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讓一個人滅亡必定先讓其瘋狂

2020-12-03 指月的手指

每個人幾乎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就是在一定的狀況下,這個狀況可能是自身利益的巨大損失面前,可能是跟最喜歡的人生離死別,可能是被某個人某件事逼得無路可走的時候或者長期壓抑下的某種情緒釋放的狀況下,最後還有就是志得意滿,老子天下第一的情況。會突然像失心瘋似的不顧一切不計後果的爆發。結果造成嚴重的後果,或者危害社會,或者損害他人,自己也落得個人財兩空。

人生是一場修行,註定不會一帆風順,每個人都會遇到艱難困苦,挺過去晴空萬裡,挺不過去水深火熱甚至滅亡。有句話說:上帝如果讓一個人滅亡必先讓其瘋狂。我們不防探討一下。

首先,上帝是善良的化身,他不會無緣無故讓一個人滅亡。其次,即便因為某種原因讓他滅亡也不能沒有規矩,總不能好好的就在光天化日之下突然讓一個人死亡吧,那也太扯了。最後的結論是,上帝能讓一個沒有理智的人滅亡,但是每個人頂天立地的人,你的命運只能自己做主,上帝都不能毀滅你。

秦二世驕奢淫逸而滅亡,陳勝吳廣伺機而動。劉備因為關羽的死而滅亡,被陸遜火燒連營,唐玄宗因為貪戀楊貴妃的美滅亡,安史之亂以後徹底敗落,慈禧也算牛人,對11個國家宣戰,中國走向共和。

歷史因為瘋狂和不理智導致的滅亡不可勝數,個人的瘋狂之舉也比比皆是。原因可能是一場戀愛男女單方面的分手,另一方的瘋狂之舉,也可能是一夜暴富後的瘋狂,或者上頭之後賭徒投注的瘋狂,總之,瘋狂之後等待的就是落魄,滅亡。

因為社會的資本化,所以資本市場的瘋狂更是屢見不鮮,對於每個普通人來說,一次瘋狂之舉就可能家破人亡,妻離子散。

但是人的情緒是很難控制的,必須自我經常有意識的鍛鍊,提高自己的抗壓能力和強度,儘量避免關鍵時刻的瘋狂舉動。當然,這跟每個的成長經歷,性格脾氣有關。但是經過努力還是能夠多少改變的。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但是唯一能改的方法就是多讀書,比如你經常做幾何或者數學,那麼你的邏輯思維能力會逐步提高,多讀歷史讓你變得厚重,多讀詩歌讓你變得溫和浪漫……

所以,你做自己的主人任何人都不可能把你毀滅。這裡的上帝我覺得不是指一個人或者神,而是自然的規律或者說天道。瘋狂表現出來是一個人的異常行為,是心裡崩潰的外在表現。那麼如何防止自己出現瘋狂之舉呢?

