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音樂人沒音樂收入 錢該怎麼掙?

2021-01-10 中國新聞網

  音樂人門檻越來越低 版權收入日趨兩極化
52%音樂人沒音樂收入錢該怎麼掙?

  在對來自40多個城市的104名音樂人調研後,中國傳媒大學音樂與錄音藝術學院教授張豐豔近日發布了《2020中國音樂人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其中透露,過去一年,中國音樂人來源於數位音樂平臺或短視頻直播平臺的收入呈上升趨勢,但目前音樂人的音樂收入仍處於偏低水平。

  事實上,這種狀況一直都存在著:一方面音樂人的門檻越來越低,另一方面音樂版權的收入日趨兩極,使得音樂人音樂收入偏低、個體之間收益差異加大。業內人士認為,如果能讓音樂版權規範使用、版稅大幅提高,這種現狀是有可能改變的。而前提就是作品夠好、音樂人夠優秀、音樂平臺夠支持。

  音樂收入偏低

  知名音樂人年入不超十萬元

  英國小說家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探討了生活和藝術兩者的矛盾和相互作用,雖然杜撰的內容更多,但事實上,對音樂人來講,他們追尋詩和遠方的同時,「便士」也是必不可少的。

  北京青年報記者在調查中發現,不少音樂平臺都有幫助音樂人靠音樂掙錢的項目,比如,騰訊音樂的「原力計劃」、網易雲音樂的「石頭計劃」,以及即將關停的蝦米的「尋光計劃」。騰訊音樂娛樂集團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其在線音樂付費率已從2018年的3.8%增長至8%。《報告》透露,2020年有超過七成的音樂人從QQ音樂、網易雲音樂等數位音樂平臺獲得收入。

  但僅靠用戶付費難以養活大批的音樂人,音樂人的收入狀況仍不容樂觀。據《報告》,有52%的音樂人沒有音樂收入,24%的音樂人的音樂收入佔總收入的5%以內,7%的音樂人音樂收入佔總收入的6%-20%,僅7%的音樂人音樂收入佔比達到100%。

  音樂人音樂收入偏低狀況實際上已經持續數年。創作過《你在他鄉還好嗎》《潮溼的心》等經典歌曲的知名音樂人李廣平,近十年來,每年靠寫歌和版稅取得的收入不會超過十萬元,而他在歌壇已經打拼數十年。其他默默無聞的從業者,其收入狀況也就不難猜測。

  在接受採訪時,李廣平表示,以音樂為生的人基本上是音樂教師,音樂創作者和歌手能夠靠音樂賺錢的人不會超過10%,大部分會以第二職業養活自己。「我自己也很困惑,音樂人收入這麼低,為什麼我們每天還有那麼多歌曲上線,這製作費用是哪裡來的?怎麼還有這麼多人希望進入這個行業?」

  版權收入兩極化

  有人年入500萬 有人可能只有幾毛錢

  資深音樂經紀人梁熠接受北青報記者採訪時介紹,職業音樂人的收益大致分為以下幾塊:版權、製作、ost(原聲配樂)、演出等。

  梁熠說,現在音樂人和平臺的版權合作模式有兩種:一種是按點擊分成;一種是平臺付製作費買斷。

  點擊分成方面。近幾年,數位音樂的一大特點就是:頭部熱門(如周杰倫、五月天等的作品)版權價值不菲,腰部、尾部(新人或者不知名的音樂人)作品則無人問津。調查顯示,90%的歌屬於「停屍房歌曲」(歌曲發表後無人問津、沒有點擊率、沒有數據),無點擊數據就無分成,只有大約10%的歌曲才會有收入。近年版權分成比較成功的案例之一,就是歌手高進創作的《我們不一樣》在短視頻和直播平臺上走紅後,一年拿到的分成高達五六百萬,但這是個案。更多創作「停屍房歌曲」的音樂人,一年的版權收入可能就只有幾百元,甚至幾元、幾毛。資深音樂策劃人、北京宇悅文化唱片總經理曉飛就說,前兩天看到有些已經很活躍的音樂人在網易上年收益僅為1.7元。

