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江西五十鈴&《中國國家地理》聯合科考活動已經成功走過兩季,引起良好的社會反響。進入2020年,聯合科考活動第三季以&34;為主題再度出發,繼首站&34;圓滿收官之後,第二站&34;正在瀾滄江源進行中。
8月18日,聯合科考隊在瀾滄江上源——海拔約4000米左右的扎曲地區野外布設的紅外觸發相機,拍攝到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雪豹的野外活動影像並且十分清晰,具有重要的科考價值。
雪豹是高原生態系統的旗艦物種,有&34;之稱,多生活在海拔3500米至5500米的雪線附近,目前記錄到的雪豹生存高度甚至達到了不可思議的5859米。它喜歡沿著山脊線、峭壁或者山澗底部行走,其花色往往能和其所處環境完美融合,將自己隱蔽起來。想要在林立的巖石中分辨出它們的影跡絕非易事,且其中大部分棲息地人跡罕至,調研難度頗大,直接觀察記錄十分有限
這張珍貴精彩的照片並非唾手可得,背後傾注了聯合科考隊艱辛的付出。此次科考路線從瀾滄江上源扎曲到瀾滄江中遊昌都地區,重點考察以雪豹為代表的瀾滄江流域高原野生動物及生存環境生態。為了能夠追尋並拍攝到雪豹蹤跡,聯合科考隊進行了大量而細緻的工作:隊員們提前走訪了當地牧民、雪豹目擊者,搜集雪豹各種信息線索。同時,隊員們雪山徒步尋找雪豹的糞便、腳印等痕跡線索。並且使用了熱成像搜索儀、雙筒望遠鏡等專業設備,最終通過野外架設的紅外觸發相機拍攝到了這張珍貴的高清雪豹照片。
這是野外科考首次在白天、完整地、近距離拍攝到如此高清的雪豹影像,擁有非常高的學術價值,同時也為瀾滄江源愈發良好的生態環境提供了強有力的佐證。
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的調查,在過去20年由於人類活動導致的環境惡化及全球變暖,雪豹種群數量不斷減少,已經處於瀕危狀態。瀾滄江源的上源是世界上雪豹密度最高,種群生存狀況最好的區域之一,被譽為&34;。保護雪豹就是保護瀾滄江源生態環境的完整性。近年來,雪豹的研究和保護力度逐漸加大,社會關注度也在不斷提升。此次聯合科考隊成功收穫高清的雪豹影像,將有助於進一步提升雪豹的社會關注度,利於實施更加科學的保護方法。
敬畏自然、守護生靈。江西五十鈴秉承探索精神,積極主動履行企業社會責任,與《中國國家地理》三度攜手開啟聯合科考活動,以實際行動探秘神州大地,守護絕地生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