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常州:每家限養一隻狗,35種「猛犬」禁養
新華報業網訊 15日下午,常州市政府召開犬只規範化管理新聞發布會,該市十二個部門攜手共建犬只管理「體系」,條文細緻:許多地方狗狗不能去了、養狗強制免疫、每戶限養一隻觀賞犬……35種「猛犬」進入常州城市家庭禁止飼養目錄。
許多地方狗狗都不能去了
根據《常州市加強犬只規範化管理工作意見》規定,除展覽、表演等需求外,不得攜帶犬只進入學校、醫院、商場、商業街、飯店、展覽館、影劇院、體育場、遊樂場、候車室以及風景名勝等公共場所,進入開放式廣場、公園應服從有關部門管理;不得攜帶犬只乘坐公交車、地鐵等公共運輸工具,乘坐小型計程車應徵得駕駛人同意;攜犬乘坐電梯,應當避開電梯乘坐尖峰時間,社區、業主委員會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確定禁止攜帶犬只乘坐電梯時間等等。不過,盲人飼養導盲犬、肢體重殘人士飼養扶助犬不受規定限制。
此次,常州實行的犬只規範化管理由公安部門牽頭,市容城管、農委等12個部門齊抓共管。以後,在常州城區遛狗不講公德,將面臨嚴厲處罰,警告、罰錢,直至追究刑事責任。
如:養犬人對犬只在道路或公共場地排放的糞便不予清除,由市容環衛管理部門依據《江蘇省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第五十一條責令予以清除;汙染環境的,可並處以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罰款。
養犬人飼養犬只幹擾他人正常生活的,由公安部門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七十五條第一款,處以警告;警告後不改正的,或者放任犬只恐嚇他人的,處以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驅使犬只傷害他人的,依照第四十三條第一款的規定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養犬人應當對犬只進行獸用狂犬病疫苗的免疫接種,違反規定的,由動物衛生監督機構依據《江蘇省動物防疫條例》第四十一條,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強制免疫,一家限養一隻
以後,常州想要養狗的市民將面對強制免疫制度。領養或買到的小狗在出生滿三個月或免疫期滿前三十日內,養犬人應持個人身份證或單位主體資質證明等有效證件,到「一站式」服務窗口進行犬只免疫登記。憑免疫證明登記領取《養犬登記證》和犬牌,植入電子身份標識。如果沒有牌證養狗,查到將追究養狗人責任。
同時,常州明確規定限制城區養犬數量,提倡養犬人每戶限養一隻犬。對於這條硬性規定,常州市公安局副局長徐衛東說:「實事求是的講是沒什麼法律依據,但是我們有許多綜合的經驗借鑑和考量。」他介紹說,國際上如新加坡等國家都出臺了類似的規定,每個城區家庭每戶限養一隻犬;在國內,廣州、深圳、成都等江蘇省外城市,及江蘇省內南京、蘇州、徐州等城市都出臺了類似規定;出臺這項具體規定前,常州公安等部門聯合深入社區調研發現,現在城市社區裡的「犬患」已不容小視,很多居民認為每戶家庭限養一隻狗,既能節省公共資源,也能維護廣大未養犬人的權益。
35種「猛犬」城區禁養
好多「猛犬」,常州城市家庭明確是不能養了。此次,西藏藏獒、德國牧羊犬、法國狼犬、秋田犬等35個種類的「猛犬」進入《常州市城區禁止飼養、銷售、繁殖的危險犬標準和品種》目錄,還附列了一條:「由市公安局和市農委認定的體高(站立時從肩部最高點到地面的距離)超過61cm以上的犬只和其他烈性犬只」,也在禁止範圍。
進入「危險犬」目錄有什麼樣的認定標準?常州市給出的定義是:「危險犬是指攻擊性強的烈性犬只、有烈性犬血統的混種犬只,以及體型特別巨大並容易造成視覺恐懼的大型犬只。」
去年,江蘇宿遷的法官蒿澤群曾撰寫學術論文分析《飼養動物損害責任研究》,其中認為:對於可以飼養的動物與禁止飼養的動物,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中並沒有規定,通常事由各地公安機關與畜牧獸醫行政管理部門共同確定什麼是禁止飼養的動物,以犬類最為常見。
由於我國各地地方風俗與傳統不一,規定全國通行的禁止飼養動物的標準並不現實,如在上海市這種城市藏獒應該歸入禁止飼養烈性犬之列,但在西藏藏獒就不適宜歸於禁止飼養的烈性犬之列,此類認定確實應該因地制宜。如廣州認定了36種烈性禁養犬,中華田園犬(也就是俗稱的「土狗」也進入禁養目錄),而深圳市則界定了28種烈性禁養犬。但是,他同時認為目前由各個地級市分別出臺禁止飼養的動物種類,則會導致一定程度上的而混亂,建議由省一級機關制定相應的法規文件,規範各地飼養動物標準。
犬只留檢所收容流浪狗
為了收容救助城市「流浪狗」,常州市犬只留檢所已正式運行,專門進行流浪犬、棄養犬和危險犬救助處置工作。市民如果發現流浪犬、棄養犬,就可以撥打犬只留檢所電話,有專業人員免費收容救助;發現狂犬病犬,及時聯繫犬只留檢所後,也有專業人員處置。
常州市公安局副局長徐衛東說:「遵循動物保護主義原則,犬只留檢所主要用於留置、救助、處理流浪犬、棄養犬、危險犬等,設置了接待區、接收區、隔離區、犬舍區、活動訓練區、免費領養區和辦公生活區等八個功能區域。具備犬只留置、免疫、醫治、絕育、馴化、宣教、領養及屍體處理等多種功能。」目前,常州市犬只留檢所實行政府監管、民間運營、協會參與的社會化模式運作,採取政府購買服務方式,由專業機構負責犬只留檢所日常運行,配備了獸醫師、訓犬師、犬只護理員等工作人員,提供專業化解決方案,並承擔相應責任風險。
記者看到常州市犬只留檢所印發的小冊子。他們已向社會公眾推出了免費領養服務,還細述領養優勢:「這裡為您準備的都是健康、注射疫苗、驅蟲的犬只;這裡的狗狗大多經歷過流浪等悲慘生活,在留檢所也是過的集體生活,一旦被領養會對新主人更忠心、更聽話,更懂得感恩;在經歷過傷病、流浪等折磨卻能頑強活下來,這裡的狗狗身體素質和意志都很堅持,更容易被飼養。」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96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