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一企業超高溫製作骨灰珠祭奠逝者(圖)

2021-01-09 騰訊網

殯葬公司的工作人員展示骨灰珠。

花費870美元 利用超高溫將骨灰融化直至結晶

據新華社電 為讓逝去的親人常伴身邊,韓國企業Bonhyang推出新服務項目,把逝者骨灰做成形同寶石的珠子,既方便人們隨時祭奠逝者,又節省了墓地空間。

乾淨便攜不會發黴

Bonhyang公司的珠化技術是利用超高溫將骨灰融化直至結晶,骨灰變珠子的整個過程大約90分鐘。珠子多為藍綠色,有時也呈粉色、紫色或黑色。

通常一名死者的骨灰大約產生4至5小罐珠子,年輕人因為骨密度高,最多可產生8罐珠子。

Bonhyang公司總部設在利川市。美聯社援引公司創始人兼執行長裴宰烈(音譯)的話報導:「儲存在骨灰安置所的骨灰可能腐爛,而製作成珠子後會更乾淨,不會發黴變質,聞起來也沒有異味。」

除了美觀、便於存放等優點,製作骨灰珠還衍生出增值業務,比如用於存放珠子的各式瓶瓶罐罐。

金日南(音譯)現年69歲,是退休中學校長,父親27年前去世。由於對父親的思念與日俱增,他說服家人後作出驚人決定:將父親遺骸從地下取出,然後支付870美元,把骨灰做成一罐形同寶石的珠子。

骨灰製成珠子後,最大的益處是能讓人時刻將逝去的親人帶在身邊。金日南把一部分骨灰珠放在家中,一部分放在轎車裡,還分給5個女兒每人一點。他說:「當我看到珠子時,就想到父親,想到與他共度的那些美好時光。」

如今金日南每天早晨祭拜骨灰珠。骨灰珠盛放在一個陶罐裡,罐子下面墊著絲綢襯布,擺放在桌上。

他打算明年把亡母的骨灰也製作成骨灰珠。

爭議:「重歸自然是最大的尊重」

10年前,韓國土葬率超過60%。為節省土地資源,近年來,韓國政府大力提倡火葬,去年火葬率達到70%。從這個角度講,骨灰制珠子無疑開闢了一條新路。

製作骨灰珠過去在美國、歐洲、日本等地都有人嘗試,但這畢竟不是一種處理骨灰的常規方法,因此並不受人關注。

在韓國,骨灰珠製作不需要政府頒發特別許可,因為每個人都有權處理自己親人的骨灰。Bonhyang公司迄今已為大約500名客戶製作骨灰珠。據裴宰烈介紹,幾家類似企業近年來骨灰珠製作業務均有所增長。

