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高速發展和產業結構轉型,人才需求愈加旺盛,競爭壓力加大的同時,素質教育投入規模也持續擴大。在此背景下校外教育機構得以迅猛發展,高速發展帶來機構良莠不齊,需要學生家長在選擇時做非常多的對比和理性甄別。兔比兔堅持教育的本質是教書育人,對入駐兔比兔教育服務共享平臺的所有教育機構有嚴格的甄選機制,從源頭為學生家長做第一遍價值梳理。
近日,由教育部、民政部、人社部、工商總局等四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的通知》,期望通過更大的力度、更綜合的手段來解決校外培訓機構的規範和管理問題,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各省市地區積極響應。
上海,當地教育部門制定了《上海市規範教育培訓機構和市場秩序工作方案》,建立了「二級政府三級管理」的管理體制和「部門聯動、市區聯動、區際聯動」的工作機制。出臺對民辦培訓機構進行管理的「一標準兩辦法」。同時提出禁止性規定,嚴禁培訓機構拔高教學要求、搶趕教學進度、增加教學難度。
成都,去年由市教育局牽頭,21個局委建立了成都市民辦教育工作聯席會議制度,並聯同公安、民政、工商等部門發布公告,就無證辦學等7類問題在全市範圍內集中開展為期3個月的專項治理行動。
西安,市教育局聯合人社局、民政局、工商局、公安局、教育督導辦等部門聯手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工作。西安建立了黑白名單制度,通過白名單公布無不良行為的校外培訓機構,有安全隱患、無資質和存在違法行為的校外培訓機構被列入黑名單,對其法人和相關自然人的有關行為將依法予以嚴格限制。
長沙,通報無證辦學和違規辦學專項治理情況,從1月到5月全市取締關停無證辦學機構205家,指導審批辦證157家。並發布了《無證辦學和違規辦學專項治理工作方案》。
哈爾濱,從去年7月起,全面啟動專項治理行動,摸排校外培訓機構(含無辦學資質機構)1696家,發現問題培訓機構845家,已整改培訓機構438家。
除了對違法、違規的校外培訓機構進行關閉、規範,教育部還要求各地要準確把握政策界限,對培養學生興趣、發展學生特長、發展素質教育、培訓行為規範、手續完備的培訓機構,要鼓勵支持其發展。
兔比兔教育服務共享平臺,專注於0-18歲學生教育機構資源共享,注重教育服務體驗,通過制定「機構質量評估與審核機制、機構服務點評機制、處罰機制、退出機制」四大機制保障平臺上教育培訓機構質量。基於定位及學生興趣愛好、智選最合適學生的教育培訓機構與教師資源,讓家長放心選,學生放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