  至於選擇平臺買斷模式,一般一首歌的費用從2萬到5萬不等。未來如果這首歌紅了,分錢的事就跟音樂人沒有關係了。如果平臺跟唱片公司談打包,唱片公司再去跟個人結算,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音樂製作人張亞東曾對這樣的合作模式提出過質疑:版權費用逐輪高漲,大部分音樂人未能得到實惠,很多音樂人和唱片公司籤了「一錘子買賣」,音樂發表之後的收益幾乎和音樂人無關。於是,很多音樂人跳過唱片公司和版權方直接籤約,但新人的永久買斷仍在繼續,老音樂人的生存狀態也未因此改變。

  新人缺乏渠道

  熱搜來得快去得快 沒播放量就沒收入

  歌曲點擊量少,歌手演出自然也不可能多。梁熠指出,很多二、三線城市的商演都願意邀請有經典代表作的老牌歌手或者是唱紅所謂「口水歌」的歌手,多數獨立音樂人很難靠商演賺錢,有一部分只能依附於音樂節。

  另外,數位音樂平臺的註冊音樂人數量繼續增長,僅網易雲音樂一家音樂人數量已高達20萬人。以前新人可以通過節目宣傳、落地籤售、歌友會去建立知名度,現在的新人沒有節目能上,籤售、歌友會也很少,只能依賴網際網路,但是網際網路每天的信息量太多,很容易就被淹沒。「其實版權收入的遊戲規則沒有變化,是傳播通路變化了。核心問題還是整個行業推廣渠道沒有了,現在大多就是買熱搜和投微博kol(微博大號、紅人、大V帳號),但熱搜來得快去得快,信息基本不會延伸到對作品的關注和留存新聽眾,獨立音樂人也沒錢,更沒法買這些,就更沒人聽到。」梁熠說。這樣一來,又形成惡性循環:新人歌曲難以深入到二、三線城市被大眾熟知,在音樂平臺就沒有播放量,自然沒有版權收入。

  曉飛也認為,中國音樂版權與市場價值確實存在不對等的問題。縱觀近年來所有大家耳熟能詳的作品,就會發現都是一批人做的,所以歌也是千篇一律。在他看來,音樂背後是一套完整的創作工業鏈條,從詞曲樣帶誕生,到大眾聽到成品環節龐雜,「我們需要讓有音樂天分的人以各自能力擅長去補充市場需求,而不是所有人都熱衷於去出一首歌、上一次綜藝。如果音樂孵化從根本出發,我們會看到無數的多元音樂人,自然也能出現好的作品。」曉飛說。

  改變現狀方法

  規範版權+好的作品 音樂收入就能提高

  音樂人音樂收入偏低的狀況是否能改變? 梁熠認為,音樂人是不是有音樂收入,其實跟明星能不能大紅大紫一個道理,不可能所有的藝人都名利雙收,也不可能所有的音樂人都能靠音樂賺錢、發財。「畢竟這是市場競爭,總會有人被淘汰。對音樂人來說,要麼堅持,可能某一天突然有一首歌紅了,開始賺錢了;要麼放棄,但是在他放棄的同時,還會有很多新的人進來。」梁熠認為,音樂人一方面如果能耐得住寂寞,另一方面待到大眾版權意識越來越強、真正培養起聽歌付費的習慣,音樂收入也是有望可以提高的。

  音樂人李廣平也承認,改變音樂人音樂收入偏低的狀況,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如果各大網站、電視臺、電臺等媒介的音樂版權能夠規範使用,讓版稅大幅度提高,音樂創作人就會有希望;與此同時,可開發一種讓下載的歌曲及時變現、使詞曲唱和製作單位都能賺錢的模式。「比如,一首歌曲上線後,就像微信公眾號的文章一樣,你下載或打賞了,錢能夠給到音樂人。」

  除前文所介紹的高進外,國內其實還有不少以音樂獲得可觀收入的音樂人:吉他手李延亮去年幾乎承擔了很多大牌演唱會的吉他演奏、音樂製作人龍隆擔任了深圳衛視年代秀音樂現場、華晨宇演唱會等的音樂總監、製作人,相信他們將獲得可觀收益。「只要平臺不把重心全放在某個知名藝人的作品上,而是放在有創造力的音樂作品以及背後的創作鏈條上,音樂人就一定能賺更多的錢。萬能青年旅店數字專輯上線一周銷售額超過800萬元,為什麼他們沒上過一次綜藝、沒有什麼所謂的熱搜依然可以這樣?因為中國聽眾是有個性的,也是尊重知識的力量,願意為文化買單的。」曉飛說。

