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發布地方標準《水生動物增殖放流技術規程》(徵求意見稿),專家提醒
有些動物殺氣大 莫將放生變殺生
巴西龜、錦鯉、清道夫、淡水白鯧、福壽螺、雀鱔、食人鯧、羅非魚等物種,均不宜放生
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記者 王春楠
邕江沿岸經常聚有放生的群眾。記者 鄒財麟攝
特意買來放生的魚兒一入水就翻起了白肚;為求「延年益壽」而放生的烏龜卻是「殺手」巴西龜;不想養的錦鯉隨便投入河流……近年來,南寧不少熱心市民自發到邕江邊或湖泊水庫邊開展放生活動,卻對放生的規律和規定不甚了解。5月21日,記者從自治區質監局獲悉,廣西已發布地方標準《水生動物增殖放流技術規程》(徵求意見稿),對水生動物的增殖放流種類、地點、季候及流程進行了規定。專家提醒,放生要遵循動物生態學規律,有些外來物種或雜交品種不能放生,否則有可能對放生地環境以及本土物種產生滅絕性危害。
現象:市民自發放生依然「粗放」
近年來,每逢農曆初一、十五,都會有一些市民定期組織放生。南寧市北大橋碼頭已經成為一個較為固定的放生地。記者曾多次在放生現場看到,放生者用車運來成筐的鰱魚、草魚、羅非魚等魚類。魚筐一倒,魚兒無論死活,都落入邕江中。活力尚足的,尾鰭一擺就遊走了;奄奄一息的,則翻起白肚,隨波沉浮。
家住江南區的陳女士經常隨意選擇地點放生。「我都是在水產品市場上隨意買些魚類放生,有時候去邕江邊,有時候去水庫。」她說,菜市場有什麼魚賣,她就買什麼魚。當記者詢問她是否知道有些生物不允許隨意放生,且有可能對生態造成破壞時,她顯得很吃驚:「很多人都是這樣放生的。」
每當見到市民放生,南寧市漁政漁港監督管理站副站長王軍都要前去看看放生品種。有一次,他看見一位市民提著一袋魚子來放,有些納悶。面對詢問,該市民稱大魚已經死了,所以他把魚肚裡的魚子剖出來放到河裡,也許會自然孵化出小魚。其實,直接從母魚體內取出的魚子並不會發育成魚,只會成為別的魚類的餌料。
提醒:有些水生動物不能放生
5月21日,在南寧市中山路附近一家花鳥市場,記者找到一間出售巴西龜的水生動物店。老闆介紹,小的巴西龜5元/只,大的20元/只,「賣得不錯,有人說買了放生,我提醒說這種烏龜屬於外來物種,不能放生,但顧客不聽,我也沒辦法」。
「把巴西龜和家養的錦鯉、清道夫等拿去放生,就是殺生。」自治區水產畜牧獸醫局漁政指揮中心主任陸毅解釋,為了維護生態安全,國家明令禁止將外來種、雜交種、轉基因種以及其他不符合生態要求的水生物種用於增殖放流,如用來池塘養殖的淡水白鯧、福壽螺等養殖品種,以及水族缸觀賞養殖的巴西龜、清道夫、雀鱔、食人鯧等外來物種。
陸毅特別提醒,很多人認為羅非魚是本地魚種,其實羅非魚是外來物種。羅非魚的野外生存能力比一般的鯉魚、鯽魚要強得多,會將一定水域中的餌料和養分爭奪過去,打破生態平衡。對於一些雜交的魚種,市民不能因為它們看起來很溫順就輕易放生,如錦鯉是鯉魚經長期雜交選育的品種,放生到野外易與自然鯉魚雜交,會使得自然界魚類基因混雜,從而威脅到本土鯉魚的純度。