首先,既往不咎,已經發生的事別走心,既然如此了接受它,然後往最好處努力。

其次,做任何事情之前充分考慮最壞的後果,並問自己能不能承受,如果不能,停下來。防止真正發生以後心態的崩潰。

最後,接受它,人來世上走一遭,有壞的事情,壞的人很正常,這才是人生。你又不是神仙憑什麼你不能遇到點糟心事?總有人比你更慘,你也總有別人得不到的東西。

上帝如果讓一個人滅亡必先讓其瘋狂。你永遠柔軟,平和,堅強,那麼上帝也奈何不了你。

相關焦點

  • 追龍2:上帝要讓誰滅亡,必先讓其瘋狂
    無論是電影《追龍2》中的匪首龍志強,還是現實中已經伏法的世紀悍匪張子強,藝術和現實都深深地啟示著這樣一個道理:上帝要讓誰滅亡,必先讓其瘋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引發滅亡的瘋狂總是在一次次錯誤的經驗總結中完成原始積累並變本加厲的。
  • 陳羽凡吸毒事件:上帝讓誰滅亡,必先使其瘋狂
    維特克說了四句話,上帝讓誰滅亡,總是先讓他膨脹。上帝讓誰滅亡,總是先讓他膨脹。上帝讓誰滅亡,必先使其膨脹。須知命運所有的饋贈,都已經在暗中標好價碼,明碼標價的命運,只有我們給命運燒錢,沒有我們從命運那裡偷錢的道理。
  • 玉米:上帝要其滅亡,必先讓其瘋狂
    01瘋狂嗎?作為當前糧食市場的明星品種,7輪拍賣近2800萬噸玉米,如此高的成交率,平均230元/噸的高溢價著實讓人驚嘆不已,很多人都以瘋狂的玉米來稱之。而在筆者看來,其實也談不上什麼瘋狂,只不過是合理的市場行為而已。
  • ICO默示錄:上帝欲使其滅亡 必先使其瘋狂
    正好印證了那句話:「上帝欲使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瘋狂的ICO與市場的非理性行為上海一個賣手機的小夥子,兩年前用父母給的20萬元投了一個區塊鏈ICO項目,今年上半年發現帳戶資產已經暴漲至600萬元;還有一個做小私募的合伙人,這兩年用三四千萬投了數個ICO項目,如今資產已經達到30億元。
  • 天欲令其滅亡,必先讓其瘋狂
    中國有句古語:「天欲其亡,必令其狂」,古希臘作家歐底庇德斯說「神欲使之滅亡,必先使之瘋狂」。中西方不約而同地說出同樣的話,讓人震驚的同時,更是說明一個道理:一個人如果瘋狂的追求金錢,瘋狂的追求權力,瘋狂的追求本不屬於他的東西,那他將一步步走向死亡的深淵。
  • 要想讓一個人滅亡,並不一定非得讓其瘋狂……|055
    01有這麼一句話大家應該都記得——若要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就是說想毀滅一個人,並不一定必須整天跟他對著幹,或者可以選擇另外一種方式,吹捧他,讚美他,讓其驕傲,讓其瘋狂,最後讓其滅亡。由此可見:集萬千寵愛於一身,並不是什麼好事情,恰恰相反,可能是一個人毀滅的前兆。02由此,我也聯想到另外一件事情——曹操和他兒子曹衝的故事。曹衝稱象的故事,大家應該都知道。
  • 《資治通鑑》05|智伯:上帝欲使其滅滅亡,必先使其瘋狂
    智瑤《資治通鑑》05 | 智伯:上帝欲使其滅滅亡,必先使其瘋狂我們調集韓、魏兩家的軍隊來圍攻趙家,趙氏滅亡,隨後災難必然會降臨到韓、魏兩家頭上。我們約定滅掉趙氏後,三家分其地。現在,晉陽城僅差六尺就被水淹沒了,城中糧絕,人吃馬料(人和馬一起吃),破城也是指日可待。然而,這兩人不但沒有高興的表情,反而面有憂色。這不是要反叛又是什麼呢"?3、注釋。如果對這部分沒興趣的網友可以略過。
  • 上帝要你滅亡必先讓你瘋狂
    《羊城晚報》報導說,開發商們連夜開會應對,究竟是加快促銷還是靜觀其變——這大概就是房產政策新聞帶來的最初的「社會新聞」了。  是的,買方賣方的博弈悄然展開。在京城,一浙江炒房客,一次性拋出20多套房源,總價近1.3億元,只是能否順利出手,要打個問號了。
  • 水皮:「談股論金」上帝欲使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
    這種瘋狂伴隨著的一定是巨大的災難,雖然今天在深成指漲停超過10%的個股有40多個,同時在上證超過10%漲幅的個股不到8個,但是上證的ST出現了批量的漲停,這就是榜樣的力量。創業板的瘋狂以天山生物為代表,毫無例外今天又出現了漲停的情景。
