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濫成災的麻雀曾經差點就成了瀕危動物,究竟怎麼回事?

2021-01-11 你在看我的故事嗎

漫畫家李濱聲先生當年也曾發表過一幅漫畫《除四害消滅麻雀》,描繪的是站在房頂上趕麻雀的常見情景。當年公社社員大會是這樣對群眾做動員的——「社員同志們,消滅麻雀是毛主席、黨中央交給咱的政治任務,咱大隊要家家戶戶齊動員,男女老少都上陣,做到人人手裡有彈弓,不會使彈弓的就敲銅鑼,沒有銅鑼的就敲臉盆,沒有臉盆的你就扯脖子喊,喊,人人都會,是不?幹啥啊?你說幹啥?就為了嚇唬麻雀那狗東西!大家要記住一條,不讓麻雀落地,落樹枝上、房簷上也不行,累死那些個糟蹋糧食的小兔崽子!」

麻雀與人類和諧相處了數萬年。 它形不驚人、貌不壓人、聲不迷人,在鄉村和城市皆能看到它的蹤影,「嘰嘰喳喳」在人的居處上築巢壘窩,人們又稱它「家雀」。俄國作家屠格涅夫在自己其中一篇隨筆中曾寫到過麻雀。文中的麻雀為了自己的子女,奮不顧身地站出來與比自己高大幾倍的獵狗怒目相對,無論獵狗的恐嚇與怒斥,都不退縮。瞬間,一個高大無私的母愛形象在人們心中就栩栩如生。這個「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弱小生靈,卻在中國歷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筆。

70多年前,抗日戰爭開始後不久,日本侵略者佔領了中國許多大城市和交通要道,但由於兵力不足,無法佔領整個農村,使農村成了敵人統治的薄弱環節和後方。中國人民在廣闊的地域上開闢了抗日戰爭的敵後戰場,開展了一場人民戰爭。抗日根據地依靠廣大人民群眾的智慧,因地制宜、隨時尋機、因敵而異,運用了「地道戰」、「伏擊戰」、「襲擊戰」、「破擊戰」、「地雷戰」等20餘種遊擊戰術。人們從麻雀的機警靈敏發明了「麻雀戰」,尋找戰機「啄食」敵人。松花江畔、長城內外、中原大地……遊擊戰的烽火遍地燃燒,打得裝備精良的日本侵略者膽戰心驚、防不勝防。

50年前的1958年,中國又開展了一場聲勢浩大的人民戰爭——人雀大戰。小小麻雀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偉大領袖親自發動和指揮了這場消滅麻雀的人民戰爭。1958年3至5月間,毛澤東在成都、武漢、廣州召開的中央工作會議以及中共八大二次會議上,都號召要消滅四害之一的麻雀。他說:「辦法是,下定決心,統一行動,分片包幹,封閉糧食,撒下天羅地網,連續打殲滅戰。」 麻雀被列入「四害」。興師動眾,全民動手消滅麻雀,必欲趕盡殺絕,亡其類、滅其種,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緊接著,輿論先行,《人民日報》發表一詩:「四月十九,雞叫起床,英雄人民,摩拳擦掌。城鄉內外,戰旗飄揚,驚天動地,鑼鼓敲響。數百萬人,大戰一場。成群麻雀,累斷翅膀。漫天遍野,天羅地網。樹椏屋角,不準躲藏。晝夜不休,張弓放槍,麻雀絕種,萬石歸倉。」時任中國科學院院長和中國文聯主席的郭沫若也寫得一首《咒麻雀》,發表在1958年4月21日《北京晚報》上:「麻雀麻雀氣太官,天塌下來你不管。麻雀麻雀氣太闊,吃起米來如風颳。麻雀麻雀氣太暮,光是偷懶沒事做。麻雀麻雀氣太傲,既怕紅來又怕鬧。麻雀麻雀氣太嬌,雖有翅膀飛不高。你真是混蛋鳥,五氣俱全到處跳。犯下罪惡幾千年,今天和你總清算。毒打轟掏齊進攻,最後方使烈火烘。連同武器齊燒空,四害俱無天下同。」 當時任教育部副部長的生物學家周建人(魯迅之弟),於1957年1月18日在《北京日報》上撰文稱:「麻雀為害鳥是無須懷疑的」,並批評了那些反對消滅麻雀的人是「自然界的順民」與「均衡論」者。中科院院士數學家蘇步青,他敲打臉盆驅趕麻雀的新聞照片成了那個火紅年代的剪影。

