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屏社交」也該有禮儀和規則

2020-12-03 中國青年報

如果要評選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應用利器,截屏肯定榜上有名。看到有趣的、有用的內容,截屏一下,靜靜地放在自己的手機和電腦裡,倒也沒事。不過,還有一類情況是,兩人或者一個小微信群的私下聊天記錄被截屏後轉發至朋友圈或者其他群組。這種操作早已十分普遍,可以說已經融入我們的社交環境。

截屏已經成為新媒體時代的一種社交風潮。有人甚至將其列為網際網路時代的「米蘭達警告」:你有權在網上保持沉默,但你所說的一切都可能被截屏。

同樣一個人,與不同人的私下交流,基於不同的關係,扮演的也是不同的角色和身份,這決定了他們扮演的方式也是不同的,不僅包括內容的選取與敘事風格,而且包括語氣詞乃至表情符號、表情包的使用。參與聊天的雙方和多方,也都默認本次聊天的邊界所在。因此,當本應在一定邊界內的私下聊天內容被轉移至邊界外,沒有當事人不會感覺到被冒犯。這種冒犯中,既有自我呈現方式被推至前臺的尷尬,也有信任被辜負的惱怒。

在前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不將兩人私下聊天內容隨意轉述給第三者,尤其是在兩人有不成文的保密約定下,一直被認為是重要的社交禮儀。進入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隨著通信技術的發展和智能硬體的快速迭代,截屏功能應運而生,「傻瓜」到只需要點擊兩下屏幕即可。這極大地擴展了信息傳播的空間,也為這種聊天記錄的二次傳播創造了條件。截屏社交「重度患者」,無論是出於「曬」的虛榮還是出於「嘲」的諷刺,歸根結底都在於沒有邊界感,或者說在技術便利的迷惑下模糊了公與私的界限。

截屏社交的「流行」,讓不少人心生對信息傳播失控的恐懼。這種心理,自然也會影響個體對表達邊界的重新評估和界定。考慮到可能被截屏的風險,暢所欲言變為欲言又止,更多人在表達時變得小心翼翼,習慣自我審查。這樣一來,我們將失去什麼?諷刺的是,在表達和溝通這件事上,我們所得到的和失去的,竟都是由同一個原因造成的。不過好消息是,有的軟體應用已設計有截屏提醒功能,一旦有人進行了截屏操作,該提示會出現在被截屏的聊天群組中。

截屏就一定意味著真實嗎?未必。有截就有舍,截屏不可避免地會對原有的語境造成破壞,至多只能說是部分真實,而非全部真實,從整體來看還有可能是偽真實。而且由於截屏的性質屬於靜態快照,無法反映關於截屏信息的任何更新。這種信息扭曲並不是危言聳聽。在新聞報導中,截屏為真但事件反轉的事也不是沒有發生過。更有甚者「勾搭」大V偽造截屏,成功造出一些媒介事件。

讓人困惑的是,截屏社交導致的聊天記錄二次傳播,如果只是在私人領域發生,尚可以道德的要求進行約束,儘管它的普遍發生讓道德約束顯得無力。然而,不少聊天截屏被媒體在新聞報導中廣泛使用,徹底從私人領域被推入公共輿論場。除去信息製造者主動為之,媒體的這種操作偏好,也從側面印證了當前新聞報導碎片化、注重現場感的「一手化」的規律及特點,但卻似乎很少有人對如此操作是否侵犯信息製造者的隱私權提出疑問。

在一些媒體的操作中,截屏中發言者的頭像、暱稱等顯示個人身份的消息被做了馬賽克等模糊處理,發言者的身份與發言內容之間的關聯被切斷,這多被認為是對發言者隱私的保護,但弔詭之處也正在於此,缺少發言者個人標識的內容也很難被界定為隱私。當然,並不是說截屏不能被應用於公共傳播,而是意在強調,這種截屏的使用應是在一定規則指導之下進行的。何種聊天內容應該被算作隱私?屬於隱私內容的聊天記錄二次傳播應遵循什麼樣的規則?二次傳播或者N次傳播者該履行怎樣的義務?信息傳播的自由與權利保障該如何平衡?以上這些問題都亟待進一步明確。

置身截屏風潮,適合重溫傳播學者麥克盧漢的著名理論:媒介本身而不是媒介所提示的內容,才是真正有意義的訊息。我們要擁抱技術進步,也該與時俱進豐富數字時代的社交禮儀內涵與信息傳播規則。

