殯葬公司的工作人員展示骨灰珠。
花費870美元 利用超高溫將骨灰融化直至結晶
據新華社電 為讓逝去的親人常伴身邊,韓國企業Bonhyang推出新服務項目,把逝者骨灰做成形同寶石的珠子,既方便人們隨時祭奠逝者,又節省了墓地空間。
乾淨便攜不會發黴
Bonhyang公司的珠化技術是利用超高溫將骨灰融化直至結晶,骨灰變珠子的整個過程大約90分鐘。珠子多為藍綠色,有時也呈粉色、紫色或黑色。
通常一名死者的骨灰大約產生4至5小罐珠子,年輕人因為骨密度高,最多可產生8罐珠子。
Bonhyang公司總部設在利川市。美聯社援引公司創始人兼執行長裴宰烈(音譯)的話報導:「儲存在骨灰安置所的骨灰可能腐爛,而製作成珠子後會更乾淨,不會發黴變質,聞起來也沒有異味。」
除了美觀、便於存放等優點,製作骨灰珠還衍生出增值業務,比如用於存放珠子的各式瓶瓶罐罐。
金日南(音譯)現年69歲,是退休中學校長,父親27年前去世。由於對父親的思念與日俱增,他說服家人後作出驚人決定:將父親遺骸從地下取出,然後支付870美元,把骨灰做成一罐形同寶石的珠子。
骨灰製成珠子後,最大的益處是能讓人時刻將逝去的親人帶在身邊。金日南把一部分骨灰珠放在家中,一部分放在轎車裡,還分給5個女兒每人一點。他說:「當我看到珠子時,就想到父親,想到與他共度的那些美好時光。」
如今金日南每天早晨祭拜骨灰珠。骨灰珠盛放在一個陶罐裡,罐子下面墊著絲綢襯布,擺放在桌上。
他打算明年把亡母的骨灰也製作成骨灰珠。
爭議:「重歸自然是最大的尊重」
10年前,韓國土葬率超過60%。為節省土地資源,近年來,韓國政府大力提倡火葬,去年火葬率達到70%。從這個角度講,骨灰制珠子無疑開闢了一條新路。
製作骨灰珠過去在美國、歐洲、日本等地都有人嘗試,但這畢竟不是一種處理骨灰的常規方法,因此並不受人關注。
在韓國,骨灰珠製作不需要政府頒發特別許可,因為每個人都有權處理自己親人的骨灰。Bonhyang公司迄今已為大約500名客戶製作骨灰珠。據裴宰烈介紹,幾家類似企業近年來骨灰珠製作業務均有所增長。
但這一新生事物遭到一些批評。韓國殯葬文化研究人員陶永勳(音譯)說,商家只對商業利益感興趣,「對死者最大的尊重是讓他們重歸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