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人眼中,慈禧是個心狠手辣,迂腐頑固,封閉愚昧的老婦人。
非也。
心狠手辣看是對誰,看是啥時候,啥利益格局。對不同人,不同時期肯定不同。一個政治家的基本素質就是見風使舵,慈禧在這方面毫不遜色鬚眉。
慈禧大頭照素描版
義和團初起,慈禧恨洋人幹預大清內政,而八旗兵軟弱荒廢,她只得利用義和團殺洋鬼子。
義和團失敗後,逃亡西安的慈禧又與八國聯軍媾和,毫不留情地將毓賢等義和團領袖革職、賜死,昔日奮勇殺敵的義和團,被慈禧下令捆到集市,殺頭公示。
見風使舵不是慈禧本性。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曾說:「識時務者應順天下大事,政治家不是救世軍,不必拘泥於意識形態和既定概念,只要無妨大局,盡可妥協退讓。」
慈禧死時中曾根康弘還沒有出生,但在政治利益面前,同樣清醒。利益之前,原則無足掛齒。
國外人畫的慈禧
慈禧也不是許多人想像得那麼迂腐,至少比孔乙己開化多了。
《辛丑條約》籤訂後,慈禧從西安回來,頒布數道諭旨推行新政,廢八股文,開創西學課堂,呼籲女人不要裹足,公派留學生,推行憲法……也算是順應歷史潮流。
雖然行動是遲了,但並非政治冥頑一個。
下面一則與留學生的軼事還能看出,慈禧並非常常想像得那麼愚昧頑固。
大清派駐法國的公使叫裕庚,1903年初,他駐法期滿,年事已高,就帶家眷回了祖國。
在法國4年,他和妻兒生活完全西化,從修養到服裝,時尚而有禮貌,尤其是他的大女兒,17歲的裕德玲,從小跟父親留洋海外,能說英、日、法、德等8國語言。深得慈禧厚愛。
裕德玲
回國拜見皇太后,慈禧一眼就看上了這個漂亮的小公舉。
「我喜歡你的姑娘,希望她們能留在宮中和我做伴。」慈禧對裕德玲的母親說。和現在四五十歲的女強人一樣,見了貴賓,慈禧說話和善得體,乾淨明確,充滿親和力。
也和普通女人見面一樣,慈禧從母女3人的西式禮服開始談起,問了她們許多關於巴黎服裝的問題。希望她們常穿這種服裝見她。坦言自己在宮中看不到這種漂亮、奇特的西服。
裕德齡姐妹倆著裝
談話中,慈禧表示她最喜歡她們穿的高跟鞋——路易十五高跟鞋。
這種鞋子的跟呈微微的凹形,是鞋匠為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專門打造的。後因路易十五的情婦蓬巴杜夫人愛穿,成為女性流行款,風靡國際,至今不少中國女性仍喜愛。
估計慈禧活了70歲了,就穿過一種鞋,就是那種踩高蹺般的八旗女鞋。相比路易十五鞋跟,兩者的確形狀相似,但她比慈禧穿的旗鞋精緻、小巧多了。這讓慈禧羨豔不已。
慈禧還是有一定審美眼光的,別忘了,人家可是晚清「大畫家」一枚。
路易十五鞋跟是這樣
慈禧穿過的旗鞋
話罷,慈禧賜她們母女3人與自己一同進午餐。
這是個莫大的榮譽。當時除了皇帝皇后,能和老佛爺一起吃飯的人可不多。
宮眷無論是誰,和慈禧一起吃飯,只能她一個人坐著,其他人立地而餐。裕德玲母女也不例外,必須站著吃。
「我覺得非常抱歉,要你們站著吃。「慈禧略帶愧色,怕這些見過世面的海歸在心裡恥笑。
她接著解釋說:」這是祖上傳下來的規矩,我不能改變。就是皇后在我面前也是從不坐的。我知道,這種規矩若讓外國人知道,一定要笑我們野蠻,所以我不大願意讓宮裡事情傳出去。」
影視劇中慈禧吃飯的鏡頭,一旁似乎有女人坐著,這在慈禧面前是不可能的
接著,慈禧說了許多女人間的閒話。作為大清帝國實際上的一把手,她語氣中透出無奈:
「在他們面前,你不久就可以看到,我得裝出一副和現在完全不同的樣子來,所以他們根本不能認識我的本性。」
這句話的潛臺詞是,我並非如宮外傳言的惡婦,我並非洋人報紙妖魔化的妖婆,我是個女人,性本溫柔慈愛,但有著極其無奈的面具。只是世人少有理解、看到。
之後,經慈禧再次誠摯邀請,裕德玲終於留在宮中,成了慈禧的專職翻譯官。
也因為裕德玲,和她所著的回憶錄,我們得以了解更多細微處的慈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