於是乎,一場前無古人,轟轟烈烈的人雀大戰開始了。人們使用了各種武器,竹竿、紅旗、鞭炮、石子、彈弓、鑼鼓、喇叭筒、洗臉盆、氣槍、假人、草人,不分老人孩子,不論工人、農民、幹部、學生、戰士,都投入戰鬥。一時間,紅旗飄揚,鑼鼓喧天,鞭炮齊鳴,捷報頻傳。

1958年4月19日,首都北京300萬人民總動員。那天,「圍剿麻雀總指揮部」派出30輛摩託車四處「偵察」。市、區指揮、副指揮等乘車分別指揮作戰。在天壇「戰區」,30多個神射手埋伏在殲滅區裡,一天之中殲滅麻雀966隻,其中累死的佔40%。在南苑東鐵匠營鄉承壽寺生產站的毒餌誘撲區,在兩個小時內就毒死麻雀400隻。 宣武區陶然亭一帶共出動了2000居民圍剿麻雀,他們把麻雀哄趕到陶然亭公園的殲滅區和陶然亭遊泳池的毒餌區裡,消滅麻雀512隻。在海澱區玉淵潭四周5公裡的範圍內,3000多人從水、旱兩路夾攻,把麻雀趕到湖心樹上,神槍手駕著小船瞄準射擊,被打死和疲憊不堪的麻雀紛紛墜落水中。

當晚,首都舉行了展示「戰鬥」成果的「勝利大 閱兵 」,一隊隊汽車滿載著已「滅殺」的麻雀和一批「麻雀俘虜」在長安街上浩浩蕩蕩地經過,全市人民無不拍手稱快。經過一天的「戰鬥」,戰果「極為輝煌」,據不完全統計,全市共累死、毒死、打死麻雀83249隻。據報導,忙活了一天感到疲憊不堪的首都軍民「正在養精蓄銳,好迎接新的一天的戰鬥」。

上海,12月13日凌晨,「戰役」開始,全市10萬面彩旗迎風飄揚,樓房頂、弄堂內、馬路中、空地上,還有郊縣的田野上,到處是人民群眾「警惕的眼睛」,吶喊聲此起彼伏(沒想到溫文爾雅的上海人打麻雀還是把好手)。市區的公園、墓地、苗圃等處,設有150處「火槍區」。一些市民還接受了使用火槍的專門訓練,數百名「火槍手」嚴陣以待。市郊各縣為打麻雀抽調了一半的勞動力組織起「滅雀」大軍,披掛上陣。經過一天的「人雀大戰」,到晚8時,全市共消滅麻雀194432隻。

據各地不完全統計,1958年全國共捕殺麻雀2.1億餘只,可憐的麻雀所剩無幾。

一場圍剿麻雀的人民戰爭勝利了,但惡果出現了:1959年春,上海等一些大城市的樹木發生了嚴重的蟲災,有些地方人行道兩側的樹木葉子幾乎全部被害蟲吃光。中國科學院實驗生物所所長朱洗,中國科學院生理研究所研究員馮德培、張香桐等科學家強烈要求為麻雀「平反」。1959年11月27日,中科院黨組書記張勁夫就麻雀問題寫了一份報告,說:「科學家一般都認為,由於地點、時間的不同,麻雀的益處和害處也不同;有些生物學家傾向於提消滅雀害,而不是消滅麻雀。」兩天後,毛澤東批示:「張勁夫的報告印發各同志。」1960年3月,毛澤東為中共中央起草關於衛生工作的指示,為麻雀平反:「麻雀不要打了,代之以臭蟲,口號是『除掉老鼠、臭蟲、蒼蠅、蚊蟲」。

在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提倡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今天,更好反思和總結教訓,加強保護生態環境,實現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歷史是不應該忘記的!