  文/本報記者 壽鵬寰 統籌/劉江華

相關焦點

  • 錢該怎麼掙?52%音樂人沒音樂收入,版權收入兩極化
    音樂人門檻越來越低 版權收入日趨兩極化52%音樂人沒音樂收入錢該怎麼掙?  在對來自40多個城市的104名音樂人調研後,中國傳媒大學音樂與錄音藝術學院教授張豐豔近日發布了《2020中國音樂人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其中透露,過去一年,中國音樂人來源於數位音樂平臺或短視頻直播平臺的收入呈上升趨勢,但目前音樂人的音樂收入仍處於偏低水平。
  • 月收入超過50萬元,酷狗音樂人如何改寫音樂人命運?
    根據中國傳媒大學音樂與錄音藝術學院張豐豔工作小組發布的《2019中國音樂人生存狀況報告》,音樂行業的兼職音樂人佔比仍高達80%,全職音樂人僅有12%,絕大多數音樂人仍生存艱難,近半數音樂人的稅前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
  • 從流行到古典,從嘻哈到民謠,騰訊音樂人2020年原創音樂作品覆蓋...
    在這個以「2020與樂同行,讓音樂成就你的不凡」為主題的年度盤點中,騰訊音樂人不僅展示了全平臺超過18.5萬音樂人的性別、地域、類型、原創作品分布等畫像數據,還公布了這一年來騰訊音樂人的諸多成績:在享有獨家激勵收益的音樂人中,超過85%的音樂人總收入增長了50%以上,超過60%的音樂人總收入增長100%以上,實現了收入翻番;全平臺年播放量近3000億,同比增長近50%;全平臺原創歌曲數超110萬首,
  • 騰訊網易版權之爭背後:音樂平臺能否幫音樂人回到「黃金時代」?
    數據有了很大變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們發現很多音樂人可以從網際網路平臺收到錢了。」中國傳媒大學音樂與錄音藝術學院教授張豐豔告訴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但相比國外,在盜版橫行、付費習慣尚未養成的背景下,我國大多數音樂人仍然無法單純靠音樂「養活自己」。蝦米「尋光計劃」已成過去,未來,誰能成為音樂人的那束「光」呢?
  • 一個很「搖滾」的音樂人,玩了大半輩子音樂,卻不能養活自己
    一個很「搖滾」的音樂人,玩了大半輩子音樂,卻不能養活自己趙已然,中國的第一批搖滾音樂人之一,他號稱自己是鼓手,卻從沒有一套屬於自己得架子鼓,在搖滾圈中人們都叫他趙老大,隨後他抱著一把破吉他開始了他的音樂人生,在1988年的時候,那個時代的中國搖滾樂正處於啟蒙階段,很多風格都是空白
  • QQ音樂聯合騰訊音樂人上線億元激勵計劃3.0,助力音樂人獲得豐厚收益
    億元激勵計劃3.0為詞曲創作者提供了切實、直觀的收益分成計劃,詞曲作者入駐QQ音樂開放平臺成為Q音音樂人之後,通過成功認領詞曲權益,無論是原唱還是翻唱,詞曲作者均可從中獲得分成,其中包含廣告分成、單曲訂購、付費會員、K歌直播、樂幣打賞等多項收入來源。並且詞曲作者也可上傳並出售詞曲作品(demo),一旦成功售出,即可獲得100%收益。
  • 從QQ音樂插播語音廣告「被罵」,聊聊中國的音樂付費
    當天下午,QQ音樂在5月26日作出回應稱,這些語音廣告是此前"為一些歌手的新歌宣發,在非綠鑽會員用戶中進行的個性化語音推介的小批量測試:根據用戶的聽歌習慣,用戶常聽的歌手發布新歌后,用戶聽歌時,在兩首歌曲播放之間,可能收到一次該用戶常聽的歌手親自錄製的新歌語音推介。"同時,QQ音樂也在回應稱,"並未收到任何綠鑽會員聲稱聽到新歌語音推介的真實反饋。"