但這一新生事物遭到一些批評。韓國殯葬文化研究人員陶永勳(音譯)說,商家只對商業利益感興趣,「對死者最大的尊重是讓他們重歸自然」。

相關焦點

  • 韓國一企業製作乾淨不發黴骨灰珠 遭爭議
    殯葬公司的工作人員展示骨灰珠。  據新華社電 為讓逝去的親人常伴身邊,韓國企業Bonhyang推出新服務項目,把逝者骨灰做成形同寶石的珠子,既方便人們隨時祭奠逝者,又節省了墓地空間。美聯社援引公司創始人兼執行長裴宰烈(音譯)的話報導:「儲存在骨灰安置所的骨灰可能腐爛,而製作成珠子後會更乾淨,不會發黴變質,聞起來也沒有異味。」  除了美觀、便於存放等優點,製作骨灰珠還衍生出增值業務,比如用於存放珠子的各式瓶瓶罐罐。  金日南(音譯)現年69歲,是退休中學校長,父親27年前去世。
  • 韓國推出將骨灰做成珠子祭奠新服務(圖)
    殯葬公司的工作人員展示骨灰珠。圖片來源:廣州日報  為讓逝去的親人常伴身邊,韓國企業Bonhyang推出新服務項目,把逝者骨灰做成形同寶石的珠子,既方便人們隨時祭奠逝者,又節省了墓地空間。美聯社援引公司創始人兼執行長裴宰烈(音譯)的話報導:「儲存在骨灰安置所的骨灰可能腐爛,而製作成珠子後會更乾淨,不會發黴變質,聞起來也沒有異味。」  除了美觀、便於存放等優點,製作骨灰珠還衍生出增值業務,比如用於存放珠子的各式瓶瓶罐罐。  金日南(音譯)現年69歲,是退休中學校長,父親27年前去世。
  • 祭奠新方式 骨灰變珠子
    ■ 金日南展示用父親骨灰製成的珠子 圖 GJ  新華社今晨電 為讓逝去的親人常伴身邊,韓國一家公司推出新服務項目,把逝者骨灰做成形同寶石的珠子,既方便人們隨時祭奠逝者,又節省了墓地空間  該公司的珠化技術是利用超高溫將骨灰融化直至結晶,骨灰變珠子的整個過程大約90分鐘。珠子多為藍綠色,有時也呈粉色、紫色或黑色。  通常一名死者的骨灰大約產生4至5小罐珠子,年輕人因為骨密度高,最多可產生8罐珠子。  69歲的金日南是退休中學校長,父親27年前去世。
  • 合肥一陵園將逝者骨灰製成生命晶石 一成年人骨灰可做成三四百顆
    在視頻中,陵園一工作人員介紹,「生命晶石裡的骨灰含量可達99%,和傳統的安葬相比,這種方式更加環保生態。」 那麼,什麼是生命晶石呢?據介紹,生命晶石即「骨灰晶石」,是通過壓力高溫升華等尖端技術,將骨灰製作成「體積小、形態美」的類寶石產品,通過藝術化的設計載體,成為對最珍愛家人的情感寄託。
  • 骨灰安葬:用新方式,還是老做法?
    2017年清明節前夕,浙江推出一種全新的骨灰處理方式——生命晶石,甚至可做成首飾佩戴上身。在人群中間,這種「舶來」的創新殯葬手段與「入土為安」的傳統觀念產生了強烈碰撞。    逝而為石,你能接受嗎?    28日一早,杭州首位參與「生命晶石」體驗的逝者家屬張女士,將母親的骨灰交給製作人員。
  • 骨灰藝術品的高級美,你欣賞的來嗎?
    這個唱片不僅可以記錄逝者生前最愛的音樂,逝者遺囑,還可以什麼都不錄只留下骨灰顆粒的爆破音,最後在封套上印著逝者的生平和頭像。每當思念親人時,拿出唱片聆聽著熟悉的音樂,回味曾經的點點滴滴,是多麼的美妙···2.骨灰陶瓷骨灰陶瓷製品最早可追溯到十八世紀後期,第一個成功生產出骨灰瓷人是英國人喬西亞·斯波德。
  • 逝者永恆--美國推出特殊紀念品「骨灰鑽石」(圖)
    逝者永恆--美國推出特殊紀念品「骨灰鑽石」(圖) 2002年8月26日15:58  中國日報網站   中國日報網站消息:「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
  • 浙江首例:逝者骨灰變「寶石」
    3月28日,浙江杭州,逝者張女士的骨灰在杭州殯儀館被製作成「寶石」。這種將骨灰經過高溫加工製作成的「寶石」被稱為「生命晶石」。這是浙江地區首次嘗試製作「生命晶石」。與骨灰相比,生命晶石的體積只有原來骨灰體積的10%-15%,製作成的晶石數量在100至400粒之間,製作生命晶石需要一個小時全部完成。
  • 韓國奇特的火葬方式,將親人骨灰製作成珠子,擺在家中祭拜
    葬禮對於中國人來說,是和新生兒出生一樣的大事,處於對逝者的尊重,我們會舉行隆重的禮節和流程。我國很長一段時間裡,實行的都是土葬,雖然到如今變成了火葬,但是依舊保持著土葬的流程。在家人去世後,會對遺體進行清潔,並穿上壽衣,這稱作小殮。隨後報喪,將親人死亡的消息告訴親朋好友。
  • 骨灰做成「生命晶石」 新型生態葬走進昆明
    11日,記者在昆明晉龍如意園「傳遞人文情懷.綻放生命華彩」冬至文化月活動新聞發布會上,看到了這種用骨灰製成的「生命晶石」。據悉,昆明晉龍如意園在我省首家推出「生命晶石」服務,這也是推進殯葬改革,倡導節地、綠色、生態和環保的生態安葬又一重要舉措。