來源:光明日報

相關焦點

  • 你知道的社交禮儀都有哪些?拱手禮是中國特色的問候禮儀
    一般而言,現代文明通常指的是經過時間沉澱的,符合人類精神追求、能被絕大多數人認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具體的表現如社交禮儀、文明用語等等。疫情以來,由於新冠病毒的感染性使得日常的社交禮儀受到了極大的挑戰,如握手、擁抱、近距離交談等等行為被倡議禁止,為了你我他的安全,我們應當不握手、不擁抱,相隔不少於1米距離。
  • 日常社交禮儀的8個基本原則。
            在日常的人際關係中,禮儀不但人們行為的規範模式,而且還是人際關係的潤滑劑。它體現了一個人的修養和素質的外在表現,也體現了一個人的風度和魅力。
  • 商務社交禮儀中的六大禁忌
    大家好,歡迎收看我的百家號柔雪戀落花33,今天小編要給大家的介紹的是商務社交禮儀中的六大禁忌。在現代商務社交來往中,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既要有技巧,又要有原則,這樣的社交,才能獲得真誠的朋友、水久的合作夥伴。現代商務社交禮儀裡,講究規範很重要,但知道忌諱更重要。
  • 禮行天下| 「天堂島」——格瑞那達的社交禮儀
    學禮賓禮儀 | 成就魅力自我 讓禮儀之光照亮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格瑞那達人熱情開朗,樸實大方,助人為樂。
  • 禮儀的基本原則;禮儀的功能和禮儀的意義區別開來
    3自信謙遜原則自信是只相信自己的想法和力量,認為依靠自己的努力,定能夠克服種種困難,達到預定的目標。自信是社交場合很可貴的心理素質。自信是社交場合很可貴的心理素質,唯有對自己充滿信心,才能在交往中不卑不亢,落落大方,遇強者不自慚,遇到磨難不氣餒,遇到侮辱敢於挺身反擊,遇到弱者會伸出援助之手。
  • 人類是群居動物,社交無處不在,社交場合應該注意些哪些禮儀規範
    人類是群居動物撒,生活中少不了社交,社交幾乎是每一個人在生活中都要去做的事。但仔細研究一下就會發現,有些人朋友圈很大,有些人的則很窄。並不是每個人天生就具有很好的社交能力,它是需要通過後天鍛鍊出來的。其中,社交不僅需要交際能力和溝通能力,還要懂得社交中的一些禮儀技巧。
  • 在社交禮儀中的各種場合,與他人握手,有什麼講究
    在社交禮儀中的各種場合,與他人握手,有什麼講究文/@成長新視點握手,是社交中的一個日常禮儀,不是一種隨意行為,而有一定的講究。只有這樣,才能給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各種場合的握手禮儀,主要有姿勢正確、表情恰當、力度適中、遵循次序和特殊場合等五個方面。在特殊場合時的握手,為身份、性別有差異,尤其需要注意的。一、姿勢正確。
  • 社交禮儀指南:好坐姿,很優雅!
    如果說哪一門學問最實用,那就非《社交禮儀》莫屬了。人是群居動物,人的生活離不開社交。社交禮儀猶如行動指南,它能引導你在社交之路上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從而增強你的人際關係,乃至提升你的綜合競爭力。俗話說:坐有坐相。這句俗語說明了「就座」禮儀的重要性。
  • 社交禮儀的重要性
    禮儀,從個人修養的角度來看,可以說是一個人內在修養和素質的外在表現。從交際的角度來看,可以說是人際交往中適用的一種藝術、一種交際方式或交際方法,是人際交往中約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習慣做法。禮儀是對禮節、禮貌和儀式的統稱。
  • 成年人的三個社交禮儀,做得越標準,人緣越好
    因此該遵守的成年人的社交禮儀就該落實,把說話委婉,做事穩妥,表情到位這三點做標準了,人緣才會好起來。說話委婉嘴有舌牙唇三個部位,這告訴你說話要三思,該委婉就不要直接,儘管你說的都是大實話,也要學會處理一些交流中的細節,藉此表達你的修養。
  • 榮耀暢玩5A如何截屏,滾動截屏,屏幕錄製
    這次為大家推薦「手機滾動截屏」和「屏幕錄製」這兩個刷新體驗的功能,現在來看看具體操作吧。手機滾動截屏榮耀暢玩5A的截屏方法延續榮耀慣常有的兩種截屏方法,一種是快捷快關啟動,從狀態欄下滑,在【開關】頁籤上,點擊【截屏】啟動。另一種是組合按鍵啟動,【音量下鍵】+【電源鍵】直接開啟「截屏」功能。這兩種慣常的截屏方法的實際操作如下圖。
  • 介紹領導的禮儀是很有講究的,搞錯了,會很丟人!千萬要掌握