相關焦點

  • 麻雀如今變「鳳凰」曾經還差點成為國鳥!
    麻雀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農田裡、街道上甚至小區內的樹枝上都能看的到。曾將的麻雀一度遭人厭惡,甚至當時它們作為「害鳥」一直被人想除掉的。但是你們想不到吧,如今的麻雀已經變成了「鳳凰」,不僅僅是受到了國家保護,而且曾經還是國鳥的競選之一,呼聲之高遠超競選者!
  • 這些小動物好可憐,一不小心被人類吃成瀕危保護動物
    有些小動物本來是與世無爭,無奈人類無意中嘗到了他的滋味便無法自拔,漸漸地越來越大的捕捉量便導致他們的數量驟減,被人類硬生生的吃成了瀕危物種,現在依然有著許多這樣的動物還在遭受著人類的捕捉,躲在角落裡瑟瑟發抖,我們今天就來看看一些被人類吃成瀕危物種的動物們吧。
  • 將國寶吃成瀕危動物的國家,模樣很可愛,卻差點被當地人吃光
    不過在吃的方面,可能有一個國家更絕,因為他們都將自己的國寶吃成瀕危動物了,這讓廣大網友自愧不如。國寶是一個國家的象徵,它的地位極其特殊,一般都是受到保護的。比如我國的熊貓,不但人人都喜歡它,而且國家還專門將其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不要說吃了,就是傷害它都是犯法的。可是冰島的國鳥海鸚就沒有這麼好的運氣了,它差點被當地人吃滅絕。
  • 麻雀為什麼會成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網友:一時間想不通
    天下之大無奇不有,在我們生活的世界中,存在著很多有趣的事情,而小編就非常喜歡這些有趣的事情,並且每天都會給大家分享一些世界上各種有趣的事情,而今天分享的原創文章是「麻雀為什麼會成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網友:一時間想不通」。
  • 麻雀為什麼是保護動物?
    許多小夥伴私信問:麻雀為什麼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首先糾正一下哈,麻雀並不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而是國家二類保護動物,「二級」和「二類」的區別還是很大。國家將動物的瀕危等級不同分為了一級和二級保護動物,其中一級比二級要瀕危,比如東北虎、大熊貓是一級保護動物,而原雞、黑熊等等屬於二級保護動物,它是《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 》中的分級。
  • 都有哪些動物在中國泛濫成災?其中就有小龍蝦,你敢信?
    咱們中國人有個說法:那就是但凡是能吃的,中國能把入侵動物吃到瀕危。而且還特愛拿小龍蝦舉例,說小龍蝦作為入侵物種,要靠人工養殖才能活下去,實在是太慘了。但事實上,並不是所有的入侵動物都被咱們國人吃成頻危,還有很多地方動物泛濫成災。國家環保總局與中國科學院就曾經發布過四次入侵物種名單,我們挑幾個重點的來講一下。
  • 中國八三年蛇災怎麼回事 83年蛇災是不是真的
    83年蛇災是怎麼回事蛇災自然就是泛濫成災的蛇…有人會覺得這很邪門,但是中華上下五千年發生了多少用科學解釋不了的事情,據說中國八三年蛇災就很可怕,今天一劍浣春秋就給大家詳解19?
  • 曾經的農村四害,如今已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讓農民犯起了愁:莊稼地...
    就比如麻雀,曾經作為農村四害之一的它,被人們大面積圍捕,究竟麻雀犯下了什麼罪呢?尤其是麻雀和燕子都會在房簷下面搭巢,比較兇的麻雀還會搶佔燕子的巢。還特別愛吃農產品,當初糧食產量不高,如果只是一兩隻偶爾吃點倒也無妨,但是麻雀一出現就是幾百隻,場面像極了蝗蟲過境,所以農民為保護莊稼,就開始捕殺麻雀,還成為了全民運動,導致麻雀數量開始大幅度減少,當時差點就在中國滅絕了。
  • 隨處可見的小麻雀,現如今為什麼變成二級保護動物?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提起麻雀想必大家都是非常熟悉,因為在早些時候麻雀被列為四害。因為麻雀常常偷吃人們的莊稼,或者就是餵食小雞的稻穀,並且它就好像老鼠過街一般,人人喊打。不過你們有沒有發現現在是不是麻雀非常少了,而且曾經的四害現如今卻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一瞬間雞邊鳳凰那麼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燕子也會成為瀕危物種!麻雀與燕子爭窩 | 拯救燕子