  • 菜市場豬肉佬一個月掙多少錢?
    看完他的答案除了羨慕妒忌恨,挖數越發覺得很多不起眼的行業其實都有不錯的現金流,當然個體不能代表群體,一個年入百萬的豬肉佬很可能是萬裡挑一,為了搞清豬肉佬能掙多少錢我在菜市場混了幾天,渾身都是肉腥味。豬肉檔主大多還沒,一些檔主的肉早早賣光,一些的面前還擺滿了肉。
  • QQ音樂攜手騰訊音樂人推出億元激勵計劃3.0,全方位扶持詞曲創作
    億元激勵計劃3.0為詞曲創作者提供了切實、直觀的收益分成計劃,詞曲作者入駐QQ音樂開放平臺成為Q音音樂人之後,通過成功認領詞曲權益,無論是原唱還是翻唱,詞曲作者均可從中獲得分成,其中包含廣告分成、單曲訂購、付費會員、K歌直播、樂幣打賞等多項收入來源。並且詞曲作者也可上傳並出售詞曲作品(demo),一旦成功售出,即可獲得100%收益。
  • 網易雲音樂入駐原創音樂人超10萬 音樂人總收入3年增長31倍
    12月9日,網易雲音樂宣布平臺入駐原創音樂人總數已超過10萬,音樂人上傳原創作品總數超150萬首。數據顯示,網易雲音樂獨立原創音樂人扶持計劃「石頭計劃」發起3年來,平臺對原創音樂的助推取得明顯成效,入駐原創音樂人總收入增長31倍,音樂人作品總播放量增長13倍。
  • 超8300萬人收聽療愈音樂,喜馬拉雅如何幫助純音樂人打開變現大門?
    隨著現代人壓力的增大,睡眠問題逐漸凸顯,純音樂成為了眾多聽眾的選擇,本文作者分析了喜馬拉雅音樂是如何幫助純音樂人,打開變現的大門。說到純音樂,過去人們可能常常將它與古典音樂相連接,但在今天,純音樂有了更多基於技術更實用的表現形式。影視BGM、自然天籟、3D音樂、古風禪音、傳統樂器演奏……純音樂變得更加日常、多樣,不變的卻是沉浸式的享受和對心靈的安撫。
  • 酷狗音樂開放平臺再放大招!伯樂計劃強勢助攻讓音樂人有錢收
    近日,酷狗音樂開放平臺再次放出大招,重磅上線伯樂計劃,旨在解決音樂人"收入"與"流量"的兩大困境,助力歌手和詞曲創作人打開全新的變現之路。(從左往右依次為:瑞業、何厚華、梁文福、文雅)為解決音樂人困境而生的"伯樂計劃"一方面,音樂人大多會面對兩大困境:一是變現困難,物質上無法得到保障,讓音樂之夢變得舉步維艱;二是苦於無法得到流量曝光,讓好作品"酒香也怕巷子深"。
  • 騰訊音樂人攜手挪威駐華大使館 開啟《北歐回聲II》音樂計劃
    12月16日,由騰訊音樂人和挪威駐華大使館攜手舉辦的專輯發布會在京舉行,多名行業領袖、音樂從業者以及媒體人士到場參與,分享對中挪兩國音樂文化的認知及看法。發布會上,騰訊音樂人和挪威駐華大使館對外宣布「北歐回聲」音樂計劃第二輯《極光落在北回歸線》正式發布,將兼具經典與創新之魅的音樂作品回饋聽眾,推動中國音樂人與挪威音樂人的深層次交流。
  • 玩家實測逆水寒搬磚收益,3臺電腦3小時,全程開休閒能掙多少錢?
    那麼,《逆水寒》裡搬磚到底可以掙多少錢呢?近日,有玩家實測並且發布了視頻:自己用3臺電腦,每臺4開,全程休閒模式測試了3小時全程搬磚收益,我們一起看一看他掙了多少錢吧:玩家此次測試一共開了30個角色,加入隨機路人隊伍,吃休閒丹採用休閒模式全程自動掛機的方式進行搬磚。3小時後,30個角色做完押鏢和一條龍。我們可以看到,扣去電費、道具和點卡投入,純盈利一共是80塊錢。
  • 農村三輪車實行「一刀切」,村民哭天搶地:一天掙的錢還沒罰款多
