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區主入口
展區地圖
雄虎Jae Jae
雌虎Melati
展區警示牌:在老虎眼中你就是塊兒肉
雄虎Jae Jae在室內的巖壁上休息,地面鋪滿碎木塊,打起滾兒來超舒服。在哺育小虎期間,不想理寶寶的時候可以爬到稍高的位置舒舒心
超高棲架,很想看老虎怎樣往上爬
是的!老虎的攀爬技能可比你強多了,只是由於成年後體重太重、處於食物鏈頂端用不著爬樹躲避危險或是藏食物,我們平常在野外不常看到在樹上的老虎。動物園中,給老虎提供攀爬的機會可以讓它們多用用爪子避免因「指甲」過長嵌入腳掌而生病,爬到高處的平臺上還可以威風凜凜得環顧自己的領地,安心!
上層觀察視角,由原海獅觀賞臺改造而成,樹幹支撐起兩個平臺,容得下兩隻虎
泳池左側有大片樹蔭
泳池右側是一個5米高的樹幹,飼養員會定期在樹幹頂部懸掛食物,靠近遊客觀察窗有一片舒適的木屑池。這一片區域是每天下午兩點半講解的地方,我在網上找到了視頻,非常精彩,後悔沒來看
如果說老虎領地的展區保證了兩隻蘇門答臘虎健康活躍、盡情表現自然行為,給遊客留下了對老虎最直觀最生動的印象,那麼貫穿老虎領地的科普展板以一隻名為Hari的野生蘇門答臘虎的成長故事為主線,將遊客的視線引向Jae Jae和Melati的野外同胞。
(簡單概括下故事內容,原文的語言可比我翻譯的生動多了...)
10天大-兩個偷獵者在森林中布設陷阱捕虎,並在Hari的巢穴附近搭起吊床休息,媽媽捕獵歸來嚇跑了偷獵者,帶Hari尋找安全的新家。(安利倫敦動物學會的反盜獵部門幫助清除捕獸夾。)
9個月大-Hari學習並嘗試捕獵的故事。(穿插幫助老虎捕獵的爪子、牙齒和保護色。)
兩歲-Hari獨立,剛開啟自己的新生活就差點兒因碰到包圍農場防野豬的致命電網喪命。打盹兒時又遇到人類為了清除雨林種植油棕所放的大火。(安利倫敦動物學會正更換致命電網為安全電網。)
四歲-雨林退化,獵物減少,Hari頻繁跑到附近村莊偷羊吃。保護團隊將它抓獲後運往波巴克(Berbak)國家公園,並在釋放前給它戴上了GPS項圈。(安利倫敦動物學會專家會培訓捕捉轉移老虎的團隊,村民遇到老虎可以撥打24小時熱線尋求幫助。)
Hari的故事會有一個美好的結局嗎?倫敦動物學會正在蘇門答臘島幫助像Hari一樣的野生蘇門答臘虎!
這個小故事雖然簡短,但卻是野生蘇門答臘虎艱辛生活的真實寫照,還穿插著蘇門答臘虎的習性和倫敦動物學會在印尼為保護野生虎所作出的努力,相信看完的遊客都會關注並支持蘇門答臘虎的保護。另外,生動的配圖和有趣的版面真的是很吸引人啊!故事的每一章節都有對應的雕塑,不僅美觀,還可以加深小朋友們對故事情節的印象並滿足合影欲望。
故事中提到的一些點動物園覺得要具體講講或是進行延伸,就做了單獨的牌子。
虎亞種的分布和種群數量,倫敦動物學會野生虎保護的項目地
動物園中老虎的飲食,介紹食物丰容
展出東南亞雨林動物必談的棕櫚油問題
倫敦動物學會的獸醫團隊培訓印度尼西亞獸醫對受傷蘇門答臘虎進行急救、捕捉轉移與人類產生衝突的虎
紅外相機在野生動物保護中的應用
老虎可伸縮爪子的用途,非常直觀,還拿了個被虎玩壞了的球說事
沿展區參觀步道,有引導小朋友們模仿老虎行為的板子。
老虎領地還有須野豬和馬來貘展區,它們在野外就與蘇門答臘虎共享同一片棲息地,在一起展示再好不過啦。
須野豬展區
須野豬說明牌,左邊的展板介紹須野豬喜歡在泥地中打滾兒和咬碎椰子吃
馬來貘展區,後面的宏大建築是1965年的大象犀牛館
蘇門答臘虎:來只馬來貘當下午茶?
馬來貘小時候和長大後兩種不同形式的保護色
2017年5月,位於老虎領地的北白頰長臂猿展區開放。展區夠高,還有大量樹枝和繩索,再加上是鐵絲網構造,非常適合長臂猿飛蕩。長臂猿與黑猩猩、大猩猩和猩猩同屬於類人猿,與人的親緣關係很近,於是,展板以問題的形式啟發遊客發現自己和長臂猿的相同點,拉近遊客與長臂猿的關係,同時介紹了倫敦動物學會參與的海南長臂猿保護工作。
左側為蘇門答臘虎觀察窗,右側為北白頰長臂猿觀察窗
展區是完全按照長臂猿在樹冠層「飛躍」的習性來設計的
展區生活這一對父子,Jimmy和Yoda
物種說明牌,北白頰長臂猿現分布於越南和寮國,中國的原生種群已經滅絕了
有趣的警示牌,面向小朋友
我們和長臂猿還是有不少共同點呢
我們和長臂猿手臂、手掌的對比
海南長臂猿保護,介紹了糞便採集和保護工作者的裝備
新種天行長臂猿,長臂猿的食性,長臂猿對完整森林的依賴
長臂猿的運動及行走方式
長臂猿的叫聲,右邊的機器可以播放長臂猿不同含義的叫聲
這小清新的展板風格真是打得我猝不及防!
倫敦動物園給予了Jae Jae和Melati安逸又刺激的生活,它們以300隻野生蘇門答臘虎「形象大使」的身份在老虎領地展示自己的生存法寶,引得遊客的驚嘆與喜愛,這本身就是一齣好戲。倫敦動物園還通過Hari的故事,告訴興致勃勃的遊客Jae Jae和Melati野外同胞們的生活有多不容易,而今天你的到來、關注和日後的行動可以帶來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