    編者按:燕子也要變成瀕危之鳥?近日,一封來自農民關於「拯救燕子」的信件引起了媒體高度關注。信中的燕子因為林立的高樓、密封的門窗、築巢場所的缺乏、麻雀的「鳩佔鵲巢」、猛禽獵殺等系列問題,已然被逼的走在了滅絕的道路上。按照這樣的發展方式,燕子這種鳥類在不久的將來也會成為瀕危物種甚至滅絕!
  • 捕麻雀是違法犯罪嗎?是!麻雀已被列為「瀕危物種」
    經鑑定,被誘捕的120隻鳥類均為麻雀,屬於「三有」動物。近日,莆田市仙遊縣檢察院以非法狩獵罪依法對其提起公訴。現實生活中不少人有著跟犯罪嫌疑人戴某某一樣的想法,認為捉捕幾隻麻雀只是小事情,認識不到自己行為的違法性。的確,過去麻雀是農村極其常見的一種鳥,主要以穀物為食,也是被經常捕殺的對象。上世紀50年代,還因禍害莊稼被列為「四害」,那為什麼現在獵捕卻構成了犯罪?
  • 一種在中國瀕臨滅絕的動物,逃到俄羅斯,馬上就泛濫成災了!
    一種在中國瀕臨滅絕的動物,逃到俄羅斯,馬上就泛濫成災了!大自然生態系統中都有它的特有物種,這些物種可以在生物鏈中穩定的生存,但是現在在來生態環境遭到很大破壞,嚴重影響到了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幾年前,小龍蝦入侵我國開始泛濫成災,不過沒過多久就差點被人們吃到瀕臨滅絕,後來靠著人工養殖才得以延續,曾經還有一種動物也經常給我們帶來災難,經常鋪天蓋地傾巢出動,作到處處可為是無聲,讓各地農民叫苦連天,就是蝗蟲。
  • 捉麻雀違法 已被列為瀕危物種
    麻雀當時,戴某某在仙遊縣賴店鎮山尾村盜竊一條"馬犬 "狗 ,同月路過賴店鎮樟林村時,被"馬犬"狗的主人遇見,發現戴某某正在安裝塗抹老鼠粘的鋼鐵,通過播放聲音誘鳥器引誘野生麻雀,待麻雀停留在鋼鐵上被黏住後,取下鋼鐵進行抓捕。"馬犬"狗的主人見狀喊來附近的幾個居民將戴某某抓住並扭送到派出所。
  • 瀕危物種卻在四川泛濫成災,一胎能生七八隻,捉一隻補貼10塊錢
    與物種泛濫相對應的是瀕危物種,有很多的物種正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走向了瀕危這一條道路,需要被我們好好保護起來。然而,在中國四川地區,卻有這樣的一物種,明明是瀕危動物卻泛濫成災了起來,並損壞當地無數林木,令當地人十分頭疼。
  • 麻雀隨處可見,卻為何會被列為「二級保護動物」?看完就知道了
    麻雀隨處可見,卻為何會被列為「二級保護動物」?看完就知道了你們知道當年除四害,除的是哪四害嗎?答案是麻雀和老鼠、蚊子和蒼蠅。最後剩下的就是本文的主角——麻雀。別看麻雀小小的,從某些角度上看起來還有些可愛,但它們著實稱得上是田園殺手!麻雀生為雜食性鳥類,在夏天和秋天主要是以禾本科植物種子為食,麻雀特別不認生,可以說是十分近人情了。特別喜歡和人類一起居住,但又對事情都十分警覺。麻雀是群居型的動物。麻雀在數量上較許多種鳥要多,這樣在莊稼收穫季節容易形成雀害。為此讓農民伯伯操了不少心,掉了多少頭髮。
  • 李榮浩麻雀被指抄襲 新歌麻雀調調與這倆首歌相似引爭議
    近日,李榮浩發布新歌《麻雀》了,一上線評論就秒破2千,被直呼好聽。然而,李榮浩新歌《麻雀》居然也被指抄襲,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其中,有不少網友表示,好歸好聽,但調調怎麼聽起來這麼熟悉呢?之後,新歌《麻雀》因與這倆首歌相似而引爭議!
  • 逮麻雀、抓燕子都犯法?這些三有保護動物不能「惹」!
    此前,被告梁某非法放置捕鳥網致三有保護動物金腰燕及麻雀死亡。在法院主持下,公益訴訟起訴人蓮都檢察院與被告梁某達成調解協議,梁某自願賠償社會公共利益損失人民幣900元並公開賠禮道歉。   ✨ 這是麗水首例以調解方式辦理的民事公益訴訟案件,該形式不僅降低糾紛解決的成本,更是對公益訴訟案件審理新模式的有益探索。
  • 「鴉雀無聲」是指烏鴉和麻雀?錯了,其實鴉雀是一種瀕危珍禽
    我們常說「鴉雀無聲」,很多人認為是指烏鴉和麻雀沒有聲音,然而,實際上,「鴉鵲」是一種獨特的動物,它們性情活潑,喜歡嘰嘰喳喳鳴叫,通常結成幾隻或者十幾隻的小群體在蘆葦安妮或者灌木叢中覓食昆蟲,而每次覓食都會有一隻鴉雀站在高處放哨,一旦發現有老鷹或者人類等的到來就高聲鳴叫,向同伴示警,然後一群鴉雀便一起嘰嘰喳喳鳴叫著飛向蘆葦深處。
  • 愛美的麻雀就這麼愛照鏡子?
    果園裡有一輛小貨車停了很久都沒開動了,今天一隻麻雀發現了新大陸。鏡子裡面有隻麻雀想進去和同伴玩,可是怎麼進不去呢怎麼了?還差點掉下去了,幸好抓住鏡框邊沒掉下去。看看到底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