    這是一個社交禮儀的問題。對於職場中人,尤其是在領導身邊工作的人,掌握常用社交禮儀知識是十分重要的。因為良好的社交,會在對方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讓對方有一種更希望進一步接觸或交流的想法,如果是談業務,也會大大增加談判的成功率,促進業務合作。同時,良好的社交也會讓自己的領導在別人面前很面子,確保自己的職業生涯穩中有進。
  • 寵物小知識:當你把狗帶出門之前,必要教會愛犬遵守規則和禮儀
    寵物小知識:當你把狗帶出門之前,必要教會愛犬遵守規則和禮儀文/鏟屎官筆錄在散步時,狗可能遇見家庭成員以外的各種人、陌生的物品和其他狗,因此需要教會愛犬遵守必要的規則和禮儀。狗成為人們的寵物後,從幼犬時期開始就通過與家庭成員以外的人和其他狗的接觸,對各種聲音、物品、場所等的體驗,來學習人類社會的規則。而且,在您與愛犬散步的過程中,彼此的感情可以加深。因此在教會狗必要的規則和禮儀的同時,讓散步變得更快樂吧。外出散步並不是為了讓狗外出排洩。在大門口和道路上進行排洩會影響公共衛生,因此應該預先讓狗在家上完廁所後再外出散步。
  • 社交禮儀教你如何向別人借錢
    在昨天的文章中,我們詳細分析了如何運用社交禮儀來處理別人向你借錢的情況,並給出了一些社交禮儀的基本原則和處理方法,相信大家都受益匪淺。今天,我要教你如何向別人借錢。在我們的生活中,一定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因為我們的一些自有資金暫時無法打開。
  • 新世紀社交禮儀,那些你應該知道的潛規則
    前幾天,我們發起了一個話題徵集:我們當下所生活的這個時代,有哪些新的社交禮儀?當時這個徵集是來源於同事的一個感嘆:現如今要證明自己在笑,真的需要好努力喔……以前只需要打「哈哈」就可以了,而現在,「哈哈」跟「滾」的意思差不多,「哈哈哈」是「好無聊」,「哈哈哈哈」代表「敷衍笑一下」。
  • 巖蹄兔的社交規則:敵人的敵人是敵人!
    最近在《動物行為》(Animal Behaviour)雜誌上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動物與人類一樣面臨著複雜的社交狀況,它們遵循一定的規則與同類保持「敵友關係」,以維持社交網絡的穩定。該研究是社會心理學中分析人類關係的「結構平衡理論」(structural balance theory)在動物世界的首次應用。
  • 狗狗也需要有「待客之道」社交禮儀很重要(圖)
    狗狗也需要有「待客之道」社交禮儀很重要(圖)趙女士教訓也不行,哄也不行,最後,客人只好趕緊離開,讓趙女士覺得特別「沒面子」,一再和同事道歉:「我家狗太不懂禮貌了。」很多狗狗的主人發現,自己家的狗狗對來訪的客人還是比較有禮貌的。可是,要是客人也帶來了小狗狗,那情況可就大不一樣了。
  • 大多數人在生活中都沒有注意的8個禮儀規則
    我們在以往的文章裡邊,已經多次提到過,人類是屬於社交型生物。那麼,如何做到不讓他人反感,知道更多有用的禮儀知識和禮儀錯誤,對於我們來說其實是至關重要的。比如,在從駕駛位上下車時候,在公共場所與伴侶的相處的時候等等行為,其實都有很多應當注重的要點。
  • 社交演講也叫禮儀演講,那麼你知道它有哪些應該注意的特點?乾貨
    社交演講也叫禮儀演講,那麼你知道它有哪些應該注意的特點?乾貨歡迎大家收看本期演說技巧系列,喜歡我們的記得關注我們,以防丟失哦。日常生活中,我們是離不開溝通和交流的,而同樣都是溝通和交流,結果卻不一樣!說話很簡單,幾歲小孩都可以講,但是如果把「話」說好了,肯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本期為你簡單描述,溝通技巧示例:您可以學習和練習不同類型的溝通技巧,以幫助您成為有效的溝通者。
  • 「秀麗「秀」禮·社交禮儀」電話禮
    特約欄目多彩肇慶秀麗"秀"禮社交禮儀——電話禮>讓文明之花滿城綻放由肇慶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公眾微信號「多彩肇慶」設立的【文明禮儀】專欄,在9月開學季期間,將推出【秀麗「秀」禮童蒙養正——少兒文明禮儀】公益課堂系列,普及少兒文明禮儀知識,讓孩子養成注意自身形象、形成良好的坐站走蹲習慣、養成主動使用文明用語、主動微笑的習慣、養成禮貌待人的習慣、形成學會感恩的良好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