    農村三輪車實行「一刀切」,村民哭天搶地:一天掙的錢還沒罰款多 汽車的普及讓很多人的生活方便了不少,隨著年輕車主越來越多,很多人都會買一輛車在工作之餘和朋友一起自駕遊,這也是私家車被賦予的全新使命,但是在此之前,買車的人大部分都是用來做生意,他們會挑選一些後備箱空間比較大的車輛,這樣不論拉人還是拉貨都非常方便
  • 獨立音樂人:小生意,大變局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報告中提到一組數據,2015年以來,音樂人自發行收入快速增長:2018年,全球獨立音樂人自發行收入達到6.431億美元,比2017年增長了34.6%,是2015年的2.5倍。 ,從整個音樂市場的大盤看,6.431億美元(約45億人民幣),僅佔全球錄製音樂市場的3.3%,45億人民幣看起來不少,但分配到世界各國,也沒多少。
  • 騰訊音樂人新年獻禮——億元激勵計劃3.0全新升級 詞曲作者可享...
    截至目前,在所有享有獨家激勵收益的音樂人中,超過八成音樂人總收入提升50%以上;超過六成音樂人總收入提升100%以上,實現收入翻番。多元豐厚詞曲收益 為詞曲創作者「增收創收」為助力詞曲創作者實現收益增長,億元激勵計劃3.0面向詞曲創作者正式開放,詞曲作者可以直接通過入駐騰訊音樂人平臺,成功認領詞曲收益後將獲得該詞曲的原唱版本和翻唱版本兩種分成收入,詞曲原唱版本收入佔歌曲總收入16%,詞曲翻唱版本收入佔歌曲總收入35%,均包含廣告分成、單曲訂購、付費會員、K歌直播、樂幣打賞等多元收入來源。
  • 獨立音樂人:孤獨的「獨」和哭不出來的「泣」
    在我看來,他們就是姜文口中所說的「站著把錢賺了」的人,他們創造了自己獨特風格的音樂,並使之流行,這是「創造流行」。然而有一些「神曲」卻是為了迎合市場而創作的,這是「被流行創造」。這種純粹的,為了取悅市場而創造的音樂在我看來價值並不高。我相信時間就是檢驗其價值的最好工具,許多年後,真正好的作品會被奉為「經典」,而那些「神曲」多半會被人遺忘。
  • 實現無限年輕音樂夢想 騰訊音樂人校園寶藏計劃正式啟動
    12月1日,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旗下原創音樂人服務中臺——騰訊音樂人在清華大學校園舉行了「原創音樂分享沙龍之音樂產業講堂」,同時正式啟動了「騰訊音樂人校園寶藏計劃」。在音樂市場人才的構成方面,王磊認為校園音樂人是音樂行業發展的重要基礎,並表示未來騰訊音樂人將會推出更多項目和計劃,助力校園音樂人實現音樂夢想,幫助他們在音樂和歌聲中汲取逐夢的勇氣與能量;不少校園音樂人表示會遇到各種音樂版權相關的法律問題,楊奇虎從著作權、領接權等音樂相關法律知識展開介紹,告訴同學們如何利用法律武器為自己維權,並表示騰訊音樂人正努力成為年輕音樂人的律師事務所;校園音樂人對科技有更深層的追求
  • QQ音樂音樂人永彬Ryan.B攜手董又霖亮嗓...
    決戰之夜的巔峰歌會群星薈萃,匯集了張韶涵、王力宏、蘇有朋、胡彥斌等多名華語樂團實力唱將,更有QQ音樂「S製造」音樂人永彬Ryan.B與董又霖同臺合唱,全新演繹經典歌曲《小鎮姑娘》,觀眾和網友直呼過癮。但作品全線飄紅的背後,確是音樂人無人知曉的困境,此前永彬Ryan.B曾自嘲:「一直算是歌紅人不紅,很多人都記得我寫的歌名,但卻沒人記得我的名字。」但自2019年8月永彬加入QQ音樂王牌宣發企劃「S製造」以後,這一困境正在扭轉,半年內「S製造」助力永彬發布《告白前一秒》、《像極了》、《那什麼》等多首長據榜單的熱門歌曲,收穫大量樂迷粉絲的好評。據悉,永彬的首張個人專輯也將在近期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