  • 骨灰鑽石再引熱議,這種緬懷逝者的方式你能接受嗎
    「入土為安」是根植於中國人心中的傳統,然而隨著地少人多造成的昂貴的墓地費用,人們對逝者的紀念和安置方式有了更多思考,比如將逝者的骨灰做成鑽石。這一消息在網絡上引起不小關注。 「生命晶石」服務就是將骨灰做成鑽石。
  • 杭州引入新型骨灰處理方式 骨灰製成「生命晶石」惹爭議
    2017年3月29日訊,清明節前夕,浙江杭州推出了一種全新的骨灰處理方式——把骨灰製成生命晶石,這種晶石甚至可以做成首飾佩戴上身。生命晶石技術源起於美國,在歐美國家,不少家庭會將生命晶石或晶石飾品隨身攜帶。目前杭州市的生命晶石技術是全球唯一沒有任何添加成分,把先人全部骨灰升華成「晶」的專利。
  • 特殊紀念品:美藝術家用骨灰做逝者肖像畫
    美藝術家用骨灰做逝者肖像畫美藝術家用骨灰做逝者肖像畫【環球網綜合報導】據美國獵奇新聞網站「odditycentral.com」2月20日報導,近日,美國密蘇裡州32歲的藝術家伊迪?布朗(Adam Brown)創造出一種獨特紀念逝者的方式,他用死者的骨灰創作其生前的肖像畫,為死者家屬留下永久的紀念。
  • 安徽一陵園將逝者骨灰做成項鍊,民俗專家:能否被廣泛接受不好說
    對此,合肥市民政局工作人員表示,將逝者的骨灰做成項鍊是一種創新性的服務行為,建立在消費者自願的基礎上。每天約30家親屬諮詢,已成功預訂10家安徽合肥大蜀山文化陵園主管周玲告訴新京報記者,陵園於今年上半年推出「生命晶石」服務,此前,其聽說過外國有類似的產品,「可以把骨灰提煉成晶石。」晶石的製作需要一定的技術支持。首先,要選取5克骨灰。
  • 合肥一陵園推出新服務:逝者骨灰做成項鍊,親屬可隨身佩戴!
    合肥一陵園推出新服務:逝者骨灰做成項鍊,親屬可隨身佩戴!最近,合肥一家陵園推出了新服務!顧客可以把自己親人的把骨灰製作成項鍊等飾品,放在家裡供奉或者隨身佩戴,這樣逝去的人就換了一種方式陪伴在親人身邊!晶石裡骨灰的含可以高達百分之九十九!
  • 瀋陽骨灰安葬在墓地好還是寄存在殯儀館好?
    這幾年瀋陽墓地價格可以說是高居不下,這直接導致了家庭條件不太好的家庭買不起墓地,將逝者的骨灰寄存在殯儀館或者骨灰堂,這也導致了大部分瀋陽市民都存在一個誤區,認為人去世後還是骨灰寄存在殯儀館比較好,其實瀋陽陵園網小編想告訴大家,無論是在瀋陽還是其他地區,逝者去世後安葬在墓地都要比寄存要好
  • 北京市骨灰海撒者紀念碑落成 去年佔1.43%(圖)
    昨日,天津港,市民正在參加骨灰撒海活動。當天,近百位北京市民坐車去天津港進行親人骨灰撒海儀式。本報記者 王嘉寧 攝  本報訊 (記者魏銘言)北京市骨灰海撒者紀念碑昨天落成,市民將親人骨灰海撒,以後可以在北京祭奠。
  • 合肥一陵園將逝者骨灰做成項鍊,含量可達99%,網友:你敢戴嗎!
    近日,合肥一陵園推出了一種新型安葬方式,可將逝者的骨灰做成項鍊佩戴!對此,網友們是議論紛紛,各種觀點褒貶不一,下面就一起來詳細了解下!據陵園工作人員介紹,這種方式被稱之為「生命晶石」服務,取其親人骨灰的一部分,通過高溫負壓技術處理,將其製作成一塊晶石,晶石裡的骨灰含量可達99%!由於現在人多地少,墓地會越來越貴,但是把骨灰做成項鍊就很好地解決了這問題!自打推出這項服務之後,陵園每天都會接到30多位家屬的諮詢,因為它不僅有效解決了墓地的問題,而且帶在身邊也能更好的紀念或者方便子女的祭掃!
  • 八寶山開始接收逝者骨灰 家屬排隊挑風水
    ,由於已存滿,暫停接收逝者骨灰存放。日前,由於公墓內骨灰廊部分完工,恢復了選位登記工作,公墓方面已經按照當時審批順序電話通知家屬前來選位,每天預計登記100位,此輪登記預計接收1500個左右的逝者骨灰。 不過記者發現,由於骨灰廊上安放骨灰的位置有高有低,逝者家屬們更想挑選一些特定的座次,很多家屬很早就過來排隊等號,有的家屬已經排了兩天兩夜的長隊。
  • 骨灰變「肌珠」,殯葬新形式亮相國際殯葬展!
    展位現場,乾淨透明的玻璃架裡擺放著骨灰做成的肌珠寶石首飾。據肌珠工作人員稱:肌指身體,珠是寶石,肌珠是逝者骨灰熔融冷卻形成的緻密寶石。用肌珠寶石做成項鍊、戒指「戴」在身上:是思念,更是陪伴!對於佩戴這顆鑽石的人來說,這顆鑽石將代替逝者繼續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並永遠和親人在一起,是對逝者美好的悼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