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賞魚的體內寄生蟲種類繁多,不過因為我們日常看不到,所以就沒有任何感覺,但是它們確確實實存在著。
症狀:主要是觀賞魚魚體顏色發黑、發暗,有些魚兒看上去瘦骨嶙峋、肚子凹陷。或拉白色的魚便,成長條狀拖在肛門上。或表現為體表、魚鰭上有囊腫凸出。或眼睛內部白濁、凸出等。因為體內寄生蟲的品種不一,表現也不盡相同。
處理方式:①要考慮一下這個觀賞魚的價值和魚藥的價格,畢竟處理觀賞魚體內 寄生蟲的藥物都比較貴,況且體內寄生蟲也不是那麼容易治好的。②可以用百必除、克蟲靈等藥粉,拌解在飼料或者直接按說明添加在魚缸水裡,一般要使用多次才會有效。③預防措施:儘量少給觀賞魚餵活餌,如水蚯蚓、紅血蟲、小魚、小蝦等,以免將野外的寄生蟲帶給魚缸內的觀賞魚。另外新買回來的觀賞魚要做藥物檢疫,經過檢疫處理後再放入魚缸內混養。
本來應該再放一點體內寄生蟲的圖片的,不過這些都是觀賞魚解剖的圖片,有些血腥不適合在這裡展示。其實體內寄生蟲這類,我覺得可以算是疑難雜症了,你們不易發覺也是正常的,畢竟有時候我們專業一些的也會看漏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