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賈不妙(特約評論人)
美國聯邦參議員柯寧與殷荷菲,26日致函美國總統川普,呼籲對臺出售F-35戰鬥機,以增強臺灣空軍戰力,這是繼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裡斯15日在參議院軍事委員會聽證會力挺持續且有規律的對臺軍售後,國會議員的接力表態。臺灣國防部15日發表新聞稿澄清F-35是未來臺灣戰機的考慮之一,但未正式列入對美採購清單,等於間接婉拒美方的好意。
美國參議院多數黨黨鞭柯寧(John Cornyn)及參院軍事委員會成員殷荷菲(James Inhofe)26日寫信給川普,要求川普政府允許出售F-35給臺灣。兩人在信函中表示:「這些戰鬥機會對臺灣自我防衛發揮正面作用。」美臺商會隨即表態呼應柯、殷二人。
美臺商會會長韓儒伯(Rupert Hammond-Chambers)透過新聞稿指出,不向臺灣出售新型戰機,將使臺灣防空能力陷入邊緣化,同時為美國與盟友增加管理介於日本衝繩與菲律賓之間的空域負擔。他表示,美臺商會支持向臺灣出售戰機,也認為這符合《臺灣關係法》的要求,為臺灣提供自我防衛能力。這也將是川普政府推動與亞洲友邦與盟國能力建設政策的重大發展,這將成為美國企業國防出口的重要機會。
稍早之前,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裡斯出席2019財政年度國防預算聽證會,他在書面報告中表示,臺灣的開放經濟,繁榮、自由及民主的社會反映臺美共享的價值。報告指出,美國一中政策奠基於三公報,未與臺灣維持外交關係,但在《臺灣關係法》下,與臺灣人民維持穩固且堅定關係。因此,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將繼續支持臺灣發展可用、有韌性且具成本效益的威懾與自我防衛能力。持續且有規律的對臺軍售,是這項政策的重要部分,有助於確保民主體制的維護。
哈裡斯的報告並未提及是否出售臺灣F-35,但報告點出了一個關鍵點是,「美國基於《臺灣關係法》將持續且有規律的對臺軍售」,這句話違背了中美籤署的《八一七公報》中所稱美國將逐年遞減對臺軍售,但國會議員會以《臺灣關係法》是美國國內法,依法要求行政部門持續對臺軍售,白宮及五角大廈也會視美中關係現狀,以《臺灣關係法》為依據,將對臺軍售當作抗衡中國大陸的籌碼,於是就出現了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裡斯,以及柯寧、殷荷菲兩位參議員,相繼公開表態支持出售(尖端)武器給臺灣的立場。
不過,美方友臺政軍高層的用心良苦,臺灣方面恐怕無福消受。臺「國防部長」嚴德發15日上午在「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答詢時說,F-35符合空軍司令部作戰需求,確實有向美方提這項方案,但架次不願透露。委員會散會後,嚴德發特地前往媒體席澄清,臺「國防部」未向美方提出正式採購文件。隨即於當天下午發布新聞稿表示,未來戰機希望符合短場起降、視距外攻擊與匿蹤功能,只要符合這些功能都納入選項,而F-35也是考慮之一,目前未正式列入對美採購清單。
嚴德發在「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脫口而出的真心話,不一會便自己打臉自己,這還不夠再加碼發布新聞稿澄清,明眼人都知道這是此地無銀三百兩。
然而,嚴德發及「國防部」這番未向美方提出正式採購文件的話及文字,不脫臺灣防務的實際情況,因為F-35造價太昂貴了,以臺軍方屬意匿蹤及具短場起降能力的F-35B,單價高達1.31億美元,相當於39億元新臺幣新臺幣,臺灣一年防務預算不過三千多億(新臺幣,下同),勢必排擠防務預算的其他項目,就算動用特別預算來支應,臺灣拿到F-35B也要十年以後,嚴重拖延空軍新一代戰機的建軍時程,屆時將有更新型的戰機問世,等到F-35B交機時,早已是過時的「新戰機」了。
臺灣採購F-35B的一大部分原因是為了取代幻象2000-5。幻象戰機負責高空高速攔截任務,媒體報導,幻象戰機2020年後是否能與法方籤訂下一階段維修合約仍難確定,空軍必須取代幻象戰機的機種;報導指出,臺美對於戰機採購已有初步討論,名單包括二手F-15C/D型戰機、F-15 2040c型戰機、F-18E/F戰機、F-18XT戰機。
一位臺灣軍事專家分析,F-18E/F戰機是美國海軍所使用的艦載型戰鬥攻擊機,F-15C/D則是美國空軍所使用的主力戰機,相較F-15的操作維護費,F-18確實是很好的選項,尤其面對解放軍SU-30型戰機,雖然在高空纏鬥上F-18討不到便宜,但F-18擁有先進電子偵測系統及短、中程的空對空飛彈,仍優於SU-30所配備的系統,有助提升臺灣的空防戰力。F-18的價格較 F-35B更有競爭力,單價5470萬美元,約16億元新臺幣,難怪會受到軍方的青睞。
弔詭的是,美國參議員大動作高調致函川普總統,籲請出售 F-35給臺灣,但臺灣想買的卻是F-18,這種要五毛給一塊的動作,究竟有無隱藏著某些深遠的戰略鋪陳,或是外界不得而知的巨額商機,值得持續觀察局勢的發展。(作者系臺灣資深媒體人 華夏經緯網特約評論人)
華夏經緯網專稿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