  • 《迷霧》之上帝要毀滅一個人,必先使其瘋狂
    不過正因如此,當真相揭露的那一刻,其震撼筆墨難以形容。而《迷霧》又比《沉默的證人》更令人錯愕,因為當我們自以為精明、以為編劇不能再寫出新把戲時,我們才發現自始至終,原來我們根本被他玩弄於股掌之中。乍看之下,《迷霧》的重點在於「動機」。胡安(董勇 飾)與薛敏(蘇巖 飾)兩夫婦蜜月結束回國,不是因為公款被好友之妻捲走,便是父親因被人舉報貪汙而入監。
  • 上帝欲使之滅亡,必先使之瘋狂,這不是艾皮凱克的悲哀
    這是作者先揚後抑的手段,應證有句話:上帝欲使之滅亡,必先使之瘋狂。人類的貪婪是個無底洞,現實世界能滿足人類的需求,但無法滿足人類的貪婪。艾皮凱克正是因為人類有科技發展需求而出現,想通過一個龐大的機器人使得人類從日益繁重的腦力勞動中解放出來,並且解決生活中當中任何的困難。
  • 「上帝若要其毀滅,必先讓其瘋狂 」
    「上帝若要其毀滅,必先讓其瘋狂。」野蠻的人再瘋狂,文明的一方也會將其同化,只是時間問題。一個人在社會上,能夠做好自己,不畏強權,不偽善,不欺軟怕硬就已經難能可貴了。也就是,「不以惡小而為之,不以善小而不為」。
  • 不要做空美國:上帝欲使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
    如果衝突可以強化美國的霸權地位,那麼相害相權取其輕。寧可要必要的經濟的損失,也要加強美國的霸權地位。因為美國是一個可以通過霸權來彌補經濟損失的國家,也就是常說的美國可以剪世界的羊毛。這一點是很多人所不理解的。首先我們從印第安人說起。
  • 「上帝要誰滅亡,必先使其瘋狂」,這讓我們想到美國安顧問博爾頓
    作者:王德華 「上帝要誰滅亡,必先使其瘋狂。」
  • 上帝欲其滅亡,必先讓其瘋狂
    現在說什麼也沒用了,上帝會保佑他們。現在怕的是復工之後扛不住,還是要再次停工,自欺欺人可以,病毒可沒那麼好糊弄。5、據日本電視臺報導,日本陸續發現多例在路上或者家中突然死亡的案例,後來被確診為新冠病毒。日本為了奧運會真是拼了,明顯異常的數據忍了這麼久,終於還是忍不住了嗎?病毒可不是忍一忍就會自己消失。
  • 經濟效應——泡沫經濟:上帝欲使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
    泡沫經濟往往伴隨著商品價格的大起大落,但泡沫經濟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商品價格漲落,而是專指由過度投機而導致的商品價格嚴重偏離商品價值、先暴漲後驟跌的現象,是社會資金過於集中某一部門、同一商品反覆轉手炒賣而導致該部門短期內扭曲膨脹、生產部門因缺乏足夠的資金而長期衰退的一種必然結果 。
  • 明朝大太監王振想建功立業,但是上天欲使他滅亡,必先使他瘋狂
    明宣宗朱瞻基的兒子——朱祁鎮登基後,大太監王振迫切想建功立業,終於等到一個他認為的好機會,這個「好機會」卻完美的驗證了上天欲使他滅亡,必先使他瘋狂。當時的北方草原,有一股勢力正在悄然崛起,那就是曾經被朱棣狠狠揍過的瓦剌。
  • 史上最無道的三大封建皇族,天欲使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
    首先是劉宋的有名皇帝劉駿,史書記載,劉駿好色荒淫,而且對母親不孝順,史書說他「淫亂無度,蒸其母路氏」。這個劉宋的末代皇帝劉昱,相比前任的荒淫,也是有過之無不及。這個劉昱呢,雖然不好色,卻嗜好殺戮。史書記載,他每日擅殺的無辜人,就達到幾十人。並且,劉昱不僅僅殺人,殺人手段還極其殘忍。史書說他,殺人必挖其心臟,可見他此人之變態。故而,劉宋皇族,由於有了這兩位暴君,使得南朝劉宋榮登此榜。
  • 上帝說過一句話:要想滅亡,必讓其先瘋狂!
  • 期貨:曾經讓我瘋狂,最後把我滅亡
    以前總是大小怕事,總覺得想期貨這種東西風險太高,儘管看著多少人實現了一夜暴富的夢想,但也同時看多了一夜傾家蕩產的家庭,而期貨在坊間被一貫認為走著「不使你變得瘋狂就要把你滅亡」的節奏。期貨徘徊在瘋狂和毀滅之間,我想你們會慢慢的發現,其實交易有時候可以讓我們變得更好,而且還是一種可以達到自我提升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