宣教展示區、合理利用區、管理服務區、恢復重建區。
  • 永安龍頭國家溼地公園通過國家驗收
    福建三明永安龍頭國家溼地公園試點日前通過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驗收,成為三明市首個國家溼地公園。  永安龍頭國家溼地公園位於永安市安砂鎮,是以水庫為主體的溼地公園。公園溼地資源豐富,天然林面積1731.2公頃,具有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森林生態系統、河流生態系統與庫塘溼地生態系統緊密結合的典型性,是「森林、溼地和水息息相關」的綜合展示地。
  • 入海口建立300畝生態溼地 白沙河溼地真正成了「候鳥餐廳」
    紅腿鷸鳥捉到小螃蟹 5月20日,白沙河入海口附近水域,蘆葦抽芽,反嘴鷸、骨頂雞在這裡帶娃覓食,白鷺、黑水雞等在遊弋覓食繁衍棲息,形成了一幅鳥類生態畫卷
  • 昔日鋼鐵渣山 如今生態溼地
    昔日鋼鐵渣山 如今生態溼地 2021-01-06 16:59:00   昔日鋼鐵渣山,如今生態溼地。馬鋼股份公司二渣線,幾年前還是固廢成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